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三藏的次序

水流流 2022-8-2 15:58

我哋成日聽到的是"經律論"這說法, 大概因為大乘經最先傳入是經先, 大小乘經一齊傳入, 也一齊的譯, 鳩摩譯的經中就包括大乘菩薩經及小乘佛經, 鳩摩本人在印度已捨棄小乘, 但入中土後, 所譯的經又譯埋小乘的經, 咁佢究竟是真捨棄小乘法還是想將小乘法引入中土等中土人跌落陷阱? 總之大乘菩薩經及小乘的經先於律典傳入中土的。

然後就是律典, 大量的小乘律典如說一切有部的十誦律, 化地部的五分律, 大眾部的大僧律, 根本說一切有部的毗奈耶, 大乘的律也以經冠名如梵網經或菩薩戒本, 缺了巴利律, 但就有巴利律的注釋善見律的一半, 沒能拿到完整的巴利律藏注釋。

然後才到空宗有宗的論傳入。
故千百年來的三藏順序說法都是經律論, 以傳入先後來分。

大乘雜亂無章的, 乜野入先就講乜嘢。亦可見到大乘小乘一堆殘缺不全的經律論及各有各的注釋。

上座部南傳佛教的巴利三藏又如何呢? 無論是蘭卡版、泰國版、緬版及英國版, 都以律經論的順序排列的。為什麼如此排列呢? 原來, 僧團認為律藏是佛說的命 [b]vinayo nāma[/b] buddhasāsanassa āyu. 所以背誦律藏先。找誰來領眾背律呢? 佛陀話過持律者是優婆離vinayadharānaṃ yadidaṃupālī’’ti. 所以律藏由優婆離尊者來領眾背誦。
故從經藏律藏到三藏的每一小事如熟先熟後等等, 都經過精心安排。
不像大乘文學由個品德差的龍樹話從龍宮拿來, 作品內容夢中起靈感而來, 邊個入中土先就三藏行先。所謂三藏也是亂七八糟的大小乘大雜燴, 還有堆疑偽經的。

佛教三藏的順序也是經過僧團商議確立的, 律經論。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藏的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