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死亡的困擾

jacky2113 2020-12-3 18:07

極好的經文,分享給大家:loveliness:


南傳上座部佛教唸誦集 第九品 箭經 瑪欣德尊者

──《經集·第3品·第8經》

在此人世間,生命無相、不可知,苦難、短暫,它與苦結合。

實在沒有辦法能使生者不死,到了年老即死亡,這是眾生的定法。

猶如果子成熟,即有掉落的危險,如此,出生之人時常有死亡的危險。

猶如陶工所做的陶器,一切最終會破碎,人的生命也如此。

無論年幼或年長,愚人還是智者,一切都受死神控制,一切都以死亡為歸宿。

他們被死神打敗,前往他世,父親救護不了兒子,親人救護不了親人。

親人們觀望著、涕泣著,看著一個一個人被帶走,猶如趕牛進屠場。

世間如此受死亡和衰老折磨,所以,智者瞭知世間的規律,不再憂傷。

若不知其[入胎時的]來路或[死後的]去路,看不見兩者的盡頭,悲傷也無益。

癡迷傷害自己。假如悲傷能帶來任何意義,那麼明眼者也會那樣做。

哭泣和憂傷並不能使心獲得平靜,只會增加生起的痛苦,傷害身體。

變得消瘦、憔悴,自己傷害自己,死者並不因此復活,悲傷也無益。

不捨棄憂傷,會陷入更多的痛苦;為死者悲泣,受憂傷支配。

請看其他隨其業[準備]離去的人,受死神控制,在此戰慄的眾生。

[人們]有種種想法,但實際卻是另一面,別離就是這樣。看,世間的規律。

即使活到一百歲,或者更多年,還是要與親族別離,捨棄此世的生命。

所以,聽了阿拉漢的[說法]後,調伏悲傷;見到死者逝世,「我的[親人]已不再活了。」
猶如用水撲滅燃燒的房子,如此,一位堅定、有慧、智者、善良的人,如風吹棉絮般迅速驅除生起的憂傷。

對自己的悲傷、貪求和憂慮,為自己謀求快樂者,應拔出自己的箭。

已拔出了箭,獨立,內心獲得寂靜,超越一切憂愁,無憂、寂滅。

香煎狂野的海鮮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死亡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