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弓兵 2014-10-8 10:05
本帖旨在提供一些作為教練給予新手購買反曲弓器材時該考慮的事項,如有其他意見、缺失或錯誤歡迎指正。
去哪裡買?香港有上樓店、私人場也有兼營器材買賣、還有數名流動供貨,真的找不到也有網店售賣器材,唯一強烈反對的是去「淘」 (因為品質及定位關係,很多都是玩具而不是專業器材...)
出發前去器材商家前...
先爬文 (如本文),草擬要入手的東西及預算,另強烈建議另找一位教練或資深射手陪同 (說不定跟老闆相熟有折扣)。
新手邁進射手之路的器材包括:
[i][每項配備會附有"性能"及"耐用性" 兩項指標,以1~4表示,以反映器材檔次(意味價格)對成績的影響或耐用性有多大關係。由於是本人經驗所得,帶有主觀成份。評分解釋為 1-毫無關係,2-有一點點關係,3-關係明顯,4-絕對因素。第三項指標: "美觀"則代表射手為了美觀而增加花費預算的傾向][/i]
[b][u][color=#ff00ff]弓身 HANDLE/RISER[/color][/u][/b] [性能 1~2、耐用性 2~3、美觀 4] (價格: $1000~7000)
弓身可以說是射箭芸芸配備中最吸引人的一項,但就不少教練認為,弓身實際作用是「橋樑」:連結各配件成為弓、射手與弓的連接點之一。換言之,弓身對成績的關連性其實非常、非常...少,故此[color=#ff0000]理論上一把千多港元的弓身跟四五千港元的弓身,只要調弓得宜、由同一個射手發射下,成績是幾乎沒有差別[/color]。新手第一項要考慮的是與[color=#ff0000]弓片的接口制式[/color],這裡也只推薦兩種制式: 國際通用 (ILF) 及 FORMULA,因為市場流通性廣,支援的品牌多,不同品牌的同一制式產品能互相兼容,容易易手,較保值之餘亦有利技術成長 (例如較易在二手市場買賣弓片配合自己)。其次要考慮弓身的長度 (見下表),最後弓身設計能否容易調較ALIGNMENT (中央配置) 及 TILLER (弓片與弦的靜止距)。器材價格主要反映在材質、品牌價值、目標市場及專利設計等。
[u]因應射手拉距建議的弓長及常見弓身弓片組合[/u]
[table][tr][td] 拉距[/td][td] 建議弓長[/td][td]弓身長度 [/td][td]弓片長度 [/td][/tr][tr][td] <25"[/td][td]64" [/td][td]21" (X-SHORT)
23" (SHORT)
[/td][td]MEDIUM
SHORT[/td][/tr][tr][td] 25"~27"[/td][td]66" [/td][td]23" (SHORT)[/td][td]MEDIUM[/td][/tr][tr][td] 27"~29"[/td][td]68"[/td][td]25" (LONG)
27" (X-LONG) [/td][td]MEDIUM
SHORT[/td][/tr][tr][td] 29"~31"[/td][td]70"[/td][td]25" (LONG)
27" (X-LONG)[/td][td]LONG
MEDIUM[/td][/tr][tr][td]>31"[/td][td]72"[/td][td]27" (X-LONG)
29" (SPECIAL ORDER)[/td][td]LONG
MEDIUM [/td][/tr][/table]
[b][u][color=#ff00ff][/color][/u][/b][b][u][color=#ff00ff]弓片 LIMBS [/color][/u][/b][性能 4、耐用性 2、美觀 2] (價格: $800~5000)
弓片是負責擔當能量貯存/釋放的核心組件,換言之弓片的工藝對箭的飛行穩定有絕對作用。弓片主要材質為木、玻璃纖維、碳纖維、高密度泡沫等,可以單一材質,亦可以多種材質混合,基於弓片是全弓的性能關鍵,材質的纖維排列、比例、分佈等各廠商都視為重要的研發技術而不斷推陳出新。[list][*]其中[color=#a0522d]木材[/color]應用最廣,最廉價至最高檔的弓片都可以是木制 (因為天然木材也有分很多種,另外有純木亦有雜木等成本性能不一),木弓片特性是比較柔和,不少高端射手喜歡木弓片的射感,當然缺點包括容易受氣候變化而出現性能改變、易變形(但可變回去)、質量(物理學上的MASS,即常人口中的輕重, 重量)較大導致能量效率較低,廉價貨更是工藝非常參差(尤其是強國代工的)。[*][color=#48d1cc]玻璃纖維[/color]是低階材質,高可塑性、高硬度、低成本使其價格永遠是這麼親民,質量比木高使其能量效率更差,但基於是人工物料能抵抗環境變化,性價比及耐用性一般比低價木弓片來得優秀,有一定二手市場,對於公家器材用家及草根一族等要求不太高的射手族群來說是恩物。[*][color=#808080]碳纖[/color]有玻璃纖的高硬度、高可塑性、環境抗性等優點,同時非常輕巧,可惜由於工藝要求高成本高,加上很多廠商都有加入專利設計,相對價錢較高昂,另外有些射手是不喜歡碳纖的硬朗射感。[*]高密度[color=#c0c0c0]泡沫[/color]其於它的低韌性所以不會以核心材質單獨出現,通常用來參雜在其他材質變成複合材料起中和作用,尤其在減輕質量上有明顯效果,能提高能量效率提高箭速而又不會像純碳弓片硬磞磞,[/list]
優質木弓片漸漸備受頂尖射手青睞,加上越來越多競爭者,使往時最高端的碳混泡沫弓片價格比以前下跌了不少,可以說是有一點錢買好一點弓片的理想選擇。弓片的材質及工藝會影響在標準拉距外的硬度變化,但整體還是會依據1吋約兩磅的關係。弓片購買的要點其實很多,但對於新入門射手因為能承受磅數仍在成長期加上射程不長,基本技術水平還是遠比弓片材質工藝來得重要,[color=#ff0000]無需浪費金錢買頂尖弓片,一千元左右的弓片已經勝任有餘[/color]。最後就是,根據本人經驗,新上市的弓片往往存在廠商也不了解的缺憾,不太建議貪新鮮當白鼠 (即使代理願意免費更換也是一種麻煩),上市兩年或以上而未有被取代的弓片應該已經通過全球用家的考驗。最後弓片的不同長度與弓身的不同長度配合會產生不同的總弓長,詳情請參閱上面的表格,因弓長不同弓片本身的磅數亦會有所變化。對於二手弓片,在下其實[color=#ff0000]不太贊成[/color]新手買二手貨,因為你不知道弓片是否變形了而被拋售,最好有懂得檢查的資深射手協助驗收。[b][u][color=#ff00ff][/color][/u][/b][b][u][color=#ff00ff]箭台 REST [/color][/u][/b][性能 4、耐用性 4、美觀 3] (價格: $10~400)
新人不用多想,除非是鋁箭用家,否則「蘋果牌」[color=#ff0000]白色膠箭台[/color]是不二之選,唯一缺點只有一項: 要間中替換(視乎練習量大概半年至一年換一次),而其低廉價格絕對可以彌補這一個缺點。較貴的箭台可取之處在於耐用性,但未見性能比白膠箭台更優勢者。(外觀先決的射手可無視)
[b][color=#ff00ff][u]箭側座 BUTTON/CUSHION PLUNGER [/u][/color][/b][性能 3、耐用性 4、美觀2] (價格: $80~600)最便宜 (數十元) 的箭側座與最高檔的型號(六七百元?)在[color=#ff0000]新品時[/color]作用相近,論美觀、可靠及耐用還是德國工藝最誘人 (德國品牌也只有那一個了),性能有保証,其次是日本貨。箭側座的性能會隨使用時間增加而漸漸變差,原因是內芯污垢堆積,解決辦法是定時拆開箭側座用優質紙巾拭擦內部零件及內管壁,這時候你會發現高檔貨性能會幾乎完全還原至新品一樣,至於廉價貨就因損耗打了折扣。箭側座我個人是推薦[color=#ff0000]一步到位[/color]花多點錢買德國貨。
[color=#ff0000]<2015年9月開始新秀組可使用有彈性箭側座>[/color]
[b][u][color=#ff00ff]瞄具 SIGHT [/color][/u][/b][性能 1~2、耐用性 4、美觀4] (價格: $200~2000)
這東西[color=#ff0000]平貨貴貨運作原理一樣[/color],不會是投資的第一要點,除非你是外觀先決的有米人士。當然廉價貨最大的缺點抗震性差,螺絲間中會鬆掉,要經常檢查。隨瞄具附帶一枝簡約的準星,不喜歡的話則可額外投資另外買一枝 (外框大小、內圈大小、掛載光纖...),各品牌的準星多數都能與反曲弓用的任何瞄具互相兼容。這器材看錢包剩下多少再決定吧。
[color=#ff0000]<2015年9月開始新秀組的瞄具伸出長度沒有限制>[/color]
[b][color=#ff00ff][u]弦 STRING [/u][/color][/b][性能 4、耐用性 3、美觀3] (價格: $30~250)
弦最主要的工作是能量傳送,故此對箭枝的飛行起[color=#ff0000]關鍵作用[/color]。弦的構成物料、工藝、重量分佈等都會對箭枝產生直接影響,可惜很多初學射手因為其價格不高而忽略。[list][*]若果你貪便宜買了$50元(或以下)的弦,恭喜你,你很快就要再投資,因為這個價格弦料主要是達克龍 (DACRON),這種物料具相當大的延展性,令能量轉換變化大幅濟後,導致發射時箭枝受力較實際弱、時間卻拉長,導致箭速偏低、濟留弓上時間過長,容易受射手不良動作干擾令箭枝飛行偏向,當然這種弦有兩個最大優點: 價格便宜、對弓片衝擊小(使弓片用之壽命較長),是公家器材的不二之選,但對於講究成績的射手絕對不予考慮。[*]貴一點的物料是DYNEEMA 或者 飛速 (FAST FLIGHT),兩種都是較新穎的「高分子量高密度聚合乙烯」,低延展、高箭速、射感爽快,主流的競技射手都會採用的物料,兩種料都各有捧場客,很難說哪一種較好。[/list]
市面上有售現成(機械編織)的弦以及手工編織弦,都會採用到這兩派物料,當然隨物料及化學技術推陳出新,總會不斷出現更優質弦料。對於什麼都不懂的新入門射手,[color=#ff0000]先從現成弦入手[/color]就可以了,了解品牌物料和價錢,[color=#ff0000]問清楚開封後發現長度不合適時可否更換[/color],決定好哪一款,告訴商家你的弓長 (看上表) ,對方就自然懂得幫你配。再講究一點的射手會拿手上的弓或舊弦(但他覺得非常合用/有參考價值)去量身特製手工弦,這種涉及人工的工序自然要多花點錢,但...當你達到要逐鹿奬項,用上過千元的箭也不會皺眉時,一條好弦不就是更具性價比的投資嗎? 有些弦是扭紋色,個人認為外觀作用大於實際作用,是否值得為此多付數十元則是見人見智。
另外,弦其實是消耗品,外國專業射手的地獄練習量只用一條弦的話一年可能要換兩三次弦,故此所用的特製手工弦會一次過製作兩條或以上一模一樣的弦交替使用,但對於閒餘香港射手,或許一條弦射個兩三年才換一次,換弦的原因主要是外觀因素。但是如果有意比賽者,準備兩條弦練習和比賽交替使用也是良好習慣,萬一發生在比賽時出現斷弦事故也有後備弦可用繼續比賽。
[b][u][color=#ff00ff]箭枝 ARROWS [/color][/u][/b][性能 4、耐用性 2、美觀1] (價格: $600~3000/DOZ)
常見的箭桿材質是鋁、碳或兩者複合。新人的話,基本上[color=#ff0000]最入門的全碳箭性能不錯[/color],能滿足中級組別的需要。箭的選配要提供兩個數字: [color=#ff0000]拉距及實際磅數[/color],將之告訴商家或查一下箭的配箭表(ARROW SELECTION CHART)就可以了,要注意是新人的器材及技術通常導致輸出效能較理論數值弱,很容易出現箭枝過硬的現象,故此[color=#ff0000]無須因「要預留成長空間」而買入較建議更「硬」的箭[/color]。新箭箭桿的理想長度理應要比拉距更長,預留技術及磅數成長空間。別忘記除了箭桿還要配箭頭和箭尾。另外,新手往往被鋁箭箭桿繽紛的花紋所吸引,但要注意同一撓度的鋁箭會遠比碳箭及碳鋁箭重得多,放箭時箭會跑得慢、濟留時間長 (效果請參考上述DACRON弦),且使用一陣子後會屈曲變形,不建議作反曲弓射手自資選擇。反而專業複合弓射手們會特意選擇粗而重的鋁箭配大箭羽專門應付室內賽事。對了,[color=#ff0000]箭枝是消耗品[/color],一年下來弄丟兩三枝是等閒,換箭對老手來說是家常便飯,上述提及 "無須因「要預留成長空間」而買入較建議更「硬」的箭" 也希望[color=#ff0000]留點經費,到日後發現箭枝太軟不合用時就果斷換掉[/color]。註:上面所說的箭「硬」是指「撓度(SPINE)」低,反指SPINE高的箭會變「軟」,SPINE的概念是箭枝被推動時受壓所產生的屈曲程度。所有用手指撒放的弓都無可避免令箭飛行初段產生左右屈曲現象,屈曲程度是有特定理想範圍,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箭枝飛行不穩及出現弧形飛行。
[color=#ff00ff][b][u]箭羽 FLETCHES[/u][/b][/color] [性能 3、耐用性 2、美觀4] (價格: $80~150)
這裡要說的是鼓勵[color=#ff0000]新手買直片羽[/color],別一下子就買捲毛,也[color=#ff0000]不要大片[/color]。直毛適合中短距 (個人認為是50米內)。如果是[color=#ff0000]手工苦手就請多付一點錢請商家/老手代工或買現成裝配完成的箭枝[/color]。自己下手貼箭羽沒合適工具容易出錯或出現工差,影響箭的性能。(P.S. 有空自行學習貼毛也是好的,換毛這工序可以說是老手們的日常)
[b][u][color=#ff00ff]平衡桿 STABILIZERS/T.F.C.[/color][/u][/b] (價格 (中央桿): $200~1000 )
主流是外接棍棒並在末端加配重的設計以提供不同經緯向的力矩(TORQUE)。最平和最貴的[color=#ff0000]主要性能其實差不多[/color],其他附加性能如吸震效果則視乎材質及組合分佈而異。除了最核心的中央桿,還可以因應自己需要加配 1. 上/下短桿 2. 延伸桿 3. 側桿 4.後置桿 5. 各個桿末段的配重和吸震物。平衡桿豐儉由人 (除了最便宜的C_ _T _ L 用幾年內壁有懷疑自行分解的雜音...),一般都是非常耐用,挑自己能負擔且自己喜歡的就可以了
[color=#ff0000]<2015年9月開始新秀組可安裝TFC>[/color]
[b][color=#ff00ff][u]響片 CLICKER/DRAW CHECK INDICATOR[/u][/color][/b] [性能 1、耐用性 1、 美觀2] (價格: $50~300)
任何響片主要作用只有一個: 設定一個特定的放箭拉距。所以任何一款只要能[color=#ff0000]牢固裝上你的弓把[/color]上就可以了,可以[color=#ff0000]無需工具輔助就能調較[/color]的型號是首選。對於某些因為箭太長要選購延伸型或掛載在瞄具上的型號,基於現時未見可靈活調較的設計,對此我個人是抱[color=#ff0000]反對[/color]態度的,因為這類「不靈活」的響片在初階射手應用時,由於技術不夠穩定,拉距不斷變化,響片擺位設置一般取較後位置以避免「走火」(因響片訊號過早而發生失控放箭),使「暗卡」至「撒放」之間的「伸展」階段過長,往往誤了最佳撒放時機,同時久而久之會養成錯誤動作。個人經驗是不少初中級射手(也有一些高級射手)因為響片不當使用導致動作不良,輕則成績停滯不前,要糾正的話要找教練花費一季以上長期追蹤重新建立合理的射箭動作,走了一點冤枉路;重則形成關節勞損變成運動傷害,要短暫休養甚至永久掛弓。我個人認為最好用的響片是最常見、可因應需要自行屈曲那種,一般不會超過$100。
[[i] 本帖最後由 中國長弓兵 於 2015-7-20 11:19 AM 編輯 [/i]]
中國長弓兵 2014-10-8 10:11
[b][u]保護器材篇[/u][/b]
[b][u][color=#ff00ff]護指 FINGER TAB[/color][/u][/b] (範圍價格: $100~600)
護指是建議挑[color=#ff0000]可換皮[/color]的型號,常見而較優質的首選馬皮。由於選擇很多,不同設計適合不同扣弦風格,故此[color=#ff0000]選擇前最好借實物測試[/color],以扣弦時皮面能覆蓋手指範圍且突出一丁點方為合適。護指的[color=#ff0000]皮面是消耗品[/color],勤奮射手大約每年換一兩次。
[b][u][color=#ff00ff]護臂 ARM GUARD[/color][/u][/b] (範圍價格: $50~150)
只要能[color=#ff0000]足夠覆蓋持弓手手臂上被弦擦到的區域[/color]就可以了,隨著技術水平提昇你需要的護臂可以越來越小。
[b][u][color=#ff00ff]胸甲 CHEST GUARD[/color][/u][/b] (範圍價格: $80~200)
只要稱身,能足夠[color=#ff0000]覆蓋衣物別阻礙到弦[/color]就行了。
[b][color=#ff00ff][u]護弓繩(手繩) BOW SLING[/u][/color][/b] (範圍價格: $0~50)
我個人是用綁鞋帶的繩子,闊約一公分帶一點彈性就很好。[b][u][color=#ff00ff][/color][/u][/b]
[b][u][color=#ff00ff][/color][/u][/b]
[b][u][color=#ff00ff][/color][/u][/b][b][u][color=#ff00ff]開弓繩 STRINGER[/color][/u][/b] (範圍價格: $30~150)
開弓繩乃[color=#ff0000]自資器材必買[/color]但經常被忽略掉的一項。除安全考量外,徒手/抱月式開弓會令弓片(及弓身)受到扭力,長此下去弓片(甚至弓身)會逐少逐少被扭曲,對該器材的性能和壽命產生嚴重破壞 (還有二手市場價格)。弓片弓身總值二三千元以上,這條開弓繩能使其正常性能(價值)不容易受損,值得投資吧 (畢竟才數十元而已)
(待續)
[[i] 本帖最後由 中國長弓兵 於 2015-1-27 02:48 PM 編輯 [/i]]
中國長弓兵 2014-10-8 10:13
[b][u]其他配備[/u][/b]
[b][u][color=#ff00ff]箭袋 QUIVER[/color][/u][/b] (價格: $80~500)
就是帶上場裝箭的袋子,[color=#ff0000]豐儉由人[/color],視乎自己需要帶多少東西上場
[b][u][color=#ff00ff]弓座 BOW STAND [/color][/u][/b](價格: $80~400)
也是[color=#ff0000]豐儉由人[/color],我個人喜歡較矮身、一件過的弓座,因為高身容易在室外環境被吹倒,一件過是確保裝拆簡便且不會遺下/弄丟零件。
[b][u][color=#ff00ff]弓包/箱 [/color][/u][/b](價格: 包$100~800 箱$800~3000)
就是打包射箭器材往返箭場的盛載用具。有人喜歡背包貪其靈活輕巧,有人喜歡箱子的良好保護及存放空間(特別是有車階級)。[color=#ff0000]因應自己的預算,使用習慣及往返場地的路況決定吧[/color]。個人覺得香港環境是適合背包的。
[color=#ff00ff][b][u]劃線器 TRILINER、黐毛架 FLETCHING JIG [/u][/b][/color]($200~$300)供發燒友工整而簡便地貼上箭羽的兩款工具,用哪一種視乎箭羽是捲毛還是直片。劃線器作用是在箭桿上外壁上平均定好三條平衡直線位置,供用家拿筆將三條平衡線劃出來,然後把箭羽貼上,多數是捲毛射手使用。黐毛架則是專為直羽而設,分開基座及夾子兩大部件,黐毛時由基座固定箭桿,夾子夾住一片箭羽,在箭羽底部黏貼面塗上快乾膠後將夾子吸附(磁鐵)/插榫到基座上並將箭羽底部貼在箭桿上,固定一會兒後解開夾子,轉動基座轉盤,再貼上另一件箭毛...一直重覆直至貼好所有箭羽。如果會中箭友擁有這些工具就跟他們借用就好了,分享是美德嘛。[b][u][color=#ff00ff][/color][/u][/b]
[b][u][color=#ff00ff]六角匙 HEXA-KEYS[/color][/u][/b] ($5~$50)作為一個嚴謹而專業的弓箭手,準備全套對應弓上所有螺絲/機米六角洞口徑的六角匙是非常合理的。有六角匙,即使不懂自己調/維修器材亦可請身邊高人出手相助;沒有匙,則會是巧婦難為無米炊的囧境。此外,好男人會為女伴帶紙巾這個道理你應該懂的。
[b][u][color=#ff00ff]T/L 尺 ($50~$100)[/color][/u][/b]買下新弓時好的店家或教練都會拿出一把造型奇特的尺來左量右度,主流形狀是T型 (T尺) 或 L 型 (L尺),用來量度弓的各個參數 (上下弓檔、弦高、箭巢位置等等)。認真的射手都會自備一尺檢查器材狀態,萬一數據出現偏差都能及時修正,讓弓的表現如一。
(待續)
[[i] 本帖最後由 中國長弓兵 於 2015-7-20 11:15 AM 編輯 [/i]]
中國長弓兵 2014-10-8 10:13
更新:
加入弓片、箭台、瞄具等描述,加上器材響片 (16/10/2014)
全面補完,追加參考價格範圍 (23/10/2014)
補充響片的描述,紅字標示重點 (27/10/2014)
追加英文名詞、加入更多裝備、重整內文擺位 (27/1/2015)
應弓友所求,加入T尺 (23/2/2015)
因應本地賽例修改而改寫部份器材的建議、將平衡桿搬上頂樓作為必要器材 (20/7/2015)
[color=#ff00ff][b][u]Q&A專區[/u][/b][/color]
1. 我是新手,心目中想買"某品牌"的弓,無預算限制,或者請問大家有咩好介紹
答: 在性能齊全的型號中你最喜歡的吧,最重要是你要真心愛護它、信任它能為你爭取成績,在你低潮時不要責怪它。有一點要提示各位新手,如果可以請留意弓身的重量,我個人會以1100克為界,自問嬌小瘦弱平時沒鍛鍊者盡可能不要超過這個數字太多,如果超過了,非必要配件就可免則免,必要配件也要盡可能買輕巧一點。因為新手的膊頭三角肌強度未必能應付太沉的器材。
2. 只怕買錯不合用,請問 gpx 好定 ion-x 好 (註: 某品牌的兩款可以說是最貴的型號)?
答: GPX 是ILF (通用) 制式,ION-X是FORMULA制式,只要留意制式,選配相對應的弓片就是了。兩種制式各有捧場客,都能射出好成績,很難說會買錯。有錯通常是調弓出錯或射手技術出錯。
3. 我身高約180cm 弓身是否可買27寸?
答: 中國古書文獻是以身高挑弓,惟現代是以拉距挑弓。不過身高與手長有關聯性,故古文獻也不能說它完全錯誤。個人經驗身高一米八手長拉距一般在27吋或以上,估計68"弓是跑不掉,以68"弓為準的話,27吋(特長)弓身應該配短身(SHORT)弓片。
4. 新手買第一對弓片磅數要買多少?
答: 這個很多射手會以「自身能拉開的最大磅數」作為基準 (就是隨手拈來一把重弓片試拉幾下感覺一下),這是[b][color=#ff0000]絕對錯誤[/color][/b]的做法,這種方式往往挑出過重的弓片,日後使用時變得雞肋 (用之無味,棄之可惜),強行使用動作練不好還養出運動傷害。理想測試是先用公家器材練個兩三小時箭,如果覺得「有點累」就取現時器材所標示磅數,如果覺得沒什麼就找較現時重2~4磅的弓且請一位教練陪伴觀察,用那把弓搭箭拉滿至暗卡,保持滿弓狀態沒有絲毫變型維持30秒,放下後覺得「有點累」就取這個數字,覺得很輕鬆就可再加2磅休息兩分鐘後再試頂弓30秒,不斷重覆下總會找到適合你的起始磅數。另外新秀用的弓片不太建議超過30磅。
5. 在淘寶看到有反曲弓連箭,約八百多,作為新手一名,是否適合?答: 啟蒙或私下玩玩可以,比賽就不建議了 (註: 比賽賽例沒有限制玩具弓下場比賽!)
(請跟帖討論或查詢)
[[i] 本帖最後由 中國長弓兵 於 2015-7-20 11:23 AM 編輯 [/i]]
19861204 2014-10-13 01:41
請問大家可否提供一些賣射箭用品的商戶資料,我是新手,心目中想買Hoty,無預算限制,或者請問大家有咩好介紹。
[url=http://m.discuss.com.hk][img=100,23]http://n2.hk/d/images/r10/mobile.jpg[/img][/url]
中國長弓兵 2014-10-13 09:38
無預算咪買最TOP果款囉:smile_34:
19861204 2014-10-13 11:34
C兄,小弟真心求教!只怕買錯不合用,請問 gpx好定 ion-x 好?我身高約180cm 弓身是否可買27寸?弓片磅數也完全不清楚買多少。求指點
[url=http://m.discuss.com.hk][img=100,23]http://n2.hk/d/images/r10/mobile.jpg[/img][/url]
[[i] 本帖最後由 中國長弓兵 於 2014-10-13 04:36 PM 編輯 [/i]]
中國長弓兵 2014-10-13 16:34
[quote]原帖由 [i]19861204[/i] 於 2014-10-13 11:34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99834238&ptid=23878760][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C兄,小弟真心求教!只怕買錯不合用,請問hoyt gpx好定hoyt ion-x 好?我身高約180cm 弓身是否可買27寸?弓片磅數也完全不清楚買多少。求指點
[img]http://n2.hk/d/images/r10/mobile.jpg[/img] [/quote]
兩把都係該最頂級(貴)型號,GPX 係通用制式,ION-X係FORMULA制式,除非你買錯弓片制式,否則好難唔合用唯一我會擔心你新手如果體格比較弱的話會舉唔起把弓 (兩把都係全鋁)...
不過正常黎講由於香港賽例所限你唔會加咁多配備,加上體能係可以練,所以理應問題不大
弓長唔係睇身高,係睇你手長,即係拉距 (不過180CM身高通常拉距都會過27")
對番頂樓個表
舉個例,假設你拉距有28.5",睇表就係建議68"弓,如果你要揀27"弓身的話,弓片就要用短身果隻
(唔知自己拉距幾多就搵教練幫你度)
[[i] 本帖最後由 中國長弓兵 於 2014-10-15 10:52 AM 編輯 [/i]]
19861204 2014-10-15 04:21
C兄,多謝你,非常清楚明白的解說
[url=http://m.discuss.com.hk][img=100,23]http://n2.hk/d/images/r10/mobile.jpg[/img][/url]
中國長弓兵 2014-10-15 10:51
[quote]原帖由 [i]19861204[/i] 於 2014-10-15 04:21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99981297&ptid=23878760][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C兄,多謝你,非常清楚明白的解說
[img]http://n2.hk/d/images/r10/mobile.jpg[/img] [/quote]
我會建議新手優先把錢花在:
1. 箭枝 (起碼要係碳箭)
2. 弦 (衞生問題,仲有唔好要廿幾卅蚊果D CHEAP野)
3. 可替換皮料的護指
這三項東西直接關係到箭的飛行,應予以高度重視切勿貪平 (但亦無必要買最TOP,因為都是[b][u][color=#ff0000]消耗品[/color][/u][/b]!)
中國長弓兵 2014-10-16 13:48
[size=13px]更新: 加入弓片、箭台、BUTTON、瞄具等描述,追加器材響片 (16/10)[/size]
中國長弓兵 2014-10-20 11:21
呢排私人事務繁多未必可以短時間貼晒出黎
如果有哪一裝備想我早D打心得可以通知我先
中國長弓兵 2014-10-23 16:21
補充完畢了,各位同學可以發問
Mr.Hing 2014-10-23 18:05
請問點樣正確地去定扣箭點(nocking point)
中國長弓兵 2014-10-24 09:45
新弓未有概念的話
先確保上中下弓檔在合理範圍
弓片和弦都已做好置中
然後就先定箭台水平位置略高 5MM 作為初部箭尾底部位置
並以布貼紙定位作臨時箭巢定點
已經能滿足一般初學要求之用
要講究一點的話
就要進行測試
最常用的是裸箭測試
以有羽箭及裸箭數枝以隨機序方式射向靶面某個瞄點 (通常是18M)
以有羽箭群組為準,裸箭群位於其上方,則箭巢屬偏低,應予調高,反之則調低。然後再重覆發射,如有偏差再調整,直至兩組箭分佈都位處相若水平。
由於這項測試是假設射手有一定穩定性發揮,故此不適合技術還未定型的入門射手
Mr.Hing 2014-10-24 21:02
[quote]原帖由 [i]中國長弓兵[/i] 於 2014-10-24 09:45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00775941&ptid=23878760][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新弓未有概念的話
先確保上中下弓檔在合理範圍
弓片和弦都已做好置中
然後就先定箭台水平位置略高 5MM 作為初部箭尾底部位置
並以布貼紙定位作臨時箭巢定點
已經能滿足一般初學要求之用
要講究一點的話
就要 ... [/quote]
唔該哂,5mm係唔係即係T尺最低條線平箭台,然後數上5mm?
中國長弓兵 2014-10-27 09:02
[quote]原帖由 [i]Mr.Hing[/i] 於 2014-10-24 09:02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00822555&ptid=23878760][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唔該哂,5mm係唔係即係T尺最低條線平箭台,然後數上5mm? [/quote]
是的
中國長弓兵 2014-10-27 10:13
補充了響片的貼士及重點字標了紅字FOR 速食看倌
Mr.Hing 2014-10-27 12:22
[quote]原帖由 [i]中國長弓兵[/i] 於 2014-10-27 09:02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01041470&ptid=23878760][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是的 [/quote]
:loveliness:唔該,另請問在響片一項中說到「暗卡」,請問甚麼是「暗卡」,謝謝:loveliness:
中國長弓兵 2014-10-27 13:10
[quote]原帖由 [i]Mr.Hing[/i] 於 2014-10-27 12:22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01054651&ptid=23878760][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loveliness:唔該,另請問在響片一項中說到「暗卡」,請問甚麼是「暗卡」,謝謝:loveliness: [/quote]
英文稱ANCHOR
即是把弦拉至與射手貼面,將箭尾固定在特定位置,弓正好處於滿弓狀態
中國長弓兵 2015-1-27 15:20
追加英文名詞、加入更多裝備、重整內文擺位 (27/1/2015)
Mr.Hing 2015-2-15 22:00
經常翻睇教練此文溫故知新,總覺好似有樣重要器材未講,直至啱啱有師兄講開nocking point至醒起,指南好似未有提,希望教練補充講講。另想請教黐毛機黐捲毛得唔得,還是只適宜黐直毛。直毛同捲毛有乜分別,係唔係捲毛會令箭更穩定,請多多講解,讓後學多多得益。
凌空打飛機 2015-2-16 01:16
[quote]原帖由 [i]Mr.Hing[/i] 於 2015-2-15 22:00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09403709&ptid=23878760][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經常翻睇教練此文溫故知新,總覺好似有樣重要器材未講,直至啱啱有師兄講開nocking point至醒起,指南好似未有提,希望教練補充講講。另想請教黐毛機黐捲毛得唔得,還是只適宜黐直毛。直毛同捲毛有乜分別 ... [/quote]
弱弱的問一句,可以順帶講解一下, 如何以T尺量度, 弓弦和弓把之間的距離嗎? 有標準尺寸嗎?
中國長弓兵 2015-2-23 09:53
能夠注意要常備T 尺
證明你是一位認真的射手
:smile_o12:
中國長弓兵 2015-2-23 10:19
關於黐毛機黐捲毛
要視乎捲毛設計
黐毛機用法係將毛「垂直」貼上箭桿
夾住條毛時會有一平面上膠水然後撻上去箭桿表面
而一般常見捲毛係就咁一塊膠片捲起左
貼法係要響外側上雙面膠紙,「打橫」貼上箭桿
所以用黐毛機隻夾反而用唔到
不過市面上有一D捲毛設計係有好似直毛既上膠水平面,另一面有隻細細既副翼同佢成垂直
咁就反而應該用黐毛機 (夾子要夾隻副翼)
至於直毛曲毛的選擇
我個人睇法係室外長距離曲毛表現略佳
中短距則相差不多
室內賽的超短距會較多人特別採用長條直毛
其實我個人習慣會比較著重使用上的便利
直毛要上膠水要等乾透才可使用但較耐用
曲毛易損壞但只需徒手貼雙面膠紙就可即時投入戰場
我比較喜歡曲毛的維護簡便
中國長弓兵 2015-2-23 10:22
[quote]原帖由 [i]凌空打飛機[/i] 於 2015-2-16 01:16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09421700&ptid=23878760][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弱弱的問一句,可以順帶講解一下, 如何以T尺量度, 弓弦和弓把之間的距離嗎? 有標準尺寸嗎? [/quote]
是有一套ATA 制式的標準
但最好應該參考隨弓附送的說明書
凌空打飛機 2015-2-24 00:37
[quote]原帖由 [i]中國長弓兵[/i] 於 2015-2-23 10:22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09898353&ptid=23878760][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是有一套ATA 制式的標準
但最好應該參考隨弓附送的說明書 [/quote]
3Q 師兄,我先look look再說
中國長弓兵 2015-5-26 11:15
最近箭總通過取消反曲弓新秀組的器材限制
未來本地賽事守則亦會有所更改本帖將會因而修改
請各位耐心等候
射落海唔益你 2015-6-10 12:58
新手近期諗住買返套反曲弓
請問市面上仲有冇RS同CARTEL既弓把?
多唔多入門款?
同埋WIN&WIN係咪大陸製既質素係咪無韓國製咁好?
中國長弓兵 2015-6-17 08:59
恕在下見識淺漏不知道 RS 是什麼牌子
Cartel 不挑代理商,有生意就做,幾乎個個軍火商都有賣佢產品
產品主打入門至中階級別
W&W自家品牌產品不論大陸造同韓國造都有一定質素保障其金漆招牌
當然最頂級的產品是韓國貨
反而其副牌十居其九是大陸造,但性價比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