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陰 2022-11-1 10:55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一次講話中指出:“放眼世界,我們面對的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此後,總書記在重要會議和重要場合多次提到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既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到2021年的百年奮鬥,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開闢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繼續前進,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歷史證明,黨的堅強領導是迎接挑戰、應對變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根本保證。
醉花陰 2022-11-1 10:56
小康
小康社會是千百年來中國人對經濟繁榮、社會安寧、家境富裕的嚮往和追求。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就提出了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十九大發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動員令。“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只有打贏脫貧攻堅戰,才能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堅持精準扶貧,確立不愁吃、不愁穿和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目標,實行“軍令狀”式責任制,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上下同心、盡銳出戰,攻克堅中之堅、解決難中之難,組織實施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八百三十二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十二萬八千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近一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十年實現聯合國二〇三〇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在建黨一百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我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千年小康夢成真”,“小康”正承載著新的時代內涵,正煥發著新的生命活力。
醉花陰 2022-11-1 10:58
趕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黨中央從西柏坡動身前往北京時,毛澤東同志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號召全黨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過去一百年,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習近平總書記在西柏坡考察時曾指出,“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複雜,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在慶祝建黨一百周年大會重要講話中,總書記再次強調:“現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我們一定要繼續考出好成績,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新氣象新作為。”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幹、勇毅前行,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趕考”生動地展現出中國共產黨一路披荊斬棘,在探索中鑄就輝煌、不斷開創未來的奮鬥姿態。
醉花陰 2022-11-2 10:30
雙減
2021年5月21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簡稱“雙減”,針對的問題是中小學生負擔太重,“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現象突出,廣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嚴重影響。“雙減”意見發佈後,其效果堪稱震撼,不但強化了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有效遏制了校外教育機構的無序發展,而且也讓社會各界,尤其是學生家長重新思考探索更加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式。
醉花陰 2022-11-3 14:51
碳達峰,碳中和
“碳達峰”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後開始下降;“碳中和”指企業、團體或個人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宣佈,中國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今年“兩會”上,“碳達峰”“碳中和”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引起廣泛關注。“雙碳”目標,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戰略決策,充分彰顯中國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國擔當。“碳達峰”“碳中和”宣導綠色、環保、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動資源迴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關。
醉花陰 2022-11-4 09:51
野性消費
2021年7月,河南遭遇特大洪災,某國產運動品牌捐贈5000萬元物資低調賑災。網友得知後深受感動,紛紛湧入該品牌直播間下單,表達自己對愛心企業的支持。主播勸大家理性消費,而網友們則在彈幕裡喊出“我要野性消費”。“野性”指不馴順的性情,“野性消費”即不受約束的消費。然而,率性的語言表達,彰顯的是愛心行動。這種釋放“愛”意的“野性消費”有其現實基礎:一是感情基礎,良心企業確實是不求回報做慈善,才贏得了廣大網友愛心回饋;二是品質基礎,如今國貨品質全面提升,國潮品牌物美價廉,才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放心消費。
醉花陰 2022-11-5 10:03
破防
“破防”本指突破防禦,最初是網遊用語,指遊戲裝備、技能被破壞,失去了防禦效果。後詞義引申,如今多指心理防線被攻破。“破防”的結果有兩種:一種是指內心受到傷害後的悲羞與痛苦,另一種是內心受到觸動後的共鳴與感動。如今常用的是後者,比如:2021年7月1日,張桂梅老師登上天安門城樓,穿的是送學生高考時的那件樸素的襯衫,這處細節讓網友直呼“破防”了。
醉花陰 2022-11-6 17:51
雞娃
“打雞血”源於曾經流傳的“雞血療法”。因缺少科學依據,該療法早已銷聲匿跡,但“打雞血”一詞卻流傳至今,多用於調侃、諷刺某些人精神亢奮,有近乎瘋狂、癡迷的狀態。近年來,升學競爭十分激烈,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不少家長逼迫孩子大量補習,“努力拼搏”。這種近乎瘋狂的養育方式被調侃為是在“給孩子打雞血”,簡稱“雞娃”。如今,“雞娃”之積極效果未見得有多少,父母與孩子身心俱疲則是無法否認的現實。顯而易見,“雞血療法”是不科學的,揠苗助長的“雞娃”也是不值得提倡的。說到這個“雞”字,還請注意,它已經從名詞擴展出了動詞的用法。
醉花陰 2022-11-7 14:18
躺平
“躺平”本指平臥,引申指休息。如今不少人口頭掛著的“躺平”,多指一種“不作為”“不反抗”“不努力”的生活態度,以此為生活理念的群體即“躺平族”,面對各種壓力選擇“一躺了之”。其實,許多喊著“躺平”的年輕人,並未真正“躺平”,他們只是在用自嘲的方式反抗當今巨大的生活壓力、高度的“內卷”競爭。“躺平族”也從未相信“躺平”能“贏”,今天的“躺平”只不過是為明天更好地奮鬥而養精蓄銳。年輕人應理性地看待競爭,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壓力,永不放棄,為理想和未來努力奮鬥。
醉花陰 2022-11-8 09:07
元宇宙
2021年10月底,一家網路公司更名“元宇宙”,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廣泛關注。“元宇宙”的前身是“元界”,最早出現在一本科幻小說中,那是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的虛擬數字世界。不能否認,元宇宙作為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融合的載體,蘊含社交、遊戲、辦公等場景變革的巨大機遇。基於“元宇宙”而生髮出的一系列構想,背後是人類生活方式的重大變革。不過,元宇宙目前還處在初期發展階段,尤其是作為產業,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無論是產業發展還是市場投資,都亟需回歸理性。
醉花陰 2022-11-9 13:15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新冠肺炎疫情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帶來了嚴重威脅,全國人民緊密團結,積極投入到史無前例的抗疫鬥爭中。習近平總書記做出指示,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全國人民勠力同心,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社會經濟發展加快恢復。2020年5月22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體現了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我國之所以在抗疫戰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堅持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一指導準則。
醉花陰 2022-11-10 10:11
逆行者
逆行,指反著眾人的方向而行,不走尋常路;逆行者,指由於職責和信念所系,在發生重大危險時不顧個人安危,迎難而上,去拯救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的人。2020年,“逆行者”成為對在新冠疫情阻擊戰中湧現出的先進個人和集體的稱呼。在這場抗疫鬥爭中,廣大醫務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員、人民解放軍指戰員、科技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公安民警等等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均被稱為“逆行者”。他們以堅定果敢的勇氣和堅韌不拔的決心,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有些同志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逆行者”展現了中國人民面對生死考驗時堅守崗位、不畏艱險的優良品質。
醉花陰 2022-11-11 08:25
颯
本用以描寫風聲。現在流行的“颯”,特指帥氣俐落、瀟灑清爽,多用於女性。新冠病毒肆虐神州大地,女性撐起了抗疫的大半邊天。據統計,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生中約有50%是女性,護士中女性超過90%。巾幗不讓鬚眉,女性是戰疫前線的“最美風景線”。用“颯”來形容她們,是全國人民對女性同胞最崇高的致敬!如今,“颯!”“真颯!”“又美又颯!”已成為人們讚美奮戰在各行各業各自崗位上女性同胞的常用語,在網路上廣為傳播。
醉花陰 2022-11-12 08:11
後浪
源于“長江後浪催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2020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短視頻《後浪》以不可阻擋之勢成為輿論焦點。視頻中,演員何冰激情演講,以“後浪”稱呼新一代青年人,表達了對他們的認可與讚美,引起各界熱議,“後浪”紅極一時。當前流行的“後浪”,大致是指我們的90後、00後。這一代人多為獨生子女,曾讓人覺得“不著調”“太叛逆”,但面對新冠疫情,他們奮不顧身,衝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後浪”承擔起了歷史賦予他們的責任和使命,已成為這個偉大時代的“希望一代”。
醉花陰 2022-11-13 17:24
神獸
神異之獸,本指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的動物。2020年上半年,因受新冠疫情影響,全國各地中小學延期開學,孩子們在家上網課。這些孩子活潑可愛,但許多人調皮搗蛋,還智商超群,出格之事時有發生。他們在家學習,沒有教師監管,家長不得不與之鬥智鬥勇,使出各種招數,猶如跟“神獸”相鬥。家長們心力交瘁,盼望疫情早日平復,學校早日複課,儘快讓“神獸歸籠”。“神獸”便成為疫情期間居家上網課的孩子的代稱。
醉花陰 2022-11-14 13:29
直播帶貨
即通過互聯網平臺,使用直播技術,進行線上展示、導購、銷售的新型商品交易形式,是“新一代電子商務模式”。新冠病毒肆虐期間,“直播帶貨”有效解決了實體店顧客大幅減少、庫存積壓商品滯銷的問題,一批“大流量”帶貨主播實現了驚人的銷售業績,吸引了眾多行業採用這種模式。據媒體報導,疫情嚴重的美國日前也開啟了“直播帶貨”模式。“直播帶貨”已成為廣為人知的流行語,進入大眾視野。然而,在“直播帶貨”火爆的背後也出現了不少隱憂,如違規宣傳,資料造假,假冒偽劣產品不時出現,售後服務無法保障,等等。有效監管已成為當務之急。
醉花陰 2022-11-15 13:04
雙迴圈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再次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對“十四五”和未來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戰略、路徑做出的重大調整完善,是著眼于我國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對於我國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對於促進世界經濟繁榮,都會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雙迴圈”已走進大眾視野,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熱詞”。
醉花陰 2022-11-16 12:57
打工人
打工,本指做工,多用於臨時性的工作;打工人,原本多指從事體力勞動的人,通常為外來務工人員。9月22日,一名網友在網上發了一條自拍的短視頻,視頻中他做出要出門打工的樣子,並說:“勤勞的人已經奔上了塔吊,你卻在被窩裡伸了伸懶腰,你根本沒把自己生活當回事兒。早安,打工人!”這個視頻引來大量關注與模仿,“打工人”隨即引爆網路。在流傳中,“打工人”適用範圍擴大,指稱物件多元化,幾乎成了各行各業勞動者的統稱。無論是社會精英還是普通職員,無論是腦力勞動者還是體力勞動者,都稱“打工人”。
醉花陰 2022-11-17 13:33
內卷
又稱“內卷化”,譯自英語involution,本是社會學術語,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更高級模式的現象。2020年下半年,有幾張圖片刷屏:有人騎在自行車上看書,有人邊騎車邊用電腦,有人床上鋪滿了一摞摞書……“邊騎車邊用電腦”的同學被稱為“卷王”登上熱搜。“內卷”流行開來,高校學生用它指非理性內部競爭。有同學舉例:老師要求論文五千字,不少同學為評優寫了一萬字,甚至更多。人人都超要求完成任務,但獲優比例並未改變。現在,“內卷”從大學生群體中“出圈”,各行各業內部的非理性競爭都以“內卷”稱之。專業人士指出,發展中出現停滯階段很正常,關鍵是要有效地進行理性競爭,呼籲相關行業正視非理性的“內卷”現象,積極探索“去內卷化”的改革之路。
醉花陰 2022-11-18 09:02
凡爾賽文學
一種“以低調的方式進行炫耀”的話語模式,也稱凡學。這種話語模式先抑後揚,明貶暗褒,自說自話,假裝用苦惱、不開心的口吻炫耀自己。比如,有人自炫長得瘦:“好羨慕那些輕輕鬆松就長胖了的人,我一個月吃了好多東西以為能到90斤,結果……太不公平了,我想哭!”“凡爾賽文學”的得名源自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這部作品細緻刻畫了18世紀末法國凡爾賽宮貴族生活的浮華奢靡,網友以“凡爾賽”借指高檔、奢華的生活。11月初,一個微博認證為作家的網友,在微博上用“平實”的文字記錄她的“高貴”生活,引來網友吐槽。“凡學”因此而爆紅,網上掀起了一場“凡爾賽文學”創作大賽。實際上,現在的“凡學”作品多數已不再是炫耀,而僅是一種調侃。
醉花陰 2022-11-19 10:21
文明互鑒
互鑒,即相互借鑒;文明互鑒,即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間加強交流,相互借鑒。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演講時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五年來,習主席在一系列重大場合闡述“文明交流互鑒”主張,其內涵不斷豐富,影響不斷擴大。2019年5月15日,習主席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再次強調,“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引起全球共鳴。“文明互鑒”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是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樑、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文明互鑒”已成為全球“熱詞”,在國際、國內媒體上廣為傳播。
醉花陰 2022-11-20 11:39
區塊鏈
區塊鏈是一個資訊技術領域的術語。從本質上講,它是一個共用資料庫,存儲於其中的資料或資訊,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徵。基於這些特徵,區塊鏈技術奠定了堅實的“信任”基礎,創造了可靠的“合作”機制,具有廣闊的運用前景。2019年1月10日,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發佈《區塊鏈資訊服務管理規定》。2019年10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區塊鏈”已走進大眾視野,成為社會的關注焦點。
醉花陰 2022-11-21 12:34
硬核
硬核,譯自英語“hardcore”,原指一種力量感強、節奏激烈的說唱音樂風格。後來引申指“面向核心受眾,有一定難度和欣賞門檻的事物”,如“硬核遊戲”(hardcore game)即指玩起來非常有難度的遊戲。近年來,其含義進一步引申,人們常用“硬核”形容“很厲害”“很彪悍”“很剛硬”,如“硬核規定”“硬核媽媽”“硬核玩家”“硬核人生”等等。今年年初,電影《流浪地球》的熱映引發了一場對“硬核科幻”的討論,“硬核”的熱度進一步增高。
醉花陰 2022-11-22 10:12
融梗
梗,來源於“哏”,本指藝術作品中的笑點,也指故事的情節、片段及創意等。融梗,即把別人精彩的創意融合進自己的作品中。近年來,因多部文藝作品涉嫌“抄襲”,網路上出現過好幾次針對“融梗”定性的集體討論。但到底是“合理借鑒”還是“違法抄襲”,二者的“邊界”到底在哪兒,始終不能達成一致意見。今年10月底,熱播影片《少年的你》的原小說被爆料“融梗”日本推理小說作家東野圭吾的多部作品,網友議論紛紛。易中天在微博上發文點評,認為“除非極個別的天才,很少有作家能夠做到絕不借鑒,關鍵在於是笨拙地模仿甚至直接抄襲,還是創造性地用人如己”。“融梗”再次引起廣泛關注。
醉花陰 2022-11-23 13:22
××千萬條,××第一條
2019年春節上映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受到普遍好評,國內外影迷紛紛叫好。在影片中反復出現的行車安全提示語“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一下流傳開來。這句“安全守則”並不合轍押韻,讀起來甚至還有點拗口;但貼近現實,能喚起人們的安全意識,在人們心中產生了共鳴。隨後,使用範圍擴大,衍生出了新的造句格式“××千萬條,××第一條”,如“健康千萬條,睡眠第一條”“護膚千萬條,科學第一條”“祝福千萬條,健康第一條”等等。此格式同樣在社會上廣為傳播。
醉花陰 2022-11-24 10:03
檸檬精
檸檬精的字面意思是“檸檬成精”。檸檬味酸,與嫉妒他人時“心中酸溜溜”的感覺相合。因此“檸檬精”最初用在他人身上,是用來嘲諷他人的,其含義與“嫉妒”類似。近來,它的貶義色彩在不斷淡化,有時也用在自己身上,即用於自嘲,表達對他人或外貌或才華,或物質條件或情感生活等各方面的羨慕。“我檸檬精了”就相當於“我羨慕了”。有時也說成“我檸檬了”,或“我酸了”,表達的都是同樣的意思。還出現了“酸甜檸檬精”的說法,多用來形容被別人的浪漫愛情甜到又不禁產生羨慕的“酸”意的複雜心情。
醉花陰 2022-11-25 15:44
996
“996”指一種工作制度: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每週工作6天。這種工作制度常出現在互聯網等高科技公司。2019年3月,互聯網公司的程式師們在網路上公開抵制“996”工作制。2019年4月12日,阿裡巴巴的官方微博發佈了馬雲的一段發言,馬雲稱“996”是修來的福報,引發了人們的強烈反感。當天下午,馬雲立即回應,稱“任何公司不應該,也不能強制員工996”。“996”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招致了社會各界的批評。
醉花陰 2022-11-26 14:15
我太難/南了
“我太難了”出自“快手”視頻網站上的一個“土味視頻”。視頻配了一曲憂傷的音樂,主播眉頭緊鎖,眼神空洞,一邊說著“我太難了,老鐵,最近壓力很大”,一邊欲哭無淚地用雙手緊緊扶住額頭。該視頻發佈後,“我太難了”立即引爆網路。隨後,網路上還出現了以“我太難了”為主題的表情包,為了好玩有趣,用麻將牌中的“南風”代“難”。也有人據此把話說成“我太南了”。“我太難/南了”的流行,是普通線民希望釋放生活壓力的心理表現。
醉花陰 2022-11-27 11:28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出自2019年暑期熱播的綜藝節目《中餐廳》第三季的嘉賓黃曉明之口。節目中,作為“店長”的黃曉明為了關心受傷的楊紫,說:“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為了提高團隊工作效率,“店長”還說:“這事不需要討論。”“聽我的,我說了算。”這些“經典”臺詞迅即在網上流傳開來。“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流行,反映了人們對自我過分堅持的調侃和打趣。
醉花陰 2022-11-28 10:19
霸淩主義
霸淩,音譯自英語“bully”,指橫行霸道、恃強淩弱。霸淩主義,指用“霸淩”的方式處理國與國之間的矛盾。美國在處理國際事務時,每每不顧及國際關係準則,絲毫不考慮其他國家的合理要求,頻繁揮舞制裁和關稅大棒,動輒施壓別國,粗暴干涉他國事務,並且連偽裝和說辭也不要了,赤裸裸地宣稱“美國優先”,要全世界維護美國的利益,為美國買單,給美國讓利。一意孤行的美國政府,屢屢挑起事端,並“誠實”地承認軍隊滯留中東是為了石油。“霸淩主義”是一個國際熱詞,引起了世界各國人民的關注。美國的霸淩主義思維和行徑,給全球帶來巨大危害。
(2019年12月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