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dyobbo 2014-1-30 04:25
[b][color=#800080][/color][/b]
[color=#333333]三十七套由不同年代香港女士穿的精美長衫和相關的珍貴文物將由一月二十九日起至三月三日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的「百年時尚︰香港長衫故事」展覽中展出,讓市民欣賞到香港長衫文化的傳承與創新。[/color]
[color=#333333] 香港歷史博物館於去年在台灣舉行的「香港週2013@台北」中,特別呈獻香港長衫故事的展覽,以作為「香港週」的開幕節目,這亦是香港歷史博物館在台灣舉辦的首個展覽。為了讓香港市民亦有機會欣賞[/color]去年展覽的精彩內容,香港歷史博物館特別精選部分展品於香港展出,當中包括由粵劇名伶白雪仙和任劍輝、影星林黛和商界名人華慧娜等穿過的長衫。在展覽中,市民更有機會一睹到羅朱玲玲於一九七七年參加香港小姐競選時穿的長衫,以及其得獎後佩戴的后冠及手持的權杖。此外,同場更首次在香港展出歌壇巨星鄧麗君曾穿過的長衫。
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楊立門於今日的開幕禮上致辭時表示,香港歷史博物館將繼續徵集女性及男性長衫,作研究及進一步豐富博物館館藏。
主持今日展覽開幕禮的其他主禮嘉賓尚包括歷史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伍步謙博士、慧妍雅集永遠名譽會長羅朱玲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馮程淑儀,以及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蕭麗娟。
是次展覽除了展出款式獨特、充分展現女性體態的長衫外,亦將陳列各種縫製長衫工具、度身單和紙樣,還加入豐富的影視節目以展示昔日長衫的樣式,以及長衫和花紐的製作過程,讓參觀者認識由清末、民初至現今香港長衫的沿革與流變、香港長衫行業的發展、製作長衫的工藝特色,以及香港不同年代女士與長衫有關的精彩故事。
另外,香港歷史博物館更特別編製《百年時尚︰香港長衫故事》展覽圖錄,收錄是次展覽的精彩內容,透過專題文章和歷史圖片,探討「香港女性長衫的沿革與流變」、「香港的長衫師傅和長衫工藝」及「香港的長衫因緣」三個主題。圖錄全書共一百九十六頁,售價為港幣一百元,現於該館禮品店公開發售。
是次展覽免費供市民參觀。
dandyobbo 2014-1-30 04:26
[b][color=#4169e1]香港百年時尚 鄧麗君林黛長衫展出 - 明報[/color][/b]
[b][color=#4169e1][/color][/b]
【明報專訊】香港歷史博物館今起至3月3日舉行「百年時尚︰香港長衫故事」展覽,展出37套民初至今的女性長衫(旗袍),包括已故歌后鄧麗君、已故影后林黛、粵劇名伶白雪仙任劍輝、1977年香港小姐冠軍朱玲玲,以至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於2012年就任政務司長時曾穿著的旗袍,都一一展出,市民可免費到場參觀。
今次展覽分為3部分,第一部分展出各年代旗袍,訴說長衫發展的源流。第二部分展示製作旗袍工具及長衫師傅的工藝,包括粉線袋、度身單、花鈕等,第三部分是有關長衫的故事,如學校以旗袍作校服、香港小姐競選以旗袍作服飾等。
展覽中展出不少名人曾穿的旗袍,包括鄧麗君70至80年代在港登台演出的黑地釘珠片鳳鳥紋無袖夾長衫、77年香港小姐冠軍朱玲玲參選時穿著的湖水藍手繪圖案無袖夾長衫等。另外,展覽亦包括小說作家張愛玲自繪的長衫圖樣手稿。
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蕭麗娟表示,長衫在港發展多時,50至60年代是長衫的黃金時期,至80年代迷你裙等服飾出現,令穿著長衫的人減少,但至今仍有不同界別人士穿長衫。
她表示,該館因應展覽向外界徵集長衫,至今有約超過1000件長衫館藏,有助該館研究長衫發展。她表示,該館未來亦有意研究男性長衫。
香港歷史博物館一級助理館長陳成漢表示,戰前的女性長衫「較平面」,至50年代起才加入突顯女性線條的剪裁,衫上有不少幾何圖案。
dandyobbo 2014-1-30 04:31
[b][color=#4169e1]鄧麗君登台服 任姐仙姐旗袍 歷史博物館今起 展出37套珍貴長衫 - 成報[/color][/b]
[b][color=#4169e1][/color][/b]
香港「長衫」文化見證女性時裝品味變遷,香港歷史博物館今日起舉 辦「百年時尚:香港長衫故事」展覽,闡述長衫文化的發展及流變。 展覽將展出78組珍貴展品,當中包括37套特色長衫,如已故歌姬 鄧麗君八十年代來港登台時穿着的鳳紋長衫、粵劇名伶任劍輝及白雪 仙曾穿的旗袍、著名女作家張愛玲當年託友訂製長衫的手稿等,更有 慧妍雅集永遠名譽會長羅朱玲玲1977年參選香港小姐時所穿的長衫禮服。 記者姚躍華報道
「百年時尚︰香港長衫故事」展覽由今日起至3月2日(星期一)在 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讓市民欣賞香港長衫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color=#333333]本港五六十年代大熱[/color]
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楊立門昨日在開幕禮上致辭時表示,香港歷史 博物館將繼續徵集女性及男性長衫,作研究及進一步豐富博物館館藏 。展覽開幕禮的其他主禮嘉賓包括歷史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伍步謙 、慧妍雅集永遠名譽會長羅朱玲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馮程淑儀 ,以及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蕭麗娟。
香港歷史博物館一級助理館長陳成漢表示,「長衫」本來專指男性服 裝,1919年五四運動提倡男女同權,興起「女穿男袍」風尚,連 帶女性袍服也改稱「長衫」。上世紀二、三十世代,「長衫」文化先 在上海蔚然成風,戰後大批江浙地區裁縫來港,成為香港第一代「海 派」長衫老師傅,當年香港無論學界師生、歌影伶人或大家閨秀,均 一襲長衫展露人前, 令長衫文化在五、六十年代達致高峰。
他又表示,戰前與戰後的長衫設計其實大有分別,戰前長衫設計較「 平面」,不會突出女性身段,但戰後則融入西方設計概念,特意加入 腰褶及胸褶,令長衫設計得相當貼身,突出女性體態美。他指出,顧 客當時先購買喜愛的布料,再委託師傅訂製長衫,師傅則會花盡心思 ,匠心獨運地配合不同款式的「花鈕」、緄條及花紋,令每套長衫都是獨一無二。
長衫近年有復興跡象
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蕭麗娟表示,八、九十年代興起迷你裙,令長 衫熱潮減退,但近年卻有復興跡象,不少設計師在傳統上改良創新。
她表示,該館過去一年在民間蒐集到逾400套長衫, 令現時館藏破千,盼透過今次長衫精華展覽,公開介紹香港長衫的歷 史沿革,更重要的是長衫背後「人的故事」,即整個長衫行業的發展 、長衫製作的工藝特色,以及不同年代的香港女性與長衫相關的故事 。
lotuguy 2014-2-7 11:29
幾天前去了看那展覽館展出的長衫,並用手機拍下很多照片.但不知何故,始終無法上載,原因是照片容量太大 ?? (就算一張??)
故此只能囗述幾點個人意見:
(一) 所展出長衫是很美麗,特別是鄧麗君生前所穿那套黑色的(她唱"梅花"時所穿那套),真是小蠻腰.但似乎是近代化一些,我是指剪裁款式方面.和以前的比較,是較窄身,收腰和高叉,短.將來找到50-60年代的照片,便可清楚比較.記憶是以前"真光女子中學"的校服,最為接近.
(二) 展覽中亦有展出布衣鈕.其實布衣鈕是極其重要,一件長衫除手工外,布衣鈕更是整件長衫突出之處.原因除每粒是人手編織外,更是各有獨特圖案造形,非機器所能.但據知以前懂得該技藝者,亦廖廖幾人,相信亦已失傳.
很開心見到這次展覽.
[[i] 本帖最後由 lotuguy 於 2014-2-7 11:30 AM 編輯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