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uguy 2017-2-10 19:33
天王洪秀全印璽下落今何在?
文/豐木色子
太平天國時期,天王洪秀全曾經刻了三枚印璽:金璽、玉璽、木璽各一方,作為無上權威的象徵。其中,金璽、玉璽用于加蓋重要詔旨,不輕易使用。
金璽,已毀
[align=center][img]http://dingyue.nosdn.127.net/TSGfaZAtC75Eoee2kdQKAElQjKXF2GhIqt3W6HMmMziCa1486516117171.jpg[/img]
傳說,洪秀全的金印璽是由重達100多兩的黃金鑄成的,上刻“太平天國萬歲金璽”八個大字,四周雕有各種精緻的圖案花紋。金印的地位顯而易見,在天王的三枚印璽中是最受尊崇的。
1864年7月,天京城被攻破時,太平天國的將士曾攜帶金璽奮力突圍,以交給在江西的干王洪仁玕,但終因寡不敵眾,突圍失敗,金璽落到了湘軍頭目、時任清廷兩江總督的曾國藩手裡。
得到了天王的金璽,曾國藩如獲至寶,立即派專人將金璽送到北京,向兩宮皇太后和同治皇帝報功。此后,金璽被保存在紫禁城軍機處中。軍機處的防守極為嚴密,無論是親王顯貴,還是部院大臣,凡不在軍機處任職的,均不得在其門前停留。然而一年后,這枚金璽卻奇蹟般地失蹤了,整個清廷為之震動。
兩宮皇太后立即指派首席軍機大臣、恭親王奕鱏督辦這一大案。經過兩個多月的明察暗訪,依舊毫無頭緒。最后,奕鱏派人到北京城內的各大首飾鋪、古玩店等場所查訪,終于在東四附近的一家首飾鋪里查到線索:原來是軍機章京薩隆阿盜出金印,委託該首飾鋪熔為金條10根,每根約重11兩。查處之時,已有2根金條被薩隆阿揮霍掉,其他8根被清廷追回,曾經無比珍貴的太平天國天王金璽就這樣被毀掉了。
所以,金璽的樣子和印文是何樣,現在的人們已經無法得知了。[/align]
[align=center]玉璽,現珍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align]
[align=center]這枚“玉璽”為清白玉質,玉璽的印紐兩側均刻着精緻丹鳳朝陽的圖案,玉璽四周刻有雙龍雙鳳,璽面長和寬均為20厘米,比清代皇帝的所有玉璽都大。
“太平玉璽”印面上刻有吉利韻語11句44個字。這些印文到底應該怎么讀?對此,長期從事太平天國史的研究者就有3種以上的閱讀方式,但最終都沒有被公認為定論。
謝興堯先生早年在《太平天國的社會政治思想》一書中考證說,“太平玉璽”之璽文是仿照天地會的“腰平”制造的。根據“腰平”的格式,寶文的讀法應當是:“太平玉璽,天父上帝,恩和輯睦,天王洪日,天兄基督,救世幼主,主王興篤,八位萬歲,真主貴福,永定乾坤,永錫天祿。”
羅爾綱先生則認為,如果依此讀法,太平天國的尊卑次序是不合理的。“天王洪日”置于“天兄基督”之左,顛倒了天父、天兄、天王的排列次序,而洪秀全在玉璽中公然超越了天兄,這是不可能的事。
香港中文大學的簡教授也注意到天父、天兄、天王的排列次序,他採用的讀法是自右向左。然而對于為什么將“恩和輯睦”句插入“八位萬歲”之后,簡先生未作解釋。天王洪秀全的玉璽,其順序到底應當怎樣閱讀,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關于這枚玉璽,一直以來都有學者懷疑是曾國藩偽造的。主要理由是:首先,玉璽的尺寸與有關資料記載的“八寸見方”並不吻合,只有六寸見方;第二,天王洪秀全曾頒詔將太平天國改名為上帝天國,並且正式下旨璽印都要依詔改變,但這枚玉璽仍稱“太平玉璽”,與天王的詔書規定相牴觸;第三,天王洪秀全的金璽和“旨准”印,在璽的邊框上,圖案中的龍都是頭向下尾向上,這枚玉璽卻恰恰相反,龍頭向上尾向下;第四,金璽上的“天”字都是嚴格按照天王詔書中避諱的規定,上面的橫畫要比下面的長,而這枚玉璽上的“天”字,寫法則比較雜亂,有的“天”字上面的一橫明顯短于下面。
據我國著名史學家羅爾綱先生考證,當時太平軍在與清軍激烈的戰鬥中發現,玉璽的印記十分容易被敵人偽造。因此,不論是加蓋天王璽印的詔書,還是其他諸王們的命令,在使用璽印的同時,都會再加上另外保密的暗號,並且非常強調當事人要親筆手寫,因為暗號和筆跡都要比璽印難以偽造得多。[/align]
[align=center]另據李秀成在其自述的“招降十要”的第七條中曾提道:“要求中堂(即曾國藩)發一諭與我,押帶我文並往,有文去不用印信。今用印者,到我營中,其眾將格而不信,他定疑中堂自造誘他。我在天朝用文蓋印者,無我親書密號,其將不從。”從李秀成,太平天國內部,尤其是軍隊之中來看,對于往來文件,“親書密號”比文件上所用的璽印更加重要。因此,關于“天王玉璽”的真實性,一直有人提出懷疑,況且清軍攻破天京時,曾于城內大肆搶劫屠殺,並且縱火焚毀了天王府,因此,“天王玉璽”在戰火中被毀也是正常的,但懷疑的一方始終缺少有力的證據。“天王玉璽”的確是對傳統玉璽的一種反叛,它在璽印史上有着劃時代變革性的歷史意義。史料來源:北京科技報。[/align]
[align=center]木璽,現珍藏于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align]
[align=center]木璽有三寸見方,四面龍紋,中間刻有“旨准”二字。木璽印面圖案的內容與金璽相似,印文通俗易認,莊重大方,經太平天國史學家羅爾綱先生鑑定為真品。
木璽為天王洪秀全日常批簽奏章及批准印刷時的常用印,現存的太平天國正式頒行的文獻《天條書》《禮制》等十余種書的首頁上都加蓋有這枚木璽的“旨准”印,但木璽原件自1864年天京陷落後就一直下落不明。直到1975年,居住在現南京瞻園路173號的居民在翻修舊屋時,在屋頂天窗的天花板旁發現了一枚幾乎被灰塵封沒的木璽。在1982年的文物普查中,住戶居民將木璽獻出。后經我國著名史學家羅爾綱先生鑑定,認定此木璽就是失落了100多年的天王洪秀全木璽。
據羅爾綱先生進一步考察推斷,發現木璽的原南京瞻園路173號曾是太平天國後期的官署機構“刪書衙”所在地。這方木璽很可能是在1864年天京陷落時,當時“刪書衙”的官員為了避免其落入清軍手中,故將它藏到了屋頂天花板上,由此得以倖存至今。[/align]
[align=center]網易博客叢書,東方出版社,主編姚文廣、范國平。[/align]
[align=center]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CCO8K4DH05159PCD.html[/align]
same-same 2017-2-11 16:39
屍體都炸碎了,金玉璽應該重鑄重刻了吧?
阿簫 2017-2-20 01:31
好似洪天貴福帶走咗咼。:smile_41::smile_41::smile_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