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伯、仲、叔、季、孟都指的是排行,那麼大小順序應該是怎樣的

花落紅 2022-11-22 09:29

日常生活中,父母會經常教導我們稱呼比父親年長的人為伯伯,稱呼比父親年幼的人為叔叔。這種叫法其實與古代長幼之間的排序有關。
現代人給家裡的兄弟姐妹排行一般都用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表示,但是早在我國先秦時期,人們以“伯仲叔季”確立兄弟之間排行的順序。“伯”就是老大,也可以用“孟”表示,但是“孟”通常指妾所生的老大,實為庶出。“伯”和“孟”男女皆可通用,例如曹操字孟德,便是庶出;孟女指的就是長女。
“仲”是老二,在現在的雲南白話中,還將二兒子稱為“仲兒”,二女兒稱為“仲女”。“叔”指老三,“季”是最小。如果只有兄弟三個,那就只用伯、仲、季,沒有叔,比如周太王有三個兒子,分別是太伯、虞仲和王季。如果兄弟超過四個,那麼伯、仲、季仍是老大、老二和最小,其餘的則全稱為叔。即同一個父親的兄弟中,伯、仲、季只有一個,而叔可以有很多個。比如周文王有許多兒子,長子是伯邑考,次子是武王發,最小的是冉季,其餘的都稱叔,如管叔、蔡叔、曹叔、成叔、霍叔、康叔等。
古代晚輩稱呼長輩時,如果是父親的哥哥,就稱作伯父,父親的大弟弟稱為仲父,仲父下麵的弟弟稱為叔父,父親最小的弟弟稱為季父,如《史記•項羽本紀》中“其季父項梁”就是說項羽最小的叔叔叫項梁。

靚仔8 2023-1-6 19:47

伯仲叔季等十個慨排序系伯子、仲子、叔子、季子,春子、夏子、秋子、冬子,玖子,末子,土子。孟仲季」和「伯仲叔季」都可以用嚟表示排行,但「孟仲季」還可以表示季節。「伯仲」兩字連用,表示相差唔多,難分高下,成語有「唔相伯仲、伯仲之間」。

古代兄弟排行按伯仲叔季慨次序,伯排行第一,仲排行第二,叔排行第三,季系最小慨(比如劉邦,名劉季)。弟弟們對兄長系必須服從慨。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伯、仲、叔、季、孟都指的是排行,那麼大小順序應該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