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中心的流彈 2019-6-25 18:48
睇到一篇文章,講嘅系依家普洱嘅制作工藝,覺得很抵大家探討,帖文如下:傳統普洱制作需攤晾,殺青,揉捻,曬干,蒸壓,乾燥,工藝流程簡單原始,呢種工藝出嚟嘅成品就會有原普洱茶應有嘅味道,最基礎嘅苦,澀等曬青茶特有嘅表現系一定要存在嘅。但諸君可曾留意過,很多依家所謂嘅"普洱茶"都已經變了呢?不再系早期熟悉嘅啲苦澀,反而系出奇嘅香,滑,甜,柔。除卻一些協調性非常好嘅,讓人飲起嚟感覺唔錯之外,其他嘅啲,飲起嚟似綠茶,似紅茶,似烏龍嘅口感讓人飲起嚟適口性佳,甜滑以外,還算系我哋熟悉嘅雲南大葉種曬青茶咩?呢些茶讓更多嘅新接觸普洱嘅茶友能夠接受,中意上普洱,但其後期嘅轉化卻很讓人擔憂,擔心失去越陳越香嘅本質。苦澀感系普洱茶後發酵嘅基礎元素,如果冇了,佢又會走向何方呢?
大倌叔叔 2019-6-25 22:27
個人認知普洱生茶後發酵的主要元素並不是單純說苦澀的內含物質。但現今的製作工藝改良後,將來對後發酵會產生什麼影響這是全業界也未能解答的。建議在藏茶時注意新舊茶的配搭均衡,有條件的情況下自己訂製。既可以控制成本也保證產品絕對迎合個人口味。
大倌叔叔 2019-6-26 21:58
雖說後期轉化看倉儲,但依家的生茶大部分也不是日光曬乾的,通過高溫烘乾後後期轉化邊個都唔敢講將會變成點⋯⋯等時間去驗證啦哈哈
R.Man 2019-8-20 00:12
[quote]原帖由 [i]大倌叔叔[/i] 於 2019-6-26 09:58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01749798&ptid=28314489][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雖說後期轉化看倉儲,但依家的生茶大部分也不是日光曬乾的,通過高溫烘乾後後期轉化邊個都唔敢講將會變成點⋯⋯等時間去驗證啦哈哈 [/quote]
咁樣嘅制程啲茶?
唔使等待喇!
啱喝就喝吧喇,
現買即享受,唔錯嘅!
提示:
浮雲大哥有曰:買對茶,藏對茶
[[i] 本帖最後由 R.Man 於 2019-8-20 12:22 AM 編輯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