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猜想香港泳手杜敬謙的死因

agentsmiths 2020-10-28 21:20

[table][tr][td]醫生指出 他的猝死一般與心臟有關。
當運動員 大量的訓練時, 身體會流出很多汗, 而游水也是會出汗的。
身體流汗 會流走一些電解質,
因此運動員 在訓練 休息期間, 大多會喝 含豐富電解質的 運動營養飲料。
從資料得知, 游泳運動 是比陸上的體育運動 更加使人口渴, 好像因為游泳是用口呼吸, 會蒸發更多口裡的水分。
因此或許游泳選手訓練, 會比陸上體育運動員, 需要 補充更多的水分。
但假如游泳運動和陸上的體育運動, 出汗的比例是差不多的, 也是說流失的電解質是差不多, 游泳 運動員需要喝更多的水分。 但假如那名 游泳運動員 只喝 運動能量補充飲品, 就有機會 吸收過量的電解質。
運動 能量飲品 的電解質 其中一樣是鉀,而鉀攝取過量可會造成心律不整,嚴重者可能會心跳停止。

因此猜想這名游泳運動員, 那天長時間的訓練, 然後只喝運動能量飲品來代替水, 結果吸收鉀過量, 引起心跳停止, 所以在運動訓練期間, 猝死了。[/td][/tr][/table]

agentsmiths 2020-10-28 21:21

[url=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307922/%E6%9D%9C%E6%95%AC%E8%AC%99%E9%80%9D%E4%B8%96-%E6%AD%BB%E5%9B%A0%E5%BE%85%E6%9F%A5-%E9%86%AB%E7%94%9F%E6%8C%87%E9%81%8B%E5%8B%95%E9%87%8F%E7%AA%81%E5%A2%9E%E5%8F%AF%E8%AA%98%E7%99%BC%E9%9A%B1%E6%80%A7%E5%BF%83%E8%87%9F%E7%97%85]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307922/%E6%9D%9C%E6%95%AC%E8%AC%99%E9%80%9D%E4%B8%96-%E6%AD%BB%E5%9B%A0%E5%BE%85%E6%9F%A5-%E9%86%AB%E7%94%9F%E6%8C%87%E9%81%8B%E5%8B%95%E9%87%8F%E7%AA%81%E5%A2%9E%E5%8F%AF%E8%AA%98%E7%99%BC%E9%9A%B1%E6%80%A7%E5%BF%83%E8%87%9F%E7%97%85[/url]



[table][tr][td]【杜敬謙逝世】死因待查 醫生指運動量突增可誘發隱性心臟病

社會新聞

撰文:鄭翠碧陳倩婷

2019-03-19 19:28

最後更新日期:2019-03-19 20:35

26歲的香港泳手杜敬謙於香港時間今早(19日)於美國訓練期間猝死,香港體育學院發聲明指杜敬謙於熱身後因身體不適送院,最後證實不治。浸會大學體育及運動學系副教授雷雄德指,猝死一般與心臟有關,而游泳是運動強度最大的運動之一,對心臟負荷較大,他建議有心臟病遺傳史的人士應接受心臟造影掃瞄檢查,以診斷自己有無心臟問題。

有急症科醫生估計,可能與心肌炎或腦部「爆血管」有關;有心臟科醫生則表示,部分隱性心臟問題如心肌肥厚沒有明顯病徵,即使有運動習慣、年紀較輕的人亦可能發病,建議市民若運動期間有不妥便應求醫。

杜敬謙有「香港飛魚」之稱,他的離世震驚本港泳界。(資料圖片)

三大猝死原因都與心臟有關

雷雄德表示,一般而言,游泳運動員的熱身項目包括肌肉、關節、心肺的熱身,亦會下水游泳,在數分鐘內提升心肺功能。

他引述美國在1980年至2006年間的一個研究,指在26年間有40個年輕泳手猝死,惟強調美國的運動員以百萬計,數量十分多,所以只佔其中一個很少的比例,大概每十萬人中少於1人猝死。他稱,猝死有三大原因,都與心臟有關,分別是心肌肥厚、冠狀動脈異常、心肌炎,亦有少部分運動員因碰撞而死,如撞到腦部或被球類擊中胸膛,就有機會引發心臟病。

+8

雷雄德指游泳是運動強度最大的運動之一,對心臟負荷較大。(資料圖片)

如胸口悶、唞不到氣、出冷汗,就屬異常,不要以為年輕就無事,要聆聽身體。

雷雄德教授

雷雄德並指,游泳和田徑是運動強度最大的運動,「打籃球雖然需要體力,但也講戰術,但游泳就不可留力,要百分百去到盡,對心臟負荷較大。」他補充,如運動員在游泳期間突感不適,可能會遇溺,救援人員需先救他上水,再為他急救,救治時間就更為延遲。

家族有心臟病史運動員應做心臟造影掃瞄

他表示,一般而言,心臟病未必有明顯病徵,而在家庭醫生的檢查亦難以發現,需由心臟專科醫生做心臟造影掃瞄才能檢驗出來,但費用約需3萬多元;他指如體院為所有運動員做心臟造影掃瞄,就有資金問題。他認為,家族有心臟病史的人屬高風險人士,就應接受心臟造影掃瞄檢查,「有研究指可以減低出事風險約四、五成。」

他並提醒,如任何人在做運動時感到異常不適,就應求診,「如胸口悶、唞不到氣、出冷汗,就屬異常,不要以為年輕就無事,要聆聽身體。」[/td][/tr][/table]

zerobyte 2020-10-28 22:00

[quote]原帖由 [i]agentsmiths[/i] 於 2020-10-28 09:20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26920880&ptid=29507743][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醫生指出 他的猝死一般與心臟有關。
當運動員 大量的訓練時, 身體會流出很多汗, 而游水也是會出汗的。
身體流汗 會流走一些電解質,
因此運動員 在訓練 休息期間, 大多會喝 含豐富電解質的 運動營養飲料。
從資料得知, 游泳運動 是比陸上的體育運動 更加使人口渴, 好像因為游泳是用口呼吸, 會蒸發更多口裡的水分。
因此或許游泳選手訓練, 會比陸上體育運動員, 需要 補充更多的水分。
... [/quote]
其實大部份游泳運動員係習慣咗訓練嘅時候乜都唔飲
多數都係游完水先至飲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猜想香港泳手杜敬謙的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