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紅 2022-10-30 17:56
尚書,又名掌書,是古代官名,負責執掌符節和文史記載。戰國時期,朝廷就設置了尚書這一官職。秦漢時期,尚書與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合稱“六尚”。“尚”一般具有掌管帝王之物的意思,而尚書主要掌管帝王的文書,在當時地位十分低下,也沒有什麼權利。後來,尚書漸漸地成為了執政的要員,不再被列為六尚之內。
漢武帝劉徹執政時,為了進一步強化自己的權力,削弱了丞相府和御史大夫府過問政事的實權。由於尚書主管文書、奏章,負責傳達皇帝的命令,其地位逐漸變得重要起來。
宋代以後,三省分立的制度漸成空名,行政事務基本全歸入尚書省。元代時期,僅存中書省。明代廢除中書省,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各部設置尚書一人,總管本部的事務,相當於現在的部長。尚書之下,又有左右侍郎各一人,為副尚書。清代增設了外務、郵政等部門,負責的主管也稱為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