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昔日警察故事之PTU 機動部隊 (共六節)

sinnet00 2021-6-29 12:54

昔日警察故事之PTU 機動部隊
目錄

(一)  歷史 History
(二)  災難 Disaster
(三)  謠言 Rumor
(四)  受訓回憶 Memory
(五) 李明逵文章+回應
(六) 故友王永基警司

  
PTU 機動部隊(一) 歷史 History

PTU - Police Tactical Unit 機動部隊, 一支歷史悠久部隊。成立日期未能考證, 有說是因1958年雙十暴動後, 政府深感警隊防暴能力不足,因而撥款成立; 有說是1968年因應67年左派暴動後成立。PTU前身稱PTC, 約於1968年更名PTU, 1970年之後由普通軍裝帽, 改帶深藍色貝雷帽Beret, 固俗稱藍帽子。

PTU係警隊軍裝部一支重要隊伍, 隸屬於警察總部行動處。日常職務由總區行動部指揮, 是準軍事化的部隊。防暴之外, 主要職責於大型活動中人群管理; 維持內部保安; 搜索, 拯救及災難支援; 執行反罪惡巡邏; 支援總區反黑, 重案及其他CID部門, 進行打擊黑幫及犯罪集團罪惡活動等等。世界多國警察派員到訪香港取經, 以機動部隊作為首選防暴標準機構。

以前PTU係一個十分重要及艱苦訓練, 警司級以下警務人員會被挑選/抽調受訓。至有句名言謂: "未入過camp(PTU), 未算係差人(警察)。" 軍裝部警司級以下各級警務人員都必須在指定時間內入營受訓。

[[i] 本帖最後由 sinnet00 於 2021-9-11 11:22 AM 編輯 [/i]]

sinnet00 2021-6-29 13:04

機動部隊(二) 災難 Disaster

昔日大事回顧 6.18 山泥傾瀉災難

故事記載已在本版區發表過,不再贅述。有興趣請參閱:

[url=https://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9771655&page=1#pid532848350]https://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9771655&page=1#pid532848350[/url]

sinnet00 2021-6-30 12:21

機動部隊(三) 謠言 Rumor  

謠言 - 指的是沒有相應事實基礎, 卻被捏造出來, 通過一定手段推動傳播/散播的言論。受眾未被明確或暗示虛構的前提下, 被捏造及傳播的與事實不同甚至相反的言論即是謠言。現代資訊發達, 謠言理應不攻自破, 止於智者。但現今情況並非如此, 很多荒誕謠言卻蠱惑人心, 令很多人半信半疑, 甚至深信不疑。

七十年代初, 謠傳警隊新成立PTU藍帽子部隊。隊員來自多間孤兒院, 長大後加入警隊之孤兒, 性格暴戾乖張。此謠傳由小報及坊間散播, 以訛傳訛甚久。有報章報導藍帽子經常在街頭當眾向可疑人士截查搜身。被搜人士須面向牆壁,兩手高舉, 雙腳分開, 被警員從後全身搜查, 查看有否藏有武器或違例物品。稍不服從, 即被粗言穢語責罵, 甚至毆打。警權過大, 市民全無人權。
謠傳謂藍帽子惡名遠播, "無事打三鎚(拳)"名震四方。黑社會/幫會人士; 不良份子; 長髪青年(當時被稱飛仔), 見到藍帽子在街頭, 即在街尾運路行。聞名色變,見影即遁。
謠言謂藍帽子在街頭截查盤問時, 會不問情由, 施以毆打。警權泛濫, 當中不知多少無辜市民受皮肉之苦。流言甚囂塵上, 筆者與隊員每到徙置區/廉租屋(現稱公共屋邨)進行反罪惡巡邏/行動時, 屢見奇觀, 奇景。車未停定, 仰望屋邨, 見一眾長髪青年在走廊爭相走避, 返家或借地方暫避, 可見謠言/流言已深入人心。當年資訊公開程度/透明度十分低, 況且社會經濟落後, 市民為生活奔波勞碌, 那有時間尋根究底, 查找真相。謠言, 以訛傳訛, 莫此為甚!

1971-72年駐守PTU G Coy時, 有親戚問筆者因何父母在堂, 兄友弟恭, 何時變成孤兒? 惟有苦笑/一笑置之!

警隊擁有成員三萬多人,樹大有枯枝,當中有人濫用職權,市民被截停搜查時無辜被毆個案,相信有發生過。這些個別事件不幸地被放大,加鹽加醋,形容為經常出現情況。

sinnet00 2021-7-1 12:12

機動部隊(四) 受訓回憶 Memory

在網上看到電視台劇集PTU 2019宣傳片段, 片中PTU受訓實況與筆者當年所體驗訓練方式大不相同,當時更嚴格, 嚴苛。
看到其中一個收兵片段, 勾起1978年升級後入PTU受訓回憶。警隊每在大隊(Coy)成立後, 大隊長(警司)與大隊副(總督察或高級督察)及大隊所有督察(幫辦)及警長(沙展)在成立後, 首先入營接受先修/先導訓練cadrecourse。學習所有槍械, 步操, 防暴知識理論及其他警隊所需專業訓練, 以教導隨後入營之警員。

在完成cadre course先修/先導課程後, 隨之而來是[b]收兵典禮[/b]。眾教官事前訓示所有幫辦及沙展必須給予入營學員下馬威, 令各員留下深刻記憶, 有心理準備PTU乃艱苦訓練, 磨練各級人員嚴守紀律, 建立團隊精神精英部隊。除不建議問候娘親外, 任何粗口或令人難受/難堪語言皆須應用。否則, 會成為教官箭靶, 身受其苦。此傳統做法是仿效軍訓, 是訓練紀律, 服從性, 團隊精神一種重要訓練。

到[b]收兵典禮[/b]日, 眾幫辦, 沙展嚴陣以待, 喝令入營受訓警員落車(教官們在烽火台觀賞好戲)。警員在落車途中, 已被粗口橫飛如機槍般掃射; 落車後集隊, 更如同被癲狗噬咬; 品頭評足, 由頭插到落腳(其實眾沙展都不知斥罵語言內容, 只係高聲斥喝, 責罵)。收兵後, 與隊中沙展返回宿舍, 閉門捧腹大笑。因劇情須要, 扮演角色令教官滿意, 符合要求, 無須受責難。翌日有幾位沙展聲沙, 喉嚨發炎, 包括筆者。

註:
[b]收兵典禮[/b]接收由環頭(警區)抽調入營受訓警員之”典禮”。

sinnet00 2021-7-1 12:21

PTU 機動部隊篇(四) 受訓回憶 Memory (續)
  
在PTU粉嶺基地訓練畢業後, 本大隊被派往九龍區執行反罪惡任務。期間拘捕多宗涉及不同罪案疑匪, 將疑犯繩之以法。當時香港大圈幫為患, 治安轉壞, 持械行劫案頻生。警隊一方面加強搜集情報, 堵塞槍械來源, 防止運入香港; 另一方面派出臥底收集情報, 部署打擊罪惡及防止罪案發生; 本大隊有一段時間被派駐在區內high risk premise高風險店舖包括銀行, 金舖等等佈防, 以一人一舖方式防衛, 防止罪案發生。其中一宗持械行劫銀行案, 發生在大角咀區, 雙方發生槍戰。駐守隊員雖被悍匪槍傷, 仍奮勇擊退劫匪, 成功阻止一宗嚴重罪案。其後一段長時間持械行劫案被遏止, 劫匪知悉警方部署, 偃旗息鼓, 市民得享安寧。由大隊長領導, 本大隊為維護社會治安與秩序, 作出貢獻。

大隊長鼎鼎有名反黑精英, 由英國受訓後升級調任本隊F Coy大隊長 - 劉玉權警司。劉警司不苟言笑, 惟對待下屬從未厲言疾色, 為人正直不阿, 乃警察部聞名正人君子。處事公平公正, 不偏不倚, 賞罰分明, 恩威並施, 深得大隊同寅尊敬。服務警隊期間歷任刑事偵緝處重要職位, 運籌帷幄打擊罪惡, 乃警察典範, 楷模。筆者有幸跟隨, 與劉先生共事, 與有榮焉!劉先生最後官至DCP副警務處長, 在接近退休時因病辭世。𧫴此向筆者尊敬警察部長官, 劉玉權先生致敬!悼念!

sinnet00 2021-7-2 13:09

機動部隊篇  (五) 「轉載」李明逵文章

前警務處長李明逵發表文章
警察機動部隊  PTU
香港警察機動部隊又名PTU(Police Tactical Unit),俗稱藍帽子,是警隊一支全天候的應變部隊,集訓練和執勤於一身。我在1973年的冬天進PTU受訓,是港島總區大隊中一個小隊的隊長。當年公共交通不像今日發達,未有地鐵,我家在港島,每天大清早便乘隧巴到尖沙咀火車站,轉乘火車到粉嶺。基地的設施如辦公室、更衣室、廁所等都是搭建在臨時性的鐵皮屋內,冬天寒風從鐵皮間的罅隙吹入,晚上如果要在基地留宿,只好穿上大衣,再用睡袋由頭到腳包好,既抵冷、又防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警隊同事多不願意去PTU受訓,交通不便和設施簡陋是主因。當然,嚴格的體能和戰術訓練對上了年紀的同事也是一個挑戰。
今時今日的PTU在粉嶺已有永久性的總部和訓練基地,環境和設施先進得多,而訓練更是多元化,除防暴和人群管理的訓練外,針對社會形勢改變所出現的情況,如處理公眾騷亂、大型戶外活動和突發性事件等,都不斷有更新培訓,對前線人員的工作,確有很大幫助。此外,一個PTU的小隊隊長在整整一年內要和隊員朝夕相對、棲息與共,照顧40人的訓練、紀律、工作、福利、隊員間的團結和合作等,實在是年輕督察級人員學習領導技能的最好機會。
警隊共有九個 PTU大隊,每個大隊有171人。開始時,大隊中警長級以上人員會先接受一個月的先修課程,學懂如何管理及協助訓練小隊的成員後,警員級人員便會入隊,開始各種培訓。在粉嶺基地完成三個月的訓練後,大隊會被派駐警察總部行動部三個月,然後再派到陸上總區工作30個星期,整個過程超過一年。在總區工作的PTU,通常會以小隊形式在警區或分區協助日常警務,最常見的是支援軍裝部門的巡邏或配合刑偵單位的反罪惡行動,但當有大型的公衆活動如集會遊行等,又會以大隊形式參與由總區安排的相關任務。所以PTU的工作不只是防暴那麽簡單,他們是警隊的特遣隊,替總區或警區處理不少大型或突發性事件,令地區可以有足夠警力去維持日常警務,穩定區內治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處理1995至1996年間的多次船民營騷亂,當年PTU確是發揮了最大的作用。
由於PTU是警隊中極為突出的單位,工作性質多元化,所穿的裝服又和一般巡邏人員不一樣,尤其是那小小的藍色貝雷帽(Beret),使「藍帽子」成為了電影和電視劇的題材。當然,影劇是以娛樂性為主,內容免不了加鹽加醋,誇張失實,以吸引觀衆的眼睛,但卻不幸地造成部分人對PTU的誤解。
警隊最近為慶祝成立175周年,特別與電視台合作,協助拍攝了四集充滿電影感的劇集,名為《機動部隊2019》。內容以PTU一個小隊中幾位人員的工作和生活,帶出幾個真實的警察故事,刻畫出警隊人員的人性化,警務工作的多元化,不同警種的工作特性和挑戰等。在這四集電影劇集中,觀眾不會看到時下警察電影的權鬥、槍戰、愛情等虛構情節,但卻會看到充滿人情、友情、親情的真人物、真故事。當然,警隊的多款先進裝備亦會在戲中亮相。此舉目的是希望藉此建立警隊更正面的形象,讓市民多了解香港警察的工作,讓警隊人員對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也讓香港人以擁有一支優秀的警隊感到驕傲。

李明逵
前警務處處長、現香港公共行政學院院長

sinnet00 2021-7-2 13:16

[quote]原帖由 [i]sinnet00[/i] 於 2021-7-2 01:09 PM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7405684&ptid=30011336][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機動部隊篇  (五) 「轉載」李明逵文章

前警務處長李明逵發表文章
警察機動部隊  PTU
香港警察機動部隊又名PTU(Police Tactical Unit),俗稱藍帽子,是警隊一支全天候的應變部隊,集訓練和執勤於一身。我在1973年的冬天進PTU受訓,是港島總區大隊中一個小隊的隊長。當年公共交通不像今日發達,未有地鐵,我家在港島,每天大清早便乘隧巴到尖沙咀火車站,轉乘火車到粉嶺。基 ... [/quote]
在都市日報回應前警務處長李明逵之拙文:

拜讀李明逵先生大作, 完全同意李 sir 鏗鏘有力, 金玉之言。維持社會秩序及治安, 保護市民生命財產實為警察天職。筆者以加入此支優秀警隊引以為榮。
在警隊服務, 從事警務工作三十五載, 經歷幾個年代, 當然見過不少因社會發展, 變化, 人性變壞, 所衍生之罪案。與罪犯週旋, 鬥智鬥力, 而終能將其繩之於法, 深有滿足/成功感。

亦有因天然災害, 人力不能抗衡, 引致人命傷亡, 悲天憫人, 至今仍歷歷在目。筆者最深印象是於1971-72年在PTU時之經歷。最深刻是發生於1972年6月18日 事件(史稱六.一八事件)。因連日豪雨成災, 山泥傾瀉, 淹沒整個雞寮臨時房屋區(翠屏邨現址)。筆者與各PTU同事到達現場時, 只見現場封鎖線外一片愁雲慘霧。悽風苦雨, 加上呼兒喚母啼哭之聲, 此起彼落, 令人動容。雖然與各PTU同事及其他救援部隊人員, 盡力搶救,救出不少災民, 但仍有近百人罹難。近距離目睹生命流失/消失而未能拯救, 深感人類能力有限, 無奈/無力感, 至今仍難以忘懷 。

筆者於1978年升級後, 調派往 PTU 'F Coy' 訓練。有幸追隨鼎鼎大名大隊長劉玉權警司 - 其中一位筆者尊敬警察部長官, 同事。劉先生乃一位正人君子。為人正直不阿, 處事不偏不倚, 賞罰分明。嚴格管理令大隊上下一心, 致力為市民服務。與其他警隊同事一樣, 為維持治安, 防止及打擊罪惡/罪䅁, 保護市民生命財產作出貢獻。嘆息劉玉權先生在任 DCP 副警務處長時, 因病辭世。在此𧫴向劉先生致敬, 悼念!

另一位筆者最尊敬上司王永基警司 - 一位滅罪先鋒, 罪惡剋星。嘆息故友於帶領一大隊在PTU機動部隊訓練營受訓途中, 因心臟病發猝死, 享年只39歲, 現安葬於浩園, 長埋英雄塚。
筆者與王永基先生共事時, 故友已表現對追查罪案, 鍥而不捨, 不眠不休的精神, 帶領調查隊贏得鐵人組外號。當時已表現卓越領導才能, 領袖魅力。在任新界北總區刑事總督察期間, 更屢破重案, 奇案。打擊罪惡, 絕不手軟, 令黑幫, 罪犯聞名喪膽。其英年早逝, 實乃警隊重大損失。失卻一位罪悪剋星, 滅罪英雄, 更是市民一大損失。謹此向此位警察典範致敬, 悼念!

sinnet00 2021-7-3 12:27

機動部隊(六) 故友王永基警司

引言
多位親友問筆者從事警務工作多年, 有何事印象深刻, 難以忘懷, 真是一言難盡, 不知從何說起。有位擅拍警匪片著名導演曾說過, 警察故事題材取之不盡, 永遠拍不完。筆者並非什麼英雄或罪惡尅星, 維持社會治安及秩序; 保護市民生命財產實為警察天職。

亦有因天然災害, 人力不能抗衡, 引致人命傷亡, 悲天憫人, 至今仍歷歷在目。如發生於1972年6.18 事件, 因連日豪雨成災, 山泥傾瀉, 淹沒整個雞寮臨時房屋區(翠屏邨現址)。現場封鎖線外 一片愁雲慘霧, 悽風苦雨, 加上呼兒喚母啼哭之聲, 此起彼落, 令人動容。雖然與各救援部隊同事盡力搶救, 救出不少災民, 仍有近百人罹難。近距離目睹生命流失/消失而未能拯救, 深感人類能力有限, 無奈/無力感, 至今仍難以忘懷 。

在警隊服務35載, 20多年駐守刑事偵緝處(CID), 經歷幾個年代, 當然見過不少人性陰暗面, 因社會發展, 變化, 人心變壞所衍生之罪案。與罪犯週旋, 鬥智鬥力, 而終能將罪犯繩之於法, 深有滿足/成功感!
筆者只是警隊一名小角色, 微塵, 乏善可陳。惟認識多位傳奇人物, 其中一位筆者最崇敬真正英雄, 滅罪先鋒, 罪惡剋星 - 故友王永基警司。嘆息故友英年早逝, 在機動部隊PTU帶領一支大隊 Coy, 受訓途中心臟病發猝死, 享年只39歲。現安葬於浩園, 長埋英雄塚。故友英年早逝, 實乃警隊重大損失。失卻一位罪惡剋星, 滅罪先鋒, 警察典範, 更是市民一大損失。

筆者與王永基警司結緣於八十年代初。當時王警司只是初出茅廬見習督察, 巡邏小隊指揮官, 筆者是其屬下其中一名軍裝警長。一度合作無間, 相交相知, 由上司下屬漸成好友。每有特別行動, 任務, 王幫辦都指定筆者為副手。當時王幫辦已表現卓越領導才能, 領袖魅力。偵查罪案鍥而不捨, 不眠不休的精神, 帶領特別任務隊贏得逢案必破鐵人組外號。筆者早料到王幫辦終非池中物, 必成大器。

王永基警司在職期間, 屢破奇案, 屢建奇功。尤以在任新界北總區刑事總督察時, 偵查罪案鍥而不捨精神; 致力打擊罪惡決心; 作風硬朗, 與惡勢力誓不兩立; 令黑幫, 匪徒, 罪犯聞名喪膽。

王永基警司外型俊朗, 高大挺拔, 堪稱一代型男。如非英年早逝, 大有可能問鼎警隊一哥之位。𧫴此向筆者尊敬滅罪先鋒, 警察典範, 故友王永基先生致敬!悼念!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昔日警察故事之PTU 機動部隊 (共六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