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流 2022-8-9 11:23
南傳佛教的四無礙智的首要條件是懂摩揭陀語, 即巴利語, 吾識的話, 肯定無四無礙智。
對於義理的智為義無礙智, 義即因果之義, 有五種範圍: 任何從緣所生的法、說法之義理、異熟、唯作與涅槃。此處就非一切法了, 因為法所統攝的範圍非常之廣, 而此對義理之智只限於五種範圍, 主要就是因果之義理及涅槃。
對於法的解釋無礙是法無礙智, 主要指緣起法, 即苦集之智與苦滅道智, 凡有關原因集起的智, 對三藏九部經教如經、偈、自說、法句等等能無礙地解釋的智, 都是法無礙智。那又不是一切法了, 限定在特定的範圍中, 而要對三藏九部經無礙解的, 必須懂巴利語先, 如心citta, hadaya, 意mana, 識viññāṇa, 思ceta 等法已生、已起、已出現能知能解釋, 是法無礙智。那些是善法、善心生起之時, 那些是諸法的善, 這些都是法無礙智的範圍。
對於法的詞語了知之智是詞無礙智, 即首先知道巴利語個別的名詞如cittaṃ, hadayo, mano等詞語, 知道這些詞語是已變格的詞語, 知道citta, hadaya, mana是詞干, 不會誤會已變格詞與詞干的分別, 知道純名詞與非純名詞、衍生詞、名動詞, 能分別這些詞語的詞類、結構、句式句法等, 是詞無礙智。這個詞無礙智要達成, 起碼須要巴利語中級的程度。
對於依義法詞無礙智的所緣境及作用等有能力辯釋的智是辯無礙智。有能力依義詞法與外道分析、解釋、駁斥錯誤見解、開示非凡的法義, 是辯無礙智。
大乘菩薩都有四無礙智的, 華嚴經、大智道論、涅槃經裡有記載, 菩薩了知一切諸法義理是義無礙智, 但菩薩缺智了知一切菩薩法與一切佛法, 故菩薩無智慧達成義無礙智, 唐朝的印度菩薩就辯不過中國人唐玄奘, 唐玄奘回到唐國也辯不過唐皇帝, 無法使皇帝轉信大乘, 他差點也如鳩摩般要娶妻的, 另外不知彌陀是太陽神信仰。菩薩無智, 故大乘一直被滅。
法無礙智是通達一切諸法名字, :smile_30: 就是知個名就已是法無礙智, 搞笑的。怪不之得印度大乘菩薩無法與玄奘辯論啦, 剩知名相而不知義理, 不通諸法的特性、範圍、功能、現象, 印度大乘菩薩無法辯過玄奘, 也揭示印度大乘走向衰敗, 既然印度大乘走向衰敗, 也揭示中土的大乘也會步之而趨向衰敗。大乘菩薩有幾人有智慧懂梵語呢? 沒幾個, 懂梵語的, 大部份都是反大乘的, 揭示大乘菩薩法的搞笑, 心經偽造, 也是如此被揭示出來。
詞無礙智是懂各方語言而能為其說法, 搞笑。當今菩薩教在全球最多道場的是X光山, 大概也只有三百幾個道場, 還只能向華人及當地人說菩薩法, 可沒吸引幾個當地人出家啊。南傳國家的僧團, 單是阿姜查都有近五百間, 隆普史僧團亦是這個數, 並吸引當地人出家。這個詞無礙智, 菩薩道首先就吸引不到人信, 其次僧團主力仍是以華人為主, 其他人種不信亦沒出家成菩薩。大乘菩薩智就是言語名相知吧了, 實質實況, 他們倒是不理的, 如同鴕鳥, 埋頭發夢菩薩智之勁, 夢裡發菩薩智, 見佛成佛。菩薩的詞無礙智是非常失敗。
菩薩無礙智還有一個自創的, 樂說無礙智, 樂說虛妄偽幻菩薩成佛觀, 騙愚痴眾生。愚痴無慧遇菩薩, 聽菩薩法有功德, 布施大量金錢到鹹水海也無益, 父母中風還狂念佛, 不知彌陀是太陽神信仰, 痴迷害全家。那個姚家三代信太陽神信仰, 落得連十歲王子也要搞到自𣪩收場, 歷史是明鏡。大乘既過不了歷史明鏡, 亦過不了科學的, 搞迷信, 誰信誰愚蠢, 愚蠢又亂搞事, 必有報的。
為什麼大乘從小乘抄的四無礙智中, 改了第四的辯無礙智呢?
四無礙智並非佛說的, 較後期才出現, 後到幾時, 還要看。不過大乘拿這四無礙智又重新定義, 只把大乘拖落深淵, 故大乘菩薩也沒幾人宣說這四無礙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