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紅 2022-11-23 09:20
現在的北京城裡,北有地壇祭地,南有天壇祭天,東有日壇祭太陽,西有月壇祭月亮。這些祭祀場所已經失去了原來的作用,變成了人們參觀、旅遊的聖地。古人為什麼要將天地日月作為主要的祭祀對象,這其中包含著什麼特殊的意義嗎?
祭祀之禮在古代被稱之為“吉禮”,古人認為自然界中的神靈主宰著天地間的一切,所以祭祀神靈直接關係到國家的命運。自然界的神比如天神、地神、日神、月神、雨神、社稷神(指土神和穀神)、山神等都是祭祀的對象。祭祀天地是古代祭祀活動中最為隆重的。堯舜時期就出現了祭祀天地的儀式,殷商時期人們稱天神為“帝”或“上帝”,商朝人認為天神是一切萬物的主宰,每逢祭天的時候,不惜殺死數萬俘虜和牲畜作為供奉的祭品。從西周開始,人們尊稱最高統治者為“天子”,意為天神的兒子,賦予了其至高無上的權力。古代祭祀天神需要修築祭壇,古時有“天圓地方”之說,所以祭祀天神的壇是一座圓形的祭壇,稱為天壇,天壇一般建在國都的南郊,祭天之禮一般在每年的冬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