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生活職場、點點滴滴

peppa 2020-5-17 14:05

C先生說,香港人不要把時間放在政治上,應該專注經濟,香港才會有出路。

peppa 2020-5-17 16:38

為了逃避大陸的政治運動,走難到香港。
到香港不是為了攪政治,純粹搵食。
喜歡攪政治的,繼續留在大陸。
由於英殖統治,香港人得以喘息,不需攪政治。
香港回歸,喜歡攪政治的手申延至香港。
如何要一班不想攪政治的人有政治敏感度呢?

peppa 2020-5-17 16:44

一方面要求香港人專注經濟,不要事事政治化。
另一方面又要求香港人,處理事情要有政治敏感度,以免誤踏地雷。
神又係你,鬼又係你。

peppa 2020-5-17 19:32

「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
我第一次從報章看到此題目,沒有特別感覺。
有人看到以上題目,立刻聯想到日本侵華、八年抗戰、南京大屠殺、慰安婦....
「有無攪錯,利多於弊? 重駛討論?」

peppa 2020-5-17 19:42

如果題目改為...
「1900-45年間,德國為歐洲、世界帶來的利多於弊。」
我即時的感覺比較強烈:「希特拉這個惡魔,為歐洲和世界帶來地獄。」
身為中國人,我為什麼對「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這句說話,沒有什麼強烈反應呢?

[[i] 本帖最後由 peppa 於 2020-5-18 09:34 AM 編輯 [/i]]

peppa 2020-5-17 19:50

中學本人修讀中史,由堯舜禹讀到宋元明。
同時我也有修讀世界歷史,包括歐洲史(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史、印度史和中國史,中國史不包括國共內戰和新中國。

peppa 2020-5-17 20:01

對歐洲流行文化,本人沒有什麼涉獵,但是對日本流行文化,例如日劇、日語流行曲、日本烹調、漫畫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喜愛。
會否由於我對日本文化的認識或認同,所以當看到「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標題的時候,不會立刻上腦,與日本侵略中國、八年抗戰、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等等連繫上?

peppa 2020-5-17 20:08

是否由於本人對歐洲流行文化,沒有什麼涉獵和喜好,所以對「1900-45年間,德國為歐洲、世界帶來的利多於弊」這句說話的反應較為強烈呢?
一看見此標題,我立刻聯想到希特拉。
正衰人!

[[i] 本帖最後由 peppa 於 2020-5-17 08:22 PM 編輯 [/i]]

peppa 2020-5-17 20:09

因為我只知道對方[國家]的壞,而不知道對方的好。

[[i] 本帖最後由 peppa 於 2020-5-17 08:26 PM 編輯 [/i]]

peppa 2020-5-17 20:19

有人對魚、蝦、蟹特別敏感。
有人對政治特別敏感。
我尊重你對政治特別敏感,但是為何你要迫人對魚、蝦、蟹特別敏感呢?

[[i] 本帖最後由 peppa 於 2020-5-18 10:57 AM 編輯 [/i]]

peppa 2020-5-18 22:43

如果問題更改為:「2019-20期間,新冠狀病毒疫情對中國和世界,是否利多於弊呢?」
會否又政治不正確呢?

[[i] 本帖最後由 peppa 於 2020-5-19 11:42 AM 編輯 [/i]]

peppa 2020-5-19 12:56

今年有5214人報考DSE世界歷史科。
無論該有爭議性的題目會否被取消,考評局可否做做統計,有多少考生答「利多於弊」?

[[i] 本帖最後由 peppa 於 2020-5-28 12:51 PM 編輯 [/i]]

peppa 2020-5-22 10:49

「一生飲奶計劃」可能在中國上馬。
有多少人對中國本土奶製品有信心?我對三聚氰胺奶粉還心有餘悸。

peppa 2020-5-26 13:46

[quote]原帖由 [i]peppa[/i] 於 2020-5-19 12:56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18861000&ptid=28983544][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今年有6079人報考DSE中史科。
無論該有爭議性的題目會否被取消,考評局可否做做統計,有多少考生答「利多於弊」? [/quote]
38%考生答「利多於弊」,即是有1981考生認同。為什麼會答利多於弊?二戰日本侵華這一點,已經蓋過所有利,如有的話。
無論此題會否被取消,考試局有需要閱卷並歸納考生利多於弊的論點,如論點有問題應該駁斥並向公衆報告。
本人並不同意取消此題,原因如下。
(1) 有人舉出此題列出的例子有偏頗,誤導考生。在有偏頗誤導的情況下,依然有五成考生答弊多於利,證明其獨立思考能力尚佳,取消此題對他們不公平。
(2) 教育不是禁止討論、無需討論、無必要討論,不是由於擔心影響對方感情而不討論。
(3) 教育是要培養學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如果處處禁區,我們的下一代就會變成畏首畏尾的人。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中國國民,對國家發展絕對是利多於弊。
(4) 教育並不只限於課室內。如果題目取消了,原因是傷害了民族感情,學生學不到什麼,只會怪政府限制言論自由。如果此題不取消,改卷後可以列舉出利多於弊的錯誤論據,公告天下,那麼不單止dse考生,整個社會(包括中小學生)都上了一堂歷史課。

利申:本人並沒有親戚朋友有子女參加本屆dse考試同時考世界歷史科。

[[i] 本帖最後由 peppa 於 2020-5-28 12:53 PM 編輯 [/i]]

peppa 2020-5-27 12:10

報章上時有報導,某某人是愛國愛港商人。
商人不是最愛錢嗎?
當然,愛錢的商人可以同時愛國、愛港,但是一定是錢行先。

peppa 2020-5-28 13:06

“The only thing that interferes my learning is my education” - Albert Einstein

peppa 2020-5-28 13:18

如果有人嘗試推翻美國政權,建立共產政權,此人便犯了顛覆國家罪。
如果有人嘗試推翻中國政權,建立民主多黨政權,此人一樣是犯了顛覆國家罪。

peppa 2020-5-31 02:17

為什麼澳門為23條立法,國際沒有什麼迴響?
外國也有國安法,為什麼中國在香港訂立國安法,國際會有激烈反響呢?

peppa 2020-6-1 13:29

譚惠珠認為,中國不是一黨專政,而是一黨領導、多黨合作。
請問譚,和共黨合作的黨是什麼黨?

peppa 2020-6-3 10:55

為什麼人會互相歧視?

peppa 2020-6-4 16:59

如果沒有性高潮,相信沒有人願意做愛。

peppa 2020-6-12 13:39

Sometimes...
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

peppa 2020-6-14 16:00

今天在地鐵站出口想轉乘的士,不知的士站在那裡。回頭問站內職員,該職員清楚提示,終於上了的士。
人間有情。

peppa 2020-6-15 00:14

大國博弈,小市民終日惶恐不安。

peppa 2020-6-15 00:21

小市民終日惶恐不安,如何可以專心工作、專心上課、大肆消費、生兒育女和振興經濟呢?

peppa 2020-6-15 00:27

城市要好好發展,必定要有足夠相關人材支持與維繫。
人心惶惶,人材只會選擇離開。

peppa 2020-6-16 13:07

香港人對大陸政權,心態其實是頗複雜的。
那些受過文革苦難的香港人,或有親戚朋友受過文革苦難的香港人,很多都選擇移民,而且97年前後都已經走了。
不過,他們同時對中國政權大力改善國民生活水平,提升國力,感到安慰。

peppa 2020-6-18 13:04

你相信人有靈魂嗎?
上天堂、下地獄的都是靈魂,一般人都是如此相信的。
如果一出世就是一個智障,他的靈魂也是一個智障嗎?一個智障靈魂的存在,有價值嗎?

peppa 2020-6-18 13:08

電腦有中央處理器,所以懂得運算。
人有腦袋,所以有思想、感情、觸覺和自我意識。
靈魂乃人死後的存在,應該有思想、感情、觸覺和自我意識,所以靈魂應該有類似腦袋的東西。
如有,在那裏?

peppa 2020-6-18 13:11

如果人有靈魂的話,當人在世未死的時候,究竟是肉身的你思考話事、還是靈魂在思考話事呢?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生活職場、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