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大時代的所見所聞

z.y.x. 2016-6-10 08:59


       對於一般人能夠在一個大時代經歷自己所見所聞,相信已經很難得,而我就較幸運,能夠在一個世紀內經歷兩個大時代( 香港回歸及澳門回歸 ),所以我的大時代所見所聞相信會比別人較豐富和較多體會,因為港,澳兩地社會發展,人心動態,民風習俗,都截然不同,再加上近10多年與內地某些單位交流,使我感到內地有著人材,經濟發展潛力,而唯一的缺點是他們欠缺獨立思考和自由/主,但已足夠對港澳新生代構成絕大挑戰。
     我的大時代所見所聞主要是港澳與中國之變化,對不起,應該是澳港與中國,因為我是土生半長( 港澳各一半生活 )的澳門人,但我卻想不到澳門出生的我竟然會在香港接受教育,而畢業後不久又回到出生地工作,以致為成家立室。但更出乎意外是為了下一代發展,我就將家庭一分為二,變成港澳兩頭住家。現在每星期都澳港兩地走,搭船比搭巴士還要多,由於這種原因,使我對港澳發展和事物變化有著更多比較和感嘆。
    以上所提及的若要舉證就如恆河沙數;例如;想知道個別澳人討厭港人,因為…?又13人一圍枱討論澳門某行業未來發展,但全枱8名部門主管全是港人,而13人中就只有1名真正澳門人,原因…?同時原來幹部夜生活竟不遜於港澳人,因為…?至於中國各省市最看不起港澳,理由是…?同時過去中國旅遊( 特別是自由行 ),探親所見與今日比較如何 ? 六四後北京基本很少人去,而北京飯店推出600港元1晚吸客,我就借此親身到天安門印證…? 由於各事件複雜,有趣,更笑中有淚。我會採取順序式敘述,但如果有朋友突然想知道過去某些事情而我又剛巧見/聽到,我將會先剖析這些事情,或朋友在工作中遇到人際關係,家庭中遇到問題,我亦可提供過來人經驗,但這始終是個人經驗,只可作為分享與參考。
                            童年
        出生澳門的我幼童時往在媽閣一帶,所以媽閣廟的各佛殿頂部( 除大殿 )都留下足跡,過去該處有一竹林,每隔一段日子就會有黑箱車到訪,因為時常有人在該處掛臘鴨( 即吊頸 ),久而久之,習以為常。而現今海事博物館,過去是海旁,此處更多體驗,因為每隔幾天就有浮屍出現,有單人,有雙人,有一家大小,相同處是全是雙手反綁,有些人身上更會有彈孔,當時不明白是什麼,聽長輩說;是有大陸民眾想偷渡到澳門但在邊防被發現,因此被行刑,但長大後了解,當時正值是,<文化大革命年代 >,有人受不起被批鬥,所以逃走但被發現,所以…!!!!

cat79 2016-6-10 09:44

支持:lct_14



[url=http://www.discuss.com.hk/android][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androidD.jpg[/img][/url]

細恩(T) 2016-6-10 10:39

支持樓主。待更新。



[url=http://www.discuss.com.hk/android][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androidD.jpg[/img][/url]

yisforyoyo 2016-6-10 15:28

期待!

魚寶貝 2016-6-10 22:09

Ching,我又追到呢度啦,好好睇呀,十卜十卜



[url=http://www.discuss.com.hk/iphone][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iphoneD.jpg[/img][/url]

joisebizkit 2016-6-12 15:27

等鬼版update, 又過黎追下師兄既作品:P

kerogoo 2016-6-12 23:44

支持!



[url=http://www.discuss.com.hk/iphone][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iphoneD.jpg[/img][/url]

z.y.x. 2016-6-15 09:25

多謝支Q,準星期五更新!!!

z.y.x. 2016-6-17 09:19

這個時候,國內人生活如何,我不知道,只知道每年最少有一,兩次回繼母鄉下,所帶物品計有;大大玻璃瓶肥豬肉,用花生油浸著/白沙糖蓋著,再來的是多穿衣服,一件一件的加上去,五件?六件,最妙是夏天都要著大褸,還要越多越好,因為親戚需要接濟。
       穿著厚厚衣服,要從澳門關口到拱北關口是一件苦事,因為現在從澳門關口走到拱北邊檢處與過去有天壤之別,出關後要走一段泥路( 兩旁是菜地 即三不管地帶 )才到達今日蓮花路友誼商店附近的邊防大樓( 現存尚有由澳門同善堂出資建造的涼亭 )。當時排隊的人不算多,但檢查的時間卻很長,邊防人員單單是看< 回鄉介紹書 >( 即今日回綁證,在工會申請,用學生手冊加1張相 )已花不少時間,邊看邊問,由頭望到落腳,如果你頭髮太長,或穿奇裝異服/太鮮艷( 可能會被沒收 ),又或是態度不佳,他們就會叫你入房< 照肺 >,快則一時三刻,慢則一天半天,如果發覺你有可疑…就更加麻煩!!!
    經過嚴格安檢,順利出關,第一件事就是< 脫衣 >,之後眼前一暗,因為整個街頭人們所穿的衣服款式一致,而顏色是以灰,黑,藍三種為主色,其他款式/顏色就少之又少。滿街牆壁上就很多赤紅色的大字,常見的有;努力學習,天天向上,農業學大寨,打倒美帝/蘇修…。由於公巴極少,所以會有< 白牌單車 >出現,所以要回到當時三鄉附近真是一件苦事。印象最深該,是有一次帶了罐圓形午餐肉回鄉,結果竟然要動員很多親朋好友,四出張羅,才在村公所哪裡拿到罐頭刀,親戚A說;如果村公所都無罐頭刀就用柴刀…!!!可想而知哪時物品/質何等其缺。
    好景不常,當我家申請到政府職工人員大廈( 黑沙灣 )不出5/6年,父親就過身,( 母親就更早去世 ),當時我大約是13/4歲,俗語說得好;少年不知愁知味,現在卻受人冷眼。父親文化極有限但做人訓戒就頗多,常對我說;要讀好書,受人恩惠千年記,年青人做事要勤奮,長大後我將這些說話總結就是;偷呃拐騙,姦人擄掠,殺人放火等不做就可以了。經濟支柱倒下,我終於要離開出生地,偷渡過香港投靠親人。

細恩(T) 2016-6-17 09:37

謝分享。待更新。



[url=http://www.discuss.com.hk/android][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androidD.jpg[/img][/url]

z.y.x. 2016-6-20 09:45

好像回響很少:smile_42:

晴零 2016-6-20 09:58

來留名



[url=http://www.discuss.com.hk/iphone][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iphoneD.jpg[/img][/url]

細恩(T) 2016-6-20 10:24

樓主:有好多人都係睇完唔回的。請不要介意啊!



[url=http://www.discuss.com.hk/android][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androidD.jpg[/img][/url]

魚寶貝 2016-6-21 10:18

國內在改革開放之初,大多數地區物資分配還是按計劃經濟的方式進行,買食物要憑糧票,買布要憑布票。我的故鄉雖然是在沿海城市,亦是僑鄉,比一般內陸城市已算好的多了



[url=http://www.discuss.com.hk/iphone][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iphoneD.jpg[/img][/url]

你怒媚 2016-6-22 17:06

支持:lDD_001:



[url=http://www.discuss.com.hk/android][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androidD.jpg[/img][/url]

z.y.x. 2016-6-24 08:30

第一次坐船遠遊
     我記得1974年夏末,由親人出錢,在澳門由蛇頭從黑沙環帶我乘客貨車到達今天16浦附近的< 賊船 >( 即賭船海上皇宮 )再轉坐小艇往海中心一艘大漁船。登上大漁船一看,原來已有10多人在船上,不久又有20多人先後加入,合共約40人,當中有男有女,有成年人亦有手抱嬰兒。這是我第1次坐大漁船去哪麼遙遠的地方,過去坐船最遠去是路環,但10年都去不到1次,因為當時人們去路環一般是去探監( 澳門監獄就只有 路環監獄  )。
    船艙內時鐘搭正11時,漁船慢慢駛離內港,回想起真是月黑風高偷渡夜。船艙內人數雖多,又迫又窘,但感覺上還可以,漁船行了2個多小時,突然船停止前行,艙門被打開,蛇頭對我們說;很快就到大嶼山,害怕會遇到香港水警,所以要求全部人蛇都要落船艙下層,所謂船艙下層,就是在我們現在擠滿人的地方,他拉開地板,放下小梯,讓我們逐一到下一層,說清楚下一層就是船底,哪裡沒有上面一般大,因為它有木板間隔。一下去就聞到很強烈的柴油味,令人作嘔,不久更傳來隆隆機器聲,相信木板另一邊就是機房。最慘是哪手抱的嬰兒,他可能不適應下層的惡劣環境,竟嚎啕大哭起來,蛇頭先生先後兩次拉開木板,呼喝嬰兒母親,要她制治嬰兒哭聲,正當哪可憐的母親六神無主時,幸好有1位女士拿出一枝細小的花露水,教嬰兒母親沾小小花露水擦在嬰兒鼻子,再加上1個奶咀,嬰兒哭聲就漸漸停下。
    船不知行了多久,突然又停下來,蛇頭先生再拉開地板對我們說;有水警,要安靜,他用手指向嬰兒,然後放回地板,關燈拉上艙門,船下層的人都非常緊張,很快,我們就聽到皮靴在上層出現。船艙木門再一次被打開,電燈亮起,我從地板間隙隱約見到兩雙腳,1雙是赤腳,1雙是皮靴,隨後有一把男子聲響起;查你反!船牌照,有幾多人在船上工作…,蛇頭先生吱吱吾吾,不久,談話之聲沒有,只聽到有數數之聲,跟著有人說;夠數,之後皮靴聲再響起,步出船艙,稍後,隆隆之聲又起,漁船再次啟動。
      大約在清晨6時左右,漁船終於靠岸,當我和1名大叔跟隨蛇頭先生登岸,第一眼見到一個告示牌寫著< 青山道漁市場 >。原來偷渡客中有些像我和大叔因費用尾數未找,須由蛇頭先生帶去找親朋好友結數,另外有些人是有親人到漁市場接走,而有個別熟路的就自行乘車離去。蛇頭先生帶著1老1嫩上了一輛開往佐敦的14座小巴,並吩咐我們,若中途有人查車問起就說是父子,幸好一路平安,大約1小時左右,蛇頭先生大叫;嘉頓有落,哪併大叔原來住在深水埗送走大叔,蛇頭先生帶我步行到舟親戚的居住地,界限街,從此我就住在界限街直到回澳門尋找新生活!!!!!

maocoke 2016-6-24 13:20

[quote]原帖由 [i]z.y.x.[/i] 於 2016-6-24 08:30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43503687&ptid=25851422][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第一次坐船遠遊
     我記得1974年夏末,由親人出錢,在澳門由蛇頭從黑沙環帶我乘客貨車到達今天16浦附近的< 賊船 >( 即賭船海上皇宮 )再轉坐小艇往海中心一艘大漁船。登上大漁船一看,原來已有10多人在船上,不久又 ... [/quote]


多謝分享



[url=http://www.discuss.com.hk/android][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androidD.jpg[/img][/url]

細恩(T) 2016-6-24 14:53

謝分享。



[url=http://www.discuss.com.hk/android][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androidD.jpg[/img][/url]

kerogoo 2016-6-27 23:45

好睇



[url=http://www.discuss.com.hk/iphone][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iphoneD.jpg[/img][/url]

z.y.x. 2016-7-1 09:58

無證的鄉下仔
     由於小五尚未完成,在親戚的安排下,我在上午讀1小時< 英專 >,之後就到紅磡中西藥店( 批發 )做學徒,哪時對香港事物十分好奇,因為當時澳門面積細小( 不足30平方公里 ),街道狹窄,人口只有10多萬,主要商業活動集中在新馬路,水坑尾一帶,而所謂工業就只有製衣,玩具大多集中在沙梨頭,黑沙灣兩區,而剛有一所先進的毛織廠落成在馬場貧民區附近的關閘大馬路口,什致交通工具都不多,巴士線只有5,6條,去離島要搭船,平民出入一般以步行為主,稍遠的就以單車代步.。所以初到香港一聽到隆隆的飛機聲就會馬上抬頭觀看,搭巴士就一定上上層,因為這些都是當時澳門沒有的。大約半年後,親戚告訴我,在9月前最好能入讀中一,如果不能升中就全職做學徒。我想,小六都未讀何來升中??更何況父親曾對我說;將來要多讀書,不要像他因為不識字所以一世人只能夠做雜工,受人呼喝!!!
       由於在香港半年學徒生涯中以送貨為主,所以基本街道都認識,我在大角咀找到一所同鄉會紀念( 日夜 )小學,將我個人情況告知校長,他竟然答允我在新學年(  9月 )給我入讀夜小六,可惜我在9月份一定要升到中一,我只好苦苦懇求他給我現在就入讀夜小六,結果有一位主任( 後來知道 )向校長說;如果要幫他就盡快/力決定,現在是5月,叫他明晚就返學,我幫他摸摸底,看看如何幫他應付7月的畢業考,如果他能通過畢業考,9月就可以升中一,校長聽後就說;XX主任,如果你願意幫他,我就破例收他入讀小六,至於他能不能畢業就要看他的造化,就這樣情況下我入讀夜小學,同時我領略到香港的人情味。
      這兩月的學習是奠定我一生的命運,而我有今天的成就,首先感謝的就是這所宗親會學校,其次感謝的就是這位校長和這位主任,至於日後我亦秉持這種助人精神,去幫助有需要的學生!!!

kerogoo 2016-7-3 00:21

支持樓主!



[url=http://www.discuss.com.hk/iphone][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iphoneD.jpg[/img][/url]

魚寶貝 2016-7-3 20:20

[quote]原帖由 [i]z.y.x.[/i] 於 2016-7-1 09:58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43883631&ptid=25851422][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無證的鄉下仔
     由於小五尚未完成,在親戚的安排下,我在上午讀1小時< 英專 >,之後就到紅磡中西藥店( 批發 )做學徒,哪時對香港事物十分好奇,因為當時澳門面積細小( 不足30平方公里 ),街道狹窄,人口只有10多 ... [/quote]
很幸運能遇到這樣的老師和學校



[url=http://www.discuss.com.hk/iphone][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iphoneD.jpg[/img][/url]

z.y.x. 2016-7-8 08:52

70年代的香港私立學校
我通過畢業考,英,數科剛剛好合格,中文科成績最好,因為我採用單一讀書方法,就是< 死背 >,加上學校體恤,我終於小六畢業,下一站,中學。經過千山萬水,四出奔波,9月前我在深水埗覓得一所< 國民政府資助 >的中學,先是面試順利成功,入讀該校,後又不知我是否全身散發鄉村氣息還是木納過人,在選舉班長時,我竟然高票當選。班主任姓寧,是位台灣師範大學的女生,她對我說;我看你外表老老實實,寄望你協助我管好這個班,因為他們是來自五湖四海,加上我們學校又是一所< 有教無類 >的私校,所以先對你說,你明白我的意思嗎???當時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從此就做了3年的班幹部!!!
      該校是一所樓高7層的大廈,初,高中各兩班,而天台是所有同學最受歡迎的小食售賣部,1元8粒魚蛋更是各人的至愛。我讀的是一甲,人數48人,男女比例相差不遠,但課室座位分佈卻很有趣,前3排( 約12/3人)的同學( 包括我 )都是集中精神的上課1族,中間3/4排是愛讀不讀的一群,而最後的1/2排全是大哥族,我專稱他們為< 職業學生 >,職業學生??怪不怪??但聰明的你,想想這名詞就知道是何種解釋!!更有趣的還是天台小食部< 8粒魚蛋的故事 >,因為當某層某班某學生在天台買了魚蛋,除非他是即場食完,否則當他帶著8粒魚蛋,走樓梯返回課室享用,哪麼他每走1層,魚蛋就會消失1粒,這叫做< 通關魚蛋或保護魚蛋>。
    講起魚蛋,就馬上想起,該年代有一個更專業名詞叫< 魚蛋妹 >。我記得在初二時某日有1位高挑型的女生,在課室前面擦完黑板,返回後排坐位,突然有1位男生高叫;G你又換了新波鞋?你真有錢,差不多每月換1對,A,B,C,D四個品牌你都穿齊,真羨慕你!!贊美之聲刪落,另1把男聲N即刻回應;M你都可以,只要你跟她每星期在旺角賣幾日魚蛋就得啦,哈哈!!跟著又有多位男,女生大笑,G,呆了呆,隨即跑出課室。
       翌日,大叫賣魚蛋的男生N請假,兩日後他帶著口罩回校,雙臂又淤又黑,同學們問他生什麼病,他支支吾吾,說不清楚。而哪高挑的女生G則面露笑容,並大叫;N你為什麼帶口罩???是否生< 泡疹 >???大家一聽馬上哄堂大笑,後排大哥1族就蜂擁而上,按著N,除下口罩,同學們馬上發出,啊的一聲!!!原來N的嘴巴大了幾倍,好像給人,< 掌嘴 >,校方知道此事後只輕輕帶過,並無追查,最多聯絡家長,看家長是否須要校方協助,同時囑咐N,若有同類事件,應早早通知校方,以便校方支援。

細恩(T) 2016-7-8 10:59

呢啲未就係多囗囉,有啲嘢知道咗但係唔可以講㗎嘛!待更新。謝分享。



[url=http://www.discuss.com.hk/android][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androidD.jpg[/img][/url]

魚寶貝 2016-7-9 10:11

[quote]原帖由 [i]z.y.x.[/i] 於 2016-7-8 08:52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44266297&ptid=25851422][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70年代的香港私立學校
我通過畢業考,英,數科剛剛好合格,中文科成績最好,因為我採用單一讀書方法,就是< 死背 >,加上學校體恤,我終於小六畢業,下一站,中學。經過千山萬水,四出奔波,9月前我在深水埗覓 ... [/quote]
在一個魚龍混雜的學校讀書,樓主你還可以好學上進,不隨波逐流,有賴於對自身的嚴格要求,才有出頭之日。



[url=http://www.discuss.com.hk/iphone][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iphoneD.jpg[/img][/url]

魚寶貝 2016-7-15 13:00

今天又周五了



[url=http://www.discuss.com.hk/iphone][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iphoneD.jpg[/img][/url]

z.y.x. 2016-7-15 14:55

至於所謂< 魚蛋妹 >,據老一輩玩家的人說:是由50/60年代茶舞時代的伴舞演變出來的。不知讀者們是否知道什麼叫魚蛋妹???沈西城先生早前在蘋果副刊都有專文解釋,如果有人想知,可提出,因為此名詞日後會隨著年代而變更成,< 靚妹仔 >,<老泥妹>,<  指壓妹 >,< 骨妹 >,< 卡拉OK伴唱 >,< 援交少女 >,< 微交少女 >等等。我開始明白班主任說;你們是來自五湖四海,而且像我是1名超齡初中生的都有3/5/7位特別是大哥族,提起大哥族我另外稱他們是< 職業學生 >,又有沒有讀者知道何謂< 職業學生 >??這是當時我填寫任何申請表時,其中一必須填寫的職業是什麼領略出來的,因為我是學生所以就一定填學生,但這些大哥來學校並非是讀書而是一份職業或是另有任務,舉個例子:某日上午約11時左右,正在上英文課,突然後排有位大哥起身,手拿保齡球袋走向門口,因書枱與書枱之間的通道狹小和他太心急,保齡袋撞到其他上課同學的書枱,噹,噹,噹的金屬聲響過不停,下午他回校時,雪白的恤衫竟染有茄汁漬,同學們都不敢多問。
有人會問,這所學校的老師是劣的還是優的,是誤人子弟或是作育英才?
我可以說;兩者皆有,只是前者多後者少,他們大多是台灣學成歸來或是某校的退休教師,但亦有香港一流學府畢業的年青一族。對於我來說,無論劣與優的老師只要能對我有所關愛/啟發,我都會多謝他們。但亦有人會問,在這惡劣環境下讀書/管理課室秩序,你如何能夠駕馭??其實這個問題已有很多朋友問過我,我亦很坦白告訴他們;第一我是半攻讀的中學生,亦即是有一半人生已踏足成人世界,所以面對同齡解決的問題,不太困難。第二對大哥族,只要和他們客客氣氣,不採取蔑視態度,他們多少會尊重你,再加上,某日中午放學時,我兩位做廚房大佬的哥哥和他們的學徒數十人前來接我放學,馬上被人誤會我大有來頭,所以…。

tulp 2016-7-16 01:38

[quote]原帖由 [i]z.y.x.[/i] 於 2016-7-15 02:55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44691267&ptid=25851422][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至於所謂< 魚蛋妹 >,據老一輩玩家的人說:是由50/60年代茶舞時代的伴舞演變出來的。不知讀者們是否知道什麼叫魚蛋妹???沈西城先生早前在蘋果副刊都有專文解釋,如果有人想知,可提出,因為此名詞日後會隨著年代而變更 ... [/quote]

support :smile_o12:

細恩(T) 2016-7-16 12:48

待樓主更謝。謝分享。



[url=http://www.discuss.com.hk/android][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androidD.jpg[/img][/url]

InM 2016-7-16 13:52

樓主見證住社會嘅變化



[url=http://www.discuss.com.hk/android][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androidD.jpg[/img][/url]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大時代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