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從太宗朝的諸子叛亂 , 看四十年宮變不斷

京兆韋氏 2017-3-31 15:33

唐太宗可以話係中國歷史上 , 其中一位最有代表性的帝王 ,
所以人們都成日講佢既豐功偉蹟 ... 但其實係<武媚娘傳奇>中 ,
卻揭示左太宗朝的另一面 ... 宮變不斷 !!!

自太宗發起玄武門之變後 , 唐朝既宮變就一直維持頻繁 ...
就係太宗自己一朝 , 就先後有太子李承乾  齊王李祐 ,
也括魏王李泰籌謀儲君之位 ... 連李治的八兄越王李貞 ,
其後都領導了一場反武運動

而之後的倒周復唐 , 重俊之亂 , 韋后毒殺中宗 , 睿宗登基 ,
隆基收天平公主皮 ... 每一次都係宮變
可唔可以話 , 除左太宗既不良示範 , 唐朝係咪也承繼左 ,
北朝以來的宗室權大的問題???

好似隋朝咁 , 文帝朝時楊廣己經總管江南 , 蜀王楊秀就主四川
漢王楊諒更主北齊故地 ... 唐朝王子叛亂咁多 ,
係咪都有呢個原因???

Nasdap 2017-3-31 20:59

試數數歷代唐朝皇帝繼位,無風無雨的例子反而較少。武力奪權(太宗、睿宗),政變(中宗,肅宗,憲宗),失敗政變(代宗,文宗繼位前),宦官擁立(中後期諸帝)案例就多。

京兆韋氏 2017-4-1 10:17

[quote]原帖由 [i]Nasdap[/i] 於 2017-3-31 08:59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8936837&ptid=2655210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試數數歷代唐朝皇帝繼位,無風無雨的例子反而較少。武力奪權(太宗、睿宗),政變(中宗,肅宗,憲宗),失敗政變(代宗,文宗繼位前),宦官擁立(中後期諸帝)案例就多。 [/quote]
其實成個初唐 , 除左太宗傳高宗  高宗傳中宗兩次外 , 無一次係正常傳位 ... :smile_35:

京兆韋氏 2017-4-1 15:28

李恪 :
武德三年(620年),李恪被封為“長沙郡王”,武德九年(626年)徙封“漢中郡王”。
貞觀二年(628年)進封“蜀王”,[color=red]授大都督益簡綿嘉邛隆六州諸軍事益州刺史[/color](治于今四川成都),以年幼(9歲)不之官。
貞觀五年(631年),[color=red]改授都督秦成渭武四州諸軍事秦州刺史[/color](治于今甘肅天水),未之官。
貞觀七年(633年),[color=red]還授都督齊淄青莒萊密七州諸軍事齊州刺史[/color](治于今山東濟南),之官。
貞觀十年(636年),改封“吳王”,受世襲詔,授潭州都督(治于今湖南長沙),未之官,因為隨后改封安州都督,與諸王一同之藩。
貞觀十一年(637年),年初,[color=red]轉授都督安隨温沔復五州諸軍事安州刺史[/color](治于今湖北安陸),之官。十月,因數次遊獵踩莊稼、太過擾民被侍御史柳范彈劾。[註 1]
史載李恪文武雙全,唐太宗稱其“類己”,十分喜歡他。唐貞觀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因謀反被廢,魏王李泰亦被廢黜,唐太宗改立僅存的嫡子晉王李治為儲君,不久又擔心李治“懦”,又欲改立李恪為太子,遂私下與長孫無忌提及立李恪為太子,稱他“英果類我”,但被長孫無忌以李治是守成良主且儲位不宜更替為由勸止作罷。
[color=red]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永徽元年(650年),李恪拜司空(司徒)[1],位列三公,兼梁州都督(治于今陝南地區)。不久重授都督安隨温沔復五州諸軍事、安州刺史。[/color]

京兆韋氏 2017-4-1 21:09

仲係無人回 ... ???:smile_35:

京兆韋氏 2017-4-2 09:02

其實連李祐都唔差架 ...

625年(武德八年),唐高祖詔封其為宜陽郡王,虛封食邑四千戶[2]  。
次年,即626年(武德九年),唐太宗發動玄武門之變兩個月之后,登基稱帝,遂改封李祐為楚王[3]  。
628年(貞觀二年正月),封燕王[4]  ,並拜為同州刺史。不久,改任都督幽、易等六州諸軍事、幽州刺史。但是,無論是同州刺史還是幽州都督,李祐都沒有去藩地。在此后直至636年(貞觀十年)的八年時間裡,又多次擔任幽州都督。
636年(貞觀十年)正月,改封齊王[5]  ,拜為都督齊、青、萊、密等五州諸軍事、齊州刺史[6]  。
638年(貞觀十二年),因為生病滯留長安,一直到641年(貞觀十五年),才前往齊州封地[7]  。

京兆韋氏 2017-4-2 14:45

其實唐太宗諸子中 , 大多唔就國 , 而且唔之官 ...
係咪怕好似隋朝咁手足傷殘???

KG123456 2017-4-2 16:33

唐宋是中國制度的一大轉變,

唐代還保持之前的世族制度,這使的皇帝很多時都受制於世族,

雖唐開科舉制度,但還是為世族所壟斷

京兆韋氏 2017-4-2 21:42

[quote]原帖由 [i]KG123456[/i] 於 2017-4-2 04:33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9026605&ptid=2655210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唐宋是中國制度的一大轉變,

唐代還保持之前的世族制度,這使的皇帝很多時都受制於世族,

雖唐開科舉制度,但還是為世族所壟斷 [/quote]
係 ... 但我今次講緊王族勢力喎

我硬係覺得 , 唐初王子咁多軍務 , 係承繼左五胡北朝以來既傳統

京兆韋氏 2017-4-3 08:01

[quote]原帖由 [i]KG123456[/i] 於 2017-4-2 04:33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9026605&ptid=2655210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唐宋是中國制度的一大轉變,

唐代還保持之前的世族制度,這使的皇帝很多時都受制於世族,

雖唐開科舉制度,但還是為世族所壟斷 [/quote]
不過講開又講 , 世族既真正末日 , 係唐末五代 ...
係果陣比D軍閥殺到片甲不留 , 先可以下開宋代既平民社會

KG123456 2017-4-3 08:43

東漢起家於各豪強,世族也起於東漢,

西晉時各親王有封地同兵權,引至八王之亂,
這非胡人傳統,而是由周以來的分封制度所至

京兆韋氏 2017-4-3 14:36

[quote]原帖由 [i]KG123456[/i] 於 2017-4-3 08:43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9060366&ptid=2655210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東漢起家於各豪強,世族也起於東漢,

西晉時各親王有封地同兵權,引至八王之亂,
這非胡人傳統,而是由周以來的分封制度所至 [/quote]
講開又講 , <武則天>入面有一句 :
咁耐以來 , 被立太子既 , 有幾多個可以善終???

如果係整體歷史以來 , 這句話好似有點太過
但係係高宗朝呢個語境就好岩 ...
由北朝中既北周  北齊 , 歷隋代唐初 , 被立太子者
多不得善終係一個事業 ...
北周孝閔帝  明帝都為皇叔所殺 , 武帝板倒皇叔 ,
但自己又早死 , 宣帝  靜帝都係比楊堅害死 ;
北齊就高歡四子都登過帝位 , 高緯當然也不得好死 ...
隋朝太子楊勇被楊廣害死 , 楊廣自己也

到唐初 , 李健成  李承乾  李忠  李弘  李賢  李顯
甚至到玄宗朝既李琮  李瑛 , 以至肅宗都唔係善終

京兆韋氏 2017-4-3 22:48

[quote]原帖由 [i]KG123456[/i] 於 2017-4-3 08:43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9060366&ptid=2655210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東漢起家於各豪強,世族也起於東漢,

西晉時各親王有封地同兵權,引至八王之亂,
這非胡人傳統,而是由周以來的分封制度所至 [/quote]
其實唸唸下都係 , 係清朝 , 康熙既兄弟福全  常寧 ,
都有重要軍銜 ...

KG123456 2017-4-3 23:16

古代因信息傳遞太慢,所以在兵權上以兄弟,兒子為信任者先

宋代則行文官制約武將制度,這有效的防止兵權過重,但在信息傳遞慢同不適明的時代,使宋雖早熟,但最終敗給北方

現行中國制度,也行宋代的管治方法。

京兆韋氏 2017-4-4 08:01

[quote]原帖由 [i]KG123456[/i] 於 2017-4-3 11:16 P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9098591&ptid=2655210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古代因信息傳遞太慢,所以在兵權上以兄弟,兒子為信任者先

宋代則行文官制約武將制度,這有效的防止兵權過重,但在信息傳遞慢同不適明的時代,使宋雖早熟,但最終敗給北方

現行中國制度,也行宋代的管治方法。 [/quote]
咁我又唔係太認同 ... 以我理解 , 好似宋明清三個朝代 ,
除左開國果6-70年外 , 其實掌軍政既王子真係唔多

京兆韋氏 2017-4-4 13:29

[quote]原帖由 [i]京兆韋氏[/i] 於 2017-4-4 08:01 AM 發表 [url=http://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59108030&ptid=26552104][img]http://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咁我又唔係太認同 ... 以我理解 , 好似宋明清三個朝代 ,
除左開國果6-70年外 , 其實掌軍政既王子真係唔多 [/quote]
係喎 , 點解宋代好似完全唔見宗室掌政  掌軍咁既???

KG123456 2017-4-4 14:36

宋代是中華文化的成熟期……

也因太早熟,在冷兵器時代,很多先進文明為野蠻部族所滅……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從太宗朝的諸子叛亂 , 看四十年宮變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