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sonLeung 2023-1-14 16:29
第零章
1987年,我出生在中國南方一個小鄉鎮,這個地方是知名的魚米之鄉,四面環水,實際上就是一個封閉,當時還得進出靠船的小地方。
就是因為這個地方的封閉,造就了獨特的風俗、人情、習慣、世故等等,也讓我碰到了我的師傅,也有了這些故事的開篇。就是因為地方小,老人們或者說宗族概念上的長輩都遵循著一種中國農村地方的鄉土情結,本文中很多的故事就是來自于這些老人的口口相傳,然後從我的師傅口中得到一個合理化的解釋。其實說是師傅,他老人家一直,並且從來沒有正式承認過我是他老人家的徒弟,最多最多就說過我是跟著他學習的一個小年輕。
各位看官別急,我和師傅的關係都會在故事中一步步跟大家介紹。
第一章 禍殃
我對於我父親的印象不是特別的深刻,但是我從身邊所有的叔伯口中得知,我父親是一個特別看重人情味、義氣的人,坦白說,從他們的口中,我從來沒有聽到過任何一句關於我父親不好的話語,從我自己的印象中就是我父親因為我在3/4歲的時候某次的不聽話,要把我趕出家門口,緊緊的抱著他大腿哭的時候,後來到底是怎麼回到床上的記憶是完全沒有了,到現在36歲了,回頭來看,這種可能只是父親對一個孩子的教育表達而已。上面寫這一段,其實都是想一方面說明一下我的成長經歷,一方面是想說父親絕對不可能不愛著自己的孩子。
自從父親離世之後,母親方面也出了一些變故,導致我在6歲之後,其實是跟著我爺爺生活,那時候我二叔,我小姑都還沒有成家,但是都在外面打工,其實我童年主要都是跟著爺爺生活的,而下面的故事,就是關於一個父親的故事。
上世紀90年代,是中國大陸發展起步的年代,甚至有一種說法是,90年代只要你肯做,撿垃圾都能賺大錢,但是的確很多人停留在種植,養殖的工作範疇,而我們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在90年代通過做生意獲得了第一桶金,在幾年之間建了大房子,買了好車,家庭美滿,膝下有了兩個漂亮乖巧的女兒。不過無論是錢,還是其他物質,當太多容易獲得的時候就會導致不懂得珍惜,在那個年代,其實無論你如何投資,如何被騙,只要肯做總有出路,前提條件是不要染上賭和毒,而這一章的主人公,很不幸就是沾上了賭。
那一年我10歲,印象中這個主人公的大女兒7歲,印象中是已經是讀書很好,很漂亮的女孩。記得那時一個夏天,我爺爺在和我們吃完晚飯之後神情嚴肅的跟我二叔、小姑等人宣佈,今晚9點之後一定不能外出,並且全家人都要關燈睡覺,哪怕上廁所都一定不能開燈甚至發出一點聲響。當時我二叔和小姑都是還沒有結婚的小年輕,20來歲的人也有了一定的反叛心理,而且這個要求根本也不符合他們的生活習慣。
“為什麼,是出了什麼事情嗎?”二叔不解的問道
“叫你照做你今晚聽話就行,今晚有事情要發生”,老人家就是這樣,一方面要故作神秘,一方面要維護自己作為一家之主的權威。
“你不說清楚我肯定不聽你的,今晚我還約了人出去”,當時的二叔還是年輕,肯定不會就這麼容易一句話就被爺爺打發了。
“今晚要趕禍殃”
“禍殃?什麼是禍殃?”
“禍殃就是自殺死的人,正常死的人最多就是回魂一下,當時自殺死的人就會有禍殃,碰到趕禍殃要麼大病一場,如果讓禍殃進到自己家裡來,全家人都不會好過,你是不是想全家人都陪著你倒楣?”
聽到這裡,二叔和小姑後來在聊天中和我說起這個事情,都表示說當時臉都被嚇白了,我那時候年紀小,什麼事情都不知道,但是他們可是知道的,就是在我們同一條村的一個男人,因為賭錢輸了好多,為了禍不及妻兒,活生生的扔下老婆和兩個女兒上吊自殺了。當時在農村地方,其實如果不是太過懶惰或者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肯定都會有生存的辦法,哪怕真的斷手斷腳,同村的兄弟肯定也會關照著,所以自殺還是一種比較稀奇的事情,一條村裡面如果真的有人自殺,就不止是一家人的事情了,在那個年代已經算是一個比較大的新聞事件了。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形成一種極度關注,並且自古以來就認為這種情況,自殺死的人不會得到解決,而會形成一種稱之為“禍殃”的靈體,而且是大凶的靈體,必須要趕離本村。
而所謂的“趕”當然不是真的有人可以看到所謂的靈體,而是要把虛無的靈體具象化,而在具象化的過程中,必不可少就用到南方法事常見替代物-公雞。另外,對於趕的時間,也有所“選擇”。後來聽師傅說起這個事情,這裡的選擇,如果是再久遠的一點的時間,時間本來就是根據死者的去世時間來定,做法事的“喃嚤師傅”會在黃紙上用紅色墨水(再講究一點的會用硃砂),寫上何年何月何時,何地某人仙逝,年齡幾許,生於何年何月何時,出秧於幾日,往何方去高多少尺,見之大禍,避之則吉,並會貼於出事人家的門口,相當於一種公示給親戚,朋友,路人,這個時間內一定要躲開做法事的場地和人。
至於法事如何做,根據我師父的說法:法事並不是和出殯儀式一起做的,南方農村地方,特別是90年代的時候,跟大城市的做法不一樣,大城市有殯儀館或者專業的停放屍體的地方,屍體停放時間可以完全跟家庭財務完全掛鉤,而小鄉鎮或者農村,就完全沒有這種條件了,甚至當時連冷櫃都沒有,所以一般都是人去世之後的第一天通知親戚,再由親戚口口相傳通知朋友,遠親等等,然後第二天就開始“打齋”,也就是常規的法事,第三天就基本出殯,而我們當時可以土葬,故也稱為“上山”。
WatsonLeung 2023-1-16 00:54
而趕禍殃的儀式,就是在事主過世後的9-18日之間進行,具體時間是需要結合事主的出生時間和去世時間來定。
“所謂的趕禍殃,首先要開壇告知天地人三方,要擺上上壇,告知天上的神佛,以法師的身份告知神佛現在出了什麼事情,那家那戶那個門派的弟子,通過儀式來借助神佛的力量,並且告知神佛們這個儀式並不是亂用他們的力量,而是為了肅清人間的不好氣場。”師傅後面說到,
“而地壇,就是告訴周邊的土地,五方五土龍神,求他們在法事過程中開一下方便之門,不要阻攔。”師傅說到這裡,還引申了很多所謂“地仙”的故事,但是目前跟本篇故事的關係不大,這個就留待以後慢慢來說。
“法事的核心就是告知天地現在要做什麼,並且邀請地府的差役,把死者在死亡過程中不好的能量收攏(注意,這裡並不是說這種能量就是死者的鬼魂,而是一種在死亡過程中散發出來的能力,古語可以稱之為秧氣,實質上就是一種煞氣。)並且把這種煞氣聚攏於公雞之上,至於驅趕到那個方位就是需要根據法師計算了。”
結合著師傅的解釋,我回憶著當時其他老人後來對這個時間的談論,儘量重組並且整理一下當時的場景,當法事開始之後,常規的敬拜天地之後,就會拿出公雞,然後敲鑼三次,每次18下,算是最後警告周邊的鄰居、路人,趕禍殃的法事正式要到最後的步驟,然後就是拿出公雞,不需要綁繩子,不需要任何的引導,就是法師在公雞後面打著銅鑼,後面會有死者的叔伯兄弟等人拿著招魂幡、香火等物件,然後一敲銅鑼,公雞就會自動走。
這裡說著也極度奇怪和靈異,正常來說公雞受到驚嚇,肯定會亂跑或者站著不動,但是實際情況卻是隨著法師朗誦咒語(或者其實是一些文章)和家人的哭聲、叫喊後,公雞會自動行動起來,並且會跟著法師們的法器(一般不止是一個法師,一個主要的,然後兩個類似助手的角色,法器一種是小鑔、一種是嗩吶、一種是類似木魚聲音的敲板)亦步亦趨的走動起來,每當走到路口、轉角位置,法師就會類似交代正常活人的一樣,跟公雞說走那個方向,公雞就會走那個方向,如果實在是停住了,有時候法師也會輕輕用桃木劍撥動公雞,讓它走到正確的方向上。
後來我自己也讀了一點書,也知道了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或者也強行從科學的角度去解釋這些事情,其實後面也見過很多人老之後去世,無論死者生前生活如何、子女是否孝順,但是打齋法事的場面都是根據子女的社會地位來開擺,實際上打齋法事對於死者而言是否有作用,無人能得出確定的結論,但是最起碼,活著的子女就得到了面子上的滿足,所以我一度認為,法事是否有效先不說,但是對於活著的人來說,最起碼獲得了心理上的滿足,滿足了中國人孝義上的要求。
但是從趕禍殃的法事過程過來,無論如何都得不到一個解釋就是為什麼公雞在沒有捆綁,沒有引導的前提下,可以根據法師的口令一步步走到法事的終點。話說回來,當公雞走到法事的終點位置,法師也不會殺掉公雞,而是會在公雞的雞冠位置割一下,滴到三杯酒裡面,然後焚燒符籙,再撒潑三杯酒,放掉公雞,趕禍殃的隊伍就啟程回家,回家在家門口全部人跨過火盤就算法事大致結束了。
從文字中可能各位讀者感受不到當時給到我的感覺,實際上當天趕禍殃的途徑人家,全部關好門窗,早早就關燈,甚至不敢發出任何的聲響,當道教法器如鑼,鑔傳入耳朵的時候,雖然是夏天,當時真的那種寒意真的是內心發出來,我記得整個人捲縮起來,都感覺到一股寒意纏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