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陳式太極拳

ammd 2017-1-4 07:15

合理的關節活動,才是大道,
為求所謂效果,而不理這些科學,
最後就是自己種的果,自己吃翻,
就是我昔日師傅,他自己也說是壓了膝,也說不怕,最後他自己也一拐一拐,

地山太極 2017-1-4 23:23

即係部份傳統太極有所缺陷!

地山太極 2017-1-4 23:25

連王大師陳大師a大師傳出來都有問題,咁又㸃解要批判56式?

111x111=12321 2017-1-4 23:34

[quote]原帖由 [i]地山太極[/i] 於 2017-1-4 11:25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4260490&ptid=2634466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連王大師陳大師a大師傳出來都有問題,咁又㸃解要批判56式? [/quote]
有道理. :smile_13: :handshake

111x111=12321 2017-1-4 23:58

其實,「確實」如何才會傷膝, 係無人知 (證實唔到). :smile_13:
有人話知, 又有例子.   BUT, 請注意, 只係例子, 但世上有不同例子.

不確實的, 說大概.  我夠膽講如下...
1. 太極是運動, 太極是好運動.  梗係! 對唔運動既大多數人來講. (所以有醫學報告話太極好!)
2. See 1., so, 不限於新派舊派.
3. 越勤力既越死! :victory: 此是重點!!
(下帖親身說明一個例子)

小弟新舊派都有練.
我只係勤過一排.  (大佬, 我大把野玩、要學)
承上帖, 小弟屬「兩瓣都練、唔講唔提 (踩新派或經常比較兩派)、知道新派唔齊」
好老實, 膝不出尖之類好多項, 舊派話知, 我新派師傅夠知!  一樣講得好齊、千叮萬囑...... Shh:smile_44:..作用不大, see above 1,2,3.
大把學生千多謝萬多謝師傅教功夫, 唔識行(身體不好)變識行. (See 1)

太極發燒友 2017-1-5 00:06

[quote]原帖由 [i]六叔太極拳[/i] 於 2017-1-3 05:49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4187853&ptid=2634466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以上的轉載非常真實 , 只有王戰軍近年來癈除了這種為低而低 , 為大而大、壓膝、搖膝的不良練習方法。但是就算現在陳家溝那些小伙子們也有不少擺脫不了這種毛病。 [/quote]

小弟已廿年沒再低馬練拳了,托賴現在也雙腿尚好,推手功夫反而更進一步。

111x111=12321 2017-1-5 00:34

補充一下上帖話無人知如何傷膝 or 如何不傷膝:
我再強調係, 講實既, 先至無人知.
大概既, general guideline 係有! 好多人都知, 唔係呢個帖重點, 唔係度講.
況且guideline好奇怪, 不保證, 會有例外.


好~ 講番「親身說明一個例子」的故仔... :D

話說舊派(即傳統)不嬲無乜比賽, 新派以比賽作為課程方向, 亦有比賽制度, 好正常.
因為有此方向目標, 小弟當年玩新派, 勤力程度比舊派高, 也正常.
話說與同期師兄到北京參加世界比賽, 師兄是同班表率, 事前準備比我勤力.
次天將出場比賽, 當晚師兄臥床很擔心明天可能不能出場、或表現不好!  可能你猜到了, 滕頭痛!!
比較之下, 我心想我又如何? 基本沒問題、行動自如, 但細心感覺一下, 滕頭是有少少問題的.
比賽結果我不吃驚, 他報一項得金牌 ; 我報二項因不夠勤力都只得銀牌.

[b]故事, 依舊是說, 越勤力越死! [/b]


這個故事另外兩個插曲是:
1. 師傅水平很高, 國際成績特出, 世界金牌當然拿過.  不過有人批評他大髀粗, 我同意.
2. 小弟滕頭少少問題後來維持大半年, 當中有三個月是不勤力練另一個舊派"鑊底勁" (唔明嗎? 考慮七寸靠, 低馬)..... 時間上練"更不健康"的超低馬給"治"好的!

Guideline不保證, 結果不一定的! :smile_13:

ammd 2017-1-5 06:30

[quote]原帖由 [i]太極發燒友[/i] 於 2017-1-5 12:06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4262641&ptid=2634466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小弟已廿年沒再低馬練拳了,托賴現在也雙腿尚好,推手功夫反而更進一步。 [/quote]
有合理的角度給膝蓋活動,當然有效果顯出

ammd 2017-1-5 06:49

[quote]原帖由 [i]太極發燒友[/i] 於 2017-1-5 12:06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4262641&ptid=2634466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小弟已廿年沒再低馬練拳了,托賴現在也雙腿尚好,推手功夫反而更進一步。 [/quote]
有合理的角度給膝蓋活動,當然有效果顯出

jc340 2017-1-5 07:08

[quote]原帖由 [i]六叔太極拳[/i] 於 2017-1-2 12:39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4121891&ptid=2634466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數字先生你好;
「新派武術」有其緣起, 歷史背景、指定任務.
有好處有唔好處, 說來話長.
有時係蘋果與橙的比較, 不應相提並論.
我同意,非常中肯。
好明顯, 新派歷來受傳統武術所貶, 原因眾多、程度不同. ... [/quote]

c兄堤到,五十六式"萛是新編的套路、裏面所有動作仍然是傳統中的動作", 咁動作係來自新架動作定係老架?例如,一招金剛搗碓,新架、老架都有,但新架同老架既動作係唔同,咁五十六式既金剛搗碓係係似新架定老架,定係五十六式既動作根本唔係來自傳統而係自成一格?

六叔太極拳 2017-1-5 11:36

[color=#000080]jc340 你好,其實陳太沒有分新架老架 ,當年發科公也說自己是老架,只是后來照奎公的架子竄蹦跳躍、鬆活彈抖、活現人前、有別于照丕公的厚重沉穩 ,內外纏繞  , 不露痕跡、的兩種不同演示方式、外面的人就以新架老架 來分別、其實內部要求也是同一脈絡、同屬大架體係、可以用照奎架和照丕架來形容。[/color]
[color=#000080]至于你説金剛搗碓的分別那只是不同演繹方式吧,至于56式本來就沒有錯,錯在那些不是練陳太的人以自己的既念灌注入內,左右不分,陰陽錯亂而已。[/color]

六叔太極拳 2017-1-5 12:04

[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L6COBQVI8Q]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L6COBQVI8Q[/url]

[color=#000080]這位也是四大家族體係、動作工整 、她沒犯搖膝壓膝的毛病、膝患其一是正常隨年令老化,其二是過度不合理的磨損。
四大金剛的年代是農業社會的年代、那時苦練出真功的意識、影響了膝蓋不稀奇,但到了我們這一代他們己沒有要求我們作傷害性的苦練了、時代是進步了。[/color]

六叔太極拳 2017-1-5 12:26

[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gt7SbQK_2Y[/url][color=#000080]這位是台灣的國手、而且台灣還是以她為榮、專門訓練年青人練新派太極。[/color]
[color=#000080][/color]
[url=http://www.youtube.com/watch?v=8ip_mrgLiEc]http://www.youtube.com/watch?v=8ip_mrgLiEc[/url]

[color=#000080]這位我認為雖然注入了個人心得和感受及有同風格的演示、但仍是以太極拳的風骨作內涵、沒有一些舞蹈和體橾和犯博的動作 ,GOOD。[/color]

[[i] 本帖最後由 六叔太極拳 於 2017-1-5 12:39 PM 編輯 [/i]]

著作權 2017-1-5 14:49

[quote]原帖由 [i]六叔太極拳[/i] 於 2017-1-5 12:04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4281581&ptid=2634466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L6COBQVI8Q]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L6COBQVI8Q[/url]

這位也是四大家族體係、動作工整 、她沒犯搖膝壓膝的毛病、膝患其一是正常隨年令老化,其二是過度不合理的磨損。
四大金剛的年代是農業社會的年代、那 ... [/quote]
陸師傅你好,想請教一下,片中這位師傅4:00後的倒卷肱好像是沒有移重退步的,是否我看錯了,還是她打法是對的呢:smile_41:

[[i] 本帖最後由 著作權 於 2017-1-5 02:51 PM 編輯 [/i]]

著作權 2017-1-5 15:12

[quote]原帖由 [i]111x111=12321[/i] 於 2017-1-5 12:34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4263777&ptid=2634466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補充一下上帖話無人知如何傷膝 or 如何不傷膝:
我再強調係, 講實既, 先至無人知.
大概既, general guideline 係有! 好多人都知, 唔係[b][color=#0000ff]呢個帖重點[/color][/b], 唔係度講.
況且guideline好奇怪, 不保證, 會有例外.


好~ 講番 ... [/quote]
111兄以上例子的重點,我們都收到了。

1. 111兄曾到北京參加[color=#0000ff]世界[/color]比賽
2. 111兄師兄獲得[color=#0000ff]金牌[/color].
3. 111兄報二項獲得[color=#0000ff]銀牌[/color].
4. 111兄的師傅[color=#0000ff]水平很高[/color], [color=#0000ff]國際成績特出[/color], 拿過[color=#0000ff]世界金牌[/color].

對嗎?

恭喜、恭喜…:loveliness:

[[i] 本帖最後由 著作權 於 2017-1-5 03:17 PM 編輯 [/i]]

六叔太極拳 2017-1-5 16:15

[color=#000080]權兄你好 :她的倒捲肱其實不萛錯、但是對和錯的是標凖是看你用某一方的標凖來厘定。有時候在太極拳的拳理中你違反了那錯誤是鐵定的錯、比如違反了扛桿原理、不是我順人背借力打力.、跪膝壓膝.....等、那錯就是錯。
有時有同一動作有不同的演繹方式,但沒違背太極拳術的要義也不算錯。她的倒捲肱中退步推右掌時左掌應隨着退步移重心往後捋、一般標凖架中都是以這標隼來演繹的、但也有人退步推掌時吐氣發勁,有些人意在退步推掌、有些人意在退步左捋、也有些人兩樣兼頋、她退步推掌時並沒死撐、你看到她沉胯圓襠、推掌和後捋都有根、只是保持不失的情況下捲肘時才移重心、可能不同老師的不同心得吧。[/color]
[color=#8b0000]至于樓主上文有提新架和老架金剛搗碓的不同打法我認為都是陳式太極拳同一道理。[/color]

著作權 2017-1-5 17:46

[quote]原帖由 [i]六叔太極拳[/i] 於 2017-1-5 04:15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4294668&ptid=2634466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權兄你好 :她的倒捲肱其實不萛錯、但是對和錯的是標凖是看你用某一方的標凖來厘定。有時候在太極拳的拳理中你違反了那錯誤是鐵定的錯、比如違反了扛桿原理、不是我順人背借力打力.、跪膝壓膝.....等、那 ... [/quote]
先多謝陸師傅的解說,這可能真的是她個人風格的演繹吧,因為看到她是四大字號其中的一員,才會有這問題。
但話時話,總是有點看不習慣…,其實可否告知小弟,她是那一條線路的呢?
感覺上好像四位大師都唔多覺有邊位,有呢種方法演繹…

六叔太極拳 2017-1-5 18:26

[color=#000080]比較接近這兩位的打法,可能水平火候問題、動作沒到位有偏差、龍生九子、子子不同。[/color]

[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MUgovp-R-s]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MUgovp-R-s[/url]
[color=#000080]張東武[/color]
[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Mhw-6fEcus]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Mhw-6fEcus[/url]
[color=#000080]陳正雷[/color]

雷十八 2017-1-5 20:07

[quote]原帖由 [i]地山太極[/i] 於 2017-1-4 23:23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4260361&ptid=2634466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即係部份傳統太極有所缺陷! [/quote]
冇錯!只係D後人唔可以否定自己先輩傳落既野(同埋冇咁既智慧去否定佢)就算知道錯都要死撐!

呢D就係中國人既優點但都係中國人嘅缺點

著作權 2017-1-5 21:44

[quote]原帖由 [i]雷十八[/i] 於 2017-1-5 08:07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4307247&ptid=2634466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冇錯!只係D後人唔可以否定自己先輩傳落既野(同埋冇咁既智慧去否定佢)就算知道錯都要死撐!

呢D就係中國人既優點但都係中國人嘅缺點 [/quote]
這說法也許是對的,但我覺得如果後人認為前人某些地方是錯的話,理應先要指出錯處,如何錯?錯在那裡?要如何做才可以避免這個錯處,能說得出亦做得到的話,情理上大可以說這是錯,不能的話…那錯就一定是錯了! 但究竟是誰出錯呢?不要像現今香港的反對派一樣,我覺得你是錯就一定是你錯…吧!

雷十八 2017-1-6 01:55

[quote]原帖由 [i]著作權[/i] 於 2017-1-5 21:44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4311887&ptid=2634466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這說法也許是對的,但我覺得如果後人認為前人某些地方是錯的話,理應先要指出錯處,如何錯?錯在那裡?要如何做才可以避免這個錯處,能說得出亦做得到的話,情理上大可以說這是錯,不能的話…那錯就一定是錯了! 但 ... [/quote]
中國人文化點會俾你反對先輩錯處?由其上個幾代
邊個夠膽背上「欺師滅祖、離經叛道」嘅罪名!?

只會敢怒不敢言!

[[i] 本帖最後由 雷十八 於 2017-1-6 02:11 AM [url=http://www.discuss.com.hk/iphone][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iphoneD.jpg [/img][/url] 編輯 [/i]]

雷十八 2017-1-6 01:58

[quote]原帖由 [i]雷十八[/i] 於 2017-1-6 01:55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4322869&ptid=2634466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中國人文化點會俾你反對先輩錯處!由其上個幾代
邊個夠膽背上「欺師滅祖、離經叛道」嘅罪名!

只會敢怒不敢言! [/quote]
當你要指出一大班人出錯嘅時候你會死得好慘

雷十八 2017-1-6 03:09

[quote]原帖由 [i]雷十八[/i] 於 2017-1-6 01:58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4322947&ptid=2634466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當你要指出一大班人出錯嘅時候你會死得好慘 [/quote]
「我歷代先輩人才濟濟,個個武功蓋世,日練最少三十回
你練唔成仲練到個膝頭痛!?係你自己資質差領悟力低同套拳架無關!仲夠膽掉轉話套拳架有問題?!」

問你死未∼:smile_30::smile_03:

[[i] 本帖最後由 雷十八 於 2017-1-6 03:13 AM [url=http://www.discuss.com.hk/iphone][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iphoneD.jpg [/img][/url] 編輯 [/i]]

雷十八 2017-1-6 03:17

[quote]原帖由 [i]雷十八[/i] 於 2017-1-6 03:09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4324288&ptid=2634466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歷代先輩人才濟濟,個個武功蓋世,日練最少三十回
你練唔成仲練到個膝頭痛!?係你自己資質差領悟力低同套拳架無關!仲夠膽掉轉話套拳架有問題?!」

問你死未∼:smile_30::smile_03: [/quote]
信佢又死唔信佢又死
分別只係死慢D同慘死

ammd 2017-1-6 06:56

是的,沒有人敢說套路或練習有錯,錯都是你錯,
記得當年有個練習,師兄說我做錯,示範給我看,
但他的示範,他的祠堂就在我口前,
他說這是師傅教,沒有改動過,
死未,,,,,,
自己錯什麼也不知,還說是師傅教,

地山太極 2017-1-6 12:13

[quote]原帖由 [i]ammd[/i] 於 2017-1-6 06:56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4326620&ptid=2634466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是的,沒有人敢說套路或練習有錯,錯都是你錯,
記得當年有個練習,師兄說我做錯,示範給我看,
但他的示範,他的祠堂就在我口前,
他說這是師傅教,沒有改動過,
死未,,,,,,
自己錯什麼也不知,還說是師 ... [/quote]

其實就算個師傅,不同時段,領悟不同,所教亦有偏差!

邊有十全十美喎!

就算阿六叔,前五年同今年都有打法上差異啦!

咁你話五年前跟佢好?還是現在?

六叔太極拳 2017-1-6 12:29

[color=#000080]地山哥:練到老學到老、練到老時恬然明、體力退化心明手不靈。[/color]

六叔太極拳 2017-1-6 12:32

[attach]6364286[/attach]

地山太極 2017-1-6 12:34

[quote]原帖由 [i]六叔太極拳[/i] 於 2017-1-6 12:29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4340310&ptid=2634466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地山哥:練到老學到老、練到老時恬然明、體力退化[size=5][color=#ff0000]心明手不靈[/color][/size]。 [/quote]

佩服:smile_38::smile_38:


偶就心又不明,手腳都不靈!

六叔太極拳 2017-1-6 12:34

[color=#000080]是拳架的問題或是人為的問題呢?[/color]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陳式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