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心道法師:天台宗六妙之門

無僧妙花 2023-3-6 18:09

一、《六妙法門》之源頭

佛陀時代的二甘露門,為安般念與不淨觀,廣見于阿含經中。但是,以數、隨、止、觀、還、淨六種原則歸納總結安般念在定慧增上以及斷惑證淨的效果,則以安世高所譯《大安般守意經》為代表。由此而成為智者大師撰寫《六妙法門》的理論基礎。例如經中說:

“守意六事為有內外。數、隨、止是為外,觀、還、淨是為內。……數息斷外,相隨斷內,止為止罪,行觀卻意,不受世間為還,念斷為淨也。”

當然《六妙法門》所偏重的圓教之不定止觀內容,是經典中所不具備的內容。

《六妙法門》的著述時間,在《次第禪門》之后,相對於《次第禪門》的漸次遞進的止觀禪法,《六妙法門》中從六妙門的經典原義、到次第法、再到圓教的不定止觀之六妙門的結構來看,《六妙法門》是連接《次第禪門》與《摩訶止觀》的橋樑,屬於圓教不定止觀的範疇。

二、《六妙法門》內容簡介

第一歷別對諸禪六妙門,略述三乘四教諸多止觀法門,為該書的緒論;

第二次第相生六妙門,內容與《大安般守意經》接近,屬於《次第禪門》中相關篇章的概要;

第三隨便宜六妙門,是以善巧方便而修習六妙門的原則性介紹;

第四隨對治六妙門,針對煩惱而善巧運用六妙門加以對治;

第五相攝六妙門,在修行時,運用六門而相互涵蓋與增上;

第六通別六妙門,簡別不同發心所得不同之果報;

第七旋轉六妙門,介紹菩薩修習六妙門所出一切殊勝功德;

第八觀心六妙門,針對大根性人,直接懸照眾生心;

第九圓觀六妙門,在觀心六妙門的基礎上,進而圓觀一切法不可思議,本性自爾;

第十證相六妙門,匯總前九篇的修法后所證得之相。

三、《六妙法門》的特色

在四部止觀中,《童蒙止觀》與《次第禪門》屬於完整的修學系統,範圍比較廣,因此,《童蒙止觀》、《次第禪門》的關於證果的內容是通用的,可以獨立拿出來作為參考。

相對於此二者,《六妙法門》的結構有所不同。它屬于具體的修法指導,而且未提及之前的準備工作,如二十五方便以及修行發心等,一上來就直接講修行,初學者往往無法下手,通常會被安排在《童蒙止觀》、《次第禪門》的課程里穿插介紹學習,或者在具備與熟悉了修習止觀的準備工作后,才能很好地去實踐。

至于第十證相六妙門,是對前九章的歸納與總結,是具體修法的具體結果。例如,所講的四種證相,第一和第二章歸納在次第證,三、四、五、六章歸納在互證,第七章叫做旋轉證,第八、九兩章稱為圓頓證。

其中次第證和互證是凡夫和三乘行人所能修證到的,旋轉證與圓頓證則屬於菩薩。略說如下:

(第一和第二章)講次第證,偏重在次第介紹與次第相生、立足於事相。可與次第禪門比較,都是由前面的世間禪,後面通往出世間禪。

(第三、四、五、六章)講互證,偏重在結合實際情況的運用與對治,法門的相攝,以及簡別修習六妙門之不同行人、發心、得果差異,是對不定止觀的多方面闡釋。

(第七章)講旋轉證,別教的菩薩法,屬于次第三觀。

(第八、九章)講圓頓證,屬於圓頓止觀。

(第十章)雖講了四種證相,但依舊偏重於圓頓證。

四、《六妙法門》的重要性

安般念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法門,依之修定,最高可達色界四禪的定力,若依之修觀,則通過十六特勝的遞進而得斷惑證果。由於具有其他禪法不及的殊勝與特色,所以安般念也就成了普遍運用的法門了。

在傳統的經論中,雖然也用數、隨、止、觀、還、淨來歸納安般念的修習原則,但是大多以前三者為修定之法,後三者為修觀之門的順序排列。

到了智者大師的《六妙法門》中,六門則得到了拓展和深化。例如,依六門總攝一切止觀法門的視野;善巧運用六門,針對實際修學情況而相應地隨宜與對治,不固守六門的次第順序;提出六門互攝互具的原則,由息道觀轉為觀心法;由不定止觀導向終極之圓頓止觀。藏、通、別、圓四教的教理,在此得到了具體落實;四教修道位次的轉、同、會、接,也在修法進程中以貫穿始終的方式得以體現。

《六妙法門》篇幅雖短小,卻涵蓋次第、不定與圓頓止觀之內容,是天台宗止觀教授與修學靈動活潑的微縮寫照。

五、《六妙法門》和內觀

當前,非常流行的葛印卡內觀,其傳承來自南傳《大念住經》與《清淨道論》,亦是以安般念為主要所緣的禪法。其初級禪修課程,要求行人舍斷一切的宗教儀式、文字閱讀以及法義討論,除了聽開示錄音及小參報告之外,全程禁語,強調專注呼吸,從而加強正念的訓練。較之普通的零星靜坐調息,此法能在短期內幫助行人得到定力的提升;經過多次禪修,並通過考核之后,方可進入下一步的訓練。雖說是屬于次第的安般念禪修,但是由于簡樸與直接,易于操作、教導、管理和普及,從而受到普遍歡迎,風靡了全世界。

相較於彼,《六妙法門》卻一直未受到重視,歷代的註疏講解很少,弘揚與推廣的力度也不夠,以至于社會大眾幾乎接觸不到相關的教導,實在是遺珠之憾。

其實,《六妙法門》內容精要、層次豐富,在止觀教導上有較之內觀有更大的彈性與空間,可以設置為階梯型禪修課程,實行階段性普及與提升。期望天台宗的有識之士,能夠參考內觀的推廣經驗,將《六妙法門》與《童蒙止觀》相結合加以弘揚,以次第禪法為基礎,不定禪法為進階,從而整理出適合當代社會的天台宗止觀入門之禪修課程,為復興與普及漢傳佛教的傳統禪法做一些有益探索和嘗試,這就是末學撰寫此文的希望與發心之所在。

[[i] 本帖最後由 無僧妙花 於 2023-3-6 18:32 編輯 [/i]]

Rocochan 2023-3-6 19:52

謝謝分享
_/\_

無僧妙花 2023-3-6 20:13

[quote]原帖由 [i]Rocochan[/i] 於 2023-3-6 19:52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6535127&ptid=3102413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謝謝分享
_/\_ [/quote]
感恩佛、菩薩🙏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道法師:天台宗六妙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