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sssssss 2021-4-3 12:40
這茶存了一段時間而仍未品嚐,
今天正是把她開苞的好日子。
btsssssss 2021-4-3 12:44
我這家茶商,
他標「東籬」的,
原料都是來自曼糯。
從葉面所見,
這存了12年的200克餅金芽也不少。
btsssssss 2021-4-3 12:53
湯色
呈褐紅、深潤,明亮。
湯味
洗茶後第一泡沒感覺到多少苦澀。把茶在口腔回盪後,有很輕的荔枝乾味,隨之而來是礦物味,而且礦物味漸加明顯。至第三泡,澀感隨著礦物味在舌面增強。至第四泡起,回甘漸增,但力度和純度不高。
btsssssss 2021-4-3 13:00
同款另有一些08春的,
仍未試過,
等候給她開苞的好日子。
R.Man 2021-4-4 10:14
[quote]原帖由 [i]btsssssss[/i] 於 2021-4-3 12:44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3677867&ptid=29807140][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這家茶商,
他標「東籬」的,
原料都是來自曼糯。
從葉面所見,
這存了12年的200克餅金芽也不少。 [/quote]
早晨,Btsssssss茶兄!
睇來茶兄很享樂呀,啲美茶一餅接一餅咁,呢餅曼糯東籬就象天宮中的珍寶,仲係存了一些年月添,真羨慕呀!
老弟我睇到呢處,茶蟲又來咬人啦⋯⋯
R.Man 2021-4-4 21:31
曼糯茶地方係勐海的北面嗰邊,由版納洲府坐車去,到咗勐宋那卡都仲未到曼糯。
復活節假期期間,拿支竹筒茶試喝睇下有冇曼糯茶的影子。:smile_40::smile_40::smile_40:
btsssssss 2021-4-4 22:32
[quote]原帖由 [i]R.Man[/i] 於 2021-4-4 09:31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3732522&ptid=29807140][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曼糯茶地方係勐海的北面嗰邊,由版納洲府坐車去,到咗勐宋那卡都仲未到曼糯。
復活節假期期間,拿支竹筒茶試喝睇下有冇曼糯茶的影子。:smile_40::smile_40::smile_40: [/quote]
這曼糯對我嚟講,
較特別是她的礦物味,
頭五、六泡頗明顯。
R.Man 2021-4-4 22:39
[quote]原帖由 [i]btsssssss[/i] 於 2021-4-4 10:32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3735360&ptid=29807140][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這曼糯對我嚟講,
較特別是她的礦物味,
頭五、六泡頗明顯。 [/quote]
給您講到⋯⋯
R.Man 2021-4-4 22:59
礦物味,除咗茶樹的各方面因素,
同土壤硬石的侵蝕風化有啲啲關連?
同地理位置的天然環境又有啲啲關係?
我身上的茶蟲醒咗,
壺泡一泡廿年陳的勐海廠青餅
(由馬交某茶行訂製)
[attach]12231621[/attach]
btsssssss 2021-4-4 23:45
[quote]原帖由 [i]R.Man[/i] 於 2021-4-4 10:59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3736610&ptid=29807140][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礦物味,除咗茶樹的各方面因素,
同土壤硬石的侵蝕風化有啲啲關連?
同地理位置的天然環境又有啲啲關係?
我身上的茶蟲醒咗,
壺泡一泡廿年陳的勐海廠青餅
(由馬交某茶行訂製)
[/quote]
我最初以為我啲汗水滴咗入杯度,
但二、三、四泡亦如是,
肯定是茶葉的湯味。
這絕對是土壤的原因,
亦加上茶樹的樹齡有返咁上下,
根生入泥土深處,
吸收到一些非表土所有的物質。
就跟布根地葡萄酒一樣,
不同的「風土」會種出不同的葡萄、釀成不同的葡萄酒。
而葡萄藤越老,
根越深入泥土生長。
榴槤亦有類似情況。
約十年前我馬拉的客戶帶我去吃他舅父的榴槤,
該榴槤出自一棵有三百年樹齡的榴槤樹,
種出來的榴槤竟然帶著廣東米酒的酒香。
R.Man 2021-4-5 00:13
[quote]原帖由 [i]btsssssss[/i] 於 2021-4-4 11:45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3738413&ptid=29807140][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最初以為我啲汗水滴咗入杯度,
但二、三、四泡亦如是,
肯定是茶葉的湯味。
這絕對是土壤的原因,
亦加上茶樹的樹齡有返咁上下,
根生入泥土深處,
吸收到一些非表土所有的物質。
就跟布根地葡萄酒一樣,
不同的「風土」會種出不同的葡萄、釀成不同的葡萄酒。
而葡萄藤越老,
根越深入泥土生長。
榴槤亦有類似情況。
約十年前我馬拉的客戶帶我去吃他舅父的榴槤,
該榴槤出自一棵有三百年樹齡的榴槤樹,
種出 ... [/quote]
感謝btsssssss師兄您回應阿文老弟,
阿文又學到更多嘅茶知識:handshake
您對曼糯青餅,
天宮珍藏茶的討論,
文字形容和品飲過程感很特別呀!
我已經相信雲南產的茶係全球最靚,
我再度充滿咗普洱茶嘅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