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流 2022-8-12 18:48
如理思惟或合理思惟, yoniso manasikara, 是佛教的重要觀念之一, 遍巴利語經藏五部, 更在中部一切漏經中說明對治什麼煩惱, 尤其關於見解空解無解的煩惱, 關於過去點呢或未來會點呢, 就不該去思惟, 而對四聖諦的問題就該多多地如理思惟。
合理思惟也包括對佛說或非佛說的思惟中, 故中部的一篇經, 佛陀叫婆羅門不要因為是佛陀說的, 就輕易相信, 要經過思維及證實所說的法是否能實踐, 就是能否減滅煩惱。
如理思惟在小乘殘經的四阿含, 居然沒有啊, 四阿含與理相關的詞語最多是正理(供給/供養父母/使樂/養命/消化), 共出現20次; 理髮在雜阿含都出現六次, 搞笑; 料理家業, 治理國事, 也出現七次....總之就無如理思惟或相關的配詞, 難怪四阿含的所屬三個部派都消失了啦, 無合理思維, 亂七八糟。
抄說一切有部殘經的大乘又如何呢? 淨土宗無叫人如理思惟啦, 最好不要思惟, 狂念太陽神佛名即可往生西方阿修羅水底城, 不用思惟啦; 空宗那個大智慧波羅蜜經呢, 前後矛盾到誰看誰都暈陀陀, 難怪龍樹最後以為自己是宇宙無敵大智者的, 想奪皇權被射𣪩於宮廷, 他自己寫的大智慧波羅蜜經亂七八糟, 那經叫人對大乘法如理思惟, 當時的大乘法即是空宗啦, 他無預知到後世有宗唯識的出現, 破其空宗。
大乘不重如理思惟, 修空者一切空, 病痛時卻空不到; 有宗唯識一切識, 來個如來藏即識破了。
佛陀的如理思惟對治一些觀念須如佛教理來思惟, 另一些觀念就無須思惟, 有個範圍的, 與過去係點就無須唸啦, 未來係點亦無須唸啦, 現觀四諦法須如理思惟。
MICMIC_2ND 2022-8-13 13:27
習修止觀行解脫道,的確需要如理思維,去如法修行、跨越障礙、糾正方向。
行方便道的,方便過方便麵,如同用隨意門開門即達彼岸,所以只需想起多啦A夢,無都唔出奇。
[url=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22106DDBC5841003%22.&searchmode=basic]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22106DDBC5841003%22.&searchmode=basic[/url]
[[i] 本帖最後由 MICMIC_2ND 於 2022-8-13 14:27 編輯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