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阿羅漢、辟支佛、釋迦牟尼佛,有何異?

吳鄧.夏(一世) 2018-11-25 10:34

有未經證實的傳聞: "阿羅漢、辟支佛的福德證量不及釋迦牟尼佛,又說阿羅漢、辟支佛不算是佛。"

我想問,阿羅漢、辟支佛、釋迦牟尼佛都「永無來生」斷輪迴,何故阿羅漢、辟支佛要成佛呢?
..........................................

呀難已經「永無來生」斷輪迴無餘涅槃而去,咁呀難家下係咪正在修佛學練佛呢?

呀難仲想求乜野呢? 練成佛之後又得到 D 乜野呢? 請問

[[i] 本帖最後由 吳鄧.夏(一世) 於 2018-11-25 12:26 PM 編輯 [/i]]

ycjen 2018-11-25 11:14

呢個問題 Google 一下好多答案。

szetokwokyin 2018-11-25 11:57

研究員=辟支佛...

研究員發佈成果= 辟支佛開課#專職 成為 佛陀.

建研究院=佛陀...開課-成位僧團。
博士生=阿羅漢...
博士生-考進-研究院...=登地菩薩。
研究院助教= 大菩薩...

聽說.. 普賢十大願...常常誘使-辟支佛開課#專職
聽說.. 文殊各大事蹟...曾經是七位佛陀的導師。
聽說.. 地藏菩薩...其修行資糧-足夠成為千萬次佛陀有餘。
...這三大菩薩,通受百姓景仰。

地藏經說.. 地藏菩薩的起始..稱為:目光孝女.
念誦佛陀的名號,借用那位佛陀其神通..探望亡母。
然後,發願今後...也修行善業-協助其母親..盡早超脫地獄的囚禁。

在起始的一生-完結後..善念被延續下一世...
慢慢的...神通普照-目光孝女的轉世。
在神通的觀察下,目光孝女把她的願望...廣大化的去到無邊量的一切生靈。
...輾轉最後『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成為民眾-記憶最深的一個宏願。

它代表了,女性..憑願力...轉生男性的可能。
(反過來,憑民眾的詛咒..猛男轉生為弱婦。)
它代表,犯罪者..憑善行...贖罪-減刑的可能。
它代表了人民..團結起來,愁苦-也有轉化成希望的可能。
...云云

吳鄧.夏(一世) 2018-11-25 12:27

呀難已經「永無來生」斷輪迴無餘涅槃而去,咁呀難家下係咪正在修佛學練佛呢?

呀難仲想求乜野呢? 練成佛之後又得到 D 乜野呢? 請問

LT3648 2018-11-25 13:51

阿羅漢和辟支佛但求自度,叫做自了漢;釋迦牟尼佛自度又度他,叫做大乘聖者。

PaoMa 2018-11-25 14:35

[quote]原帖由 [i]LT3648[/i] 於 2018-11-25 13:51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1055544&ptid=2787184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阿羅漢和辟支佛但求自度,叫做自了漢;釋迦牟尼佛自度又度他,叫做大乘聖者。 [/quote]

你咁講好搞笑。。

釋佛,
以一人的足跡傳遍印度嗎?

難道《傳法》不是阿羅漢的行徑嗎?

PaoMa 2018-11-25 14:40

[quote]原帖由 [i]szetokwokyin[/i] 於 2018-11-25 11:57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1050419&ptid=2787184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研究員=辟支佛...

研究員發佈成果= 辟支佛開課#專職 成為 佛陀.

建研究院=佛陀...開課-成位僧團。
博士生=阿羅漢...
博士生-考進-研究院...=登地菩薩。
研究院助教= 大菩薩...

聽說.. 普賢十大願...常常誘使-辟支佛開課#專職
聽說.. 文殊各大事蹟...曾經是七位佛陀的導師。
聽說.. 地藏菩薩...其修行資糧-足夠成為千萬次佛陀有餘。
. ... [/quote]

有意思

但以純《名相》劃分是極度危險的。。

另一方面,
佛陀強調《自度》,
非所謂《願力他度》,這有疑問?

ycjen 2018-11-25 15:02

[quote]原帖由 [i]PaoMa[/i] 於 2018-11-25 02:40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1057867&ptid=2787184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有意思

但以純《名相》劃分是極度危險的。。

另一方面,
佛陀強調《自度》,
非所謂《願力他度》,這有疑問? [/quote]


體諒下,非人人一入門便可自度,總有人要「依他」才可入門。

你遇到根器不足,不明如何《自度》者,你會如何❓

「迷時師度,悟時自度」又得唔得❓

szetokwokyin 2018-11-25 16:22

[quote]原帖由 [i]PaoMa[/i] 於 2018-11-25 02:35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1057665&ptid=2787184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你咁講好搞笑。。
釋佛,以一人的足跡傳遍印度嗎?
難道《傳法》不是阿羅漢的行徑嗎? [/quote]
用GOOGLE找佛教聖地。
天台山...輕鬆見到..
飛來峰 靈隱寺也是。

菩提樹,靈鷲山- 衛星想點睇都得。
古印度摩揭陀國的原址。在靈鷲山-附近
也有圍繞出來(頻毘娑羅王 跟 阿闍世王子的原居)

想找一下 ..衹樹-給孤獨-園..的原址,用心搜也可以出現。
全也是在 亞洲那一個向南的孟加拉以西的 印度境內-海灣之上。

若是要追尋..楞嚴經-事發的幾個原地,
經典原收藏的國家-流傳東來的登陸點...
相信在民國時代-台灣的信眾,整理的很有條理。

最後,那些長老..才整理出來,淨土三經。
慢慢的流傳到中東的遊牧民眾的國內。
耶穌基督..在青年時期-沒有被記錄的幾年...曾經有在印度境內學習。

世界各國的宗教,也是由 青銅年間...商朝時...釋迦牟尼... 在三個地方交流 - 聚智而成立。

青銅年間- 環地中海文明..
商朝時...山海經..太平洋以北的走廊
釋迦牟尼..喜瑪拉雅山-山脈以南..四眾之下-重新革命社會。



如是... 釋佛在其中,
屬於在皇位之內..最先蛻脫出來的精神領袖。
云云

LT3648 2018-11-25 16:39

[quote]原帖由 [i]PaoMa[/i] 於 2018-11-25 02:35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1057665&ptid=2787184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你咁講好搞笑。。

釋佛,
以一人的足跡傳遍印度嗎?

難道《傳法》不是阿羅漢的行徑嗎? [/quote]


向大眾傳法的那些比丘叫大眾部,名為菩薩,上座部那些比丘卻很少向大眾傳法,接受大眾供養就多,例如聞佛陀說法及托缽乞食,阿羅漢只專注於自我解脫入無餘涅槃。:smile_39:

[[i] 本帖最後由 LT3648 於 2018-11-25 04:42 PM 編輯 [/i]]

PaoMa 2018-11-25 17:58

[quote]原帖由 [i]LT3648[/i] 於 2018-11-25 16:39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1063150&ptid=2787184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向大眾傳法的那些比丘叫大眾部,名為菩薩,上座部那些比丘卻很少向大眾傳法,接受大眾供養就多,例如聞佛陀說法及托缽乞食,阿羅漢只專注於自我解脫入無餘涅槃。:smile_39: ... [/quote]

你講出《釋佛的佛法的傳承上》,
最大的問題了。。。

大眾部,即是當時印度眾生的多數!
眾生本質上的《無明》,是否較多?

上座部,是少數依據釋佛的教誨而修行。。。

這些是後世的資料整理結論。。。

PaoMa 2018-11-25 18:04

[quote]原帖由 [i]szetokwokyin[/i] 於 2018-11-25 16:22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1062368&ptid=2787184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用GOOGLE找佛教聖地。
天台山...輕鬆見到..
飛來峰 靈隱寺也是。

菩提樹,靈鷲山- 衛星想點睇都得。
古印度摩揭陀國的原址。在靈鷲山-附近
也有圍繞出來(頻毘娑羅王 跟 阿闍世王子的原居)

想找一下 ..衹樹-給孤獨-園..的原址,用心搜也可以出現。
全也是在 亞洲那一個向南的孟加拉以西的 印度境內-海灣之上。

若是要追尋..楞嚴經-事發的幾個原地,
經 ... [/quote]

是的。

以地理及地殼變動,二三千年,理應差異不多,也不大!

釋佛,
無當下科技助力,
借助《大阿羅漢/阿羅漢們》之遊化力,
從而傳釋佛法是極為合理的。。

吳鄧.夏(一世) 2018-11-25 21:28

我想問,阿羅漢、辟支佛、釋迦牟尼佛都「永無來生」斷輪迴,何故阿羅漢、辟支佛要成佛呢?

呀難已經「永無來生」斷輪迴無餘涅槃而去,咁呀難家下係咪正在修佛學練佛呢?

呀難仲想求乜野呢? 練成佛之後又得到 D 乜野呢? 請問

斷無明 2018-11-25 22:30

[quote]原帖由 [i]吳鄧.夏(一世)[/i] 於 2018-11-25 09:28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1075876&ptid=2787184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想問,阿羅漢、辟支佛、釋迦牟尼佛都「永無來生」斷輪迴,何故阿羅漢、辟支佛要成佛呢?

呀難已經「永無來生」斷輪迴無餘涅槃而去,咁呀難家下係咪正在修佛學練佛呢?

呀難仲想求乜野呢? 練成佛之後又得到 D 乜野呢? 請問 ... [/quote]

[b]阿羅漢,辟支佛根本就不會再成佛!也必然不會再成佛![/b]

[b]詳見:[/b]
[table][tr][td]
[align=center][color=Blue][b]經論辨異:《涅槃經》編造一切眾生定當成佛[/b][/color][/align]
[/td][/tr][tr][td][table][tr][td]
[align=left]
★“一切眾生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涅槃經》)
三乘行人發心不同、事業有別,但所修之法卻唯有一乘,所證解脫亦毫無差別,無二更無三。故而,所謂的度眾生,自己已經得度者,隨眾生心愿度其至三乘道,皆令得究竟解脫併入于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並非必度其成佛。
比如:
“所謂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聖眾。應當恭敬。承事禮順。所以然者。是世福田故。于此眾中。皆同一器。亦以自度。復度他人至三乘道。”(《增一阿含經》)
已得自度的阿羅漢等四雙八輩聖者,即可度人成阿羅漢,乃至亦可度人成佛,這是偽大乘信徒絕難相信之事。四雙八輩聲聞聖者雖然可以度人成佛,但是,所謂的聲聞聖者回小向大,乃至一切眾生定當成佛,卻屬偽大乘的妄想法。
阿羅漢必定不受后有,故而,根本不存在阿羅漢回小向大、發願成佛之事。不僅阿羅漢必定不受后有,三果又名阿那含或不還果,也絕對不會再來欲界受生,更不存在當來成佛之事。
佛陀從無始劫來直至此世最后身成佛,三界之中所往生處無所不遍,唯除五不還天,又名淨居天或首陀會天。之所以如此,皆因五不還天是不還果聖人所居,若生此等諸天,必得解脫併入無餘涅槃而不再來,絕對不可能再有成佛之事。
比如:
“世尊告諸比丘。我自思念。昔一時于羅閱城耆闍崛山。時生是念。我所生處。無所不遍。唯除首陀會天。設生彼天。則不還此。”(《長阿含經》)
“或復沙門.婆羅門當可所生之處。然我不生者。則非其宜。已生淨居天。不復來此世間。”(《增一阿含經》)
“然除淨居天外。若輪迴淨居天者,予不再來此世界。”(《中部》)
可見,佛陀若過去世往生淨居天,必定不可能再有成佛之事,那些已生或當生淨居天的三果聖者,也同樣必定不存在成佛之事。
初果與二果亦復如是,皆正向解脫,直向得阿那含與阿羅漢。初果經極七返,二果經一來此世受生后,必定得究竟解脫併入于無餘涅槃,不受后有,絕無發願成佛之事。
佛滅五百年后入像法時,較早篡造的是般若部經,此時尚未建立一切眾生定當成佛之說,更不存在無量眾生發無上菩提心之事。所謂的度眾生,依然是隨眾生心度其成三乘道,根本目的就是,皆令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而非皆令定當成佛。恰如皆令一切眾生達解脫彼岸而渡之,而非皆令發願成船長、不求彼岸而勸化之;亦如皆令一切眾生脫離火場而救度之,而非皆令發願成消防員、不求出離火場而勸化之。
比如:
★“少所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于發心中少所眾生行菩薩道。于是中亦少所眾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般若經》)
★“盡諸世界所有眾生。如是一切。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金剛經》)
即便大肆貶低誹謗阿羅漢的《維摩詰經》,卻也有實事求是之處,即已斷除煩惱得究竟解脫的阿羅漢,必不再受后有,絕不存在再發無上菩提心、再受后有成佛之事。
比如:
★“我(大迦葉)等今者不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無間罪。猶能發意生于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發。”(《維摩詰經》)
★“如是聲聞諸結斷者。于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是故文殊師利。凡夫于佛法有返復。而聲聞無也。所以者何。凡夫聞佛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無上道意。”(《維摩詰經》)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起于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維摩詰經》)
所謂的一切眾生定當成佛、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乃至如《法華經》般佛陀授記不受后有的阿羅漢當來成佛,此皆偽大乘胡編亂造的妄想法。[/align]

[align=left][size=4]摘自:《楞嚴偽經——阿含經VS偽大乘經》一書
            [url=http://>><</RhkPPwP]http://>><</RhkPPwP[/url][/size][/align]

[/td][/tr][/table]
[/td][/tr][tr][td][table][tr][td=1,1,61%][color=#cccccc]創建時間:2014-8-20 [/color]
[/td][/tr][/table]
[/td][/tr][/table]

[[i] 本帖最後由 斷無明 於 2018-11-25 10:36 PM 編輯 [/i]]

szetokwokyin 2018-11-27 13:51

[quote]原帖由 [i]吳鄧.夏(一世)[/i] 於 2018-11-25 09:28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1075876&ptid=2787184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想問,阿羅漢、辟支佛、釋迦牟尼佛都「永無來生」斷輪迴,何故阿羅漢、辟支佛要成佛呢?
呀難已經「永無來生」斷輪迴無餘涅槃而去,咁呀難家下係咪正在修佛學練佛呢?
呀難仲想求乜野呢? 練成佛之後又得到 D 乜野呢? 請問 ... [/quote]
世間萬法,因「無明妄動」而生。
輾轉在世界不停造作罪孽,又迷亂於生死宿命....
六道輪迴,沒有盡頭...互相不停生滅-沒有 自在

先要知道「無餘涅槃」。
然後走近「涅槃」再環觀世界的反應...及諸天諸地的挽留。

世界的紛亂變幻...永遠有一個「滿足不到的缺少一塊」。
在接近「涅槃」幽靜之地,那一個「缺少的一塊」被縮減到很微小。
所以,在「涅槃的幽靜之地」前,修行者可以暫時-『堵塞』那「滿足不到的缺少一塊」。

六道輪迴,沒有盡頭..
在「無餘涅槃」的彼岸,『個體』是實行了永死
問題在於,身邊供養者的祈望...逼令-修行者...承願再臨。

然後,民眾宣揚-聖者的功德...
學眾又會一再參學,出現更多與聖者同等的-近似者。

...就像麵包爐...
把它建築的巨大些,就會變烤制瓦具的窯室
再在同一個烤製瓦具的行動中..找到窯室內的運作原理,
精美的-陶瓷..就會被烤製出來。

證入「無餘涅槃」的佛陀。
那是好比- 窯室 -的指標而已。
運作『窯室』..要用多少柴火,持續多少時間的溫度掌控。
那些就是因人而異的事。

我們人類,每一位也是活丹爐。
只在乎有沒有懂得運作。
運作得好,被眾生誠懇供養...牠們的仇怨就會轉化成鼓勵;
運作不好,被眾生仇怨唾棄...吃牠們每一口肉也會被反噬成病因。

云云

斷無明 2018-11-28 05:10

[size=5][b]經論辨異:《涅槃經》編造一切眾生定當成佛[/b][/size][url=https://youtu.be/w-rJ_51stUg]https://youtu.be/w-rJ_51stUg[/url]

斷無明 2018-11-28 05:12

[size=5][b]索達吉瞎說阿羅漢並未獲得究竟涅槃[/b][/size]
[url=https://youtu.be/w5O1Bn-HRJw]https://youtu.be/w5O1Bn-HRJw[/url]

dk2288 2018-11-28 12:50

邊度睇到 阿羅漢、辟支佛要成佛呢?

斷無明 2018-11-28 15:14

[quote]原帖由 [i]dk2288[/i] 於 2018-11-28 12:50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1197620&ptid=2787184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邊度睇到 阿羅漢、辟支佛要成佛呢? [/quote]
看看樓主的原話:
[quote]我想問,阿羅漢、辟支佛、釋迦牟尼佛都「永無來生」斷輪迴,[b]何故阿羅漢、辟支佛要成佛呢?[/b][/quote]

dk2288 2018-11-28 16:34

[quote]原帖由 [i]斷無明[/i] 於 2018-11-28 03:14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1204193&ptid=2787184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看看樓主的原話:
[/quote]
斷兄, 末學想知道樓主在什麼文章看到阿羅漢、辟支佛要成佛, 閣下知道嗎, 謝謝

斷無明 2018-11-29 11:00

[quote]原帖由 [i]dk2288[/i] 於 2018-11-28 04:34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1207639&ptid=2787184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斷兄, 末學想知道樓主在什麼文章看到阿羅漢、辟支佛要成佛, 閣下知道嗎, 謝謝 [/quote]

[size=4][b]偽大乘經中記載的佛陀授記阿羅漢成佛的經文有很多啊,法友不知道嗎?[/b][/size]
[size=4][/size]
[table][tr][td]
[align=center][size=4][color=Blue][b]經論辨異:《法華經》胡亂授記尊者憍陳如當來成佛[/b][/color][/size][/align]
[/td][/tr][tr][td][table][tr][td]
[align=left]
★“佛知此等心之所念。告摩訶迦葉。是千二百阿羅漢。我今當現前次第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于此眾中。[b][color=Red]我大弟子憍陳如比丘。當供養六萬二千億佛。然后得成為佛。號曰普明如來。”(《法華經》)[/color][/b]
授記尊者憍陳如將來成佛之事,與基本史實根本不符。不僅同樣被《法華經》授記成佛的阿難、目犍連、舍利弗等尊者皆已一一入于無餘涅槃,而且尊者憍陳如也早于佛陀涅槃多年前就已入于無餘涅槃了。依尊者憍陳如入涅槃之事,佛陀還制定了涅槃僧物歸屬的戒律,可謂信史。
比如:
“憍陳如時到着衣持缽入聚落乞食。得已常到放牧人家食。時婦人信心歡喜。常供給乳酪生酥熟酥。飲已還住處。便作是念。用是苦器久在世為。我厭患此身。便持衣缽着一處。在林樹下以頭枕象團右脅着地。心不亂即入無餘涅槃……諸比丘白佛言。此衣缽應屬誰。佛言應屬僧。”(《律》)
再看看《維摩詰經》偽作者,如何狠狠踹《法華經》編造者的吧。
★“如是聲聞諸結斷者。于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維摩詰經》)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無上道意。”(《維摩詰經》)
已斷除煩惱得究竟解脫的阿羅漢,必不再受后有,根本不存在阿羅漢再回小向大、發願成佛之事。《法華經》編造諸多阿羅漢蒙佛授記當來成佛,實屬顛覆佛陀正法,誹謗阿羅漢非究竟解脫者、必再受后有者。
可參見后文《〈涅槃經〉編造一切眾生定當成佛》。[/align]

[align=left]轉自《楞嚴偽經——阿含經VS偽大乘經》[/align]
[align=left][url=http://www.tianjian.cc/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899]http://www.tianjian.cc/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899[/url][/align]
[/td][/tr][/table]
[/td][/tr][/table]

dk2288 2018-11-29 11:47

[quote]原帖由 [i]斷無明[/i] 於 2018-11-29 11:00 A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1244283&ptid=2787184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偽大乘經中記載的佛陀授記阿羅漢成佛的經文有很多啊,法友不知道嗎?


經論辨異:《法華經》胡亂授記尊者憍陳如當來成佛


★“佛知此等心之所念。告摩訶迦葉。是千二百阿羅漢。我今當現前次第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于此眾中。我大弟子憍陳如比丘。當供養六萬二千億佛。然后得成為佛。號曰普明如來。”(《法華經》)
授記尊者憍陳如將來成佛之事,與基本史實根本不符 ... [/quote]

多謝!
末學粗淺, 沒有把世間上分別的[大乘],[小乘]中的故事, 用歷史標準去一起談輪(例如說大乘中人物名稱和小乘中人物是同一個人或一定不是同一人) 只以為大乘, 小乘的修學方向不同, 標準不同, 角度不同, 口味不同. 他們都只想帶出某些義理

另外, 末學認為[大乘]中的修學是要有相當基本功夫的, 例如估計最起碼已經是[斷身見]. 如果用現階段在下這等凡夫的角度去觀看或評價[大乘]中的修學就好容易理解不正確

求指教!

[[i] 本帖最後由 dk2288 於 2018-11-29 12:03 PM 編輯 [/i]]

吳鄧.夏(一世) 2018-11-29 11:57

是各位版友不知道阿羅漢、辟支佛、釋迦牟尼佛,有何異? 還是阿羅漢、辟支佛、釋迦牟尼佛是相同的呢?

斷無明 2018-11-29 12:29

[quote]原帖由 [i]吳鄧.夏(一世)[/i] 於 2018-11-29 11:57 A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1247065&ptid=2787184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是各位版友不知道阿羅漢、辟支佛、釋迦牟尼佛,有何異? 還是阿羅漢、辟支佛、釋迦牟尼佛是相同的呢? [/quote]
阿羅漢,辟支佛,釋迦牟尼佛在所證解脫涅槃上無二無別!
說白了:辟支佛與釋迦牟尼佛都是阿羅漢——無師自悟的阿羅漢!
[b]雖然阿羅漢未必是佛,但佛必是阿羅漢,阿羅漢與佛陀于自覺所斷所證無二無別。[/b]

[b]比如:佛陀初證等正覺后先度五比丘,度五比丘證阿羅漢后,經律中如是記載:[/b]
[quote]
“五比丘一切漏盡。得阿羅漢道。[color=Blue][b]爾時世間有六阿羅漢[/b][/color]。”(《律》)
“是時。五比丘盡成阿羅漢。是時。[b][color=Blue]三千大千剎土有五阿羅漢。佛為第六[/color][/b]。”(《增一阿含經》)
[b]此時,三千大千世界,無論有多少所謂的大菩薩,也只有六位可稱阿羅漢,即佛陀與五比丘。[/b]
[b]阿羅漢自覺已達圓滿,所得解脫涅槃及第一義無出其上,故而阿羅漢亦名無上士,這也是佛陀十號之一。[/b]
比如:
“漏盡阿羅漢成就十支。物主。若有十支。我施設彼成就善、第一善、無上士。得第一義、質直沙門。”(《中阿含經》)[/quote]


[quote] [b]諸佛與阿羅漢皆已斷除一切煩惱,所證究竟解脫與涅槃,無二無別,絕無更加優勝可言,這是偽大乘者搞不清楚、不願意聽到、選擇性眼盲、極力混淆以掩蓋的真相。[/b]
比如:
[color=Blue]“[/color][b][color=Blue]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俱解脫阿羅漢解脫。此三解脫無有差別。亦無勝如[/color]。[/b]”(《中阿含經》)
“[color=Blue][b]阿難!此俱解脫之外,且無更殊勝之解脫[/b][/color]。”(《長部》)
[b]佛陀三乘共法之中,根本不存在比阿羅漢所證無餘涅槃更殊勝、更究竟、更無上的涅槃。[/b][b]阿羅漢必定究竟解脫,不受后有,也根本不存在阿羅漢回小向大、發願成佛之事。[/b][/quote]

註:以上引用皆出自《楞嚴偽經——阿含經VS偽大乘經》

[[i] 本帖最後由 斷無明 於 2018-11-29 12:31 PM 編輯 [/i]]

吳鄧.夏(一世) 2018-11-29 12:41

為何阿羅漢不是佛?

斷無明 2018-11-29 13:07

[quote]原帖由 [i]吳鄧.夏(一世)[/i] 於 2018-11-29 12:41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1249004&ptid=2787184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為何阿羅漢不是佛? [/quote]
看來法友並沒有靜心認真看在下發的文章啊,不然不會再有此問!

佛陀出世之本懷是令眾生皆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而不是為度眾生都去成佛!
因為聲聞阿羅漢是聽佛說法而覺悟,已經證得與佛無二無別的無餘涅槃,而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故而聲聞阿羅漢不是佛!
[quote] [size=3]佛滅五百年后入像法時,較早篡造的是般若部經,此時尚未建立一切眾生定當成佛之說,更不存在無量眾生發無上菩提心之事。[b]所謂的度眾生,依然是隨眾生心度其成三乘道,根本目的就是,皆令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而非皆令定當成佛。[color=Blue]恰如皆令一切眾生達解脫彼岸而渡之,而非皆令發願成船長、不求彼岸而勸化之;亦如皆令一切眾生脫離火場而救度之,而非皆令發願成消防員、不求出離火場而勸化之。[/color][/b]
比如:
★“少所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于發心中少所眾生行菩薩道。于是中亦少所眾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般若經》)
★“盡諸世界所有眾生。如是一切。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金剛經》)
[b]即便大肆貶低誹謗阿羅漢的《維摩詰經》,卻也有實事求是之處,即已斷除煩惱得究竟解脫的阿羅漢,必不再受后有,絕不存在再發無上菩提心、再受后有成佛之事。[/b]
比如:
★“我(大迦葉)等今者不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無間罪。猶能發意生于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發。”(《維摩詰經》)
★“如是聲聞諸結斷者。于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是故文殊師利。凡夫于佛法有返復。而聲聞無也。所以者何。凡夫聞佛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無上道意。”(《維摩詰經》)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起于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維摩詰經》)
[b]所謂的一切眾生定當成佛、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乃至如《法華經》般佛陀授記不受后有的阿羅漢當來成佛,此皆偽大乘胡編亂造的妄想法。[/b]
[b]註:摘自《楞嚴偽經——阿含經VS偽大乘經》[/b][/size]
[/quote]

[[i] 本帖最後由 斷無明 於 2018-11-29 01:24 PM 編輯 [/i]]

吳鄧.夏(一世) 2018-11-29 14:06

[quote]原帖由 [i]斷無明[/i] 於 2018-11-29 01:07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1250152&ptid=2787184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看來法友並沒有靜心認真看在下發的文章啊,不然不會再有此問!

佛陀出世之本懷是令眾生皆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而不是為度眾生都去成佛!
因為聲聞阿羅漢是聽佛說法而覺悟,已經證得與佛無二無別的無餘涅槃,而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故而聲聞阿羅漢不是佛!
... [/quote]

我是請教其他版友的見解。


"[b][color=Blue]與佛無二無別[/color][/b]" 就是佛,"[b][color=Blue]故而聲聞阿羅漢不是佛![/color][/b]" 是表面矛盾的。


釋迦牟尼與佛教徒的關係,不等于,釋迦牟尼的弟子阿難(阿羅漢)與佛教徒的關係。

釋迦牟尼與阿難無二無別都是佛,但與佛教徒的關係就有二有別,佛境界與人際關係混淆,造成阿難(阿羅漢)不是釋迦牟尼(佛)。

[[i] 本帖最後由 吳鄧.夏(一世) 於 2018-11-29 02:07 PM 編輯 [/i]]

PaoMa 2018-11-29 14:13

[quote]原帖由 [i]吳鄧.夏(一世)[/i] 於 2018-11-29 14:06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1252868&ptid=2787184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是請教其他版友的見解。


"與佛無二無別" 就是佛,"故而聲聞阿羅漢不是佛!" 是表面矛盾的。


釋迦牟尼與佛教徒的關係,不等于,釋迦牟尼的弟子阿難(阿羅漢)與佛教徒的關係。

釋迦牟尼與阿難無二無別都是佛,但與佛教徒的關係就有二有別,佛境界與人際關係混淆,造成阿難(阿羅漢)不是釋迦牟尼(佛)。 ... [/quote]
[b][size=5][/size][/b]
[b][size=5]佛陀的年代, [/size][/b]
[b][size=5]佛陀的佛弟子, 尊稱為阿羅漢或大阿羅漢...[/size][/b]
[b][size=5][color=#ff0000]佢哋唔叫自己為 [ 佛 ], 猜測純粹是對於佛陀的尊敬![/color][/size][/b]

吳鄧.夏(一世) 2018-11-29 14:20

[quote]原帖由 [i]PaoMa[/i] 於 2018-11-29 02:13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1253222&ptid=2787184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b][size=5]佛陀的年代, [/size][/b]
[b][size=5]佛陀的佛弟子, 尊稱為阿羅漢或大阿羅漢...[/size][/b]
[b][size=5][color=#ff0000]佢哋唔叫自己為 [ 佛 ], 猜測純粹是對於佛陀的尊敬![/color][/size][/b][/quote]



抱歉! 黑名單,不便留言。

吳鄧.夏(一世) 2018-11-29 14:35

猜測純粹是後世人將已經覺悟者(佛)演變成釋迦牟尼的專有名詞,由釋迦牟尼(佛)演變成釋迦牟尼佛 ---> 釋迦牟尼 = 佛 ---> 不是釋迦牟尼 = 不是佛 。

問: 佛在嗎?
答: 不在,他去了孤獨園授課呀!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阿羅漢、辟支佛、釋迦牟尼佛,有何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