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流 2022-8-7 12:26
根據<<香港佛教史>>, 1964年有泰國副僧皇率團來港訪問, 1971年有泰國長老來港主持法會, 1972年有鍚蘭佛教領袖來港訪問, 1974年另一位泰國副僧皇應邀來港主持荃灣某寺的佛像開光典禮, 1975年鍚蘭僧人來港訪問。
推測最早的南傳佛教該是由泰國佛教建立起的, 因為從七十年代起, 就有泰國華人在港, 港男亦有娶泰女, 所以泰國人或泰國華人在港的數目比蘭卡人多好多。泰國信奉南傳佛教, 故在香港的泰國佛教就有好幾間, 集中在元朗, 其中三或四間受到泰國政府及皇室與僧皇認可。
除了這些南傳佛教泰國系的寺廟外, 亦有由港人修習南傳佛教而建的團體, 有泰國系、蘭卡系及緬甸系的, 部份有僧人帶領, 部份由居士帶領。由僧人帶領的團體, 修學人士能學習到從佛陀傳下來的法與律, 因為南傳佛教僧團與在家人的互動, 是受到佛陀傳下來的戒律規定的, 在家人護持該如何, 出家人與在家人該如何互動, 各自依據佛陀傳下來的戒律所行持。這部份, 南傳佛教三國與西方的南傳佛教僧團, 都是有別的, 在家人若然能接觸不同傳承的南傳佛教, 就是開眼界的。
現時由居士創建的團體有蘭卡系統的, 有幾間; 其他的南傳佛教團體則有出家眾在, 亦有幾間的。
從最初的南傳佛教在港只有泰國寺起, 至今幾十年, 寺廟多了, 港人修習南傳佛教的也多了, 不少港人也到南傳三國出家去, 除了這些, 還有對南傳佛教三藏的翻譯及對這三國的各類注釋書的翻譯, 都有待人材與時間來做, 不過也已開始了。像泰國阿姜曼、阿姜差、佛使尊者等的著作, 亦已被翻譯, 但泰國該還有極多寶、蘭卡與緬甸的寶亦有待發掘, 需要各類人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