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討論區 »
語言討論
» 我的日爾曼情懷 - "Grün sind alle meine Kleider"
deihk 2016-5-1 00:11
[font=Times New Roman][/font]
[b]在本版[/b]
[b]"[/b][url=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5660640&extra=page%3D1][color=#0000ff][b][i]法語 [/i][/b][b][i]– [/i][/b][b][i]我學習外語的心路歷程[/i][/b][/color][/url][b][i]" [/i][/b][b]文中,[/b]
[font=Times New Roman][/font]
我原想舒發一吓, 在沒有互聯網的年代, 學習語言的一些瑣亊, 但因時日久遠, 只能根據手頭僅有素材及記憶, 依書直説, 沒料到原來行文偏重德語經歷。我的德語起步比法語略早,心境歷程亦有異。為免 ”悶親” 修習法語的讀者, 我在這裡另闢 ”德語 - 我的日爾曼情懷”專題, 願與修習德語各大大前輩交流切磋, 請不吝賜教。首先, 為何我學德語?
念中學時, 選修英國文學, 教師是一位蘇格蘭大媽, 外型和戴卓爾夫人有點相似。丰姿綽約, 高貴大方, 一口牛津音, 惜性格傲慢, 難以相處。一天, 因忘記她要求我背誦的莎翁句子, 對我責難, 心中有氣。 奈何我正暗戀同班一位女孩, 不敢割席, 但對莎翁興趣大減。
其時, 中文課必讀詩人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大作 “少年維特的煩惱 (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由於女孩對我若即若離, 頗為苦惱, 對書中所說 ”哪個少男不多情, 哪個少女不懷春 (Jeder Jüngling sehnt sich, so zu lieben, Jedes Mädchen, so geliebt zu sein)” 深有共鳴。 看來歌德比莎士比亞更瞭解我的煩惱, 於是開始打聽作者的生平。詩人是18世紀一位大文豪, 德國人。 德語與英語雖同屬日爾曼語系, 但文法, 字彙迴然不同。
會考過後, 一天去圖書館遛達, 想找點有關德國的資料。 嘩, 不得了! 原來我熟悉的名字: 貝多芬 (L.v. Beethoven), 巴赫 (J.S.Bach), 莫札特 (W.A.Mozart), 愛因斯坦 (A. Einstein), 馬克思(Karl Marx), 希特拉 (A. Hitler)… 都是他的老鄉, 這個國家絕對值得深入去瞭解 ! 可惜正忙於考大學, 也就不了了之。
出來做事後, 有點時間, 開始讀他的詩劇 “浮士德 (Faust)” 中譯本, 讀得津津有味, 愛不釋手。 我想, 一定有些東西譯者沒有或未能完全傳達給我, 於是盟起看看原著的念頭。
由於我酷愛西洋古典音樂, 尤其是歌劇。 發現原來該詩劇己由法蘭西作曲家古諾 (Charles Gounod) 及貝遼士(Hector Berlioz) 改編為歌劇, 全以法語演唱, 無奈被迫同時修習法文, 以窺全豹。
[[i] 本帖最後由 deihk 於 2022-5-18 20:05 編輯 [/i]]
deihk 2016-5-1 10:59
[img]https://www.operaliacompetition.org/wp-content/uploads/2021/04/Operalia-Animation-Square.mp4[/img]歌德 (1749-1832) 生於德國法蘭克福 (Frankfurt am Main),是一名偉大的作家, 戲劇家、詩人、自然科學家、文藝理論家和政治人物,也是世界文學領域最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之一。不少學習德語的朋友, 當然包括我在內, 也曾是他的”學院” [color=black][b]門[/b][/color]生。1765 年, 詩人進入萊比錫大學(Universität Leipzig)攻讀法律。
數年後, 詩人遠赴萊茵河畔S-城升學。期間認識少女布裡茵(Friederike Brion), 產生了一次短暫卻熱烈的愛情, 為她寫下一首詩 “野玫瑰 (Heidenröslein)”。後來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將它譜成曲, 常獲選為音樂課的練習曲, 學聲樂的朋友一定認識, 你也會在臺灣電影 ”海角七號” 聽過它吧!
另一版本為 Heinrich Werner作曲, 較為通俗。
受詩人精神的感染, 我日後赴歐洲遊學, 竟然跑到詩人當日在S-城的學府。在他畢業二百多年後, 我來到當日他上課的課室。獨自靜坐冥思, 幻想與詩人對話。年代雖不同, 心靈卻相通。至於S-城在何地何方, 這裡就賣個關子, 保留一點私隱, 聰明的讀者想知到的話, 在他的自傳應可找到。
[align=left][url=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_Xx76YpMu7RUFhJQW9mMnpYejQ/view?usp=sharing][color=#0000ff][b][font=SimSun]我和[/font][/b][b][font=SimSun]歌德[/font][/b][b][font=SimSun]有個約會[/font][/b][/color][/url]
[size=2][b]Heinrich Werner[/b] [b][font=SimSun]版本[/font][/b][/size][size=2][b] (1, 2)
Schubert [font=SimSun]版本[/font] (3)[/b][font=Verdana][font=新細明體][size=3] [font=SimSun][b]海角七號 [font=Tahoma](4)[/font][/b][/font][/size][/font][/font][/size]
[color=#0000ff][font=SimSun][url=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_Xx76YpMu7RNGRwVzRsWEZacFE/view?usp=sharing][color=#0000ff][size=2][b][font=SimSun]野玫瑰-[/font][/b][font=Tahoma]1[/font][/size][/color][/url] [url=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_Xx76YpMu7RVlh1d1BCbzQtdlk/view?usp=sharing][color=#0000ff][size=2][b][font=SimSun]野玫瑰-[/font][/b][font=Tahoma]2[/font][/size][/color][/url][color=#0000ff][font=SimSun] [url=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_Xx76YpMu7RaE5zZTFSajlhWk0/view?usp=sharing][b][color=#0000ff][size=2][font=SimSun]野玫瑰-[/font]3[/size][/color][/b][/url][/font][/color] [font=新細明體][color=#000000][/color][/font][url=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_Xx76YpMu7RVUJlcjBmM0NIQ0k/view?usp=sharing][color=#0000ff][size=2][b][font=SimSun]野玫瑰[/font]-[font=新細明體] 4[/font][/b][/size][/color][/url][font=新細明體][color=#000000][/color][/font][b][u][color=blue][url=http://fr.slideshare.net/alexwjc/heidenroslein][color=#0000ff][font=SimSun][/font][/color][/url][/color][/u][/b]
[font=新細明體][color=#000000][/color][/font][url=http://joseph-mh-chen.blogspot.hk/2008/11/heidenrslein.html][font=SimSun][b][size=2][color=#0000ff]歌詞[/color][/size][/b][/font][/url] [color=blue][url=http://fr.slideshare.net/alexwjc/heidenroslein][color=#0000ff][b][size=2][font=SimSun]野玫瑰[/font][font=SimSun]的由來[/font][/size][/b][/color][/url][/color][/font][/color]
[font=新細明體][/font][/align]
[[i] 本帖最後由 deihk 於 2021-11-20 10:08 PM 編輯 [/i]]
deihk 2016-5-4 17:08
70 年代的香港, 德語屬冷門科目, 中學只有英童學校可選修, “詩人學院” 算是唯一公開招生的機構。我沒有自學, 既然崇拜詩人, 理所當然要去他的學府取經, 於是去中環的 “詩人學院” 報了夜班 Grundstufe I.1, 每週2課, 每課 1.5 小時。老師是個德意志大媽 Frau H., 來自科隆 (Köln), 年齡與蘇格蘭大媽相若, 看來較樸素大方、友善。 丈夫是英人, 在中電工作。 大媽懂少少廣東話, 但從未同我們講過, 堂上也很少講英文。
開課日, 大媽手持歐洲地圖進入教室, 掛上黑板, 二話不說, 指着地圖, 大聲朗讀: “Here is Deutschland”, 示意我們跟隨她讀。
“ 吓? 唔係嘛? 我地嚟學德文喎 ! ” Deutschland 一字在西史見過, 算係半個英文字。
她好像看出我們的疑慮, 接著在黑板寫出: Hier ist Deutschland。
“ 哦, 原來德文咁似英文, 好似將潮洲話講歪些少就變成閩南話, 這倒好辦! ” 我想。
接着, 學問問題: “Ist das Europa ?” 答案: “Ja, das ist../Nein..”, 這個和英文 “Yes/No” 倒也相似。信心大增, 很快完成第一課, 充滿喜悅回家。
每次上課, 大媽必定問書, 因為都是成年人, 答唔出好醜怪。“詩人學院” 在中環統一碼頭附近, 我住九龍, 那時沒有地鐵, 每次乘渡海小輪過海, 在船上有足夠時間温書。
如是者上了第一期, 考試, 我的成績: Das Ergebnis war: sehr gut, 可升上 Grundstufe I.2
[[i] 本帖最後由 deihk 於 2018-10-25 11:14 PM 編輯 [/i]]
paploo 2016-5-9 19:48
當時幾多錢一個level?
deihk 2016-5-9 21:56
Sorry, 忘記了!
但當時中文報 HK$ 0.2 一份, 的士起表 HK$ 2
雲吞麵 HK$ 0.5 一碗
paploo 2016-5-9 23:44
[quote]原帖由 [i]deihk[/i] 於 2016-5-9 09:56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40981802&ptid=25750550][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Sorry, 忘記了!
但當時中文報 HK$ 0.2 一份, 的士起表 HK$ 2
雲吞麵 HK$ 0.5 一碗 [/quote]
學費你記唔記得? 當年你點搵課外讀物? 錄音帶應該冇乜。靈格風可能有黑膠碟。
deihk 2016-5-10 05:50
“學院” 有圖書館, 提供參考書及錄音帶。 我在辰X書店購買 Teach Yourself 系列, 也在旺角奶路臣街舊書店找到英童學校流出的中學德語會考課本。歐洲無線電臺也寄了一些給我。請參閱:
[b][size=10pt][url=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5660640&page=1#pid438684593][color=#0000ff][font=SimSun]沒有電腦和互聯網的年代[/font],[font=SimSun]我們怎樣學習外語[/font]?[/color][/url][/size][/b]
[[i] 本帖最後由 deihk 於 2016-5-10 05:54 AM 編輯 [/i]]
paploo 2016-5-10 21:03
[quote]原帖由 [i]deihk[/i] 於 2016-5-10 05:50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40995413&ptid=25750550][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學院” 有圖書館, 提供參考書及錄音帶。 我在辰X書店購買 Teach Yourself 系列, 也在旺角奶路臣街舊書店找到英童學校流出的中學德語會考課本。歐洲無線電臺也寄了一些給我。請參閱:
沒有電腦和互聯網的年代,我們 ... [/quote]
咁你當年都算超高科技喇。一般人做唔到。 記得從前只有大會堂有法文報紙,有一兩本法文書咁大吧。
deihk 2016-5-13 03:12
Grundstufe I.2 換了老師, Frau B. 是位[size=10pt][b]看來[/b][/size]年輕的老太太, 很有教學經驗, 但很惡。每堂問書之外, 還要我們做 Hausaufgaben 及 Diktat, 更要我們學會使用學院圖書館的資源。圖書館管員是一位年輕的香港小姐, 很友善, 懂得向我們推薦合適的參考資料。 但大部分書籍及雜誌都只是適合中高年級, 我們初級的只能借一些錄音磁帶。那時還未有卡式機, 一般用的都是盤式磁帶錄音機。 對我來說, 圖書館是個寶藏, 因為有許多德國古典音樂錄音帶, 每次放學都要托幾 “餅” 重甸甸的磁帶回家。
同班同學是大學生, 或在德國公司仼職者。由於小班教學, 而且沒有太多插班生, 兩期之後, 同學們漸漸地熟絡, 課前課後都有打招乎, 有時甚至放學後一起去 “飲番杯”, 也就結交了一批新朋友。其中一些師兄師姐曾到德國遊歴或受訓, 聽他們講述德國生活及風光, 羨慕死我了!
[[i] 本帖最後由 deihk 於 2016-6-30 12:14 PM 編輯 [/i]]
deihk 2016-5-14 13:38
[b][url=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5660640&page=2#pid441226158][color=#0000ff][size=5][font=SimSun]法國電影[/font] - 2[/size][/color][/url][/b]
在這套電影, 你們將聽到 :
英國人講法語,德語
法國人講英語,德語
德國人講英語,法語
Viel Spaß !
[[i] 本帖最後由 deihk 於 2018-10-25 11:15 PM 編輯 [/i]]
fassbinder 2016-5-18 16:05
依家學德文, 好多同學係嫁左德國人嘅OL
deihk 2016-5-19 03:58
欣聞有 OL 學妹與德男拉埋天窗, 可喜可賀! Herzliche Glückwünsche für den gemeinsamen Lebensweg!
謹祝愛情永固, 白頭偕老。學妹是否 “ 詩人學院” 門生? 又不知有否學弟追得日耳曼美人歸 ?
[[i] 本帖最後由 deihk 於 2016-5-19 10:41 AM 編輯 [/i]]
fassbinder 2016-5-19 14:55
Ja, ich lerne Deutsch im GI.
aber leider habe ich nicht jemand kennengelernt, der eine deutsche Frau geheiratet hat.
deihk 2016-5-23 08:31
Grundstufe I.3又換了老師 Frau K., 相對較年輕。一些同學抱怨, 為何經常換老師, 或對某某老師情有獨鐘, 我卻覺得多換無妨, 因為毎位老師有他的風格與長處, 可以兼收並蓄。而且, 難道以後跑江湖就只限定和單一人對話 ?
Frau K. 來自Leverkusen (利華古遜)。我對她家鄉的名字印象特別深刻, 倒不是因為足球。其時我的叔父在一家德國公司 “ 拜耳大藥廠(Bayer AG)” 打工,經常在公司年曆看到這名字。 原來拜耳公司的總部就在Leverkusen, 它更是萊茵河畔一個美麗的城市!
這一期開始稍感困難, 因為要學Deklination。幸好英語文法也學過 Nominative/Accusative/Genitive/Dative, 不難理解。
Frau K. 很注重會話, 要求我們準備十多項基本問題及答案, 例如: Woher kommen Sie (您從何處來) ? Was machen Sie in Hong Kong (您在香港幹什麼)? Essen Sie gerne chinesisch (您喜歡吃中國菜嗎)? 等等。 毎人在堂上與 Partner 相互練習, 然後換另一 Partner, 重複問或答這些問題, 她在傍監聽。在不停操練下, 膽子大了, 講得也稍為流利了。
[[i] 本帖最後由 deihk 於 2018-10-25 11:15 PM 編輯 [/i]]
fassbinder 2016-5-24 11:02
師兄最後讀到什麼班級呢?
deihk 2016-5-25 00:49
記憶中 Grundstufe II 還未讀完我便去了歐洲遊學!
我會繼續敘述在彼岸學習的心路歷程。
也希望論壇讀者與我分享你們寶貴的經驗。
deihk 2016-5-27 00:08
“詩人學院” 的院長是 K 博士 (Herr Dr. K.), 外形與電影 “虎口脫險” 裡那位德軍總司令有點相似。 由於 “學院” 是文化機構, 肩負推廣日爾曼文化仼務, 經常與本地社團合辦各種活動, 例如: 電影, 展覽, 戲劇, 音樂會, 座談會等等。K 博士社交很活躍, 每次和市政局合辦的德國古典音樂會, 我一定出席, 因此他對我有點印象。當然, 他不一定知道我是 “學院” 的學生。
一次, “學院” 組織郊遊, 由K博士帶隊去大嶼山寶蓮寺, 同行有2位老師和十多位同學。這是難得的機會, 德國人階級分明, 我們學生一般難有機會見到院長, 更不要說和他談天說地 !
[[i] 本帖最後由 deihk 於 2021-11-8 10:49 AM 編輯 [/i]]
ct0310 2016-5-29 22:43
多謝師兄分享!我之前也是GI學生,讀到B1,但因為工作關系暫時停左一段時間,只靠借書或上網溫習。睇完你介紹後令我即時想起再去GI完埋B1再土B2,謝謝!
[url=http://www.discuss.com.hk/iphone][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iphoneD.jpg[/img][/url]
deihk 2016-5-30 06:04
[quote]原帖由 [i]ct0310[/i] 於 2016-5-29 10:43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42089967&ptid=25750550][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多謝師兄分享!我之前也是GI學生,讀到B1,但因為工作關系暫時停左一段時間,只靠借書或上網溫習。睇完你介紹後令我即時想起再去GI完埋B1再土B2,謝謝![quote]
[font=新細明體][/font][size=3][color=darkslateblue][color=green][b][font=SimSun]師兄重出江湖, 值得歡喜與慶賀。屆時請多發表學習心得, 譲我等重溫昔日美好時光 ! [/font][/b]
[font=新細明體][/font][/color][/color]
[font=新細明體][/font][/size]
[[i] 本帖最後由 deihk 於 2016-5-30 07:17 PM 編輯 [/i]]
deihk 2016-5-30 18:57
[i][i][color=navy]樓主, 我有個朋友都是因為喜歡聽歌劇, 所以學德文, 想問柏林是否日日都有歌劇聽? 是否經常有華格納聽?[/color][/i][/i]
這問題其實應問許老爺, 但他不在家, 由我代答。
是的, BERLIN 幾乎每天都有歌劇聽, 六月份柏林歌劇院德語歌劇有:
莫札特: Die Zauberflöte, 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
華格納: Tristan und Isolde
理查•史特勞斯: Elektra
華格納是他們的國寶,作品出現頻率特高。
請參閱: [url=http://www.deutscheoperberlin.de/de_DE/calendar#events-2016-7][b][color=#0000ff]DEUTSCHE OPER BERLIN[/color][/b][/url]
[[i] 本帖最後由 deihk 於 2018-10-25 11:17 PM 編輯 [/i]]
deihk 2016-6-1 04:34
[url=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5660640&page=2#pid442008438][color=#0066cc][/color][b][font=新細明體,serif][color=#0066cc][/color][/font][font=Tahoma][size=3][color=#0000ff]苦悶的日子[/color][/size][/font][/b][/url][b][color=red] [/color][/b]
[url=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5660640&page=3#pid442207049][color=#0066cc][/color][b][size=2][color=#0000ff][size=3]怎樣學 “寫[font=Tahoma]” ?[/font][/size][/color][/size][color=#0000ff][/color][/b][color=#0000ff][/color][/url]
[[i] 本帖最後由 deihk 於 2016-6-11 06:44 PM 編輯 [/i]]
ct0310 2016-6-1 22:29
學外語真係要將佢變成習慣先得,唔係既話好難keep。我係德國國家隊fans,所以會成日留意,如果唔係都唔知點入手好!網上太多sources,多到唔知邊D先好。
[url=http://www.discuss.com.hk/iphone][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iphoneD.jpg[/img][/url]
deihk 2016-6-2 11:24
[font=新細明體][/font][b][font=SimSun][size=10pt][/size][/font][/b]原帖由 [i]ct0310[/i] 於 2016-6-1 10:29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42248792&ptid=25750550][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學外語真係要將佢變成習慣先得,唔係既話好難keep。我係德國國家隊fans,所以會成日留意,如果唔係都唔知點入手好!網上太多sources,多到唔知邊D先好。
[size=10pt][/size]
[b][font=SimSun][size=3][font=Tahoma][size=3][size=10pt]絕對認同 ! 學習語言實際上是學習一種文化, 一定要有些東西作為動力之源, 過程才能愉快而不乏味。願與師兄分享箇中樂趣![/size][/size][/font][/size][/font][/b]
[font=新細明體][/font]
[[i] 本帖最後由 deihk 於 2016-6-2 11:27 AM 編輯 [/i]]
deihk 2016-6-2 11:32
烏蘇拉小姐
[size=2]該日還有一位稀客烏蘇拉小姐 (Fräulein Ursula), 來自 Salzburg (薩爾斯堡), 是香港奧地利領事館職員, 非常和藹健談, 那是我首次認識奧國人!
我們知道奧國和德國都是德語國家, 具體分別就不太清楚了! 奧國德語帶濃厚的口音 (Akzent), 連我們初哥也聽得出來。
香港島往大嶼山寶蓮寺的唯一路線是: 由中環統一碼頭乘小輪到梅窩, 轉巴士上寶蓮寺, 全程兩個半小時, 有很多時間聊天。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那麼多人吱吱喳喳地說德語。中/高年級同學 (Mittelstufe) 自然可加入戰團, 我們低班的就只能像 “塘邊鶴” 地裝模作樣地傾聽, 間中有意無意來一句 Ja! Nein! 或 Ja, natürlich! (當然啦) 湊湊興,有點像 “虎口脫險”中那兩個法國人。
烏蘇拉小姐發現我地冇乜癮, 便主動用英語跟[size=10pt][size=3][size=2]我們聊天[/size]。[/size][/size][/size]
[[i] 本帖最後由 deihk 於 2016-6-11 06:45 PM 編輯 [/i]]
ct0310 2016-6-2 12:35
[quote]原帖由 [i]deihk[/i] 於 2016-6-2 11:24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42272203&ptid=25750550][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原帖由 ct0310 於 2016-6-1 10:29 PM 發表 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
學外語真係要將佢變成習慣先得,唔係既話好難keep。我係德國國家隊fans,所以會成日留意,如果唔係都唔知點入手好!網 ... [/quote]
師兄你而家也有學德語嗎?平時點樣學?同埋你覺得自己而家大約咩程度?
[url=http://www.discuss.com.hk/iphone][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iphoneD.jpg[/img][/url]
deihk 2016-6-3 11:09
[quote]原帖由 [i]ct0310[/i] 於 2016-6-2 12:35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42276049&ptid=25750550][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師兄你而家也有學德語嗎?平時點樣學?同埋你覺得自己而家大約咩程度?
[/quote]
[b]當然有啦[color=black] [/color][color=black]![/color] 這是我的終身事業[size=3]。
除瀏覽網頁外, 每天都聽廣播: [/size][/b]
[color=royalblue][color=navy][font=SimSun][size=10pt][b]巴伐利亞州[/b][/size][/font][font=SimSun][size=10pt][b]電台第一台 [/b][url=http://www.br.de/static/radioplayer/player.html#/mediathek/audio/audio-livestream-bayern1-oberbayern-100~radioplayer.json][b][font=Tahoma][size=3]Bayern 1[/size][/font][/b][/url][/size][/font][font=新細明體][/font][/color][/color][color=black]
[color=darkslateblue][color=navy][b][size=10pt]巴伐利亞州[/size][size=10pt]電台[/size][size=10pt]古典音樂[/size][/b][font=SimSun][size=10pt][font=Tahoma][b]台 [/b][url=http://www.br.de/static/radioplayer/player.html#/mediathek/audio/br-klassik-audio-livestream-100~radioplayer.json][b][size=3]Bayern Klassik[/size][/b][/url][b][size=3][color=#000000] [/color][/size][/b][/font][/size][/font][/color][/color][font=新細明體][/font][/color]
[color=black][size=3][font=Tahoma][b]估計我還有[/b][b] B1 [/b][b][size=10pt]程度吧[/size][/b][b] ![/b][/font][/size][/color]
[[i] 本帖最後由 deihk 於 2016-6-9 10:52 AM 編輯 [/i]]
ct0310 2016-6-3 20:35
[quote]原帖由 [i]deihk[/i] 於 2016-6-3 11:09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42326202&ptid=25750550][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當然有啦 ! 這是我的終身事業。
除瀏覽網頁外, 每天都聽廣播:
Bayern 1
Bayern Klassik
估計我還有 B1 程度吧 ! [/quote]
欣賞師兄既堅持:smile_o12:
deihk 2016-6-6 08:52
那時香港正公映電影 “仙樂飄飄處處聞 (The Sound of Music)”, 是在Salzburg拍攝, 許多人都為這電影瘋狂! 我們像圍觀大熊貓把她包圍, 七嘴八舌提出問題。我的話題更多, 因為我喜愛的音樂家: F Schubert, WA Mozart 等都和這城市有淵源!
和烏小姐談得很投契, 日後我請她飲茶, 向她請教, 她也欣然赴會。她每年都回Salzburg省親, 最後一次我是在維也納 (Wien)和她見面, 之後她嫁到紐西蘭去, 便沒有再聯繫了。
請欣賞:
[font=新細明體][/font]
[url=http://www.videodetective.com/movies/the-sound-of-music/275][b][color=#0000ff]The Sound Of Music Trailer (1965)[/color][/b][/url]
[font=新細明體][/font][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UfWRBGQkz0][b][color=#0000ff]Maria and the Captain dance the Laendler[/color][/b][/url][font=新細明體][/font]
[[i] 本帖最後由 deihk 於 2016-6-6 09:08 AM 編輯 [/i]]
wongky28 2016-6-7 13:46
相比某位自稱美人嘅,讀樓主嘅post好有得着:loveliness:
我同樓主一樣,都有涉獵法文同德文,但一直都係斷斷續續咁學,無甚寸進!
[url=http://www.discuss.com.hk/android][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androidD.jpg[/img][/url]
deihk 2016-6-9 06:35
時代不同, 治學方法亦各異, 懇請勿作比較。
我的 Posts 純屬風花雪月之作, 技術含量不高。
師兄能堅持 “斷斷續續”, 已屬難得!
容許我八卦一問, 師兄學習動力為何 ?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