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9527 2021-5-14 21:30
佛教的根本法義是無我,所以佛性如來藏應指「空性」,若非指空性,而是指永恆不變之真常心,那就有點類似數論派的神我了,佛教徒要懂得分別才是:
數論派 (除咗神我,此派的理論名相很像佛教之唯識佛性如來藏)
數論,亦譯作僧佉論。僧佉為音譯,本意為分析思辯理論考究。《成唯識論述記》中云:「僧佉,此翻為數。即智慧數。數度諸法,根本立名,從數起論,名為數論。」此派為六派哲學中最古老而深奧的一派,主要經論有僧佉經及金七十論。
本派開宗明義就說有三苦所逼故,三苦就是內苦、外苦及天苦。而解脫三苦就要有正智,明白宇宙萬有之眞義,由智慧故則能解脫生死,故此派十分重視智慧,而智慧是由三量所獲得,所以此派亦很重視「現量、比量、聖言量」此三量的。本派排除宇宙間最高無上的神,而將宇宙萬有分為二十五諦,表列之如下:
神我
│ ︳—— 五唯─五大
自性 ─ 覺 ─ 我慢—︳
︳—— 十一根
數論認為宇宙間精神的本源,稱為「神我」;物質的本源,稱為「自性」,由於無始以來的無明關係,神我與自性結合,於是由自性開展出這宇宙萬有。
首先為「覺性」,亦稱為大,能生起萬有之謂也,為有情之心理構成分子,由冥漠渾然而轉為有知,亦即理性作用。由覺而生「我慢」,我慢者又稱執,由執而起能所之分別,即主觀與客觀的存在。於是開展出客觀的「五唯」,五唯即單純的微細而不可分的物質,有五種,即色、聲、香、味、觸。由五唯開展為「五大」,即粗的物質,地、水、火、風及空,於是由五大開展出山河大地。另一方面,我慢又展開主觀的「十一根」,即五知根(眼、耳、鼻、舌、皮),五作根(口、手、足、大遺根、小遺根)及心根(思想造作之主體)。
由於神我與自性因無明而結合,於是幻化出宇宙萬有、根身器界,於是輪迴生死,不得解脫。所以解脫的辦法就是使神我明白現象之虛幻,繼而脫離自性而獨存,於是斷除無明而得到眞解脫。
NIK9527 2021-6-12 11:32
禪宗和密宗有一共通點,就是相信宇宙的最高真實存在,是一種本來就存在,不生不滅,無形無相的「能」,雖然不說神,卻有非人格神乃至神我的意味,禪宗稱之「自性」,密宗稱之為「氣」,這種「能」可以生起宇宙萬法包括眾生,以本帖愚見認為,這種「能」的存在實與佛教的緣起性空相違,令人懷疑源自上述的數論派,禪宗創於中國,亦有可能被魏晉玄學之探求萬物本源乃至宋明理學的「心性理氣」理論影響。
至於淨土宗,因為佛的他力,是來自報身佛的果報分享給眾生,此果報是菩薩修行至成佛得來的,所以合乎緣起性空。
另外,禪宗和密宗的「能」,和唯識宗阿賴耶識(此識的生起亦是來自種子)所藏的所有「種子」有點相似的地方,種子的生起熏習與現行亦是一種能,稱為業力,但「種子」其實是業的果報,並無自性,業報是由造業而來,所以「種子」合乎緣起性空,「能」有自性,則不合了。
[[i] 本帖最後由 NIK9527 於 2021-6-13 12:31 PM 編輯 [/i]]
NIK9527 2021-6-13 12:22
本帖認為佛法執於有或無都是邊見,應以釋尊提倡的中道去融匯貫通才是,所以誠意嘗試提出以下以中道不二法門解釋"佛性如來藏"的方法,以供同修參考,若有錯漏歡迎指正:
1. 自性清淨心、如來藏心、妙心、真心、妙明真心、真如心、佛心、空性心、涅槃心<-----看來性和相混淆了!
此等心其實經論是指清淨的「心性」,屬於無為法,即真如,若說「XXX心」,通常理解為心相,即八識心依緣所起的清淨心相或真如心境,若不適當澄清(除分開性和相外,起碼該說說性相不二嗎!),易令讀者誤會佛性如來藏屬於真常唯心。
2. 自性<------既說自性本不生滅,即無為法,又如何能生萬法呢?性和用又混淆了,能生起萬法是緣起法啊!說完自性能生萬法後,應盡快解釋那是八識心依自性的緣所起的功用,以免讀者又誤會有造物主的神我思想嗎!
3. 如來法身,如來法身功德<-------若能分清體相用及性相,例如以下解釋,就無問題了,若解釋很模糊不清,讀者就要謹慎點了: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自性身(佛三身中之法身)<--------佛性如來藏之體、性 (無為法)=如來法身
第八識(淨分,非染分)+本有無漏種子<------------------佛性如來藏之相、用 (有為法)=如來法身功德
4. 如來藏,如來藏藏識<-----同上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自性身(佛三身中之法身)<--------佛性如來藏之體、性 (無為法)=如來藏
第八識(淨分,非染分)+本有無漏種子<------------------佛性如來藏之相、用 (有為法)=如來藏藏識
5. 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雖然複雜些,但仍不出本帖分析,同上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自性身(佛三身中之法身)<------佛性如來藏之體、性 (無為法)=空如來藏
第八識(淨分,非染分)+本有無漏種子<----------------佛性如來藏之相、用 (有為法)=不空如來藏
空不空如來藏<------性相不二而已。
6. 佛性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自性身(佛三身中之法身)<------佛性之體、性 (無為法)
第八識(淨分,非染分)+本有無漏種子<----------------佛性之相、用 (有為法)
總之各項之體性和相用要先行分辨釐清,然後再融合一齊來看,不能講d唔講d或偏於一邊講或混淆掉亂,所謂性相不二,解釋才能完整和了義。
[[i] 本帖最後由 NIK9527 於 2021-6-14 11:07 AM 編輯 [/i]]
苦瓜蛋糕 2021-6-13 16:52
,
[[i] 本帖最後由 苦瓜蛋糕 於 2021-10-30 05:37 PM 編輯 [/i]]
苦瓜蛋糕 2021-6-13 16:54
,
[[i] 本帖最後由 苦瓜蛋糕 於 2021-10-30 05:36 PM 編輯 [/i]]
NIK9527 2021-6-14 13:22
建議佛性如來藏行者, 信解行證要並重, 切勿忽略“解”的重要性, 若“解”不通, 行證亦可能受礙, 本帖誠意提供此“解”給大家參考, 若有不同意之處, 敬請指正作出
NIK9527 2021-6-15 22:38
綜合以上各項解釋, 佛性如來藏是存在的, 我們不妨以明月被烏雲遮蓋, 比喻佛性如來藏被無明二障所蔽:
1. 明月比喻佛性如來藏# (看註腳解釋)
2. 烏雲比喻八識+污染種子+有漏種子
3. 薄雲比喻八識+清淨種子+無漏種子
若眾生不學佛修行, 二障不除, 染漏種子將會累積, 烏雲變黑雲, 薄雲被黑雲蓋過, 月將不能見;若眾生學佛修行, 染漏種子漸清除, 清淨無漏種子累積, 黑雲變烏雲, 烏雲變薄雲, 薄雲變無雲, 最終一輪明月青天掛, 比喻眾生法眼淨, 佛性如來藏盡顯眼前。
#佛性如來藏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自性身(佛三身中之法身)<------佛性之體、性 (無為法)
第八識(淨分,非染分)+本有無漏種子<----------------佛性之相、用 (有為法)
注意:性相不二
[[i] 本帖最後由 NIK9527 於 2021-6-16 11:30 AM 編輯 [/i]]
NIK9527 2021-6-27 15:29
佛性如來藏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自性身(佛三身中之法身)<------佛性之體、性 (無為法)
第八識(淨分,非染分)+本有無漏種子<----------------佛性之相、用 (有為法)
注意:性相不二
<<<<<<<<<<<<<<<<<<<<<<<<<<<<<<<<<
在下現在誠意揭盅解話了, 以上除咗
“注意:性相不二” 外, 全部都是根據成唯識論而來的, 看!是否很精密嚴謹, 絕無半點含糊不清? 至於“性相不二”, 就如同維摩經所述的入不二法門, 真入不二法門是離言絕相的, 在下真心感覺到玄奘法師的心意, 講出來就不是入不二法門, 但唔講讀者又未必領悟, 最後他選擇唔講, 留番比有緣的後人埋門一腳入波!所以佛性如來藏是存在的!但要有入不二法門的智慧去發現的。🙏
[[i] 本帖最後由 NIK9527 於 2021-6-29 05:54 PM 編輯 [/i]]
NIK9527 2022-11-12 15:20
[quote]原帖由 [i]NIK9527[/i] 於 2021-6-27 15:29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7197870&ptid=29903789][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佛性如來藏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自性身(佛三身中之法身)<------佛性之體、性 (無為法)
第八識(淨分,非染分)+本有無漏種子<----------------佛性之相、用 (有為法)
注意:性相不二
<<<<<<<<<<<<<<<<<<<<<<<<<<<<<<<<<
在下現在誠意揭盅解話了, 以上除咗
“注意:性相不二” 外, 全部都是根據成唯識論而來的, 看!是否很精密嚴謹, 絕無半點 ... [/quote]
但大乘起信論、楞嚴經和圓覺經單刀直入就講性相不二的常住真心(真如心/有智真如), 咁又係乜意思?有文字相就不是真實喎!所以玄奘法師不講性相不二才境界更高!👍
[[i] 本帖最後由 NIK9527 於 2022-11-12 15:30 編輯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