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暠昺 2023-1-4 00:43
沒想到在佛道版都會出現無恥地黑人!
眾生平等 一句,就可以被黑了,哀哉!
昊暠昺 2023-1-4 00:49
隔離大鄉里話"我有問佛教咩"?
他的主題明寫著佛教或 ........,請問大鄉里君,你沒事嗎?請保重啊!
昊暠昺 2023-1-4 09:36
無故禁人發言,這可謂網絡霸凌之一種了。
昊暠昺 2023-1-4 09:36
在這回應一下隔離版的 8月8君 ....................
眾生平等,應該是指眾生皆有如來佛性,而眾生佛性無異無別,故曰平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kkhello 2023-1-4 09:48
開智慧,以及有法門可以消業。
昊暠昺 2023-1-4 09:54
[quote]原帖由 [i]kkhello[/i] 於 2023-1-4 09:48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4977385&ptid=3093289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開智慧,以及有法門可以消業。 [/quote]
請教兄台,如何是真消業?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本人也在思考中 :handshake
[[i] 本帖最後由 昊暠昺 於 2023-1-4 10:01 編輯 [/i]]
kkhello 2023-1-4 10:14
[quote]原帖由 [i]kkhello[/i] 於 2023-1-4 09:48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4977385&ptid=3093289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開智慧,以及有法門可以消業。 [/quote]
咁 google 一下咩係「業」,或者直接搜「消業」。
大鄉里 2023-1-4 10:21
[quote]原帖由 [i]kkhello[/i] 於 2023-1-4 10:14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4977955&ptid=3093289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咁 google 一下咩係「業」,或者直接搜「消業」。 [/quote]
問佢吃早餐未,佢話佛經話點點點啵。曬氣。
PaoMa 2023-1-4 10:28
[quote]原帖由 [i]昊暠昺[/i] 於 2023-1-4 09:54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4977505&ptid=3093289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請教兄台,如何是真消業?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本人也在思考中 :handshake [/quote]
簡單講,
你當下的身, 口, 意的感受及引起的行為...都有業力的果!
這是有限的!
:smile_13: :smile_13:
你如何降服當下生起的感受或念頭, 及引發之後的行為? :smile_41:
這就是修行...
佛陀, 教行者正視這些感受念頭, 不被左右或蒙蔽, 導致引發新的業力!
這叫中道!
[[i] 本帖最後由 PaoMa 於 2023-1-4 10:29 編輯 [/i]]
昊暠昺 2023-1-4 10:36
[quote]原帖由 [i]大鄉里[/i] 於 2023-1-4 10:21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4978116&ptid=3093289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問佢吃早餐未,佢話佛經話點點點啵。曬氣。 [/quote]
人家講業,不就是佛經講的東西嗎?!
唔係講吃早餐未喎!
PaoMa 2023-1-4 10:40
[quote]原帖由 [i]PaoMa[/i] 於 2023-1-4 10:28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4978278&ptid=3093289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簡單講,
你當下的身, 口, 意的感受及引起的行為...都有業力的果!
這是有限的!
:smile_13: :smile_13:
你如何降服當下生起的感受或念頭, 及引發之後的行為? :smile_41:
這就是修行...
佛陀, 教行者正視這些感受念頭, 不被左右或蒙蔽, 導致引發新的業力!
這叫中道! [/quote]
再講一個例子,
如果當下, 覺得肚餓, 係咪要食嘢?
:smile_13: :smile_13:
咁你食乜嘢?
嚴謹的行者會食齋及小食!
點解?
因為引起的新業力相對極小( 即一個人的本能Under Control )!
如狂食齋, 又係另一問題...:D :D
昊暠昺 2023-1-4 10:42
[quote]原帖由 [i]PaoMa[/i] 於 2023-1-4 10:28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4978278&ptid=3093289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簡單講,
你當下的身, 口, 意的感受及引起的行為...都有業力的果!
這是有限的!
:smile_13: :smile_13:
你如何降服當下生起的感受或念頭, 及引發之後的行為? :smile_41:
這就是修行...
佛陀, 教行者正視這些感受念頭, 不被左右或蒙蔽, 導致引發新的業力!
這叫中道! [/quote]
譬如夢中殺了人被捉去坐牢,及被所殺寃魂纏繞,醍來根本沒有殺人的我,乜沒有被殺者,更沒有因殺人而被坐牢及冤魂纏繞 …………
這是我的思考位。
PaoMa 2023-1-4 10:45
[quote]原帖由 [i]昊暠昺[/i] 於 2023-1-4 10:42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4978628&ptid=3093289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譬如夢中殺了人被捉去坐牢,及被所殺寃魂纏繞,醍來根本沒有殺人的我,乜沒有被殺者,更沒有因殺人而被坐牢及冤魂纏繞 …………
這是我的思考位。 [/quote]
閣下的思考,
對你的日常生活, 有無影響力?
昊暠昺 2023-1-4 10:54
[quote]原帖由 [i]PaoMa[/i] 於 2023-1-4 10:45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4978707&ptid=3093289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閣下的思考,
對你的日常生活, 有無影響力? [/quote]
沒影響,但有餘閒,既有餘閒,便不想糊糊塗塗的 …………
PaoMa 2023-1-4 10:55
[quote]原帖由 [i]昊暠昺[/i] 於 2023-1-4 10:54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4978927&ptid=3093289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沒影響,但有餘閒,既有餘閒,便不想糊糊塗塗的 ………… [/quote]
正視, 接受,
修行, 讓自己變得更敏銳, 覺知: 無常, 無我 :smile_40: :smile_40:
昊暠昺 2023-1-4 11:03
[quote]原帖由 [i]PaoMa[/i] 於 2023-1-4 10:55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4978979&ptid=3093289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正視, 接受,
修行, 讓自己變得更敏銳, 覺知: 無常, 無我 :smile_40: :smile_40: [/quot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kkhello 2023-1-4 12:38
你引用的,好似跟「空性」有關。我都唔識,因緣到了會有人引領你的。如果什麼也不清楚,先行善吧。
PaoMa 2023-1-4 12:51
[quote]原帖由 [i]kkhello[/i] 於 2023-1-4 12:38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4981474&ptid=3093289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你引用的,好似跟「空性」有關。我都唔識,因緣到了會有人引領你的。如果什麼也不清楚,先行善吧。 [/quote]
發現好多人對 [ 正觀/內觀 ] 及引發的一些感受, 有唔同的見解…
Quote:
《小止觀》的「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提出修觀有兩種方法:一為對治觀法,二為正觀。
正觀者,是觀世間的一切人事物,都沒有定相,並且是因緣假合所生,沒有自性、沒有主宰性、常常會變化,所以是空相;空相即是真理的真實相貌。行人修觀時,若起妄念或出現幻境,能如是作觀,即能見到諸法空性,見到佛的法身。
如《金剛經》上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這也是禪宗所謂的「見性成佛」。
佛陀在菩提樹下是現觀緣起而成佛,所謂緣起——世間萬物一切現象,無非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隨因緣滅而化為烏有,此種現象即稱「緣起」。故,世間生成的定律乃「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佛陀時代,舍利弗尊者還身為外道時,聽了馬勝比丘口誦此句「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遂放棄外道異見,而皈依佛門。
Unquote
如《金剛經》上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相 = 無常, 無我 >> ??寂靜 = 見如來
VS
這也是禪宗所謂的「見性成佛」。
性 = 無常, 無我 >> ??寂靜 = 成佛
PaoMa 2023-1-4 13:28
[quote]原帖由 [i]PaoMa[/i] 於 2023-1-4 12:51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4981742&ptid=3093289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發現好多人對 [ 正觀/內觀 ] 及引發的一些感受, 有唔同的見解…
Quote:
《小止觀》的「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提出修觀有兩種方法:一為對治觀法,二為正觀。
正觀者,是觀世間的一切人事物,都沒有定相,並且是因緣假合所生,沒有自性、沒有主宰性、常常會變化,所以是空相;空相即是真理的真實相貌。行人修觀時,若起妄念或出現幻境,能如是作觀,即能見到諸法空性,見到佛的法身。
如《金剛 ... [/quote]
正觀者,是觀世間的一切人事物,都沒有定相,並且是因緣假合所生,沒有自性、沒有主宰性、常常會變化,所以是空相;空相即是真理的真實相貌。
:D :D
上面呢一段中的[ 空相 ] = 無常, 無我
但,
好似講到唔包括自己, 及這一身俱來的一切習性行為(身, 口, 意)? :smile_45: :smile_45:
so...改一改...
正觀者,是觀世間的一切人事物,包括自己, 都沒有定相,並且是因緣假合所生,沒有自性、沒有主宰性、常常會變化,所以是無常, 無我;
無常, 無我即是真理的真實相貌。
:smile_40: :smile_40:
這正正是依佛陀的足跡, 及能到達的彼岸 :smile_40: :smile_40:
[[i] 本帖最後由 PaoMa 於 2023-1-4 13:33 編輯 [/i]]
kkhello 2023-1-4 15:06
[quote]原帖由 [i]PaoMa[/i] 於 2023-1-4 12:51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4981742&ptid=3093289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發現好多人對 [ 正觀/內觀 ] 及引發的一些感受, 有唔同的見解…
Quote:
《小止觀》的「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提出修觀有兩種方法:一為對治觀法,二為正觀。
正觀者,是觀世間的一切人事物,都沒有定相,並且是因緣假合所生,沒有自性、沒有主宰性、常常會變化,所以是空相;空相即是真理的真實相貌。行人修觀時,若起妄念或出現幻境,能如是作觀,即能見到諸法空性,見到佛的法身。
如《金剛 ... [/quote]
Sorry , 吾明吾識,我不喜歡 quote 嘢,喜歡實修,各自修行 。
八月八日 2023-1-4 21:39
[quote]原帖由 [i]PaoMa[/i] 於 2023-1-4 13:28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4982655&ptid=3093289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正觀者,是觀世間的一切人事物,都沒有定相,並且是因緣假合所生,沒有自性、沒有主宰性、常常會變化,所以是空相;空相即是真理的真實相貌。
:D :D
上面呢一段中的[ 空相 ] = 無常, 無我
但,
好似講到唔包括自己, 及這一身俱來的一切習性行為(身, 口, 意)? :smile_45: :smile_45:
so...改一改...
正觀者,是觀世間的一切人事物,包 ... [/quote]
四念處跟金剛經內容睇法好似。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