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boleung 2022-9-25 09:30
【本報訊】住屋問題是本港最重要的民生問題,市民均期望港府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有好消息。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昨早在電台節目表示,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將在下月8日前,向行政長官提交「百日報告」,交代如何加快房屋供應。何又指,當局將調整綠置居細單位數量以增加吸引力。
房屋供應頭輕尾重捱轟
何永賢又提到,未來10年整體房屋供應被外界批評「頭輕尾重」,首5年的落成量不夠,令部分市民「等上樓」等得較久。不過她將於10月8日前提交「百日報告」以加快房屋供應,而上屆政府亦曾提出10年內興建33萬公屋目標,並按需求調整綠置居單位面積,減少興建細單位。
置業階梯應有不同選擇
至於外界質疑綠置居單位面積太細不受歡迎。何永賢則指,由於要提供充足的房屋供應,因此會保持單位面積的大細,稍後會考慮有否調整的空間,逐步減少細單位的數量,「細單位好像不太受歡迎,我們正調校綠置居細單位的比例,也會有一些細單位供應。暫時的看法是,有人儲到一筆錢,他剛剛好計算過細單位面積,他有足夠首期可上樓。如果你突然把它(首期)加大,那些朋友會失望,我們也想有置業階梯有不同選擇。」
原文網址:反應欠佳 綠置居將減建細單位 | 東方日報 | 要聞港聞 [url]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news/odn-20220925-0925_00176_063/[/url]
丫巴癲 2022-9-25 09:48
[quote]原帖由 [i]jumboleung[/i] 於 2022-9-25 09:30 發表 [url=https://finance.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2357003&ptid=30783049][img]https://finance.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本報訊】住屋問題是本港最重要的民生問題,市民均期望港府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有好消息。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昨早在電台節目表示,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將在下月8日前,向行政長官提交「百日報告」,交代如何加快房屋供應。何又指,當局將調整綠置居細單位數量以增加吸引力。
房屋供應頭輕尾重捱轟
何永賢又提到,未來10年整體房屋供應被外界批評「頭輕尾重」,首5年的落成量不夠,令部分市民「等上樓」等得較久 ... [/quote]
起細單位真心on9:smile_39:
Mrslow 2022-9-25 15:08
呢兩年買左 280呎 果啲人
真係揼爆春呀⋯⋯:')
鬼仇 2022-9-29 23:24
[quote]原帖由 [i]Mrslow[/i] 於 2022-9-25 15:08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2365884&ptid=30783049][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呢兩年買左 280呎 果啲人
真係揼爆春呀⋯⋯:') [/quote]
最細得百幾呎
Clumsy117 2022-12-31 11:12
起大D,價又貴左喎
Mrslow 2023-1-3 21:14
[quote]原帖由 [i]Clumsy117[/i] 於 2022-12-31 11:12 發表 [url=https://finance.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4880378&ptid=30783049][img]https://finance.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起大D,價又貴左喎 [/quote]
270 同 330
只係 相差 60呎
新界區 新居屋
折實 大約 6K 左右
即係 40萬 有找
你問 啲買左 270呎 嘅人
佢願唔願 俾多 40萬 買 330呎丫
唔好話 330呎
就算係 420呎
佢地 大部份 都一定肯買 420呎:'):'):')
海邊笨拙的榴槤 2023-1-4 07:21
[quote]原帖由 [i]jumboleung[/i] 於 2022-9-25 09:30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2357003&ptid=30783049][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本報訊】住屋問題是本港最重要的民生問題,市民均期望港府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有好消息。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昨早在電台節目表示,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將在下月8日前,向行政長官提交「百日報告」,交代如何加快房屋供應。何又指,當局將調整綠置居細單位數量以增加吸引力。
房屋供應頭輕尾重捱轟
何永賢又提到,未來10年整體房屋供應被外界批評「頭輕尾重」,首5年的落成量不夠,令部分市民「等上樓」等得較久 ... [/quote]
人地私樓有高樓底,用開放式廚房,就算200呎都可以有空間區分客廳和睡眠區。低能政府想炒橋,結果同樣200呎,但房委會堅持要固定廚房,但樓底不足8呎。結果連閣樓的選項都沒有。真心on xx
jumboleung 2023-1-4 07:26
[quote]原帖由 [i]海邊笨拙的榴槤[/i] 於 2023-1-4 07:21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4975103&ptid=30783049][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人地私樓有高樓底,用開放式廚房,就算200呎都可以有空間區分客廳和睡眠區。低能政府想炒橋,結果同樣200呎,但房委會堅持要固定廚房,但樓底不足8呎。結果連閣樓的選項都沒有。真心on xx [/quote]
唔得架!
WYJIMMY 2023-1-4 08:26
資助性房屋不同投資,買私樓細單位只因唔夠錢「上住車」先,再圖慢慢轉番大或合用性,綠置居一生一次chance,當然考慮長遠一點,如家人同住或生小朋友,280尺同公屋差唔多,點會受歡迎或去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