lotuguy 2014-1-2 05:20
電車的服務和運作:
電車設計之初期,原本擬分為三種等級及設備,後來因為方便運作只設頭等和三等,故此沒有二等座位和票價。直到20世紀50年代前,在比較繁盛之街道和乘客較多的地方都設有候車亭售票,例如在石塘咀近廣州酒家,中環之舊大會堂( 即今中國銀行位置 ),銅鑼灣迴旋處等都有候車亭,它們都是很有古雅氣派的建築物,所有乘客均可進入候車亭內候電車及避雨,但戰後多已拆卸。
每輛車都設有售票員賣票,身穿白色制服及頭戴白帽子,售票員揹交叉帶,分別是白色袋及銀色打孔機。樓上樓下各一名,他們用那鐵質打孔機「叮叮」作響,催促乘客買票。售票員白色錢袋內放車票與輔幣。乘客雖依例要自備零錢購票,但售票員仍準備輔幣供找贖用。車票打孔是為表示車票已收費,以防售票員檢拾被棄的舊票再轉賣給乘客而中飽車費。
售票員須在每一路段登記售票情況,把車票號碼寫在表格上。公司稽查員上車查票,拿著售票員的登記表,查看乘客的車票號碼,看是否有用舊票乘車的,查完票就在表格上簽名。售票員上班前到公司領車票與輔幣,下班後回公司交數,點算費時,也需要一班員工去處理。這種運作方式存在幾十年,直到地鐵通車。
早期還設有歐籍白人稽查人員上車驗票,防止瞞票。1977年起,電車運作開始實施一人控制模式,廢除車票和票員賣票制度,車內改設置錢箱,由乘客自行投入輔幣,車費5角。今天車費2元,但仍然追不上通脹,所以乘搭電車是非常超值的。無庸置疑,僅需2元港幣的低廉費用,有助電車繼續吸引乘客搭乘。
電車路線自西至東,分佈在香港島北部沿海地帶,東起筲箕灣,西至堅尼地城,並有一條支線通往跑馬地。大部份電車站的位置近百年來一直沒有大更改,只是不少早期車站名稱與現在不同而已。例如:
「書信館」站 ( 即舊郵政總局,今日之環球大廈 )。「愉園」站 ( 即現在之跑馬地 ) 跑馬地的舊總站名稱則是愉園,是因為以前的「愉園遊樂場」而命名,一直沿用至戰後。「名園」站 ─1950年代前,北角區的電車總站名稱是明園,原因是當時這個地區有一個叫做「明園」的遊樂場。1935年以前,由高士威道去名園車軌經電器道,因此段英皇道尚未擴闊。
20世紀50年代,電車沿線可達之電影院多達21間之多,計有:金陵,太平,高陞,域多利,中央,娛樂,麗都,金都,金城,東方,國泰,環球,國民,利舞台,京華,豪華,璇宮,都城等。觀眾乘電車可達各電影院附近,甚為經濟方便。各站大都設在街口,利便乘客上落。
lotuguy 2014-1-2 05:22
電車的小花絮:
1903年開始,電車公司開始進行路軌鋪設工程,路線規劃至港島最西端的堅尼地城和石塘咀,因為當時石塘咀乃著名的紅燈區(有「塘西風月」之稱),方便達官貴人、公子哥兒到該地玩樂。1925年,銅鑼灣利舞台戲院落成後,每晚均會有一輛「午夜專車」從戲院附近載客到石塘咀。
1908年,有個署名「美國人」投書英文《南華早報》,提議在電車和公園上劃出歐人專用座位,拒絕與華人同坐!要劃分「中、西界限」,激起全港華人憤怒。華商李惠霖等投書《南華早報》批駁。
1912年,電車公司停收中國毫銀 (銀元和銅元),引發華人拒乘搭電車。事故起因是早期市面流通的貨幣仍未完全劃一,很多乘客以中國硬幣來購買車票;而中國硬幣(銀元和銅元)與英國硬幣的含銀成份不同,在折算方面有差額,令電車公司蒙受損失,盈利減低。
為此公司宣佈拒絕接受中國硬幣為車資,只可用英國硬幣,此舉引起市民不滿,紛紛杯葛乘搭電車。
為了挽回搭客和收入損失,電車公司實行三日免費載客,不收車資,事件到1913年3月才告平息。
早期電車服務在運作上有不少困難:當時的市民不知道電車只能依賴軌道行駛,及電車不能繞過車前的人或障礙物,是故車駛近了,路人也不閃避,就連司機敲鐘響號也不理睬,因而做成不少交通意外。更有一些人出於好奇,在車停站時跑到車廂走一圈,然後在車離站時才又急步離去,這舉動無疑對車上乘客和司機造成滋擾。
還有,早年的搬運工人,特別在永樂街,文鹹街一帶經常僭用電車路軌作滑輪運貨,令電車服務嚴重受阻,因此政府於1911年立例,防止運貨工人擅用電車路軌推運貨手推車,及禁止其它車輛駛上電車路。
1922年跑馬地線延長,建單軌環繞馬場邊緣,方便去馬場。1924年,其它單軌沿線開始鋪設雙軌工程 (跑馬地線除外),接連銅鑼灣至筲箕灣。在此之前,乘客由筲箕灣撘電車到中環,如果錯過了一架車,須苦苦相侯等它回頭才可乘搭,因為由銅鑼灣往筲箕灣的電車路是單軌的,及只有一架電車來往。所以,早年有句流行話:「英雄被困筲箕灣,不知何日到中環」。
日治期間,電車算幸運,因為它不能被拆卸改作其它用途,雖然備受戰火摧殘,但復修後仍可繼續使用。反觀其它交通工具如巴士,的士和私家車,早就給日軍搶走,運往外地。香港電車幾乎所有的物資包括車票,一向由英國製造( BELL PUNCH CO., LONDON)。
直至1967年的暴動發生後,香港人意識到在可能範圍內,應該自己生產本地物資。因此在輿論衝擊下,電車公司才改在本地印刷車票。最後一款車票由本地印刷的是3角票,現在轉眼間已變成古董了。停止印刷是因為1977年改革用錢箱由乘客自投輔幣。
電車車身賣廣告其實最早在1921年已經出現。最初的廣告是用標語橫額,通常只有文字,在車上頂加四塊木板,把廣告放在上面,掛緊在上層的車身,其後才漸漸發展成直接在車身繪畫廣告圖案。在報紙,收音機尚未普及的時期,重要新聞和消息等貼在電車廂旁,途人便可知道了。但自二次大戰時,電車廣告開始沉寂,經歷十數年,一直要等到60年代才再呈現在街上。
1950至60年代,搭霸王車也時有發生。由於電車行駛速度慢,要去的地方在兩個站中間,但當趕到車站時電車剛駛去,故有不少人便趕緊跑上前一跳,握住車的門窗邊,掛在車外,快到站時就跳下來,不用付錢,這樣就可搭「霸王車」了,現在當然沒有這樣的事了。
1980年香港地下鐵啟用,許多人認為這將使電車變得多餘,以電車的速度、效率與路線來看,都絕對無法與巴士及地鐵系統相提並論。在1984年,電車公司進行了一次意見調查決定電車的未來,結果是市民大多傾向保留電車。
..............完...............
lotuguy 2014-1-3 04:45
香港舊照和風俗
從1923年開始,一直至1938年,港督羅富國多次修訂廢婢條例,嚴格禁止買賣及蓄養婢女,並安排所有養女必需經華民政務司進行登記,妹仔問題才得到解決
[[i] 本帖最後由 lotuguy 於 2014-1-3 04:47 AM 編輯 [/i]]
lotuguy 2014-1-3 04:54
香港舊照和風俗 清末民初,香港仍有買賣及蓄養婢女的陋俗,有些婢女因不堪勞役及虐打,自尋短見,時有所聞.
lotuguy 2014-1-3 05:04
香港舊照和風俗
[[i] 本帖最後由 lotuguy 於 2014-1-3 05:05 AM 編輯 [/i]]
lotuguy 2014-1-3 05:06
香港舊照和風俗
[[i] 本帖最後由 lotuguy 於 2014-1-3 05:16 AM 編輯 [/i]]
lotuguy 2014-1-3 05:14
香港舊照和風俗
.....................繼續....................
震旦阿呆 2014-1-3 12:42
[quote]原帖由 [i]lotuguy[/i] 於 2014-1-3 05:09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78759473&ptid=21661621][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香港舊照和風俗. [url=attachment.php?aid=3023244¬humb=yes][color=#000000]這是賣什麼!.jpg[/color][/url]
賣山草藥佬. :lol
[[i] 本帖最後由 震旦阿呆 於 2014-1-3 12:46 PM 編輯 [/i]]
lotuguy 2014-1-3 13:14
[quote]原帖由 [i]震旦阿呆[/i] 於 2014-1-3 12:52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78774795&ptid=21661621][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以前D山友行山著得好骨子, 西裝恤衫西褲皮鞋! [/quote
個D係”野餐友”,由公司租架大巴去到目的地,跟住就圍圓圈玩遊戲。
以前行山係白飯魚,長褲加草帽毛巾,邊有咁斯文骨子。
因為小弟都勉強算係行山友一名。:smile_o05:
震旦阿呆 2014-1-3 20:46
[quote]原帖由 [i]lotuguy[/i] 於 2014-1-3 01:14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78775891&ptid=21661621][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個D係”野餐友”,由公司租架大巴去到目的地,跟住就圍圓圈玩遊戲。
以前行山係白飯魚,長褲加草帽毛巾,邊有咁斯文骨子。
因為小弟都勉強算係行山友一名。:smile_o05:
哦 ~ 原來如此!
同一白飯魚年代, 果時根本無得選擇!
同是戶外登山愛好人, 很高興在這版塊認識你.. :smile_15:
其實以前著到身光頸靚去行山是有的, 不過是洋人和高級華人 ..
lotuguy 2014-1-3 22:15
震旦兄貼幅相絕對是經典,洋人是打軚大衣。而華人是長衫。
但最吸引是那相機,風箱鏡頭,絕對古典。
在香討,這版區和版圭是最好,而版友彼此亦非常互相尊重。
原因是彼此年紀相若,人生觀相同。往後還有更多時間彼此交流。
4rex 2014-1-4 02:05
[quote]原帖由 [i]lotuguy[/i] 於 2014-1-3 10:15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78804475&ptid=21661621][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震旦兄貼幅相絕對是經典,洋人是打軚大衣。而華人是長衫。
但最吸引是那相機,風箱鏡頭,絕對古典。
在香討,這版區和版圭是最好,而版友彼此亦非常互相尊重。
原因是彼此年紀相若,人生觀相同。往後 ... [/quote]有意思
lotuguy 2014-1-5 03:02
一些香港舊照片
[[i] 本帖最後由 lotuguy 於 2014-1-5 03:05 AM 編輯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