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net00 2021-3-14 12:30
昔日大事回顧 6.18 山泥傾瀉慘劇
[url=https://youtu.be/_dcPwn8CdL4]https://youtu.be/_dcPwn8CdL4[/url]
偶然在 YouTube 看到上述資料片段, 不禁想起當年在現場與救援部隊搶救災民點滴, 片段, 至今仍歷歷在目!
此宗山泥傾瀉慘劇發生於1972年6月18日(史稱6.18事件)在觀塘雞寮(翠屏邨現址), 山泥傾瀉淹沒整個寮屋區/臨時安置區。同日香港半山區旭龢大廈亦發生同樣慘劇, 貧富人士同遇上悲慘命運, 兩宗慘劇死亡人數多達百幾人。是筆者耳聞目睹香港傷亡人數最多之大自然災難。
當時筆者駐守機動部隊PTU (藍帽子), 本大隊係首先在現場展開救援工作其中一支部隊。最先到達現場救援隊伍包括觀塘警區同事, 東九龍衝鋒隊, 消防員及救護員等等。到達現場時, 只見現場遍佈泥濘, 整個寮屋區被泥土淹沒。現場一片愁雲慘霧, 悽風苦雨。封鎖線外, 呼兒喚母啼哭之聲, 此起彼落, 令人動容, 慘不忍睹! 雖然天仍下着大雨, 各救援人員迅間衣履盡濕, 混身泥濘, 仍奮不顧身, 搶救災民。未幾, 救出一批批災民, 眼見所有被救災民俱滿身泥濘,眼耳口鼻皆被泥濘遮蓋, 不見面目, 有些已無生命跡象。因死傷者人數眾多, 雖然救護車不斷增援, 穿梭來往, 仍不敷應用。於是大隊長下令徵用本部隊大卡車協助運送死傷者往醫院。
一段時間後, 忽聽到轟然聲響, 人聲嘈雜, 喊聲震天。抬頭一望, 見到鄰近徙置區人頭湧湧, 坊眾站出走廊大聲吶喊, 掌聲雷動, 不斷呼叫為救援部隊打氣。從未聽過有如此大聲音頻呼 "差人好嘢, 多謝你哋!" 救援部隊同事雖幾近筋疲力盡, 仍鼓其餘勇, 繼續發掘, 拯救災民。
雖然與各救援部隊同事盡力搶救, 救出不少災民, 但仍有近百人罹難。近距離目睹生命流失/消失而未能拯救, 深感人類之渺小, 面對大自然災害應對能力有限,無奈, 無力感, 油然而生! 災場環境, 災民慘狀, 慘況, 至今仍難以忘懷!
vicky-chan 2021-3-14 13:46
618雨災由於當年已經有電視機
很多人從電視新聞看到,令人震驚
至今仍難以忘記……
sarinaa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vicky-chan 2021-3-15 04:10
618當天晚上,歡樂今宵發起救災籌款
各方藝人名人傾巢而出,包括當時仍在世的粵劇名伶
任劍輝,新馬仔,麥炳榮,鳳凰女等。
結果善款達三百萬(1972年三百萬是天文數字)
sinnet00 2021-3-15 18:15
[quote]原帖由 [i]vicky-chan[/i] 於 2021-3-15 04:10 A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2880851&ptid=29771655][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618當天晚上,歡樂今宵發起救災籌款
各方藝人名人傾巢而出,包括當時仍在世的粵劇名伶
任劍輝,新馬仔,麥炳榮,鳳凰女等。
結果善款達三百萬(1972年三百萬是天文數字) [/quote]
李後主 去國歸降
愚見認為任白版本最出色,只因筆者是任姐,仙姐歌迷,粉絲。
任姐,仙姐已退出舞台多年,以下版本是應邀於1972年6.18山泥傾瀉慘劇義唱籌款,雖然已非當年之勇,惟覺風采猶在,演繹令人如痴如醉(據聞當晚仙姐扶病演出),慨歎天籟之音已成絕響,只能在視頻,唱機中回味。
亦嘆任白後繼無人,龍劍笙,梅雪詩繼承衣缽,已得真傳,惜已踏入古稀之年矣!
[url=https://youtu.be/wD3kxD3ZQtw]https://youtu.be/wD3kxD3ZQtw[/url]
cannycandy 2021-3-15 21:24
細時住過幾星期木屋, 一打風落雨就好驚晶屋會冧, 見大雨時屋企人要執定証件同簡單衣物落旅行袋隨時要走, D雨聲落在鐵皮屋頂上好難瞓得著
sinnet00 2021-3-15 22:26
[quote]原帖由 [i]cannycandy[/i] 於 2021-3-15 09:24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2915583&ptid=29771655][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細時住過幾星期木屋, 一打風落雨就好驚晶屋會冧, 見大雨時屋企人要執定証件同簡單衣物落旅行袋隨時要走, D雨聲落在鐵皮屋頂上好難瞓得著 [/quote]
五十年代香港人居住環境
引言
陶三姑 - 五,六十年代電影配角,拍片幾百部,可能係最多產特約演員。年紀較長香港居民必定認識,除非從未睇過粵語片(較年青朋友可能在午夜播影粵語長片中看過) ,陶三姑擅演潑辣,巴渣,兇惡包租婆。在刻劃五,六十年代社會狀況電影中,大多一出場必定係包租婆,狠辣追租, 惡形惡相形象深入民心,成為包租婆icon。兒時真見過惡包租婆收租,追租,雖不至如陶三姑般狠辣,面容及行為動作頗尖酸刻薄。近年以電影「功夫」中元秋最為神似,最有話題性。
五十年代香港人生活艱難困苦,當時香港社會經濟落後,市民多屬貧苦大眾,居住環境很差。兒時所居是兩層高舊式唐樓,居住環境狹窄,筆者住下層,難以想像大約700呎地方竟住了五家大小合共30人,包括板間房及牀位。一邊是板間房,另一邊是床位,由一條非常狹窄走廊分隔,最尾是公用廚房。如在煮飯時間,尾床位一家五口會受燒柴炊煙影響。那年代燒柴是惟一選擇,火水爐因火力不夠猛而被大部份人棄用。
曾有部電影「一家八口一張牀」十分誇張,現代人不能想像,匪夷所思,實真有其事。其中住在板間尾房一家人育有六千金,真正一家八口一張牀。當時居住環境比起現今劏房,牀位更差。雖生活窮困,居住環境擠迫,同屋住客相處和睦,互相照應,充滿溫情。間有爭執磨擦,吵架,在居住環境狹窄下,在所難免。記憶所及,從未見過同屋住客大打出手。
註:「一家八口一張床」是一部1952年上映的港產影片。市民誤以為只是一齣電影,因而感覺“誇張了一點”。其實是當年報紙新聞記者以頭條揭露一個貧困家庭的悲苦,引起社會很大震撼。是先有這則真人真事新聞,引起社會共鳴,電影公司然後以此事實為題材拍成電影,片名仍採用報紙原標題 - 「一家八口一張床」。
香港的公共房屋計劃始自上世紀50年代初,此德政為市民改善生活居住環境。
超過半世紀以來一直為低收入家庭解決住屋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1954年,政府在石硤尾興建首個徙置屋邨以安置大火災民。香港公共房屋最初稱為徙置區,及後有廉租屋加入,統稱公共屋邨。公共屋邨的建築風格、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習俗文化不斷演變,成為歷史一部份,香港人的回憶。後期有居屋興建,售買予收入較佳,但賣不起私人樓宇市民。
當時人人辛勤工作,自食其力,賺取微薄薪酬以維持生活。政府經多年運作,已經設立安全網,提供各種援助,福利。亦有很多公私營慈善機構加以援手,情況獲極大改善。市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因何現今市民適應,承受能力反而大大倒退? 有部份人士只識怨天尤人,埋怨政府支援/照顧不足。極複雜社會問題,且已觸及政治課題。政治,不作討論。
cannycandy 2021-3-15 23:10
七八十年代想盡快上到公屋有d人會買入有登記號碼既木屋入住,等遷拆時就可以搬上樓,但當時都要幾仟蚊一間,要問親戚朋友借先夠錢買
sinnet00 2021-3-15 23:23
[quote]原帖由 [i]cannycandy[/i] 於 2021-3-15 11:10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2919765&ptid=29771655][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七八十年代想盡快上到公屋有d人會買入有登記號碼既木屋入住,等遷拆時就可以搬上樓,但當時都要幾仟蚊一間,要問親戚朋友借先夠錢買 [/quote]
此情況很常見。亦有很多人被騙徒所騙,不單冇屋往,且債務纒身,苦不堪言!
cannycandy 2021-3-16 00:37
仲有一種上樓方法係為水上人而設, 當時政府需要收回一些沿岸地域或避風塘填海發展, 向一些漁民提供居所而放棄漁船, 但前題是有船主牌及漁船有登記就可免費補償一個單位居住, 現時西貢海鮮街幾層高既唐樓就係比返漁民上樓住
sinnet00 2021-3-16 09:52
[quote]原帖由 [i]cannycandy[/i] 於 2021-3-16 12:37 A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2922094&ptid=29771655][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仲有一種上樓方法係為水上人而設, 當時政府需要收回一些沿岸地域或避風塘填海發展, 向一些漁民提供居所而放棄漁船, 但前題是有船主牌及漁船有登記就可免費補償一個單位居住, 現時西貢海鮮街幾層高既唐樓就係比返漁民上樓住 [/quote]
因建設萬宜水庫,有不少附近村民獲分配公屋,搬遷津貼或補償。亦有一些居住在木屋區,臨屋區等等因天災,火災及其他災難,家園被毀,經核實資格後會獲得分配公屋。
sinnet00 2021-3-18 11:11
[quote]原帖由 [i]sinnet00[/i] 於 2021-3-14 12:30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2848350&ptid=29771655][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昔日大事回顧 6.18 山泥傾瀉慘劇
https://youtu.be/_dcPwn8CdL4
偶然在 YouTube 看到上述資料片段, 不禁想起當年在現場與救援部隊搶救災民點滴, 片段, 至今仍歷歷在目!
此宗山泥傾瀉慘劇發生於1972年6月18日(史稱6.18事件)在觀塘雞寮(翠屏邨現址), 山泥傾瀉淹沒整個寮屋區/臨時安置區。同日香港半山區旭龢大廈亦發生同樣慘劇, 貧富人士同遇上 ... [/quote]
6.18 山泥傾瀉慘劇延續篇
靈異事故 俾鬼壓
序言
鬼神之説, 自古流傳, 人們多數受民間流傳迷信所影響, 潛移默化, 深印腦中, 固一旦受環境影響, 如遇有陰森環境, 風聲樹影, 驚恐之心, 由然而生, 所謂疑心生暗鬼。鬼神之説,信則有, 不信則無, 筆者並不相信, 亦不否定, 因並無科學或實質證據証明有或無(其實並非科學範疇)。遇/撞鬼之説多屬道聽途説或穿鑿附會, 人類對於知識範疇以外之事物, 懷有恐懼之心, 本屬正常。
曾有數次親身經歷及耳聞目睹有人報稱遇鬼/撞鬼, 雖不相信, 但報稱遇鬼俱是不苟言笑, 說話可信之人。筆者態度不置可否, 不能否定鬼魂/靈體之說。即使世上有鬼魂/靈體存在, 相信不是每個人都會遇到。推測可能腦電波相配, 接收到訊息, 方能 '遇鬼' , 此種説法, 較為科學(?)及令人接受。
親眼目睹一宗遇鬼/俾鬼壓之靈異事故:
背景簡介
日期: 1972年6月18日連場豪雨引致山泥傾瀉天災之後幾日。
地㸃: 半山區旭龢大廈災難現場。
當時駐守PTU機動部隊(藍帽子), 在觀塘雞寮(今翠屏邨)現場搶救災民, 經過一段長時間工作, 由其他支援部隊增援接更, 本部隊撤離現場。
兩, 三日後, 本部隊移師往香港半山區旭龢大廈支援/接替災難現場救援/發掘工作。因為已經過了幾天, 相信被困, 活埋於山泥傾㵼下災民, 生存機會渺茫, 只是盡人事及將屍體挖掘出, 以便㸃算死亡人數。
事發當日值班夜更, 到達現場時, 一股極其難聞氣味, 衝鼻而至, 因山泥加上被摧毀大廈建築廢料, 經過曝曬及夾雜屍體氣味, 所有救援人員均須戴上口罩, 現場開動多把大牛角風扇驅散氣味, 晚上開動多盞探射燈, 多部發電機運作, 日以繼夜展開救援, 發掘工作。由於不能開動機器, 只能靠人手用工具挖掘, 搜救倍增困難。警察負責災區封鎖, 嚴禁任何非工作人員進入; 接近災區及在指定地點保安站崗, 消防負責災區發掘工作。筆者與拍檔上半更在災場封鎖線工作, 休息一小時後, 下半更接替災區後山站崗。
事發現場
到達後山山坡一片約莫一個網球場大小之平原, 站崗位置已然忘記, 大約向山上步行10分鐘。該平原擺放有一張窄窄長木櫈及兩, 三張櫈, 現場環境陰暗, 荒涼。因有簡陋照明設施, 仍可視物, 視野尚算清晰。只見樹影婆娑, 間有微風, 樹影搖動, 恍似人影幢幢。耳畔間中聽有怪聲, 可能蟬鳴, 昆蟲聲, 蟾蜍鳴叫聲, 風聲及不知/不能形容聲響, 環境更增添肅殺, 孤寂, 淒清。
筆者與拍檔當時只是20歲出頭之初生之犢, 並不覺得恐懼。閒談之間, 有一狗隻(忘記品種, 可能係狼狗或唐狗), 緩步而至。看來並非野犬或流浪犬, 應是喪家之犬。該犬表現友善, 搖頭擺尾, 拍檔與該犬把玩一會, 可能該犬見並無食物餵飼, 緩緩離開。因百無聊賴, 拍檔建議輪流在長櫈小休, 隨即鬆開皮帶, 睡在長櫈上, 未幾鼾聲大作。
大約凌晨四時, 拍檔已小睡約15-20分鐘, 鼾聲突然停止。此時, 曾與拍檔把玩之狗隻折返, 急步向拍檔走近, 約3, 4呎距離停下, 向拍檔所睡位置向空吠三聲汪, 汪, 汪! 吠聲緩慢而有節奏, 之後, 喉間發出嗚嗚聲, 並作出準備攻擊動作約30秒。突然急速退後, 再向空吠三聲(如前述)。之後, 轉身急速離開。筆者立即上前, 只見拍檔雙眼半開半合, 似睡似醒/非睡非醒, 咀邊流口水。筆者輕推佢肩膊, 並無反應。再拍面部, 亦無郁動, 但有呼吸。慌忙想求救, 但當年警隊通訊設備落後, 並無通訉器材, 正考慮應落山求救還是大嗌救命。此時, 直屬上級警長巡查而至, 立即急步向佢報告情況。警長係經驗豐富警務人員, 可能已知發生何事。立刻上前力摑拍檔面部數次, 見到拍檔突然張開雙眼, 目定口呆, 雙目茫然, 似乎想起身但動彈不得。警長再用力推跌拍檔在地上, 然後, 拍檔緩緩站起。警長並無呵責, 亦無問拍檔發生什麼事。只叫筆者兩人離開長櫈, 站立閒聊至天微亮。隨之在兩人記事冊上記錄巡查妥當, 然後離開。至此再無事故發生, 直至收更。
筆者與各隊員乘坐大卡車回基地收更途中, 有隊員見拍檔面色不豫, 查詢何事, 拍檔講出被鬼壓過程 - 半夜在長櫈上小休時被一不見面目黑影物體壓著, 雖極力掙扎仍不能動彈。心裏清醒但大腦不能控制身體各器官, 眼不能張開, 口不能出聲, 全身不能移動分毫, 直至被人推落地, 黑影物體離開, 方回復正常。敘述後遭眾隊員取笑, 訕笑, 嘲笑。
翌晚, 再度回現場當夜更, 見到隊員們各自帶同裝備 - 佛珠, 靈符, 十字架, 聖像, 小型聖經, 一應俱全, 包括曾嘲笑拍檔之隊員。
插曲/後記
旭龢大廈係一幢低密度豪華住宅大廈, 每層一梯兩伙, 住客非富則貴。雖然旭龢大廈被沖毀一角, 經專家評估無倒塌危險後, 只有消防員可進入旭龢大廈災場搜救, 警察只在大廈外圍封鎖。消防員逐戶爆破搜救。至於消防員在內有什麼行動/行為, 無人知曉。
警方現場指揮官接獲投訴, 有人見到多名消防員將一些現金, 金條飾物, 珠寶首飾, 塞入水靴內。於是現場指揮官下令每一個由大廈出來之消防員都須要全身搜查。消防員認為不能接受, 警察無權搜查。雙方堅持己見, 展開劇烈爭執, 劍拔弩張, 氣氛十分緊張。雙方高層聞訊趕至, 斡旋後事件方平息。後來有報章報導, 因旭龢大廈住客非富則貴, 消防人員集體分肥, 所獲甚豐。
vicky-chan 2021-3-18 11:40
{後來有報章報導, 因旭龢大廈住客非富則貴, 消防人員集體分肥, 所獲甚豐。}
1972年廉政公署尚未成立,所有工務員只要穿制服者皆貪...............
sinnet00 2021-3-18 12:13
[quote]原帖由 [i]vicky-chan[/i] 於 2021-3-18 11:40 A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3025442&ptid=29771655][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後來有報章報導, 因旭龢大廈住客非富則貴, 消防人員集體分肥, 所獲甚豐。}
1972年廉政公署尚未成立,所有工務員只要穿制服者皆貪............... [/quote]
相信不少香港人都有聽過出自電影《七十二家房客》、消防員到火場時對街坊說的一句:「有水有水,無水無水,有水過水,無水散水。」 水,在廣東話中其中一個意思是「錢」,整句話是指「給錢就救火,沒錢就不救火,有錢快點拿出來,沒錢我們就收隊走人。」,傳神地反映了當時的消防員貪污問題。
vicky-chan 2021-3-18 14:36
[quote]原帖由 [i]sinnet00[/i] 於 2021-3-18 12:13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3026849&ptid=29771655][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相信不少香港人都有聽過出自電影《七十二家房客》、消防員到火場時對街坊說的一句:「有水有水,無水無水,有水過水,無水散水。」 水,在廣東話中其中一個意思是「錢」,整句話是指「給錢就救火,沒錢就不救火,有錢快點拿出來,沒錢我們就收隊走人。」,傳神地反映了當時的消防員貪污問題。 [/quote]
那個年代,貪污的又何止消防,警察,幾乎是所有公務
人員,我入醫院生仔,那個清潔阿嬸黑口黑面咁,
十問九吾應,我老公俾封利是佢之後
即刻面口都吾同哂,我想如果吾俾封利是佢,
真係吾知佢會搞D乜野都似……
vicky-chan 2021-3-18 17:06
[quote]原帖由 [i]sinnet00[/i] 於 2021-3-18 12:13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3026849&ptid=29771655][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相信不少香港人都有聽過出自電影《七十二家房客》、消防員到火場時對街坊說的一句:「有水有水,無水無水,有水過水,無水散水。」 水,在廣東話中其中一個意思是「錢」,整句話是指「給錢就救火,沒錢就不救火,有錢快點拿出來,沒錢我們就收隊走人。」,傳神地反映了當時的消防員貪污問題。 [/quote]
七十二家房客(50年代的原版)
[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wu_JpRza0&t=339s[/url]
sinnet00 2021-3-18 17:49
[quote]原帖由 [i]vicky-chan[/i] 於 2021-3-18 02:36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3031953&ptid=29771655][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那個年代,貪污的又何止消防,警察,幾乎是所有公務
人員,我入醫院生仔,那個清潔阿嬸黑口黑面咁,
十問九吾應,我老公俾封利是佢之後
即刻面口都吾同哂,我想如果吾俾封利是佢,
真係吾知佢會搞D乜野都似…… [/quote]
那個年代,如在醫院留醫,不論是生仔喜事,或是生病痛苦事,如要飲水都要俾利是(茶錢)清潔阿嬸。真係有水(錢)有水(飲),冇水冇水。不論任何事情須要勞動醫院工人,都要俾茶錢。惟一例外,醫生不會收受。可能醫生受過高等教育,且高薪厚祿,看不起區區幾元茶錢。
六,七十年代香港正處於貪污腐敗熾熱火紅年代。烏煙瘴氣,貪污風氣籠罩整個香港,貪污浪潮席捲各階層,遍及公私營機構。筆者亦因不肯同流合污而吃了不少苦頭,仕途窒礙。曾寫過近萬字闡述耳聞目睹香港貪污情況,篇幅所限,日後或有機會在適當版區分享見聞。
sinnet00 2021-3-18 18:17
[quote]原帖由 [i]vicky-chan[/i] 於 2021-3-18 05:06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3037905&ptid=29771655][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七十二家房客(50年代的原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wu_JpRza0&t=339s [/quote]
多謝分享!
1973年楚原在邵氏拍攝一部粵語片《七十二家房客》,參照此部50年代影片,角色亦部分雷同。這是一部十分地道的喜劇,情節令人從中一窺當年香港社會的人生百態。
此片當年稱霸1973年香港票房總冠軍。這部電影的成功,亦令到久被國語片佔據多時的香港影壇漸漸重新落回粵語片的手中。
[url]https://youtu.be/jmGQCg3Pbaw[/url]
cannycandy 2021-3-18 20:35
[quote]原帖由 [i]sinnet00[/i] 於 2021-3-18 05:49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3039817&ptid=29771655][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那個年代,如在醫院留醫,不論是生仔喜事,或是生病痛苦事,如要飲水都要俾利是(茶錢)清潔阿嬸。真係有水(錢)有水(飲),冇水冇水。不論任何事情須要勞動醫院工人,都要俾茶錢。惟一例外,醫生不會收受。可能醫生受過高等教育,且高薪厚祿,看不起區區幾元茶錢。
六,七十年代香港正處於貪污腐敗熾熱火紅年代。烏煙瘴氣,貪污風氣籠罩整個香港,貪污浪潮席捲各階層,遍及公私營機構。筆者亦因不肯同流合污而吃了不 ... [/quote]
記得我亞爸講過, 當時六十年代去考車牌, 師父叫佢考牌時夾三佰蚊落份租車紙比考牌官, 個官見入面有料就只會問你叫咩名, 前面車牌幾多號, 跟住揸車出試場兜兩個街口就考泊位, 泊定唔好走住等多15分鐘先揸返試場, 其實全程都揸唔夠10分鐘車就叫考完, 結果當然唔使問一定pass, 學左幾堂車就考到牌就係會變馬路炸彈:smile_30:
sinnet00 2021-3-18 22:39
[quote]原帖由 [i]cannycandy[/i] 於 2021-3-18 08:35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3046292&ptid=29771655][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記得我亞爸講過, 當時六十年代去考車牌, 師父叫佢考牌時夾三佰蚊落份租車紙比考牌官, 個官見入面有料就只會問你叫咩名, 前面車牌幾多號, 跟住揸車出試場兜兩個街口就考泊位, 泊定唔好走住等多15分鐘先揸返試場, 其實全程都揸唔夠10分鐘車就叫考完, 結果當然唔使問一定pass, 學左幾堂車就考到牌就係會變馬路炸彈:smile_30: [/quote]
真有其事!筆者雖然未試過,有聽幾位朋友講過。亦聽過有考牌官因此而家肥屋潤。並非親身經歷,亦無佐證,惟可信程度甚高。
六,七十年代,有啲人無須要考牌,可獲發駕駛執照。例如警察,只要有警察部發出政府駕駛執照(16),即可取得正式駕駛執照。當時政府承認警察部發出駕駛執照而毋須再經考牌官考核。事實上,60年代初,運輸署未成立之前,考牌工作仍然是由警察交通部擔任考牌官。運輸署成立後(好似係六十年代中),才接管考牌工作。
vicky-chan 2021-3-19 04:26
[quote]原帖由 [i]cannycandy[/i] 於 2021-3-18 08:35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3046292&ptid=29771655][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記得我亞爸講過, 當時六十年代去考車牌, 師父叫佢考牌時夾三佰蚊落份租車紙比考牌官, 個官見入面有料就只會問你叫咩名, 前面車牌幾多號, 跟住揸車出試場兜兩個街口就考泊位, 泊定唔好走住等多15分鐘先揸返試場, 其實全程都揸唔夠10分鐘車就叫考完, 結果當然唔使問一定pass, 學左幾堂車就考到牌就係會變馬路炸彈:smile_30: [/quote]
嘩,六十年代三百元已經係好多人一個月工資
1969年萬幾元已經可以買到美孚新邨!
cannycandy 2021-3-19 11:11
[quote]原帖由 [i]vicky-chan[/i] 於 2021-3-19 04:26 A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3058993&ptid=29771655][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嘩,六十年代三百元已經係好多人一個月工資
1969年萬幾元已經可以買到美孚新邨! [/quote]
其實當年考車牌費用不是太高,幾蚊學一個鐘連買路票租車費大約百零蚊攪掂,只係貪官睇通考生心急攞車牌,因為當時一旦肥佬要排期下次重考要半年多,如果唔比枱底錢就算你技術了得最少都要考兩三次先比你合格,與其要等就不如比多d錢盡快攪掂,而當時輕工業起飛對運輸有好大需求,一些低學歷人士都想入行搵多d 錢,我亞爸話如果遲一年考已經加到五佰蚊,心急下唯有就範
cannycandy 2021-3-19 11:30
[quote]原帖由 [i]vicky-chan[/i] 於 2021-3-18 02:36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3031953&ptid=29771655][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那個年代,貪污的又何止消防,警察,幾乎是所有公務
人員,我入醫院生仔,那個清潔阿嬸黑口黑面咁,
十問九吾應,我老公俾封利是佢之後
即刻面口都吾同哂,我想如果吾俾封利是佢,
真係吾知佢會搞D乜野都似…… [/quote]
60年代我阿哥因重病要留醫, 阿媽去探病時見到個仔全身汗又瀨左尿, 一叫亞嬸幫忙換床單第一句就話唔得閒, 再問就講你要識做我先識做, 當時媽子得兩個幾系身只好比兩蚊個亞嬸幫個仔換衫換床單, 得返六毫子買夜晚餐飯, 結果成家果晚只有菜同鹹蛋送飯
sinnet00 2021-3-19 13:15
[quote]原帖由 [i]cannycandy[/i] 於 2021-3-19 11:30 A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3068408&ptid=29771655][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60年代我阿哥因重病要留醫, 阿媽去探病時見到個仔全身汗又瀨左尿, 一叫亞嬸幫忙換床單第一句就話唔得閒, 再問就講你要識做我先識做, 當時媽子得兩個幾系身只好比兩蚊個亞嬸幫個仔換衫換床單, 得返六毫子買夜晚餐飯, 結果成家果晚只有菜同鹹蛋送飯 [/quote]
六十年代真實故事。
亦是六十年代香港社會人海中其中一個故事。
驀然回首 2021-3-21 15:43
當晚我恰在同事家中,筵開十位,到會生日晚宴,邊看電視邊吃,吃到席中,突然電視播出噩訊。我與一位同住官塘區的同事相議後,匆匆吃罷即乘的士回家,並約了同事妹子一同前往協。到現埸後,看見一片泥濘,欲助又無從入手,最後被「勸退」,悲情不散,只好跑到最近的一座居高張望,看能有什麼可幫。看到一具具屍體從泥漿拖出,整晚不能入睡。
sinnet00 2021-3-21 17:08
[quote]原帖由 [i]sinnet00[/i] 於 2021-3-14 12:30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2848350&ptid=29771655][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昔日大事回顧 6.18 山泥傾瀉慘劇
https://youtu.be/_dcPwn8CdL4
偶然在 YouTube 看到上述資料片段, 不禁想起當年在現場與救援部隊搶救災民點滴, 片段, 至今仍歷歷在目!
此宗山泥傾瀉慘劇發生於1972年6月18日(史稱6.18事件)在觀塘雞寮(翠屏邨現址), 山泥傾瀉淹沒整個寮屋區/臨時安置區。同日香港半山區旭龢大廈亦發生同樣慘劇, 貧富人士同遇上 ... [/quote]
[b]當時筆者駐守機動部隊PTU (藍帽子), 本大隊係首先在現場展開救援工作其中一支部隊。最先到達現場救援隊伍包括觀塘警區同事, 東九龍衝鋒隊, 消防員及救護員等等。到達現場時, 只見現場遍佈泥濘, 整個寮屋區被泥土淹沒。現場一片愁雲慘霧, 悽風苦雨。封鎖線外, 呼兒喚母啼哭之聲, 此起彼落, 令人動容, 慘不忍睹! 雖然天仍下着大雨, 各救援人員迅間衣履盡濕, 混身泥濘, 仍奮不顧身, 搶救災民。未幾, 救出一批批災民, 眼見所有被救災民俱滿身泥濘,眼耳口鼻皆被泥濘遮蓋, 不見面目, 有些已無生命跡象。因死傷者人數眾多, 雖然救護車不斷增援, 穿梭來往, 仍不敷應用。於是大隊長下令徵用本部隊大卡車協助運送死傷者往醫院。[/b]
作為首批到達現場救援部隊其中一份子,所見到震撼場面,無法形容。耳聞呼兒喚母之聲,此起彼落,目睹一具具災民身體由泥濘挖出,五官,面目俱被泥濘遮蓋,有些已無生命跡象,目睹生命在眼前消失;情緒,心底震撼無法用詞彙形容;有一段時間仍浮現腦海,久久不能磨滅。
驀然回首 2021-3-21 20:36
[quote]原帖由 [i]sinnet00[/i] 於 2021-3-21 05:08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3167010&ptid=29771655][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當時筆者駐守機動部隊PTU (藍帽子), 本大隊係首先在現場展開救援工作其中一支部隊。最先到達現場救援隊伍包括觀塘警區同事, 東九龍衝鋒隊, 消防員及救護員等等。到達現場時, 只見現場遍佈泥濘, 整個寮屋區被泥土淹沒。現場一片愁雲慘霧, 悽風苦雨。封鎖線外, 呼兒喚母啼哭之聲, 此起彼落, 令人動容, 慘不忍睹! 雖然天仍下着大雨, 各救援人員迅間衣履盡濕, 混身泥濘, 仍奮不顧身, 搶救災民 ... [/quote]
可能當時有一面之緣
sinnet00 2021-3-21 22:20
[quote]原帖由 [i]驀然回首[/i] 於 2021-3-21 08:36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3176364&ptid=29771655][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可能當時有一面之緣 [/quote]
有緣千里能相會
sinnet00 2021-3-21 22:23
[quote]原帖由 [i]sinnet00[/i] 於 2021-3-21 10:20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3181304&ptid=29771655][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有緣千里能相會 [/quote]
緣
緣 - 是一個十分複雜和永遠沒有答案的議題,相信亦是很多人心中的迷思。
緣是中國文化和佛家、道教的一個抽象概念,是人與人之間,人與事,人與物及人與其他存在之間無形的連結,是某種必然存在的相遇的機會和可能。緣即是事物的相涉關係。緣分則是中國民間用語,指緣的分量輕重,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深淺,如父子、夫妻、朋友之間,便會被認為比陌路人之間更有緣分,而有緣的體現是在相遇時的具體行動。
兩個人要是經常相遇,他倆的關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會被認為比不經常相遇的人的關係更有緣分,在佛家的理論中,亦被認為是緣深。舉例說,即使只是旅途中同乘一船,也算是一種緣份。如是緣淺,這種相遇並不僅限於有形的面對面相遇,也可引申至學術上的交流、情感的交換甚或作品意識形態上的相似。相遇的緣被認為是由往惜世的業力與今世的各種條件現起而生起的現象。
緣分 緣份 有兩種說法:
1. 相通
2. 在一起的是緣份,
註定分開的叫緣分。
jala3510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