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從有分波動到果智

水流流 2022-7-25 19:01

止觀是兩條路, 修定的心路與修觀的心路是不同的路程, 但並非說止與觀是割裂的, 止觀在修定與修觀中, 其實都是互相支助的, 修定不能沒觀; 修觀更不能缺定。

修定的心路與修觀的心路, 其分道在種姓階段, 若修正定的初二三四襌, 就在種姓轉向; 若是修觀的觀智階段, 也是在種姓智時轉向。

修觀有觀智, 修定是沒有智的, 如何從有分到隨順、種姓往正定呢?

有分波動就是有分斷, 在有分波動及有分斷時, 此心屬無記的, 非善非惡。立即意門轉向, 所謂意門轉向, 就是我們較熟悉的: 知只是知。在意門轉向時, 即在近行定中。近行定是止與觀的第一個分水嶺, 是向定就轉入正定; 若轉觀也在此時轉往觀襌, 即上觀智路。

不過在襌定心路過程與觀智心路過程中, 近行定後, 有兩個相同的路段, 就是隨順與種姓。在觀智上, 這種姓智是調和下階結果智與上階道智及涅槃的, 但在結果智階段, 心並未以涅槃為所緣, 仍住在五取蘊中, 只是在調和, 而在種姓智時, 心則以涅槃為所緣, 然後就等道智與果智生起啦。

但襌定的心路過程為什麼又設隨順與種姓呢? 從近行定就一步之差就會入正定, 而且在襌定心路, 這兩個名相不可能稱為智的, 在觀智上, 這兩智是在行舍智後, 那在襌定的心路中, 無必要設立這兩階段。到近行定, 各襌支穩固, 就可直接進入正定初襌。

至於觀智的從近行定轉觀, 也不是立即到隨順與種姓的, 前面經過其他觀智, 但佈畏智, 試過一次, 第二次就不再驚的啦, 就是第一次未試過, 才會起驚懼。

[[i] 本帖最後由 水流流 於 2022-7-25 19:32 編輯 [/i]]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從有分波動到果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