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討論秦史中的一大疑點

囂張熊 2017-2-27 15:24

以王翦在秦國的地位,當初需六十萬大軍滅楚時,秦始皇都不願給予,王賁身為少良造,每次領兵也不超過廿萬

王翦父子死後,蒙恬應該算是當朝武將的第一人了,就算職位不是上將軍也最少是國尉,但蒙恬也只有三十萬鎮守長城的北方軍團,任囂屠雎的職位是郡尉,只算是中級將領,能指揮的軍隊最多只是幾萬

撇開種種陰謀論,秦未時趙坨沒有回防救國,朝廷因素可算其一,但手中的軍隊不足也應該算是因素之一

所以,經過推敲,所謂五十萬秦軍征百越,在人數上的確疑點重重

[[i] 本帖最後由 囂張熊 於 2017-2-27 03:25 PM [url=http://www.discuss.com.hk/android][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androidD.jpg [/img][/url] 編輯 [/i]]

復活高貝利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三重山 2017-2-27 21:04

[quote]原帖由 [i]復活高貝利[/i] 於 2017-2-27 06:03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7107779&ptid=26476552][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趙陀五十萬秦軍征百越之事,查遍史記漢書皆無記載,基本上已非信史,
而且真係有五十萬中原漢人遠在秦代南下嶺南,相信廣東早已漢化,但直到北宋,廣東仍屬於蠻夷區 [/quote]

咁趙陀靠咩建國?五十萬誇大!但至少確實有秦軍南下嶺南掛?

囂張熊 2017-2-27 22:20

[quote]原帖由 [i]復活高貝利[/i] 於 2017-2-27 06:03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7107779&ptid=26476552][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趙陀五十萬秦軍征百越之事,查遍史記漢書皆無記載,基本上已非信史,
而且真係有五十萬中原漢人遠在秦代南下嶺南,相信廣東早已漢化,但直到北宋,廣東仍屬於蠻夷區 [/quote]


在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中有一段記載:

"又使尉屠睢將樓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監祿鑿渠運糧,深入越,越人遁逃。曠日持久,糧食絕乏,越人擊之,秦兵大敗。秦乃使尉佗將卒以戍越。當是時,秦禍北構於胡,南掛於越,宿兵無用之地,進而不得退。"

但比較有根據的史書當中的確沒有記載征百越大軍的準確數量

囂張熊 2017-2-27 22:26

[quote]原帖由 [i]三重山[/i] 於 2017-2-27 09:04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7117161&ptid=26476552][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咁趙陀靠咩建國?五十萬誇大!但至少確實有秦軍南下嶺南掛? [/quote]


南越國投降西漢時,人口記錄名冊中只有四十萬左右,帶甲者不足五萬

三重山 2017-2-27 22:43

[quote]原帖由 [i]囂張熊[/i] 於 2017-2-27 10:26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7121365&ptid=26476552][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南越國投降西漢時,人口記錄名冊中只有四十萬左右,帶甲者不足五萬 [/quote]

就當兵卒數兩三萬!生兒育女!子又有子!孫又有孫!人口就係咁繁衍出嚟!

囂張熊 2017-2-27 22:49

[quote]原帖由 [i]三重山[/i] 於 2017-2-27 10:43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7122353&ptid=26476552][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就當兵卒數兩三萬!生兒育女!子又有子!孫又有孫!人口就係咁繁衍出嚟! [/quote]


如照呢個數推斷,屠雎死後趙坨所掌握的秦軍肯定少於十萬,怎至連五萬都未必有

三重山 2017-2-27 22:59

[quote]原帖由 [i]囂張熊[/i] 於 2017-2-27 10:49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7122655&ptid=26476552][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如照呢個數推斷,屠雎死後趙坨所掌握的秦軍肯定少於十萬,怎至連五萬都未必有 [/quote]

我認同

復活高貝利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囂張熊 2017-2-28 11:18

[quote]原帖由 [i]復活高貝利[/i] 於 2017-2-28 12:17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7126923&ptid=26476552][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以當時裝備差距,在嶺南武裝殖民,幾萬兵足夠,
要建國的話,幾萬兵太小,除非本土化爭取土著支持,而趙陀所用策略就是自己百越化 [/quote]


趙陀將自己百越化的可能性好大,漢朝認為嶺南人為南蠻,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絕大部分人聽不懂朝廷官話,也看不明白小篆

szetoafk 2017-2-28 11:26

中國史書數字一向都唔準確, 大多數都只是 "號稱"

秦代的 "南平百越", 其性質應該是比較近似武裝移民, 假若實際帶甲士兵是5萬去推算, 計埋家屬 (當他是一家四口) 及奴隸, 總人數可能會在 20-30 萬之間

Nasdap 2017-2-28 11:43

秦末戰事,歷史書記載朝庭要赦免在酈山做苦工的當兵上陣。後世便覺得秦庭不夠正規軍使用,三十萬在北邊,五十萬在百越……

這個假設有幾個疑點:
1)全國正規軍隊駐在邊疆,關中無兵駐守。但即使著名「外重內輕」的唐天寶年代,中央也有數萬彍騎留守,秦庭不會如此失策吧。而且全國其他地方的駐軍呢?
2)咸陽不是被陳勝吳廣一擊即破,而是有一兩年戰爭。足夠時間調動北邊正規軍回防,而不是章邯率領一班雜牌軍四處「救火」。
3)既然全國大亂,為什麼章邯不用僅有軍力先保住關中,而輕率地出關對付楚人?
4)史上記載的軍隊數目是否正確?公元前三世紀的通訊技術如何指運數十萬人作戰?

史馬遷寫史記不過秦亡後一百年,但事情經過的確仍疑點重重。

另外後人研究時也忽略秦代社會環境(如人口數量,組成)和技術。同是「天下大亂」,漢末或隋末等發生時事,在秦末有時候並不可能。

囂張熊 2017-2-28 12:18

[quote]原帖由 szetoafk 於 2017-2-28 11:26 AM 發表 
中國史書數字一向都唔準確, 大多數都只是 "號稱"

秦代的 "南平百越", 其性質應該是比較近似武裝移民, 假若實際帶甲士兵是5萬去推算, 計埋家屬 (當他是一家四口) 及奴隸, 總人數可能會在 20-30 萬之間 [/quote]


秦征百越時,嶺南人口沒有史書記載,後世學者普遍認為當時整個嶺總人口應該是20萬以上40萬以下

南越國由建國到投降之間沒有天災人禍及役情的記載,而且經過幾十年的繁衍生息,但投降時總人口只有大約40萬

秦漢定都相隔不遠,語言應該也相差不遠,看不懂小篆或情有可原,但大部份嶺南人都聽不懂漢朝官話,古人古書都用南蠻鴃舌去形容嶺南人的語言,這就證明移民和移民的後代其實極少,所以我認為總移民數量應該在10萬以下

[[i] 本帖最後由 囂張熊 於 2017-2-28 12:23 PM [url=http://www.discuss.com.hk/android][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androidD.jpg [/img][/url] 編輯 [/i]]

復活高貝利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復活高貝利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szetoafk 2017-2-28 13:53

[quote]原帖由 [i]復活高貝利[/i] 於 2017-2-28 01:31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7148412&ptid=26476552][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遠征軍無可能帶同家屬 [/quote]


大前提的假設係 “武裝移民”

復活高貝利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復活高貝利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復活高貝利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囂張熊 2017-2-28 22:04

[quote]原帖由 [i]復活高貝利[/i] 於 2017-2-28 02:41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7151636&ptid=26476552][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秦漢時嶺南己懂種米,就算技術再差都可養200-300萬人,
廣東漢化非常遲,直到北宋仍是蠻語區,這更可側面引證趙陀手下漢人頂多2-3萬,有十多萬甚至幾十萬漢人在秦漢已到廣東的話,廣東相信在漢代已是漢語區 [/quote]


同意,而且嶺南語和歷朝歷代的主流漢語應該存在極大差距,要不然也不會直到清朝都被中原稱為南蠻鴃語

[[i] 本帖最後由 囂張熊 於 2017-2-28 10:06 PM [url=http://www.discuss.com.hk/android][img=100,23]http://i.discuss.com.hk/d/images/r10/androidD.jpg [/img][/url] 編輯 [/i]]

hellomirror 2017-3-1 11:20

[quote]原帖由 [i]復活高貝利[/i] 於 2017-2-28 12:17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7126923&ptid=26476552][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以當時裝備差距,在嶺南武裝殖民,幾萬兵足夠,
要建國的話,幾萬兵太小,除非本土化爭取土著支持,而趙陀所用策略就是自己百越化 [/quote]

北方人南下嶺下肯定有,問題係令嶺南受中原文化制度?還是融入嶺南當中?
以戰末漢初的考古物來看,典型的王侯墓,如南越王古墓,似乎受“當地人”文化影響深,並非如香港某些傳媒講中原人南下影響嶺南。

例如︰器物的“羽人紋飾”﹑銅鼓﹑筒型器﹑兵器等等。

“當地人”是何人?是“百越”的一支。當時的兩廣有幾組強大的部落,並非單一。

hellomirror 2017-3-1 11:31

[quote]原帖由 [i]復活高貝利[/i] 於 2017-2-28 02:41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7151636&ptid=26476552][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秦漢時嶺南己懂種米,就算技術再差都可養200-300萬人,
廣東漢化非常遲,直到北宋仍是蠻語區,這更可側面引證趙陀手下漢人頂多2-3萬,有十多萬甚至幾十萬漢人在秦漢已到廣東的話,廣東相信在漢代已是漢語區 [/quote]

嶺南漢化問題。其實好睇你由咩位置出發,如果係嶺南既統治層,其實係兩漢已經唔錯,文物制度與中原相近,我個人認為從側面睇到兩漢既南下“要人”(可以係政府官員),佢地唔再需要好似趙佗咁融入當地,因為中原當時係強大既中央政府,社會資源環境較秦末優。
相反,如果係民間,即係本土番佬,佢地既受中原文化影響,可能真係要好遲,當一個外來文化黎到當地,要同化當地人,唔係一日二日既事,要數年甚至一代人或以上,除非“高壓”,但史書上對於嶺南統治有無行高壓政策,似乎好少。咁既情況下,同化只可以係慢慢進行,而且唐以前既北人南下,其實數量好少,少數人去影響多數人,效果唔明顯。除非大量北人(所指既係民間唔係統治官員)南下,史上大規模北人南下,真係要到唐以後,特別係北宋末,香港個幾個大族,文﹑羅﹑鄧氏,好似就係北宋末黎香港,有錯請指證。

三重山 2017-3-2 10:04

[quote]原帖由 [i]復活高貝利[/i] 於 2017-2-28 02:26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7150960&ptid=26476552][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陸賈見到趙陀時,趙陀一身蠻服,陸賈仲鬧趙陀數典忘祖,另外趙陀自稱都老,都老即是今天粵語的大佬,"佬"是百越語詞彙,趙陀不單已經百越化,他的南越國也是百越政權 [/quote]

同時期百越仲有政權?其實趙陀有效控制地區究竟有幾大?睇D南越國地圖,見到佢統治兩廣大部份地區!係咪水份好大呢又?

hellomirror 2017-3-2 10:20

[quote]原帖由 [i]三重山[/i] 於 2017-3-2 10:04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7254559&ptid=26476552][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同時期百越仲有政權?其實趙陀有效控制地區究竟有幾大?睇D南越國地圖,見到佢統治兩廣大部份地區!係咪水份好大呢又? [/quote]

南越國範圍沒有兩廣。
《史記》︰“甌駱相攻,南越動搖。”
目前認為南寧西南至越北係“駱越”,其東邊即“西甌”。南越在西甌東邊。

南越應該只有廣東珠江一帶。至少不在廣西。

三重山 2017-3-2 10:48

[quote]原帖由 [i]hellomirror[/i] 於 2017-3-2 10:20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7255270&ptid=26476552][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南越國範圍沒有兩廣。
《史記》︰“甌駱相攻,南越動搖。”
目前認為南寧西南至越北係“駱越”,其東邊即“西甌”。南越在西甌東邊。

南越應該只有廣東珠江一帶。至少不在廣西。 [/quote]

[url]https://zh.m.wikipedia.org/zh-hk/%E5%8D%97%E8%B6%8A%E5%9B%BD[/url]

三重山 2017-3-2 10:57

[quote]原帖由 [i]hellomirror[/i] 於 2017-3-2 10:20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7255270&ptid=26476552][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南越國範圍沒有兩廣。
《史記》︰“甌駱相攻,南越動搖。”
目前認為南寧西南至越北係“駱越”,其東邊即“西甌”。南越在西甌東邊。

南越應該只有廣東珠江一帶。至少不在廣西。 [/quote]

上圖上連結

[url]https://zh.m.wikipedia.org/zh-hk/%E5%8D%97%E8%B6%8A%E5%9B%BD[/url]

三重山 2017-3-2 11:05

[quote]原帖由 [i]hellomirror[/i] 於 2017-3-2 10:20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7255270&ptid=26476552][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南越國範圍沒有兩廣。
《史記》︰“甌駱相攻,南越動搖。”
目前認為南寧西南至越北係“駱越”,其東邊即“西甌”。南越在西甌東邊。

南越應該只有廣東珠江一帶。至少不在廣西。 [/quote]

我都係有懷疑!但小弟以前中學歷史老師展示過南越地圖!係包含兩廣!而小弟亦曾兩次參觀廣州南越王墓!其展示地圖亦是如此!

我好奇怪呢D不實地圖點解會存在!當然!理性話我知!呢D係政治!以展示對該地區嘅統治悠久而合法!

復活高貝利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復活高貝利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三重山 2017-3-2 11:47

[quote]原帖由 [i]復活高貝利[/i] 於 2017-3-2 11:36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7259330&ptid=26476552][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史記說趙陀併桂林,象郡,又說南越乃百邑之國,所以才有這種地圖 [/quote]

所以有時我越聽越胡塗!即係太史公吹水唔抹嘴?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討論秦史中的一大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