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九貞 2018-9-24 18:53
本討論區經常有會員像是發開口夢式說香港曾受超強颱風正面吹襲:温黛,露絲,荷貝,。。。
我粗略看了那些零聲的風速和氣壓數據,好像都發現不了究竟哪一次是超颱正面吹襲?唯有貼文等大家貼數字。
定義是少不了的:
正面吹襲 - 受熱帶氣旋最大風的範圍影響。例如山竹,最大風約在 150 公里的”外眼牆”上,再近都可能冇乜分別,因此走到 150 km 距離就已經是正面吹襲。
強度評測 - 以空曠海平面風速為依歸。如地面氣象站有風速計,很多需要換算;如沒有,只能以海平面氣壓值去評估。2016 年文章顯示平均來說 940 hpa 約是臨界。環流較大(小)的,一般所需氣壓較低(高)。
標題所指的超颱正面吹襲,其實是指有沒有境內站(例長洲橫瀾)經風速換算後 10 分鐘持續風速 185 km/h 或以上,又或沒可靠風速數據而用氣壓值推算。注意標題正面吹襲和上述嚴謹定義不同。但不管是哪個定義,天鴿也不算”超颱正面吹襲”。
明白並同意後,可逐一個案提出。
露絲先?
[[i] 本帖最後由 方九貞 於 2018-9-25 05:20 PM 編輯 [/i]]
方九貞 2018-9-25 11:49
hko 的描述其實不是同一口徑:
這個用了幾十年的表的超強颱風(超台)是在 8 號或以上風球時的最高強度,超台包括温黛,露比,露絲,荷貝
[img]https://4.bp.blogspot.com/-PVFSq23fRmc/W6mrHx0awRI/AAAAAAAATK8/1gZYyqAQi6Ab8V2rpmPFecOoep6SMq9xgCLcBGAs/s1600/Screenshot_Chrome_20180925-112553.png[/img]
而颱風分級制開始實施時,hko 則描述以上 4 個台風為(我的解讀:) 10 號時為超台
[img]https://1.bp.blogspot.com/-R-YN7nMP8rg/W6mrHkMAqvI/AAAAAAAATK4/BgC4Kb9lknMTTf1AWnc8sgK8Juz0NiZGACLcBGAs/s1600/Screenshot_Chrome_20180925-112436.png[/img]
以下將說明境內各站有紀錄以來都可能未受超台正面吹襲(即錄得持續185),所以以上”4個10號超台”比較大可能(也不一定)錯的。
方九貞 2018-9-25 12:30
1971 露絲:
之所以被評為超台,是有(非本地)實測支持。飛機評估地面 130 海浬,亦有船”聲稱”度倒 130 海浬,氣壓 952 hPa。
氣壓值應比較可信,而由於露絲環流較細(例如有衛星圖為證),952 hpa (正常環流大小,要 940)的而且確有機接近超台強度。但個人較傾向 130 海浬是高估。
不過即使露絲曾達超台,這些實測或估測都是在未發(或剛發) 8 號風球時錄得的。距離發 9/10 還有 12 小時,這段時期熱帶氣旋有減弱的可能。
事實上路絲接近長洲時,長洲風速從 66 跌至 25 海浬,顯示已進入風眼(報告說風眼半徑 18 公里),有理由相信錄得的已接近最高風速:
長洲 10-min 73 knots 陣風 105 knots 氣壓 963.2
其他站最高陣風也只得 120 海浬(10-min 就一定冇 100 海浬)。毫無爭議,露絲不是超台正面吹襲。
下個。
[[i] 本帖最後由 方九貞 於 2018-9-25 05:27 PM 編輯 [/i]]
方九貞 2018-9-25 13:19
1964 露比:
根據尼個網站(hko best track?)
[url]http://www.hktctrack.net/bst/1964/Ruby.html[/url]
露比最接近香港時氣壓 960 hpa ,10-min 194 km/h.
960 配 194,係非常非常^n outlier。而根據另一網站
[url]http://weblog1097.>><</1964_ruby.html[/url]
露比在巴士海峽才加強為台風,而南海可能沒有飛機或船的觀測。單憑以上 960/194 的這個可疑組合,露比有冇曾經上到超台強度,已經非常可疑。
不過我們重點還是本地站。露比 hko cpa 西南約 30 公里,長洲數據應有代表性,但時風速颶風也沒有(113 km/h),陣風 216 km/h 也難推論 10-min 有 185 km/h。大老山時風速 167,10-min 過 185 少少唔奇,但要計空曠海平面,大減價後強台都應該冇。
所以結論係氣壓值 960 可靠。露比正面吹襲時可能只是台風至強台風咁上下。
下個。
方九貞 2018-9-25 15:29
1962 温黛:
純粹以數據作一般情況來考慮,温黛為超台正面吹襲的可能性低,但因為結構較特殊,所以整體尤其 hko 總部感覺不一樣:
[img]http://weblog1097.>><</uploads/7/4/8/0/7480992/8579804_orig.png[/img]
西北面對流最強(一般來說都是西南面較強),以至香港受偏北或偏西北風影響較嚴重。而那些我們常用的轉換公式(或至少是概念)合不合用,不得而知,因此我保留一些爭議性。
温黛環流至少中等,按上述統計,可能要 940 hpa 左右才是超台。橫瀾最低 944,超台理應低於 50%。
最直接還是看風速。橫瀾和大老山應最具代表性。温黛風眼經橫瀾,時風速(hko 應有 10-min)西北 148,陣風 216。本來就很難看到是超台,但西北風個站究竟有幾食風,個站咁多年有冇郁過,我就唔敢講得太死。
大老山時風速東南 189 陣風 284。沒有 10-min 資料(爭議),但一般情況換算空曠海平面後 10-min 達 185 km/h 的可能性不大。
各主要數據都看低下,温黛為超台正面吹襲的可能性: 低。
下個。
方九貞 2018-9-25 15:49
1979 荷貝:
除了個可能要轉換的鶴咀站之外,毫無疑問(差幾遠)冇站吹 10-min 185。但按我 #1 的定義,並不代表荷貝就不是超台正面吹襲,因為荷貝的危險半圓 - 新界北部,可能只是因為冇站又或因為地面摩擦而風速較低,如要轉換到空曠海平面,是要乘大佢。
荷貝環流較大,超台可能要 < 940 hpa ,但因為移動迅速(接近香港時移速仍超過 30 km/h)有危險半圓效應,反而未必要咁低。按 hko 報告,橫過香港時仍有 950,接近登陸時應 94x。看氣壓很難說是超台與否。
看風速,最近的大老山時風速得 60 海浬,新界北則沒有站。。。
結論:超颱正面吹襲機會不大至中等。仍有探討空間,例如行得快,個時風速可能拉低左。
[[i] 本帖最後由 方九貞 於 2018-9-25 05:18 PM 編輯 [/i]]
方九貞 2018-9-25 15:50
所以整體建議就係各位唔好亂 up 。
方九貞 2018-9-26 11:39
荷貝,丁丑,温黛,全部正面吹襲(直襲)前都只係 >= 940 hPa,係唔係超強台風都成疑。要超超超強颱風(<=930)正面吹襲,係好難。
* 温黛路徑一流,在巴士海峽中間過,盡可能避開了呂宋和台灣。但唔會期望在南海有大爆發,入南海時強度唔夠,埋到橫瀾 940 hPa 都冇。
* 荷貝初始強度夠,移速快本可減低累績減弱幅度,但太接近台灣和中國大陸,入南海後減弱明顯。
* 好多超勁野都係在菲東暖水區發展,但難以避開呂宋。
* 勁野,眼牆/雨帶偏埋西南邊,南掠掃唔中,風速一樣唔掂。
因此:
* 温黛的路徑 - 除了盡量避開呂宋和台灣外,由於危險半圓效應,要大風一定要南掠掃北面眼牆。
* 荷貝的強度和移速,降低整體減弱,增加半圓效應。但注意又要移動快,又要風切低(見下),未必咁容易的,例如荷貝的強對流就偏在西南面。所以現實上可能山竹的移動(快,但不是特快;風切唔強對流唔會側向一邊)先係完美。
* 風切低,除左因為減弱會慢之外,風切會影響眼牆/雨帶活躍的位置。盛夏西南季風/南亞高壓強,強對流可能偏向西南側,不合適。要到九月,東北季風未明顯入侵,南海風切準備轉向,先容易有山竹咁樣北面強的對流。
附註:
山竹時雖一般定義上沒有東北季候風,但整個東亞已是初秋配置:華中/北地面高壓,東北風未深入低緯,高空風偏弱(從南亞高壓漸轉為西風的時期,有極向流出)
[img]https://1.bp.blogspot.com/-BTvIfTbCD4Q/W6sF-cyz1kI/AAAAAAAATL8/dMe-dlUxuFQip-cblPMbO8kW55Par2aLQCLcBGAs/s1600/slp_Q2%2B%25281%2529.png[/img]
[img]https://1.bp.blogspot.com/-kuARql61HaY/W6sF_B_BS8I/AAAAAAAATMA/pCTjXj43kEEFGdapBcbGUYi1vh5ICvrkgCLcBGAs/s1600/wnd850_Q2.png[/img]
[img]https://4.bp.blogspot.com/-FcK1IqrN5ME/W6sF_FwpKjI/AAAAAAAATME/NLQQN9aFkQcbu_Fm2_HxKtQaKMz9jny2QCLcBGAs/s1600/wnd200_Q2.png[/img]
[[i] 本帖最後由 方九貞 於 2018-9-26 12:51 PM 編輯 [/i]]
nklj1 2018-9-27 13:59
天文台低估了温黛同露比
方九貞 2018-9-27 14:30
[quote]原帖由 [i]nklj1[/i] 於 2018-9-27 01:59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88001033&ptid=27736758][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天文台低估了温黛同露比 [/quote]
温黛得 hko 話曾經係超台,中台美都話只係強台。咁你憑乜野話天文台低估?
露比,強台都未必有喎。。
方九貞 2018-9-28 23:00
都應該講天鴿的強度。根據 hko 最新報告,黃茅洲 >= 950 hPa,最高 10-min 255 km/h。
以上引述硏究說平均要 940 hPa 才可以超強台風,是否有問題?
看衞星,天鴿環流大小應屬正常。看天氣圖,外圍(800-1000km) 氣壓大概 1008-1010 hPa,也是我引述硏究採用的正常值。
但風速實測顯示天鴿確實”緊密”。移動 25 km/h ,長洲 cpa 得 40 km,但 130 km-h 如要換算海平面分分鐘連颶風都冇,已經很 outlier。所以 >= 950 有超強台風風速亦不一定和研究的平均值 940 有抵觸。
而且個 255 要點樣換算到空曠海平面,真係冇乜有力論據支持,所以是否超台是有爭議的。只要折扣高過 72%,就達 185 km/h 超台,估計中港兩地都認為一向冇 72%咁低,但另一方面又覺得幾 outlier 冇乜先例/數據可循,先比個185 下限數值出來。
也可以比較下韋森特。hko 比 155,黃茅州最高 180,但雷達睇應未掃到眼牆。掃到的話過 200 應該唔難?所以個轉換一定低過 80%,但超高風速是再低一點還怎樣,未必知。
hlwan02 2018-9-29 09:57
Ruby(1964)
'天文台總部於下午1時50分錄得最低瞬時海平面氣壓968.2百帕斯卡,當時風暴中心集結於天文台之西南約30公里。'
‘中央氣象台評估登陸氣壓為960hpa’
因為以巔峰強度登陸比較難,登陸前氣壓很可能低于960。
CPA30km有968,中心可能低于960,但不低于950,不太可能維持超台強度(強台一定有)。
方九貞 2018-9-29 10:10
[quote]原帖由 [i]hlwan02[/i] 於 2018-9-29 09:57 A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88091097&ptid=27736758][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Ruby(1964)
'天文台總部於下午1時50分錄得最低瞬時海平面氣壓968.2百帕斯卡,當時風暴中心集結於天文台之西南約30公里。'
‘中央氣象台評估登陸氣壓為960hpa’
因為以巔峰強度登陸比較難,登陸前氣壓很可能低于960。
CPA30km有968,中心可能低于960,但不低于950,不太可能維持超台強度(強台一定有)。 ... [/quote]
好嘅。
你冇睇我寫長洲?有長洲風速同氣壓,反而要睇番 hko 總部?
方九貞 2018-9-29 10:18
[quote]原帖由 [i]方九貞[/i] 於 2018-9-29 10:10 A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88091613&ptid=27736758][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好嘅。
你冇睇我寫長洲?有長洲風速同氣壓,反而要睇番 hko 總部? [/quote]
更正:
960 係根據 hko ,有冇用長洲就唔知。(1964 年長洲未有氣壓計?唔係卦。。。)
hlwan02 2018-9-29 10:24
‘天文台於下午1時正改掛[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81%E8%99%9F%E9%A2%B6%E9%A2%A8%E4%BF%A1%E8%99%9F]十號颶風信號[/url],當時荷貝集結於香港以東約60公里。風力急劇增強,隨後一小時達颶風程度。’
這樣看起來荷貝環流大但颶風圈很小。
荷貝近中心氣壓梯度很大,反映中心非常密集,加上香港沒有氣壓監測站經過其風眼中心,當時市區也不在危險半圓。考慮荷貝移速很高,半圓效應極強,我認為荷貝算超台正面直襲,但香港幸運地避開了危半。
08年颱風鸚鵡(風力是颱風下限)同樣是中登香港,拿他風力跟荷貝比一比就知道荷貝有多強。
方九貞 2018-9-29 10:27
[quote]原帖由 [i]hlwan02[/i] 於 2018-9-29 10:24 A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88092248&ptid=27736758][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天文台於下午1時正改掛十號颶風信號,當時荷貝集結於香港以東約60公里。風力急劇增強,隨後一小時達颶風程度。’
這樣看起來荷貝環流大但颶風圈很小。
荷貝近中心氣壓梯度很大,反映中心非常密集,加上香港沒有氣壓監測站經過其風眼中心,當時市區也不在危險半圓。考慮荷貝移速很高,半圓效應極強,我認為荷貝算超台正面直襲,但香港幸運地避開了危半。
08年颱風鸚鵡(風力是颱風下限)同樣是中登香港,拿他風 ... [/quote]
”我認為”?”算“? 又係業餘論壇?
hlwan02 2018-9-29 10:36
嚴格數據來說,鶴嘴hourly mean 185 (即代表10min mean 高于185),現在已經不見這個站了我查不到它的海拔做換算參考,鶴咀站海拔幾米?
方九貞 2018-9-29 10:40
[quote]原帖由 [i]hlwan02[/i] 於 2018-9-29 10:36 A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88092726&ptid=27736758][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嚴格數據來說,鶴嘴hourly mean 185 (即代表10min mean 高于185),現在已經不見這個站了我查不到它的海拔做換算參考,鶴咀站海拔幾米? [/quote]
鶴嘴唔係高地,但個站位於”轉角位”,亦唔係由 hko 管理。81 好似已經冇用,唔排除 hko 覺得有問題。
請不要用簡體,有人唔識睇的。
方九貞 2018-9-29 11:01
[quote]原帖由 [i]方九貞[/i] 於 2018-9-29 10:40 A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88092875&ptid=27736758][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鶴嘴唔係高地,但個站位於”轉角位”,亦唔係由 hko 管理。81 好似已經冇用,唔排除 hko 覺得有問題。
請不要用簡體,有人唔識睇的。 [/quote]
仲有呀,唔好以為有個站高度就可以簡單地做換算參考。黃茅州得 6x 米高,但八折都唔得,你係揾唔倒一條”通用”轉換公式打咁多折的。
你條街中間都大風啦,鶴咀咪就係咁囉。
方九貞 2018-9-29 11:18
[quote]原帖由 [i]方九貞[/i] 於 2018-9-29 11:01 A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88093760&ptid=27736758][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仲有呀,唔好以為有個站高度就可以簡單地做換算參考。黃茅州得 6x 米高,但八折都唔得,你係揾唔倒一條”通用”轉換公式打咁多折的。
你條街中間都大風啦,鶴咀咪就係咁囉。 ... [/quote]
青州站都受港島的山影響,仲有個站起响最高點;鶴咀附近都係好多地形,但 79 果陣連風向計都冇(可想而知有幾 formal 啦下),個站連埋 hko 自己管同 hku 管,睇 hko 年刊好似得 5 年左右。你話有幾信得過喇。。。
方九貞 2018-9-29 11:57
[quote]原帖由 [i]方九貞[/i] 於 2018-9-29 11:18 A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88094578&ptid=27736758][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青州站都受港島的山影響,仲有個站起响最高點;鶴咀附近都係好多地形,但 79 果陣連風向計都冇(可想而知有幾 formal 啦下),個站連埋 hko 自己管同 hku 管,睇 hko 年刊好似得 5 年左右。你話有幾信得過喇。。。 ... [/quote]
[img]https://2.bp.blogspot.com/-HO-ov096RpM/W671_w-WDRI/AAAAAAAATQo/PUolZkcx8qkD2NBOc_HjyK3lQIIxixjmQCLcBGAs/s1600/Screenshot_Chrome_20180929-114733.png[/img]
其實鶴咀(港島後腳)同赤柱/橫瀾,與荷貝的方向和距離都很接近,照計就唔會信一個無啦啦比附近高風速咁多,又有明顯問題(地形)的”附助”站。
不過我上面都講有深入討論空間(我講緊可能有雷達各樣的 hko),可以睇下岩岩果個位有強雨區維持一粒鐘?
typhoon_york 2018-9-29 13:33
[quote]原帖由 [i]方九貞[/i] 於 2018-9-29 10:40 A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88092875&ptid=27736758][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鶴嘴唔係高地,但個站位於”轉角位”,亦唔係由 hko 管理。81 好似已經冇用,唔排除 hko 覺得有問題。
請不要用簡體,有人唔識睇的。 [/quote]
要睇返鶴嘴有冇狹管效應,以及風向。荷貝時橫瀾最風大時吹西南風,末必係最食風方位
hlwan02 2018-9-29 17:59
[quote]原帖由 [i]typhoon_york[/i] 於 2018-9-29 01:33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88101091&ptid=27736758][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要睇返鶴嘴有冇狹管效應,以及風向。荷貝時橫瀾最風大時吹西南風,末必係最食風方位 [/quote]
問題是當時所有站都不在危險半圓。
hlwan02 2018-9-29 18:07
[quote]原帖由 [i]方九貞[/i] 於 2018-9-28 11:00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88076507&ptid=27736758][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都應該講天鴿的強度。根據 hko 最新報告,黃茅洲 >= 950 hPa,最高 10-min 255 km/h。
以上引述硏究說平均要 940 hPa 才可以超強台風,是否有問題?
看衞星,天鴿環流大小應屬正常。看天氣圖,外圍(800-1000km) 氣壓大概 1008-1010 hPa,也是我引述硏究採用的正常值。
但風速實測顯示天鴿確實”緊密”。移動 25 km/h ,長洲 cpa 得 ... [/quote]
JMA估天鴿965hpa,145km/h就完全不可能了。jma對於南海颱風...算啦
typhoon_york 2018-9-29 18:37
[quote]原帖由 [i]hlwan02[/i] 於 2018-9-29 06:07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88113242&ptid=27736758][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JMA估天鴿965hpa,145km/h就完全不可能了。jma對於南海颱風...算啦 [/quote]
天文台已經公開升格天鴿為超強颱風的理由,相信它的最高強度沒有爭議
方九貞 2018-9-29 20:11
[quote]原帖由 [i]hlwan02[/i] 於 2018-9-29 05:59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88112905&ptid=27736758][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問題是當時所有站都不在危險半圓。 [/quote]
咁所以應該幾多?
方九貞 2018-9-29 20:13
[quote]原帖由 [i]typhoon_york[/i] 於 2018-9-29 06:37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88114490&ptid=27736758][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天文台已經公開升格天鴿為超強颱風的理由,相信它的最高強度沒有爭議 [/quote]
怎麼可能沒有爭議?唔可以 105 knots???
方九貞 2018-9-29 20:19
[quote]原帖由 [i]hlwan02[/i] 於 2018-9-29 06:07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88113242&ptid=27736758][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JMA估天鴿965hpa,145km/h就完全不可能了。jma對於南海颱風...算啦 [/quote]
無啦啦講 jma 。。。你個問題就係去左邊個氣象局好 D。不過你的問題都幾普遍,很多所謂資深風迷也會犯。
方九貞 2018-9-30 14:20
強度評測果度一向都係麻煩,就算有飛機出去掟埋 dropsonde ,時間和地點沒針對性沒持久力,作用不大。
最好當然係設個臨時海面浮標站,又或者有遙控機低飛量度,但係連美國佬都冇咁激啦。
冇咁理想,要評估天鴿在離岸的最高強度,一般黎講就得幾個 approach 嫁姐:
* 衛星。包括 dvorak ,微波風場掃描等,但沿岸有站有雷達,基本上唔會理。
* 島上站,浮標,石油平台。尤其浮標有”絕對權力”,因基本上不需要換算。今次經過的黃茅洲,要換算當然有困難,hko 報告採用的方法明顯出錯,似乎較資深有經驗的主任都沒有參與,又或者正如我上面推測,反正就沒有好方法,就隨意”篤”個唔好咁大的數出來: 104-110 海浬。即系數 78%。
我原先還以為 hko 從過往數據已經有統計公式,而只是外推到超高風速時會有大的不確定性。。我大膽估計 hko 是有的,只是”條線”外推出來 0.78 你會覺得”咁都得?”,所以先另闢蹊徑。(沒估錯吧江偉主任?)
* 報告還引述了 1-km 雷達風的 67.8 m/s 。根據李淑明主任的硏究,要換算到橫瀾 10-min 風,系數 0.7。天鴿的報告就用了 0.7。這當然有問題,因李淑明份文章好似冇將橫瀾風速轉到海平面的,轉埋的話,就會是 0.6x ,強度會低過 90 knots。個人認為是太低,而本身李採用的個案個轉換系數 spread 好大,又沒有針對眼牆。整體來說不適用。
* 報告冇參考到美國佬較齊全的 dropsondes 數據。最舊的例如
[img]https://www.nhc.noaa.gov/gifs/JLF_Fig1.jpg[/img]
眼牆 1000m 高度轉換到 10m,系數 78.6%,即 192 km/h。較 updated 的數據(文章)我在另一貼文貼過:
[url=https://www.google.com.hk/amp/s/m.discuss.com.hk/amp_viewthread.php%3ftid=26958499]https://www.google.com.hk/amp/s/m.discuss.com.hk/amp_viewthread.php%3ftid=26958499[/url]
[img]https://3.bp.blogspot.com/-S5c_cx_byRw/W7BtyPJOm8I/AAAAAAAATSg/8tK9RS9R1yMuxUkZRnuyJbR2oX99i1bSQCLcBGAs/s1600/waf-d-11-00155.1-f5.jpeg[/img]
我就揀左右上角果張,得出超台下限 187 km/h。但你睇下人地張圖的 error bar 大到呢,沒有爭議根本就不可能。
還有 2014 文章,(1996-2012 dropsondes):
”A long term, high quality, high vertical resolution gps dropsonde..."
但分析唔詳盡
* 近年大陸都有用沿海雷達做文章:
”登陸台風邊界層風廓線特徵的地基雷達觀測”
但由於是針對登陸前後,包括了陸地影響,所以轉換系數不適合直接應用於評估天鴿的最高強度。
結論: 超台 80%,超台正面吹襲 0%。
[[i] 本帖最後由 方九貞 於 2018-9-30 03:13 PM 編輯 [/i]]
AV493 2018-10-1 17:15
[quote]原帖由 [i]方九貞[/i] 於 2018-9-27 02:30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88002608&ptid=27736758][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温黛得 hko 話曾經係超台,中台美都話只係強台。咁你憑乜野話天文台低估?
露比,強台都未必有喎。。 [/quote]
露比橫瀾島170km/h 10mins平均 , 而且氣壓梯度幾大 , 肯定有強颱
中心應該有945hpa左右
另外荷貝氣壓梯度都好大 有超颱唔成問題
[[i] 本帖最後由 AV493 於 2018-10-1 05:17 PM 編輯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