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九貞 2018-9-24 17:47
有人説秋颱難測,因為冷空氣和西風波動開始活躍,是數值模式誤差的一個大因素,而事實上集合預報較早期的一個做法 breeding of growing mode 基本上就是針對斜壓的發展。隨着科技進步,究竟秋颱還是不是較難測,又有多難測呢?
用 ecmwf 過去 5 年(2013年2月 - 2018年2月)的 deterministic 預測,計算了西北太平洋(100-180E)每月的平均誤差值(x axis 數字是樣本數),只考慮 48,72,96,120 小時:
[img]http://wmohk.com/temp/autumn_48.png[/img]
[img]http://wmohk.com/temp/autumn_72.png[/img]
[img]http://wmohk.com/temp/autumn_96.png[/img]
[img]http://wmohk.com/temp/autumn_120.png[/img]
從 7-8 月至 10-11 月 (後夏至秋),除了 120h 外都確實好像看到有誤差上升趨勢。但全年最高誤差出現在 2 月和 4 月(冬至春)。
[[i] 本帖最後由 方九貞 於 2018-9-24 06:01 PM 編輯 [/i]]
方九貞 2018-9-24 18:09
以上結果有點亂。我們可考慮一季(三個月)來得出較平滑的結果:
[img]http://wmohk.com/temp/autumn_48_sea.png[/img]
[img]http://wmohk.com/temp/autumn_72_sea.png[/img]
[img]http://wmohk.com/temp/autumn_96_sea.png[/img]
[img]http://wmohk.com/temp/autumn_120_sea.png[/img]
得出相同結論,但比看月份清楚。
方九貞 2018-9-24 18:21
也可以看極端值。例如 48 小時預測,可以看看誤差超過 200 km 佔多少比例。72,96,120 小時,我隨意選了 300km, 400km, 500km:
[img]http://wmohk.com/temp/autumn_prop_48_sea.png[/img]
[img]http://wmohk.com/temp/autumn_prop_72_sea.png[/img]
[img]http://wmohk.com/temp/autumn_prop_96_sea.png[/img]
[img]http://wmohk.com/temp/autumn_prop_120_sea.png[/img]
這樣又得出不同解讀: 冬春難測更明顯,48/120 的秋颱難測(相比夏季)變得不明顯。
結論: 春颱最難測。
hlwan02 2018-10-1 15:26
[quote]原帖由 [i]方九貞[/i] 於 2018-9-24 06:21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87861372&ptid=27736638][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也可以看極端值。例如 48 小時預測,可以看看誤差超過 200 km 佔多少比例。72,96,120 小時,我隨意選了 300km, 400km, 500km:
[img]http://wmohk.com/temp/autumn_prop_48_sea.png[/img]
[img]http://wmohk.com/temp/autumn_prop_72_sea.png[/img]
[url]http://wmohk.com/temp/au[/url] ... [/quote]
推測其中一個原因是春天打風機率本身就低,所以模型樣本不多,誤差自然大。
另外秋颱較容易增強到極高強度,於是更多人注意長線預報路徑,沒留意到長線預報本身不確定性巨大。
方九貞 2018-10-1 18:41
[quote]原帖由 [i]hlwan02[/i] 於 2018-10-1 03:26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88211177&ptid=27736638][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推測其中一個原因是春天打風機率本身就低,所以模型樣本不多,誤差自然大。
另外秋颱較容易增強到極高強度,於是更多人注意長線預報路徑,沒留意到長線預報本身不確定性巨大。 ... [/quote]
analog forecast? 上世紀 80 年代咩。冬-春颱多數菲律賓附近較低緯,咪可能就係冷空氣槽較強易影響囉。
第二段都唔知你講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