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陰 2023-1-29 10:06
正能量
指的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或潛能。本是物理學名詞,霍金《時間簡史》中就用過:“宇宙中的物質是由正能量組成的。”“正能量”的流行源於英國心理學家理查·懷斯曼的專著《Rip it up》(中文譯名《正能量》),其中將人體比作一個能量場,通過激發內在潛能,可以使人表現出新的自我,從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滿活力。當下,所有積極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希望的人和事,都可以貼上“正能量”標籤。
醉花陰 2023-1-30 08:33
元芳,你怎麼看?
出自電視劇《神探狄仁傑》。狄仁傑遇到案情難解之處,時常會問副手李元芳:元芳,你怎麼看?而李元芳的回答通常都是:大人,此事必有蹊蹺。大人,此事背後一定有一個天大的秘密。2012年的流行,是源於一起網路事件。泉州有一女孩疑似被肢解後從高樓墜落,警方判斷為自殺。一名網友以“元芳,你怎麼看”進行嘲諷,暗指案情背後或有蹊蹺。嗣後該句式迅速流行,人們多將它綴於某個句子或語段的末尾,表達某種質疑、嘲諷或公開徵詢看法。
醉花陰 2023-1-31 08:10
舌尖上
2012年中央電視臺播出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展示了中國各地的美食生態和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引起廣泛關注。此紀錄片的走紅,使得“舌尖上”也受到了人們的青睞,儼然成了飲食的“代言人”,靈活地表達與之相關的豐富意蘊。如“舌尖上的中國”,即中國的飲食文化;“舌尖上的快樂”,意思是品味美食的樂趣;而“舌尖上的愛情”則是與飲食息息相關的愛情生活。
醉花陰 2023-2-1 08:26
躺著也中槍
一般而言,槍戰中如果躺在地上,中槍的概率是很低的。“躺著也中槍”於是用來形容無緣無故地受到牽連,或被捲進是非。此語出自周星馳電影《翹課威龍》中的一句臺詞。劇中雙方激烈打鬥,某人裝死,另一人向地上打了一槍,正中裝死的人。裝死的人叫道:“躺著都能中槍!”現在也有人使用縮略形式“躺中”“躺槍”,還有人乾脆說成“中槍”,表達的都是同樣的意思。
醉花陰 2023-2-2 08:02
高富帥
指高大、富有、帥氣的男人,是由三個單音節形容詞並列構成的准固定片語。“高富帥”和“白富美”(膚白、錢多、貌美),是擇偶最有優勢的男人和女人。最初這兩個詞是線民對青春偶像劇和日本動漫中男女主人公特徵的概括,表達了對虛擬世界裡“高富帥”與“白富美”之間童話婚戀的豔羨,同時也寄託著對理想生活的嚮往和對平凡現實的自我解嘲。“高富帥”和“白富美”現已成為日常生活裡的熱門詞語。
醉花陰 2023-2-3 08:38
中國式
“中國式”源自王海鴒的小說《中國式離婚》,小說改編成電視劇後曾火熱一時,並衍生出“中國式××”的說法。而2012年,網友提出的“中國式過馬路”,即“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成為“中國式”爆發的導火線。媒體上出現大批以戲謔口吻議論國人或中國社會問題的“中國式××”,如“中國式接送孩子”“中國式相親”“中國式插隊”等等,於戲謔中表達出自嘲與質疑。
醉花陰 2023-2-4 08:15
光碟
光碟就是吃光碟中餐的意思。2013年1月,北京一家民間公益組織發起“光碟行動”,倡議市民就餐後“打包”,“光碟”離開。隨後,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出新聞,號召大家“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爭做節約達人,向舌尖上的浪費說再見”。“光碟行動”迅速席捲全國,“光碟”被捧為時尚新詞,“今天你光碟了嗎”成為流行語。
醉花陰 2023-2-5 11:58
倒逼
倒逼,即逆向促使。按照常規,甲乙兩事物,甲動則乙動;如果一反常規,乙先動逆向促使甲動,這種逆向促動,叫作倒逼。倒逼來源於經濟領域中貨幣供給的倒逼機制。如今擴大了使用範圍,“由下而上”“由流溯源”“由果問因”等行為,都可以稱“倒逼”。習近平、李克強等國家領導人,在講話中多次用到“倒逼”,提升了這個詞的流行度。
醉花陰 2023-2-6 13:47
逆襲
從日語引進的新詞,意思是在逆境中反擊成功。比如在球賽中,一支球隊先輸後贏,可以稱逆襲;一支弱隊戰勝了強隊,也可稱作逆襲。如今意義和用法拓展,新事物衝擊舊事物、後浪推前浪等等,都可稱逆襲。逆襲表達了百折不撓、奮發圖強、充滿正能量的精神。
醉花陰 2023-2-7 15:22
微××
“微”本指小、細、輕、少、弱等,也可表示某些計量單位的百萬分之一,如微米、微安(安,安培的簡稱)。如今,“微”成了一個時尚語素,生活中出現了一批以“微”命名的新事物,如微博、微信、微新聞、微電影等等。社會正在邁進“微時代”,“微××”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維模式。“微”是現代科技的產物,也是一個時代的標籤。一個不起眼的“微”在現代社會中釋放出了大能量。
醉花陰 2023-2-8 13:27
大V
指的是在微博上十分活躍並擁有眾多粉絲的公眾人物,通常把粉絲超過50萬的微博使用者稱為網路大V。大V必須在一個特定的微博平臺上獲得個人認證,經過認證,其微博昵稱後便會附一個“V”形圖示。之所以稱“V”,有兩種說法:一說是VIP(貴賓帳戶)的首字母,一說是verify(認證)的首字母。大V幾乎都是網路上的意見領袖,有著不容小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因此,大V務必維護好自己的形象,不傳播未經核實的資訊,不能成為謠言的傳播者,否則,大V就成了“大謠”。
醉花陰 2023-2-9 15:24
女漢子
“女漢子”指帶有“純爺們性格”的女性。她們愛美妝喜時尚,還能“幹粗活打蟑螂”,集溫柔和彪悍於一身,擁有女人的外表和漢子的內質。現代大都市中,競爭激烈,壓力山大,許多女性為了生存和發展,不得不把自己變成獨立、自主、強悍的女漢子。2013年螢屏流行“女漢子”,像孫儷在《辣媽正傳》中扮演的角色,就是有個性、有主見、敢作敢為的現代女性。
醉花陰 2023-2-10 16:00
土豪
本是漢語中固有詞語。在20世紀上半葉,特指有財有勢橫行鄉里的地主惡霸。今日之“土豪”源自網路,最初用於吐槽在網路遊戲中“無腦”消費人民幣的玩家,後來又泛指現實社會中富而不貴的群體。從字面上解釋,就是“很土的富豪”,他們大多文化較低,品位不高,極其富有,有的還酷愛炫富。人們對“土豪”的態度,也不是一味地鄙視,而是既排斥又羨慕。“土豪,我們做朋友吧!”這句廣為流傳的調侃語,最能反映人們對“土豪”的心態。
醉花陰 2023-2-11 13:37
奇葩
漢語中本有其詞,指珍奇而美麗的花朵,常用來比喻不同尋常的優秀文藝作品,是地道的褒義詞。如今廣為流行的“奇葩”,則來源於網路,常用來比喻某人某事或某物十分離奇古怪,世上少有,常人不可理解,含有諷刺或調侃的意味。如有媒體曾經盤點全國眾多景區“免收門票”的“奇葩”招數,包括“叫媽免票、屬猴免票、背古文免票、穿短裙免票、姓朱免票”等等,招招都讓人瞠目結舌。
鳳凰木 2023-2-13 13:40
點贊
起源於各大社交網站的“贊”功能。線民對網路上一個帖子、一篇文章或者一條微博的內容表示贊同、欣賞、支持或聲援,可以點擊一下帖子下面的“贊”圖示。“點贊”就是點一個贊。當下頻頻出現在報刊上的“點贊”,詞義有了演變,它成了點評的一種。與點評不同的是,點贊只說好話,即只表示肯定、喜愛、讚美這一類意思。現在流行的“點贊”,其實就是“贊”,“點”的意思已經虛化了。
醉花陰 2023-2-14 09:10
正能量
指的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或潛能。本是物理學名詞,霍金《時間簡史》中就用過:“宇宙中的物質是由正能量組成的。”“正能量”的流行源於英國心理學家理查·懷斯曼的專著《Rip it up》(中文譯名《正能量》),其中將人體比作一個能量場,通過激發內在潛能,可以使人表現出新的自我,從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滿活力。當下,所有積極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希望的人和事,都可以貼上“正能量”標籤。
醉花陰 2023-2-15 09:09
元芳,你怎麼看?
出自電視劇《神探狄仁傑》。狄仁傑遇到案情難解之處,時常會問副手李元芳:元芳,你怎麼看?而李元芳的回答通常都是:大人,此事必有蹊蹺。大人,此事背後一定有一個天大的秘密。2012年的流行,是源於一起網路事件。泉州有一女孩疑似被肢解後從高樓墜落,警方判斷為自殺。一名網友以“元芳,你怎麼看”進行嘲諷,暗指案情背後或有蹊蹺。嗣後該句式迅速流行,人們多將它綴於某個句子或語段的末尾,表達某種質疑、嘲諷或公開徵詢看法。
111x111=12321 2023-2-15 13:28
[quote]原帖由 [i]醉花陰[/i] 於 2023-2-15 09:09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6011897&ptid=30840279][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元芳,你怎麼看?
出自電視劇《神探狄仁傑》。狄仁傑遇到案情難解之處,時常會問副手李元芳:元芳,你怎麼看?而李元芳的回答通常都是:大人,此事必有蹊蹺。大人,此事背後一定有一個天大的秘密。2012年的流行,是源於一起網路事件。泉州有一女孩疑似被肢解後從高樓墜落,警方判斷為自殺。一名網友以“元芳,你怎麼看”進行嘲諷,暗指案情背後或有蹊蹺。嗣後該句式迅速流行,人們多將它綴於某個句子或語段的 ... [/quote]
BEEPPPPP !!! :hug:
元芳在92樓看過喇~
醉花陰 2023-2-16 14:53
中國式
“中國式”源自王海鴒的小說《中國式離婚》,小說改編成電視劇後曾火熱一時,並衍生出“中國式××”的說法。而2012年,網友提出的“中國式過馬路”,即“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成為“中國式”爆發的導火線。媒體上出現大批以戲謔口吻議論國人或中國社會問題的“中國式××”,如“中國式接送孩子”“中國式相親”“中國式插隊”等等,於戲謔中表達出自嘲與質疑。
醉花陰 2023-2-17 15:44
壓力山大
意思是壓力像山一樣大。這個詞是由我國男女老少最為熟悉的外國人名“亞歷山大”,通過諧音、暗喻演變過來的。前半部分諧音,後半部分暗喻。後來又出現變體“鴨梨山大”,更加詼諧有趣。“壓力山大”一問世,就被人們廣泛接受,一來是交際上的需要,二來是念著順口、聽著順耳,並且幽默感十足。
醉花陰 2023-2-18 18:11
贊
先在網路上流行,然後打入傳統媒體,有動詞、形容詞兩種用法。作為動詞的“贊”可以替代許多雙音詞,如讚美、讚賞、讚歎、贊同、贊許等。作為形容詞的“贊”表示好。一說來源於臺灣,理由是臺灣有一家報紙評選的2011年臺灣年度漢字就是“贊”字;一說吳方言區(包括江蘇東南部、浙江大部和上海)一向用“贊”表示好,如上海話裡“蠻贊”便是挺好的意思。
醉花陰 2023-2-19 08:40
最美
“最美麗”的簡稱,“最美+身份”的組合已成為一種對人物的新的美稱,2012年“最美”人物集中出現,成為感動中國的新力量。這種組合的流行始於“最美媽媽”。2011年,一名2歲女童從10樓墜落,正在樓下的吳菊萍沖過去用左臂接住了孩子。小女孩得救了,而吳菊萍左臂粉碎性骨折,人們稱讚吳菊萍為“最美媽媽”。此後各種“最美”稱號不斷湧現,如最美教師張麗莉、最美司機吳斌、最美戰士高鐵成、最美女法官厲莉……
醉花陰 2023-2-20 13:34
接地氣
本義是“接土地之氣”,民間常說的“水土不服”就是不接(當地的)土地之氣(泛指自然環境和氣候)。流行語“接地氣”中的“地”用的是比喻義,指老百姓的生活。“接地氣”就是“貼近老百姓真實生活的實際”“反映百姓真實生活情感”。莫言的小說就是“接地氣”的一個典型。而黨員幹部“接地氣”,就是要深入基層,廣泛接觸民眾,瞭解民眾的苦與樂及民眾的意願和需求。
醉花陰 2023-2-21 08:39
親
“親”是“親愛的”的簡稱。“親愛的”是一百多年前為了翻譯西方語言而“新”造的,用作名詞和形容詞,大體上跟英語的dear和darling相對應。幾年前,“親”曾在某些群體的小範圍中露面;隨後進入淘寶網的交易平臺:“親,快來搶購哦!”“親,包郵哦!”於是“親,……”風行起來,人們稱之為“淘寶體”。跟“親愛的”相比較,“親”顯得簡潔,也遮罩了“愛”字的曖昧色彩,親切感卻有增無減。
醉花陰 2023-2-23 09:42
傷不起
最初在校內網上以文章標題的形式出現,如“這樣的×××你傷不起”,被稱為“校內體”,影響並不大。2011年“傷不起”火爆起來,和網路上的一篇題為“學法語的人你傷不起啊!”的帖子有關。這個帖子歷數學習法語所遇到的種種困難、種種無奈,並且幾乎每句話都以“啊”結尾,後面還有一個接一個的感嘆號,人稱“咆哮體”。隨著該帖大熱,“傷不起”成了熱詞,“×××,你傷不起啊”也成了熱門句式。
醉花陰 2023-2-24 15:42
hold住
2011年8月9日臺灣中天電視綜合台的一檔綜藝節目中,女大學生謝依霖以誇張另類的造型、英漢混雜的臺詞、扭捏怪誕的舉止亮相,陳說在一個時尚場合如何處變不驚,提醒自己不能慌亂,要“hold住”整個場面。7分鐘的節目引起巨大的反響,於是“hold住”迅即成為海峽兩岸的流行語。hold指掌控、把握、維持,“hold住”便是掌控住、保持住、管住、抓住之類的意思。
醉花陰 2023-2-25 12:42
我反正信了
2011年7月23日,在溫州附近發生一起兩列動車追尾的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40人遇難,172人受傷。搶救中有關人員曾組織就地掩埋受損車頭和散落部件。有媒體記者詢問原因,鐵道部新聞發言人回答:現場有一個泥塘,影響施救工作,把車頭埋於其中是為了便於搶救,“至於你信不信,(停頓)我反正信了”。他的話立即引來一片質疑。此後,“我反正信了”被廣泛使用,其含義有三:第一,真信,如鐵道部那位新聞發言人所說的;第二,說反話,真不信,如“房價是百姓可以接受的,我反正信了”;第三,無厘頭的搞笑,指自己說的壓根兒就是一個笑話,如“奧巴馬是中國人,我反正信了”。
醉花陰 2023-2-27 13:52
坑爹
“坑爹”原是詈語,即罵人的話。在北方某些方言中,“坑”有欺騙、欺詐的意思,“爹”指老子,即父親。“坑爹”的字面義便是“欺騙老子”。連老子都敢欺騙,膽子也忒大了。“坑爹”表達的是一種強烈的憤慨。在流傳中,“坑爹”還常用於責備、批評或諷刺、挖苦。如果說話人是女性,有時會把“坑爹”調整為“坑娘”。
醉花陰 2023-2-28 15:13
賣萌
“賣萌”的“萌”,是從日語中借過來的。日本的動漫愛好者用“萌”形容非常喜好的事物,特別是動漫中的美少女。“萌”進入漢語以後,有了可愛、性感、討人喜歡的新義項。可以說“萌少女”“萌女郎”等。“賣萌”的“賣”,不是出賣,而是顯擺、展露。“賣萌”的意思是裝可愛、扮嫩、撒嬌,一般具有調侃色彩。
醉花陰 2023-3-1 13:27
吐槽
來源於日語,指漫才(類似於中國的相聲)裡的“突っ込み”(類似相聲的捧哏)。臺灣把“突っ込み”譯成了“吐槽”,後引申指給人難堪、抬槓、掀老底、拆臺,多用於嘲笑、譏諷、抱怨,甚至謾駡。當前,主要有兩種用法:一是揭人家老底——批評別人;二是揭自己老底——表述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