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情緒病討論專區 8

lokisilver 2022-1-20 23:13

[align=left]請大家集中討論有關情緒病的問題~~~[/align]
[align=left][url=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10290191]情緒病討論專區[/url][/align]
[align=left][url=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16566114]情緒病討論專區 2[/url][/align]
[align=left][url=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19123560]情緒病討論專區 3[/url][/align]
[align=left][url=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2036077]情緒病討論專區 4[/url][/align]
[align=left][url=https://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4549042]情緒病討論專區 5[/url][/align]
[align=left][url=https://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6420741]情緒病討論專區 7[/url][/align]

[align=left]此帖是供會員討論情緒病問題~~~[/align]
[align=left]會員請勿在此帖單打及挑釁會員~~~[/align]
[align=left]在此帖後如再有會員單打及挑釁會員~~~[/align]
[align=left]會被禁言而不作另行通知~~~[/align]
[align=left]請大家尊重會員及開心討論~~~[/align]
[align=left]多謝合作~~~[/align]

[[i] 本帖最後由 jiero 於 2022-6-9 00:20 編輯 [/i]]

JK2020 2022-1-27 23:23

因為患上抑鬱症及焦慮症,  又希望盡量唔服食西藥, 看了一些書, 將有意思的部分寫在這裡, 希望有同類病症的朋友, 交流下睇法, 或心得, 在生病路上同行。


1.<失控的心靈>, 作者: DAS GEHEIME LEBEN DER SEELE
2019年11月出版
焦慮症: 沒什麼新鮮觀點
抑鬱症: 有趣得多.
1)眼動減壓興歷程更新治療(EMDR):
據說一位醫學人才走在一條陽光路上, 忽然發現雖想著同一件事--患癌, 但她在這條路上的心情和以前很不一樣. 她回想當時, 她的眼睛無意識地看向路兩邊的樹木, 次序為左-右-左-右, 她說重點不在環境, 而在於眼睛運動的方向. 以前人們以為入睡後快速眼動週期會引發眼球左右移動, 現在觀點更新為次序剛好相反, 是眼球運動引發快速眼動週期, 進而左右腦進行訊息整合. 這位醫學人才首創了EMDR, 就是即使在白天, 讓眼球模仿入睡後處於快速眼動週期時的運動模式, 那麼也能得到類似結果, 就是信息更好地整合, 左右腦更好地合作處理創傷事件, 減少壓力對身體生理上的傷害. 這位醫學人才一開始的做法據說是用兩隻手指, 讓病人眼球看向兩手指左-右-左-右地移動, 講述問題. 據說每講一次, 壓力會減輕一點, 然後下次求診時壓力點會於上次較輕點開始, 直至大大減輕.


以上故事有趣在於, 我有類似經驗. 曾經走在一條路上, 兩邊種著樹本, 早上九點幾的陽光灑在身上, 曬到暖洋洋, 忽然快樂熱情的少年心情浮現心頭, 僅僅只是心情改變, 那日已是奇妙一日, 好像世界回到認識時. 一直以為是陽光導致體溫升高, 引出舊時好心情, 原來還有個可能, 是眼球轉動方式. 很久以來都覺得眼睛不舒服, 半夜意識醒轉但眼睛並未張開時, 有眨眼感覺. 這明明是兩種不太可能一致的運動. 有沒有可能, 患病時睡眠的眼球轉動, 並未左右轉? 所以沒引發正常的快速眼動週期去整合信息? 所以白天眼睛反而疲累? 調返轉, 白天轉多幾次, 能不能幫到睡眠? 


還可以學下這做法, 眼睛左右轉動, 去回憶創傷事件, 看能否減輕壓力, 或讓事件被大腦重新詮釋,安全地歸類。




2) 造成心靈創傷的事件, 到生理障礙開始時, 可能有好多年的空檔. 原因一可能是童年創傷或之前受過創傷, 皮質醇泛濫影響發育, 影響到成年才顯現; 原因二經常被強烈皮質醇攻擊導致皮質醇系統功能受到傷害, 影響在下次身體遭受巨大或持續性壓力必須做出反應時, 才會顯現; 原因三長期提供皮質醇的腎上線素筋疲力竭, 將產量減到最低, 或者根本不生產, 所有依賴正常皮質醇來維持生命的功能會受到干擾, 又或者在遭遇可怕事件時, 皮質醇供應不夠導致不是偏高而是偏低, 無法減輕壓力.
所以早期的負面經驗決定以後的經驗對我們有什麼具體影響.


3)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4)創傷後悲憤症候群: 事件通常沒典型心理創傷所具有的普遍特點和嚴重程度, 反而是一般問題如炒魷‵ 霸凌‵ 關係問題‵ 人際間衝突, 病人認為不公或不義, 導致心情惡劣沮喪, 惱怒和無助。在一個特定引發點後,可在幾分鍾內出現持續性的心理重症。


5)上癮: 本質可能是依附關係未能滿足。


6)衝動如何驅策我們:
受誘惑時,有兩個系統在腦中啟動, 一是伏隔核,即獎勵系統,二是在前額葉皮質的腹側被蓋區,即理性系統。理性系統常輸給獎勵系統的原因之一,有可能因為發育不完善,不完善的原因是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受損,例如童年創傷, 壓力荷爾蒙的持續火力會殺死成長中的細胞, 以致理性系統不能壓倒獎勵系統。童年有過不好經驗的人不是不檢點,而是因為可怕經驗深深影響了神經生物系統。


壓力荷爾蒙不只永久改變壓力軸, 也會提高血栓形成的可能。長期抑鬱症者的血管壁會改變,斑點特別容昜附著,植下冠心症的根源(即是心臟病?)。


心理對生物體的直接影響如此強烈,以致某些情況下比不健康的行為例如吃太多還要受到重視。體重過重但無抑鬱症的話,提高的死亡風險不值一提。但如他們有抑鬱症,死亡風險會高到三倍。顯然,抑鬱症對心臟來說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樣危險。




7)心靈和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有記憶及學習能力,某些任務上反應和腦很相似。兩者互相交流和影響。
當免疫系統向腦求助,是通過一種名叫白血球介素一的物質,這是一種訊號物質,當身體發炎時,由防衛系統分泌,不同的白血球細胞透過這訊號物質溝通,大腦從中監聽,例如腦觀察到血流中有白血球介素一,就知道身體發炎,根據濃度判別發炎程度,從而讓皮質醇分泌。皮質醇在這裡要阻止血糖下降,它讓葡萄糖從細胞排放到血液裡循環,因為身體現在需要較多能量。 當我們發燒或處境危險到必須自我防衛時,這樣的反應很合理,因為身體需要能量, 但在今天現況,我們不需戰鬥或逃亡,因為威脅不再來自可怕動物,而是重要約會, 這種能量會讓我們發胖,因為我們不會用到額外能量,多餘的葡萄糖就會啟動胰島素,胰島素會從血液中排除糖分,移到脂肪庫儲存起來。


壓力特別讓我們容昜受感染。因為腦不想有太多皮質醇,會壓抑免疫系統來保護自己,這樣免疫系統對發炎或心理壓力的反應就會稍為溫和些,但會導致無法對侵入者做出最好的防禦。


另一個可能造成問題的訊號物質是白血球介素六,在發炎或高度心理壓力下也會。白血球介素六不只是訊號物質, 還是所謂的促炎細胞因子,有導致身體發炎的特性。免疫系統又回來影響心靈。人們在疾病背後發現了所謂的不適行為(Sickness behavior),常讓病人和醫生束手無策。病人抱怨疲憊不堪,沒胃口,睡眠品質不佳,悲傷和無精打采,這些症狀被視為身體虛弱的跡象,這些類似抑鬱症的症狀是病體有目標性的適應行為,以便盡可能儲存能量讓疾病痊癒。虛弱的免疫系統和白血球介素六會推動這過程。白血球介素六因慢性壓力長期在血液中循環,會損害身體細胞,促使細胞惡化,而且很矛盾地會抑制原本要保護我們的免疫功能,後果是引發慢性發炎疾病,尤其是老年出現的一連串疾病: 自體免疫性疾病如關節炎‵ 強直性脊椎炎‵ 痛風和癌症。


有許多疾病是由心靈和免疫系統的溝通失調引起,所以有一門新興學科專門研究: 
心理神經免疫學 (Psychoneuroimmunology)




8)無來由的疼痛:
很小的皮膚上有上千個痛覺感受器,但事實是,產生痛感的地方不在刺傷處,而在大腦。我們的痛覺矩陣有一部分是在邊緣系統,確切說在前扣帶迴皮質,也在島葉。另一部分在頂葉的腦皺褶裡,這裡被稱為體感覺皮質。這裡就像張心靈地圖,每個身體部分都登記在這張地圖上。
有些情況下, 痛楚跟產生原因的關聯非常小,而是跟腦處理傳來的刺激的方式有關,中間的神經傳導線路有可能受到干擾。特定條件下會出現一個無害的刺激皮膚,腦卻覺得有人在剝我們的皮。
疼痛本身就是疾病, 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刺激引起, 卻成了強烈痛感的唯一成因。有些人看了十幾次醫生或動過多次手術,直到最後發現出問題的是心靈而不是身體。每三個有背痛和肩頸痛的人當中, 就有一個的原因是抑鬱症和焦慮症,因為緊張時肌肉緊縮,僵硬的肌肉會疼痛。


被霸凌的人,常抱怨背疼‵ 肩頸痛,但原因不單是因為壓力引起的肌肉緊繃, 上面提到的扣帶迴皮質也明顯扮演一個角色。如人們感受到排擠,這部位就會啟動。這裡的神經細胞對社會隔離的反應,就跟對痛感刺激的反應完全一樣。 所以可能有些人雖是心靈受傷害, 卻是身體感受到痛楚。


造成痛楚的原因一旦治癒,痛楚不一定會完全消失。身體有時會記住疼痛記憶, 印象深刻的是幻肢痛。又或者到現在仍是謎的疼痛疾病纖維肌痛,這被認為是身心性風濕疾病。實際上有很多病人有抑鬱症,但無法斷定先後次序,是疼痛先出現還是悲傷先出現。因為這兩因素互為因果,並彼此強化。


9)認真看待心靈的必要:
有時心靈讓人覺得它任意而行,其實它只做學過的事。
有時疼痛帶我們去面對所有最想閉上眼睛不看的東西。心靈會一再搖醒我們,強迫我們認真看待它,關注它,有時透過內心痛苦,有時透過身體疾病,有時透過兩者。
如果讓生命再度明亮,就必須面對自己最黑暗一面,深入探討它, 這有神經病學上的必要性,出發點是腦裡一個功能單位,它與邊緣系統和心靈緊密結合: 它叫前扣帶迴皮質(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方便起見也叫它ACC.心理治療研究學者克勞斯.葛拉威曾仔細研究ACC,得出一結論,當我們感受到<不一致>時,這單位就會活躍。<不一致>可能是我們置身的棘手情境,一個衝突,或者疼痛或者心理負擔。ACC的特殊任務是:不僅記錄不一致的狀況,它的任務也在於將人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導致不一致的根源上,這樣我們才能面對它。因為我們對掌控有基本需求。但是抑鬱症患者常辦不到, 他的ACC對刺激完全沒反應。至今仍不清楚為什麼它的功能受到這麼強烈的抑制,但在這情況下,它似乎會阻止我們有意識地面對困難。抑鬱症患者雖在反芻思考自己問題,但無法深入問題核心, 也無法用自己的力量找到解答。
根據葛拉威理論,如一個人對不一致情況常常是壓抑,也就是如果我們一直不斷否認,推延問題,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而且不做建設性思考,ACC的工作也會受阻礙而癱瘓。壓抑這條路徑就會強過ACC原來希望我們做的事:探究和掌控。被壓抑沒有解決的問題就會反過來, 一直用心靈或生理痛苦影響我們。
不去探究問題所在,也許短期內可免於辛苦,卻剝奪了我們有意識觀察問題的重要機會,無法找出承擔責任的方法, 也剝奪了讓自己更好‵ 再度掌控自己生命的契機.
大自然特別花心思想出一個功能單位對心靈耳語: 去尋找並關注那些傷害你的東西。可別把指示當成小兒科。


10)治療:航向自己的冒險旅行
透過說話進行心理治療。
在有焦慮症和抑鬱症的人身上常會發現過度活躍的杏仁核,當病人讀到描述他們痛苦的句子,這部位會特別活躍,參與研究的人面對痛苦事件時會很情緒化。治療15個月後再度接受檢查,受影響的大腦區域跟控制組相比幾乎沒差別地安靜下來。而且治療師和病人的關係越好,治療過程也就越順利, 為什麼?因為關係良好的治療聯盟啟動了一個核心需求:依附關係。大部分有心理障礙的人在依附關係中有過不好的經驗,治療中, 他們的依附關係需求會重新受到刺激,過程中產生腦內啡‵ 血清素和催產素, 連鎖反應下促使內源性類鴉片分泌,進而減輕心靈和生理的痛苦,並明顯降低壓力荷爾蒙的釋放。情況出現正向發展循環。


11)圖像重寫和再處理療法IRRT:
每回喚起一個記憶,基本上都會稍微做點修改。在記憶邊緣畫上小花和蝴蝶,把心靈創傷的記憶內容與新的意義連拉在一起。例如覺得無助或無力的情境,可以和"我撐過了"相連結。例如我們可在事後給當時還是小孩的我們支持和安慰, 可在這痛苦記憶上補上幾句:"當時對待你的方式不正確"和"一切都過去了"。兩個重要系統海馬迴和杏仁核藉此重新找到彼此。海馬迴得到活化,杏仁核則得到安撫,我們得到更多掌控,減輕過度的恐懼。如能將原始情況和一個新態度與新感覺連結,原本連結的感覺如恐懼無助就會消失。


12)心靈保護:
關係:寂寞致死。
靈性: 神點。
信仰
冥想: 海馬迴明顯增厚,杏仁核跟著冥想並放鬆


13)心理衛生:
感知
留心和享受
停止技術

JK2020 2022-2-12 09:27

.

[[i] 本帖最後由 JK2020 於 2022-2-12 01:50 PM 編輯 [/i]]

JK2020 2022-2-12 09:35

.

[[i] 本帖最後由 JK2020 於 2022-2-12 01:51 PM 編輯 [/i]]

kkwgm 2022-2-12 20:59

想問下大家,食住血清素打疫苗怕吾怕?  有無人巳經打左針呀?🙏🏻

東鄉大為明 2022-3-6 19:53

請問我被炒後現精神疾病又能否康復:smile_24:?

AlinaMak 2022-3-23 11:46

請問有無人係有抑鬱症但無食藥㗎呢?
因為副作用太過勁,身體頂唔順:smile_24:

無盡紫色的湯圓 2022-4-17 09:36

[quote]原帖由 [i]東鄉大為明[/i] 於 2022-3-6 19:53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6251120&ptid=30392513][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請問我被炒後現精神疾病又能否康復:smile_24:? [/quote]
可以

無盡紫色的湯圓 2022-4-17 09:37

[quote]原帖由 [i]AlinaMak[/i] 於 2022-3-23 11:46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6853404&ptid=30392513][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請問有無人係有抑鬱症但無食藥㗎呢?
因為副作用太過勁,身體頂唔順:smile_24: [/quote]
應該少但除左食藥不如放鬆自己先睇下甘得唔得?

星空藍 2022-4-28 22:52

你個死人頭

Sasalisa 2022-5-21 20:47

[quote]原帖由 [i]AlinaMak[/i] 於 2022-3-23 11:46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6853404&ptid=30392513][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請問有無人係有抑鬱症但無食藥㗎呢?
因為副作用太過勁,身體頂唔順:smile_24: [/quote]
你係唔係食緊血清素? 初時食過一星期, 因為副作用好勁頂唔順, 但係成日喊, 所以試多次, 不過頂唔順會作用 所以又停食咗, 直至我見醫生 佢開咗另外一隻 血清素藥畀我食, 今次我堅持食, 情緒都好大改善。 係可以叫醫生是開其他比較新嘅 血清素藥 試下

AlinaMak 2022-5-23 15:23

[quote]原帖由 [i]Sasalisa[/i] 於 2022-5-21 20:47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8692344&ptid=30392513][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你係唔係食緊血清素? 初時食過一星期, 因為副作用好勁頂唔順, 但係成日喊, 所以試多次, 不過頂唔順會作用 所以又停食咗, 直至我見醫生 佢開咗另外一隻 血清素藥畀我食, 今次我堅持食, 情緒都好大改善。 係可以叫醫生是開其他比較新嘅 血清素藥 試下 [/quote]
係呀,好辛苦,情緒大起大落,仲有作嘔

Haleylam11 2022-5-30 09:37

多謝分享

Sasalisa 2022-6-10 21:56

[quote]原帖由 [i]AlinaMak[/i] 於 2022-5-23 15:23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8745142&ptid=30392513][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係呀,好辛苦,情緒大起大落,仲有作嘔 [/quote]
初時即係辛苦啲, 過多一排會好少少, 但係我食咗幾個月自己都有作嘔感覺, 由於我呢排 加埋中醫調理, 幫助睡眠, 所以我有時夜晚已經冇食血清素, 過咗幾日冇食 其他 副作用都會出嚟, 都好辛苦, 所以又要繼續食返, 食咗又唔舒服感覺。。。。 我自己都好矛盾。。 唯有繼續食住先

[url]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7IuRl5Nvx8aZyU8AtEq1IN?si=uHr3gzyDQd-yriinXtA5PQ&utm_source=copy-link[/url]

你可以試下聽下呢啲音樂 幫助睡眠下, 瞓喺床合埋眼, 嘗試慢慢地呼吸, 希望呢段音樂 可以幫到你少少

hkdds 2022-10-13 23:09

.

[[i] 本帖最後由 hkdds 於 2022-11-8 21:59 編輯 [/i]]

zacoo11 2022-11-4 13:07

留名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情緒病討論專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