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忍辱波羅密

無僧妙花 2023-3-22 11:46

「忍」之一字,刃插心上,孰可忍乎?故凡夫離境則刃去,心安;聖人無心,刃不能傷。

有説,忍辱波羅密,本是忍波羅密,為翻譯工整,且合乎漢地對士可死不可辱的精神,故譯忍辱。

而若反應代表忍不住,那是本末倒置,只能屬人天乘或外道法。故有人提到該注意有波羅密一辭,甚是同意。

離經論、文字格義過度的發揮,無有是處。慎哉!慎哉!

[[i] 本帖最後由 無僧妙花 於 2023-3-22 12:44 編輯 [/i]]

manevil 2023-3-22 12:03

[quote]原帖由 [i]無僧妙花[/i] 於 2023-3-22 11:46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6944605&ptid=3104653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忍」之一字,忍插心上,孰可忍乎?故凡夫離境則刃去,心安;聖人無心,刃不能傷。

有説,忍辱波羅密,本是忍波羅密,為翻譯工整,且合乎漢地對士可死不可辱的精神,故譯忍辱。

而若反應代忍不住,那是本末倒置,只能屬人天乘或外道法。故有人提到該注意有波羅密一辭,甚是同意。

離經論、文字格義過度的發揮,無有是處。慎哉!慎哉! [/quote]
仁者認為忍耐是重要的,可幫助保持冷靜、解決問題、穩定情緒。但無限制的忍耐會帶來負面影響。應尋找平衡點,根據情況適當忍耐或採取行動,實現更好結果。

無僧妙花 2023-3-22 12:22

[quote]原帖由 [i]manevil[/i] 於 2023-3-22 12:03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6945024&ptid=3104653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仁者認為忍耐是重要的,可幫助保持冷靜、解決問題、穩定情緒。但無限制的忍耐會帶來負面影響。應尋找平衡點,根據情況適當忍耐或採取行動,實現更好結果。 [/quote]
是的,過度的忍,會發展成強迫症。就「波羅密」而言,華言「到彼岸」。但凡翻音不翻義,必然是此土無能代之辭、重要之辭。

其實,波羅密即念處異名,禪法不離厭下和欣上二種,四念處即厭下法,六(或十)波羅密即欣上法。

何以有厭下,又會有欣上法?例如三禪樂,其樂無比,行人便易著此境,故務使其不著不住,出離三禪而趣向四禪。及某些根器的人,修厭下法會出岔,如佛陀時期,有修白骨觀者,心生大恐怖而自殺;南懷瑾以此授徒亦試過出事。

此亦可見漢傳的禪經比南傳齊。以祗有厭下而無欣上法,未之有也,佛陀豈會連心理咨詢師都不如?足見漢傳的可信性。

[[i] 本帖最後由 無僧妙花 於 2023-3-22 12:42 編輯 [/i]]

無僧妙花 2023-3-22 12:29

[quote]原帖由 [i]無僧妙花[/i] 於 2023-3-22 12:22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56945452&ptid=31046537][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是的,但過度的忍,會發展成強迫症。就「波羅密」而言,華言「到彼岸」。但凡翻音不翻義,必然是此土無能代之辭、重要之辭。

其實,波羅密即念處異名,禪法不離厭下和欣上二種,四念處即厭下法,六(或十)波羅密即欣上法。

何以有厭下,又會有欣上法?例如三禪樂,其樂無比,行人便易著此境,故務使其不著不住,出離三禪而趣向四禪。及某些根器的人,修厭下法會出岔,如佛陀時期,有修白骨觀者,心生大恐怖而自殺;南懷瑾 ... [/quote]
關於禪法修行種種,詳見《釋禪次第波羅密法門》。

種種禪法、行人至何地有何感,應如何修,都很詳細。亂解的瞎修盲練,令人驚心慟魄。

[[i] 本帖最後由 無僧妙花 於 2023-3-22 12:36 編輯 [/i]]

無僧妙花 2023-3-22 12:45

通篇改正錯字,讀書過度用眼不適,請諒。

[[i] 本帖最後由 無僧妙花 於 2023-3-22 12:50 編輯 [/i]]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忍辱波羅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