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查考九龍公墓

無得撈喇 2016-1-10 23:43

請問這大型公墓幅射範圍,等於現在何文田那裡?內文引述有97英畝,應該好大吓!

1921年改建九龍公墓(轉自蘋果日報)

在十九世紀末英國管治香港的初期,疫症橫行,軍隊中不少印度軍人染上疫症死亡。當時由加多利山、何文田山及窩打老道山等小山崗組成的何文田仍是一個人煙稀少的地區,政府遂順理成章於區內興建一個印度人墳場,安葬疫症身亡的印度軍人,並以木製欄柵包圍墳場範圍。這是有紀錄以來何文田區的第一個墓地,直至一九二七年印度人墓地才正式關閉。

隨本港不同國籍及宗教的人種愈趨多元化,墓地的需求亦與日俱增。港府於一九二一年間決定於何文田區興建一個面積達到九十七英畝、名為九龍公墓的墳地。公墓在一九三○時一分為四,分設安葬歐洲教徒、天主教徒、回教徒及華人的墓地,墓地面積較啟用初期有顯著的擴充。

文獻記載,今日的何文田山及窩打老道山以前都是墳場,今天處於窩打老道及培正道交界的油站,往日是一個名為「永別亭」的小亭,窩打老道山正是回教墳場,故亦有「墳場」的別稱;至於何文田山及培正中學一帶則擺放了不少山墳,培正中學的舊校友曾憶述,五十年代期間到學校後山踢球,曾踢到骷髏骨頭。

港府在一九四○年間,有意將市區內的華人墓地遷移到荒僻的新界區,但日軍在及後發動侵略行動,本港淪陷長達三年零八個月,遷移市區墳場的計劃就一直拖到和平以後。戰後是本港市區急速發展的黃金時期,隨新界和合石墳場於一九五○年正式啟用,不少港島及九龍市區的墓地均北移至新界,何文田區墳場亦漸漸隨市區發展逐漸遷移關閉。



[url=http://www.discuss.com.hk/android][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androidD.jpg[/img][/url]

無得撈喇 2016-1-16 09:47

由培正道上山到佛光街,1分為2, 九龍公墓嘅面積可以有40幾個足球場咁大,範圍是包括何文田邨,愛民邨,俊文苑,公開大學,培正中學,房委會,以至何文田豪宅一帶。

其實真係好大呢個大型墳場!



[url=http://www.discuss.com.hk/android][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androidD.jpg[/img][/url]

無得撈喇 2016-1-17 18:08

窩打老道和培正道交界,現即油站,有一永別亭。



[url=http://www.discuss.com.hk/android][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androidD.jpg[/img][/url]

無得撈喇 2016-1-17 18:31

第二站

沿培正道上山,先見到一公園及窩打老山的屋苑,據陳述,應有一回教墳場。

時易世易,山頭滿是屋苑。



[url=http://www.discuss.com.hk/android][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androidD.jpg[/img][/url]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查考九龍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