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y9824 2022-6-16 23:24
從極樂的能量表中代表開心。
如果遇到殺人犯都能夠保持樂觀,
佛陀本身比殺人犯更加變態。
並不是善心能夠應付的事情吧?
說放下了,到底放下了什麼?
重點是「什麼本身有的」就放下了?
水流流 2022-8-9 12:12
佛陀沒有把恐懼視為極樂, 而是把恐懼消除, 恐懼是愚痴, 是無明, 不知未來的我是否存在的心理表現, 怕死是近因, 無知於因緣法是遠因。
極樂通常指三襌的極樂, 身心遍滿舒服極大的快樂, 有極樂不會有恐懼。
佛陀有遇到𣪩人犯, 還𣪩了幾百人啊, 大魔頭來的, 捉又捉不到。這𣪩人犯想𣪩的下一個是其母, 佛陀知道就去救這人啦, 既然國王派兵都提吾到, 佛陀又點呢? 佛陀無悲觀, 亦無樂觀, 而是因緣觀, 觀到這人仍有善福, 但若𣪩母罪成, 即會落地獄。故他趕去救這𣪩人狂魔。佛陀變態, 也可如此說, 佛陀的心態從平靜變成觀這人的因緣, 這種轉變, 使佛陀首先知道這殺人狂魔會在哪裡出現, 其次該怎樣渡他呢? 𣪩人𣪩到興起, 見乜人都起殺意, 佛陀好難對這樣的人說正法的, 那人亦吾會靜下心來聽法的, 故佛陀要用智慧使這人轉心聽開示。
那人最後是證得阿羅漢果的, 也出家了。被他𣪩的家屬對他也不客氣, 每次見他就用各種物品攻擊他的, 成身傷是常發生的, 前面做了大惡業, 就是要受報。愚痴而做亦要受相應的果報, 正正是愚蠢做惡事, 就是受惡報的。
佛陀當時是在他前面, 被他追的, 但他追來追去都追不到, 個心開始懷疑係吾係遇上佛陀呢? 那個𣪩心就開始轉啦, 這一轉, 就一直轉到個心平靜, 可以聽佛法的程度。
泰國南傳佛教在近世, 亦有過類似的故事, 話說在兩國邊境的軍人在對持, 時有𣪩人事件, 軍事衝突區。其時贊念長老在該區遊行中, 遇上兩邊軍人, 他無止戰, 政治上兩國在邊境對持。贊念長者當時已被認為是阿羅漢, 他就教兩邊軍人襌修, 兩邊軍人仍是對持, 但休息換班時, 就跟贊念長老襌修。
怎樣可以消除恐懼呢? 修習止觀。如理思維, 當然是佛教的如理思維而非夢想的菩薩虛幻法啦, 菩薩教缺觀智, 無法消除各式恐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