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僧妙花 2023-3-3 08:15
天台止觀有三種:《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稱為漸次止觀;《六妙法門》為不定止觀;《摩訶止觀》稱為圓頓止觀。
《釋波羅密次第法門》為印度原汁原味的禪修方法,比喻像北方人先吃涼菜、再吃餸、最後吃主食(面食)。
《六妙法門》像廣東人吃餸、飯先後次序不定,隨個人口味需要隨意調配而吃。亦盤活六門理解,以六門即一門、一門即六門,當中以修行方法隱喻佛的終極知見一實相,但側重行法、理法。
《摩訶止觀》如吃雲吞餃子,每一口餡(餸)面同吃,直至吃飽。當中不祗行法(理),日用知見(事)也融入:事理相即,一切即一;理事無礙,一即一切;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
圓頓止觀較難理解和實踐,但能實踐的話,修起來會快很多。對日常生活也能起指導作用,《法華》云:「一切治生產業,與實相不相違背」,即指此。能修此法,就算凡夫未登賢位,亦「能知如來秘密之藏」,因為日常起用的,是練習佛之知見。
尚有一部名《修習止觀入門法要》,又名《小止觀》,為《摩訶止觀》的小本。是學習打坐禪修的最佳入門讀物,但由於簡略,成就高低就隨人領解而不同了。
此本是智者大師應家兄所問而寫,他是名將領,遇星占大家張果老批其壽元將盡,故向大師求救。大師的兄長無甚佛法根基,依此修習而延壽,後遇張果老稱歎其兄竟然逃過一劫。近代大儒錢穆先生,也是依此本修習,得近似未到定地之境,甚感身心舒泰,耳目聰明。
[[i] 本帖最後由 無僧妙花 於 2023-3-3 08:37 編輯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