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有小說 Les Miserables (中譯:《悲慘世界》)的愛好者嗎?

m.png 2019-3-24 19:46

如果有,邊幾個角色你最喜歡呢?

[attach]9471731[/attach]

[[i] 本帖最後由 m.png 於 2019-3-24 08:27 PM 編輯 [/i]]

tin118 2019-3-27 18:46

鏘巴路鏘 佢俾我既印象最深刻
我覺得真正既世界正正係由Jean呢一類人訴說出來
反而對Marius無咩好感,可能佢俾我感覺到只係活在相對較為自我既世界
呢本書係名符其實 所以先會成為經典

m.png 2019-3-27 19:01

[quote]原帖由 [i]tin118[/i] 於 2019-3-27 06:46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6881418&ptid=2811435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鏘巴路鏘 佢俾我既印象最深刻
我覺得真正既世界正正係由Jean呢一類人訴說出來
反而對Marius無咩好感,可能佢俾我感覺到只係活在相對較為自我既世界
呢本書係名符其實 所以先會成為經典 ... [/quote]


最喜歡的人物,毫無疑問是 Jean Valjean。我會形容他是個有血有肉的「近乎聖人」:經歷社會的殘酷、犯罪、逃獄、被抓、出獄、犯罪,被寬恕,徹底改過、發奮,嘗試逃避過去,良心責備,等等,實在太豐富了!

同意你對 Marius 的看法。但他卻能代表一般年輕人。

在小說裡,其實有個角色很吸引我的,就是一開始就出場的 Bishop Myriel (就是後來寬恕 Jean 的那個主教). 他的說話,經歷與反應充滿智慧,是這個角色讓我一直讀下去。:lDD_001:

[[i] 本帖最後由 m.png 於 2019-3-27 07:04 PM 編輯 [/i]]

tin118 2019-3-27 21:54

[quote]原帖由 [i]m.png[/i] 於 2019-3-27 07:01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496882043&ptid=2811435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最喜歡的人物,毫無疑問是 Jean Valjean。我會形容他是個有血有肉的「近乎聖人」:經歷社會的殘酷、犯罪、逃獄、被抓、出獄、犯罪,被寬恕,徹底改過、發奮,嘗試逃避過去,良心責備,等等,實在太豐富了!

同意你對 Marius 的看法。但他卻能代表一般年輕人。

在小說裡,其實有個角色很吸引我的,就是一開始就出場的 Bishop Myriel (就是後來寬恕 Jean 的那個主教). 他 ... [/quote]

的確,主教可以算係小數既好人,良善之人。係故事中主教既作用好重要,我既睇法係佢救贖Jean既內心並且呢種行為相等於打破一種框架,亦係為Jean指引一個轉折點既核心人物。
試問若Jean從未遇上Bishop Myriel 即所謂命運之人,亦唔會有往後既遭遇,可能worse than the worst.
所以Bishop 對Jean黎講可以話係如同黑暗孤寂中既燭火,改變了佢既心態
可能呢種形容比較強烈,但套用係現實中的話,若有人遇上如同此般的燭火,相信亦會十分感動

m.png 2019-3-31 13:54

就不如我又 post 一篇當年的文章,讓其他人更認識小說裡的角色。:smile_o05:

《孤星淚》因為是音樂劇,所以很多時代和人物背景都只是用一句話,或者一個字,就交代了。我作為粉絲,近日為一些朋友提供了一些背景補充資料,希望可以幫助朋友們更能理解故事和裡面的角色。

現在於這裡分享,盼望一些喜歡那劇的朋友也覺得有用。

時代背景
電影開始時,是1815年秋天,是法國大革命之後25年。雖然1789年的大革命推翻了當時的帝制,但1804拿破崙重新建立帝制。

Jean Valjean (冉阿讓)
故事主角。Jean 二十五歲時靠剪樹和做雜工為生,與已為寡婦的姐姐,和姐姐的七個孩子一同居住,生活清貧。一個冬天晚上,家裡沒有食物,孩子非常飢餓,於是 Jean 走到一間麵包鋪,打破店鋪的玻璃,偷走一些麵包,卻當晚被捕。因為店主是住在店舖裡的,所以 Jean 被告以較嚴重的入屋行劫罪,法庭判了他五年。Jean 入獄後,她姐姐一家的生活也變成毫無依靠。後來 Jean 聽說他姐姐走到巴黎打工,身邊只剩下一個孩子。

這些事情,加上獄中奴隸般的生活,令 Jean 感到社會對他的懲罰太重,使他慢慢憎恨世界,也導致他後來多次不顧後果地逃獄,最後總共坐了十九年監。這解釋為何 Jean 出獄時心裡如此憎恨世界,要以牙還牙。

Fantine (芳汀)
在小鎮 Montreuil 出生,自幼無父無母,15歲隻身到巴黎闖一闖,靠做縫紉工作為生。後來她與另外三位年輕女士跟四位二十多歲,在巴黎讀書的大學生拍拖。四對『拖友』常常一起遊玩。後來那四位男士要離開巴黎,於是合謀一同驀然離開她們。Fantine 的三位朋友只能當作是發了一場夢,但 Fantine 那時卻已懷了男友的骨肉。那一年是1819年,Fantine 十八歲。

三年後,Fantine 變賣了所有東西,帶着女兒 Cosette(柯賽特)和八十法郎離開巴黎,打算回去她的家鄉生活。但一路上她憂慮找工作的問題,因為 Montreuil 是個思想比較保守的地方,她單親帶着女兒是很難找到工作的。

沿途經過小鎮 Montfermeil ,在一間旅館前面遇到旅館老闆娘 Thenardier 太太和她的兩個女兒。Fantine 誤以為 Thenardier 太太是一個很有愛心的媽媽,所以決定把 Cosette 暫時寄養在老闆娘那裡,答應每月寄上七法郎作為寄養費,再加上四十二法郎為上期。Fantine 帶着淚離開,卻不知道老闆 Thenardier 和老闆娘其實是因為他們的欠債快到期,才為了那四十二法郎上期而收容 Cosette。後來他們騙 Fantine, 說 Cosette 常常生病,不停要求她寄更多的錢來。

Fantine 到 Montreuil 後,在市長 Madeleine 所開的工廠內工作。

Mr and Mrs Thenardier (德納第夫婦)
一對流氓夫婦。Thenardier 先生曾在1815年的滑鐵盧戰役中,和其他貧民乞丐一起遠遠跟隨着拿破崙的軍隊,目的是要在戰役過後,在已死的士兵身上找值錢的東西。這也解釋他為何在電影裡穿着拿破崙軍隊的外套(當然是從死人身上偷來的)。在『悲慘世界』小說中還有一個特別的情節:在滑鐵盧戰役法軍戰敗後,受重傷的法軍上校 Georges Pontmercy(就是故事另外一個角色 Marius Pontmercy 的父親)誤以為 Thenardier 是他的救命恩人,所以在留給 Marius 的信中要求他兒子替他向一個叫 Thenardier 的人報恩。

Thenardier 夫婦後來在 Montfermeil 開了一間旅館。他們的大女兒叫 Eponine(艾潘妮),也是電影中的一個角色。

Javert (沙威)
一個法國的警官,一生堅信正義,法律和國家權威。他本身是在監獄裡出生的,所以他對罪犯特別討厭。

Bishop (主教)
故事發生時主教已75歲。他每年把大部分教廷送來的生活費用於周濟窮人,所以雖然身為一個教區主教,但他的生活非常簡樸,跟年老的妹妹和一個家傭住在一間小屋內。主教家裡唯一比較名貴的東西是他家族(法國大革命時家族失去一切)留下來的銀器餐具和燭台。

Marius (馬利尤斯)
巴黎一名熱血大學生青年。從小與富有的祖父居住,從祖父口中一直相信他的親生父親(之前提過的上校 Georges Pontmercy )離棄了他。18歲那一年,當他爸爸死後,Marius 才發現原來多年來,祖父因為與他父親的政見分歧,不准父親跟自己的兒子接觸。所以 Marius 痛恨他的祖父,寧願挨窮也要離開祖父。

Paris Uprising of 1832 (1832 巴黎共和黨人起義)
不少人,包括香港的一些影評,甚至我剛剛看完的 TVB 新聞,都誤以為電影裡的革命是我們唸書時聽過的那場法國大革命! 但實質上故事裡的是1832年巴黎共和黨人起義,又稱六月暴動,一場發生在法國大革命四十幾年後的一次反君主制起義。起義主要由巴黎支持共和制的貴族青年學生領導,維持了不足兩天,最終在政府軍的鎮壓下失敗,估計超過800人被殺。(是不是似曾相識呢?)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小說 Les Miserables (中譯:《悲慘世界》)的愛好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