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net00 2021-6-14 12:20
昔日警察故事之毒品篇
目錄
(一) 毒品歷史 禍害
(二) 毒品種類
(三) 掃毒組
(四) 掃毒組六仔
(五) 吸毒警員 + 毒品一覽表
(六) 少年朋友阿平
毒品篇(一) 毒品歷史 禍害
序言
香港是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割讓予英國,史稱南京條約 (簽署日期1842年8月29日),從此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此段歷史清楚記錄在中國及香港歷史上,此段史實毋庸置疑。在此無意談論政治,只是闡述毒品歷史及禍害。
中國歷史上深受鴉片煙毒之害。清雍正五年(1727),英印殖民政府、東印度公司和鴉片走私商陸續向中國傾銷鴉片。道光十九年(1839),輸入中國的鴉片達4萬箱。中國每年因吸毒耗費的白銀外流約500萬兩。鴉片煙毒使中國的社會經濟、政治、國防、人民健康和家庭生活深受破壞和摧殘。其後清政府下令禁煙,清帝道光派湖廣總督林則徐到廣東查辦。
次年 3月到達廣州的林則徐嚴厲禁煙,掀起了著名的收繳鴉片、虎門銷煙的禁煙行動,但卻遭到英帝國主義的反對和干涉,禁煙大業就這樣前功盡棄。鴉片戰爭以後禁令從未實施。中華民國時期,國民政府曾經宣佈禁煙禁毒,也沒有禁絕。一些官吏保護販毒活動,供給飛機、輪船和武裝,為販毒犯走私運毒提供方便,以致煙毒泛濫成災。
實際上,清朝從雍正時就開始禁煙了。1729年,雍正頒布《興販鴉片及開設煙館之條例》如下:「興販鴉片煙照收買違禁物例,枷號一個月,發邊衛充軍。若私開鴉片煙館,引誘良家子弟者,照邪教惑眾律擬監候,為從杖一百,流三千里。」不少人認為,鴉片最開始是英國大量輸入中國的,有研究歷史學者表示並非如此,鴉片作為嗜好消費品大量輸入中國,是於18世紀開始,早期由葡萄牙人乘著在澳門租借地之優勢,最早將土耳其及印度土邦出產的鴉片煙土輸入中國。隨後1773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直接及壟斷經營印度出產的鴉片煙土,並由以英國商人為主導,揭開英國商人傾銷印度鴉片往中國的鴉片貿易序幕。
「1841年1月26日,英兵抵港登陸西環水坑口,之後佔領港島,香港自此踏上開埠之路」。英國通過三項不平等條約,強佔了包括九龍半島在內的整個香港地區。鴉片戰爭後,外國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的殘害,最嚴重的是通過香港販運鴉片和掠賣人口。直接引起戰爭的鴉片問題,在《南京條約》中隻字未提,更沒有規定今後如何處理的辦法。實際上清政府已經默許,只是不同意公開寫上條約。因此,鴉片在戰後,既不是明令禁止,也沒有稅則規定,成為一種「合法的走私品」。
1858年11月,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通商章程善后條約》,進一步規定販賣鴉片為合法貿易,鴉片改名為「洋藥」,每百斤納進口稅銀三十兩。
中國人吸食鴉片歷史悠久,清朝開始, 大量國民都有吸食鴉片習慣, 由清政府或公營機構販賣。以前稱為福壽膏,吸食鴉片者其實是受害人。
中國的鴉片很有特色,甚至形成中國特有的鴉片文化。「中國的煙槍和煙燈做得很漂亮,充滿東方工藝的色彩,有錢人的煙斗也要鑲嵌寶石,和窮人的區分開。」初期吸鴉片,是將鴉片兌水再加煙葉用煙斗混合來吸。後來發展成將鴉片做成鴉片煙膏,變成精品。「一路發展都很有中國特色」鴉片「合法」殖民政府收入跳升。
(資料摘自維基百科)
五十年代香港政府宣布鴉片為危險藥物DD Dangerous Drug (俗稱毒品),任何人販賣,藏有,吸食鴉片均屬違法。所有慣性吸食者為免觸犯法例紛紛戒毒,聞說很多人因此死亡。閱讀過相關資料,以前很多粵劇老倌,名伶,都有吸食鴉片習慣,亦有多人因戒吸鴉片死亡 (找不到相關資料,報導文章,未能確實),名伶石燕子是其中之一。
傳聞粵劇大老倌有慈善伶王之稱新馬師曾(鄧永祥先生 - 已歿)是鴉片吸食者,有流言謂政府發出牌照准許吸食,閱讀過一位退休警司回憶錄闡述並無其事,政府只視之為病人,須吸食此藥物治療。
後記
一位外藉高級警官謂政府曾發出准許吸食鴉片牌照。節錄闡述內容:
I heard that opium licences were issued before WWII in the 1930's and that there were still a few around into the 1960s but very rare. When I arrived in 1975 we still did opium raids but heroin was definitely the most popular with the addicts. Opium addicts were mostly older men and they were an entirely different breed to heroin addicts. I never saw alicence or knew any officers who had seen one. I think the licence holders had all died out by that time.
我聽說鴉片許可證是在193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簽發的,到1960年代仍存在一些鴉片許可證,但非常罕見。在1975年時,我們仍然進行鴉片掃蕩行動,但海洛因無疑是最受吸毒者歡迎。鴉片成癮者大多是老年人,與海洛因成癮者完全不同。我從沒看過執照,也從未認識過任何看過執照的人員。我認為到那時許可證持有人已經全部死亡。
[[i] 本帖最後由 sinnet00 於 2021-9-11 11:24 AM 編輯 [/i]]
sinnet00 2021-6-14 12:28
[quote]原帖由 [i]sinnet00[/i] 於 2021-6-14 12:20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6652855&ptid=29973072][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毒品篇(一) 毒品歷史 禍害
序言
香港是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割讓予英國,史稱南京條約 (簽署日期1842年8月29日),從此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此段歷史清楚記錄在中國及香港歷史上,此段史實毋庸置疑。在此無意談論政治,只是闡述毒品歷史及禍害。
中國歷史上深受鴉片煙毒之害。清雍正五年(1727),英印殖民政府、東印度公司和鴉片走私商陸續向中國傾銷鴉片。道光十九年(1839),輸入中國的 ... [/quote]
毒品篇 (二) 毒品種類
在古代, 此種藥物原先是一種用作醫療用途。作用是麻醉,止痛, 平定或舒緩病人情緒。此種藥物歷史源遠流長, 可追溯至漢朝。據傳首被濫用作毒品是五石散。發明五石散是漢代名醫張仲景 (與扁鵲, 華佗及李時珍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名醫)。後被皇親, 貴族, 士大夫及富貴中人濫用作毒品。從漢朝到清朝多個朝代,經歷近二千年,毒品逐漸發展五花八門,種類繁多。
其中一種普遍被使用作醫療用途藥物 - 嗎啡, 一種鴉片類止痛劑, 直接用於中樞神經系統, 改變人體對疼痛的感覺。毒品作用萬變不離其宗 - 用作麻醉, 止痛, 舒緩情緒或令人產生興奮, 幻覺藥物。被稱為危機藥物DD Dangerous Drug。全世界國家都立例禁毒, 販運毒品是極其嚴重刑事罪行。很多國家明文規定最高刑罰 –死刑。
在香港, 毒品不知破壞多少幸福家庭, 斷送幾許大好青年璀璨人生。毒品古已有之, 於今為烈。毒品滲入社會各個階層, 行業, 官紳商賈, 販夫走卒, 甚至專業人士如醫生, 律師, 演藝界及時裝界, 都發現有吸毒者。專業人士吸食毒品惡習, 大多以平衡, 舒緩工作壓力, 消減緊張情緒為藉口, 以吸食毒品來解決煩惱, 舒緩壓力, 無疑是飲鴆止渴的自殺行為, 一經接觸, 不能自拔。但依然有人玩火自焚, 令人扼腕慨嘆!
毒品種類
根據國際禁毒公約分類:
a、麻醉藥品:阿片類(嗎啡、海洛英),可卡因類(古柯葉、快克可卡因)、大麻類(印度大麻、北美大麻)。
b、精神藥品:鎮靜催眠類(巴比妥類、安眠酮、苯二氮卓類)、中樞興奮劑(甲基苯丙胺類,冰毒、麻古等)、致幻劑(LSD、色胺類)。
c、其他:煙草、酒精、揮發性有機溶劑(儘管合法,但有依賴成癮之效)
香港警務處 - 毒品一覽表
[url=https://www.police.gov.hk/ppp_tc/04_crime_matters/drug/common_drug.html]https://www.police.gov.hk/ppp_tc/04_crime_matters/drug/common_drug.html[/url]
據一位現役警官透露/提供資料:
現時吸食冰毒有激增趨勢。原因是提煉, 制作比海洛英Heroin簡單容易; 快速, 比可卡因Cocaine價錢便宜很多, 固深受經濟條件所限吸毒者歡迎, 據聞冰毒已成為吸毒者主流。傳聞吸食後對性能力在所提升, 固深受娛樂場所歡迎, 是否如此? 並無確實資訊證實。
冰(ice), 俗稱豬肉(冰鮮豬肉), 香港及內地很多人吸食, 東南亞吸毒者亦趨之若鶩, 因價錢較可卡因及海洛英便宜很多。但要用器具(冰壼)吸食, 不大方便, 固不太受夜場青年歡迎。惟吸食後不用睡眠, 有提神作用, 亦會令人食慾不振, 所以亦有人用作減肥。吸冰毒會瘦, 但身上及手腳會長出毒瘡。用作吸食冰毒之所謂冰壼, 很多都是自製, 用一個飲品膠樽, 插入兩支飲筒, 一邊用作吸入燃燒冰毒煙霧毒氣, 另一邊吸毒者用口吸入。
sinnet00 2021-6-15 11:10
毒品篇 (三) 掃毒組
拙文曾在本版區發表過,不再贅述。有興趣請參閱:
60-80年代香港貪污實況 (7) 油尖警區掃毒組 #18
[url=https://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9953427&page=2#pid536571022]https://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9953427&page=2#pid536571022[/url]
[[i] 本帖最後由 sinnet00 於 2021-6-15 12:18 PM 編輯 [/i]]
sinnet00 2021-6-15 12:09
毒品篇 (四) 掃毒組六仔
在油尖區掃毒組工作期間, 黑白兩道, 警署同事賜以鐵人組外號。時常日以繼夜工作, 因追查毒品案一定要循線索一路追蹤, 直至成功人贓並獲, 拘捕毒販為止。拘捕後亦有很多行政, 文件, 報告要處理。如破獲賭檔, 更有大批被捕者, 證物, 文書工作處理, 往往通宵達旦, 甚至翌日中午。連續工作十幾小時是等閒事, 有幾次更連續三十多小時。收工後, 疲憊不堪, 真係企喺度都瞓著, 固得鐵人組外號。
戰功彪炳, 得力於其中一位組員 - 綽號六仔(因其編號最尾是6, 固得此名)。大部份成功拘控案件, 都是由其直接或間接立功。當中兩宗特大製毒/藏毒案, 表面是毒品調查科破獲, 實則線報/資料由六仔努力得來。只是根據警隊指令/指示, 大型毒品案一定要通知NB毒品調查科處理。因處理毒品案, 蒐集證據出錯, 會導至案件功虧一簣。環頭(警區)掃毒組未受過特訓, 而NB受過專科訓練, 步驟/程序正確, 會令案件檢控成功機會大增。此兩宗特大製毒/藏毒案如無六仔資料, 不能偵破。六仔雖居功至偉, 惟只能是無名英雄。
六仔 - 天生警察材料, 筆者對其甚為欣賞, 倚重。六仔機靈聰敏, 觸覺, 嗅覺如同緝毒犬。更不怕骯髒, 筆者目睹數次六仔在道友肛門內捜出用保濟丸樽裝載毒品。其中一名道友居然可以裝載三樽, 其後由其身上得到資料, 破獲藏毒案, 拘捕拆家。因並非製毒, 緝獲毒品數量亦未達到NB所訂標準, 固由本組處理。
除此之外, 六仔智勇雙全(詭計多端是貶詞, 並不適用, 實際此人甚多鬼主意)。多宗毒品案件中, 被捕者堅拒透露地址 (恐被帶往搜屋, 會搜獲大量毒品而成重罪)或拆家資料, 行蹤。即使用方法 '問話', 都不得要領。後由六仔獻計, 方得所須資料。
筆者在其服務記錄(俗稱行為簿), 寫下極高評價。可惜人微言輕, 未能發揮作用。六仔經數度遴選升級, 均名落孫山。鬱鬱不得志/心灰意冷下, 掛冠轉投報舘任記者, 希望在另一領域/範疇盡展所長。多年後, 街上偶遇, 已升任採訪主任。天生我材必有用, 只嘆警察部埋沒良材。如六仔誤入歧途, 投身黑道, 相信會為警隊帶來不少麻煩。
曾在數部港產警匪片中, 赫然見到六仔所獻計令被捕者馴服方法, 在銀幕上看到。後得知六仔與電影人稔熟, 有數部電影都由其提供資料, 固真實感強。
有一套警匪片, 忘記片名。只宜作笑話看待:
片中被捕者在CID辦公室被手扣雙手反鎖, 兩名CID盤問遭拒絕合作後, 轉身離開。忽然有一名身穿潛水衣不名身份人士進入, 拳打腳踢, 痛扁一頓, 被捕者唯有就範, 坦白招認, 頗大數量/重量藏毒案因此偵破。上法庭時被告(被捕者)向法官投訴在警署內被潛水人毆打, 屈打成招。法官斥其胡言亂語, 大話西遊, 令人難以置信。
後記
說記這位同事六仔, 意猶未盡。筆者在填寫下屬每年評核報告時, 閱讀過六仔行為紀錄簿。六仔當時只得八年多警務經驗, 不算是經驗豐富。但當差以來, 已拘捕多名罪犯, 包括盜竊Theft, 強搶Snatching, 行劫Robbery入屋犯法Burglary, 藏有危險藥物可作販賣用途等等, 屢獲指揮官嘉奬。
六仔辧案能力強, 觀察力非常敏銳, 經其截停搜查之人士, 十之八, 九都一矢中的。其中包括藏毒或其他工具可作非法用途。
拘捕小拆家或道友, 並非本隊目的。本隊目標係幕後人。不想拍烏蠅, 只想打老虎。所以很多時拘捕小拆家(多為道友, 為博小利供吸食毒品而為幕後人運毒, 運毒分多次而小量, 因被捕後罪名不太大), 得到可靠情報後, 順藤摸瓜, 直至成功拘捕大鱷, 很多時隨線索追蹤, 須要一日一夜或更久, 試過好幾次連續工作超過48小時。
本隊所拘捕案件, 近半與這位同事有關。這位同事可說是天生警察/偵探, 辭職實是警隊損失。
[[i] 本帖最後由 sinnet00 於 2021-6-15 12:17 PM 編輯 [/i]]
sinnet00 2021-6-16 11:52
毒品篇(五) 吸毒警員 + 毒品一覽表
樹大有枯枝, 族大有乞兒, 警隊擁有各級人員共三萬多人, 是香港最龐大一支紀律部隊。當中定有多種原因, 情況而誤入歧途, 作出不法/不當行為壞份子。警察行為受到法例及警例雙重監管, 一如其他市民一樣, 犯法會被拘控, 即使法庭裁定罪名不成立, 警隊亦會審視每宗個案。如發現有違規, 會依照警察通例 PGO Police General Order 處理。耳聞目睹多宗警察犯案, 東窗事發身陷囹圄。多宗違反警隊紀律, 行為與操守而被紀律處分, 最嚴重者被革職。但見過例外情況, 警察犯法並無被檢控或紀律處分。其中一宗個案:
1970-71年, 駐守尖沙咀警署。有一日在報案室當值 "睇樓"(正式職銜已忘記,職務是協助DO值日官處理文書及其他被指派工作)。忽見SDI署長(現稱分區指揮官)衝入報案室, 著令值日官帶同筆者立即跟隨。到達警署浴室及洗手間(當年洗手間是舊式踎廁, 底下一條水坑相連每個廁格, 定時自動沖廁, 此形式廁所已消失超過四十年), 將其中一個已關上門廁格踢開。赫然見到一名報案室值日警員, 穿著軍裝在廁格內踎著, 正在吸毒。至於吸毒方式是用 [b]吹口琴[/b] 或 [b]追龍[/b], 已經忘記。SDI署長命令筆者收集吸毒用具作證物及命值日官押解吸毒警員返宿舍換上便服, 帶返報案室辦理扣留手續。之後, 筆者收更無再跟進事件。
其後聞說吸毒警並無被檢控, 只被停職及送往戒毒。成功戒毒後, 吸毒警復職, 調往其他警區。傳聞吸毒警執行臥底任務, 混入販毒集團/組織。為博取組織信任而被迫吸毒, 泥足深陷不能自拔。即使完成任務後復職, 但毒癮不能戒除。吸毒警並無向上級坦白或求助, 至沉淪毒海。種種跡象顯示吸毒警(以下稱舊同事)執行臥底任務之傳聞, 可能性甚大。
若干年後, 忘記在什麼情況下重遇此舊同事, 只記得當時此位舊同事在一宗吸毒/藏毒案中到警署協助被捕人/吸毒者。獲悉舊同事已辭職多年, 轉投教會屬下志願機構, 勸導, 協助吸毒者戒毒。由於並不相熟, 不便過問當年往事, 固不能證實傳聞是否屬實。至今仍諱莫如深, 撲朔迷離。
香港警務處 - 毒品一覽表
[url=https://www.police.gov.hk/ppp_tc/04_crime_matters/drug/common_drug.html]https://www.police.gov.hk/ppp_tc/04_crime_matters/drug/common_drug.html[/url]
sinnet00 2021-6-17 11:36
毒品篇(六) 少年朋友阿平
引言
「毒品害人 影響一生」此乃多年前政府禁毒宣傳口號, 現實中的確如此。因職務接觸不少吸毒者, 背後各有各故事, 以下是筆者親眼目睹其中個案:
想起一位少年朋友阿平。五, 六十年代, 筆者與阿平及其他同齡朋友經常一起玩樂。當年社會經濟落後, 市民大多生活貧困。一群少年人只能進行一些低消費或免費娛樂, 如踢波, 街頭閒逛, 互相追逐兵捉賊遊戲等等。阿平樣貌俊秀, 官仔骨骨, 在一班少年中, 如鶴立雞群。家境在一班好友中最為富裕, 消費間會請客, 如賣街邊小食或租單車遊玩等等。其後少年人長大成人, 各奔前程, 逐漸失聯。
數年後, 筆者已投身警隊, 一日與阿平街頭偶遇(可能並非偶然)。只見此位舊日好友與當年俊秀少年外貌有極大改變。變得閃閃縮縮, 鬼鬼祟祟, 面容憔悴, 眼圈發黑, 牙齒變成啡色及有爛, 崩情況。一望而知是一名吸毒已久道友。未及寒喧, 阿平已因毒癮發作, 急不及待度水(借錢)。念及昔日情誼, 借款應急, 力勸阿平戒毒。阿平唯唯諾諾, 筆者亦洞悉只是道友敷衍之言。如此經過數度借款, 屢勸無效下, 正色通知阿平不會再借款資助吸毒。
有日落街返工, 只見阿平街頭徘徊。見筆者即脅肩諂笑度水, 遂明言將會報警強令其戒毒。阿平懇請當筆者線人賺錢, 協助破案升職。回應未具升級資歷, 拒絕所請, 給予賣飯錢後離去。
數日後, 在家中固網電話接獲阿平來電謂有要事共商, 邀約到附近茶餐廳見面。到達後, 見阿平與一女子同坐。細看之下, 此女子原來是失聯以久, 當年全班少年好友傾慕美少女阿香。阿平謂與阿香已結褵數載(是否正式結婚, 不得而知)。只見阿香當時只是廿來歲, 已貌似久歷滄桑。神色木然; 雙目無神; 垂頭不語; 神態悽愴, 已無當年美少女神采。估計阿香為愛郎已墮落風塵, 賺錢予阿平吸毒。阿平謂只要放下金錢, 可帶阿香去任何地方, 做任何事。想不到此少年好友, 不單變成道友, 且已喪失良知, 人性, 全無羞恥之心。道友為吸毒, 果真不擇手段, 什麼也可出賣。已變成一具失去靈魂徒具人形之物體。當下厲言疾色, 痛斥其非, 拂袖離去。此後再無阿平消息, 似是人間蒸發。
毒品遺害之大, 令一個有遠大前程, 璀璨人生青少年改變一生。毒海遺恨, 令人扼腕嘆息!
[[i] 本帖最後由 sinnet00 於 2021-6-17 11:38 AM 編輯 [/i]]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