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僧妙花 2023-12-26 23:12
首先,不要説巴利三藏「沒有菩薩果位」,連北傳的漢、藏傳的典藉,也「沒有菩薩果位」。
「菩薩果位」一説,是一些不懂中文的文盲編出來的!
無僧妙花 2023-12-26 23:16
菩薩是趣佛果的修行人,菩薩的果位只有一個,是成佛。而菩薩的修行只有階位、位次。
言「菩薩果位」者,不只不懂佛教,也不懂中文。這類人,不只連所追捧的巴利三藏也不讀,中文都學不懂,更何談讀翻譯的那麼差的中文版巴利三藏?由英譯日本,甚至巴利文原本都不可能學得好。
[[i] 本帖最後由 無僧妙花 於 2023-12-26 23:33 編輯 [/i]]
無僧妙花 2023-12-26 23:22
毱多不能融會者,《僧祇律〈後序〉》云:「佛泥洹後,大迦葉集律藏為大師宗,次阿難,次未田地,次舍那婆私,皆具持八萬法藏,次優波毱多。世尊記無相佛而不具持八萬法藏,於是遂有五部名生初曇摩掘多,別為一部。次彌沙塞,次迦葉維,次薩婆多。於是五部竝立,紛然競起,各以自義為是。時,阿育王言,我今何以測其是非?於是問僧佛法斷事,云何皆言法應從多?王言,若爾者當行籌知何眾多,於是行籌,取本眾籌者甚多,以眾多故,名摩訶僧祇。摩訶僧祇者,大眾也。此以根本僧祇對前四部而為五也。」若準《大集經》說,更有婆麤富羅部,是則起計不同,自分五部。並根本僧祇,乃成六部。此乃佛滅百年也,今云百一十六年,乃據大天乖諍,分為二部也。謂向雖分五部,並是聖人理和,猶同一說。戒後,對大天乖諍事興,分為二部,即人法皆分。向之六部,悉名上座部(即窟內結集,門人故取迦葉上座之號)。大天所計,名大眾部(大天是窟外結集之後裔,故立大眾之名)。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7)
[[i] 本帖最後由 無僧妙花 於 2023-12-30 16:30 編輯 [/i]]
無僧妙花 2023-12-26 23:31
小乘三藏,當然沒有談菩薩階位。因爲小乘三藏,是首次結集,內容就只是談到二乘,即聲聞緣覺乘,並未談到菩薩乘,這是大乘的範圍,在小乘三藏有關佛陀本生的故事稍為提及佛陀往生修菩薩道的介紹,具體的菩薩乘修習方法及位次,只有窟外結集(如上樓引文,還有很多經律論提及)的大乘經論才有。
這個問題,無如小學生質疑,為什麼小學課本沒有談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無異。
無僧妙花 2023-12-26 23:37
[quote]原帖由 [i]無僧妙花[/i] 於 2023-12-26 23:22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3579699&ptid=31414742][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毱多不能融會者僧祇律後序云佛泥洹後大迦葉集律藏為大師宗次阿難次未田地次舍那婆私皆具持八萬法藏次優波毱多世尊記無相佛而不具持八萬法藏於是遂有五部名生初曇摩掘多別為一部次彌沙塞次迦葉維次薩婆多於是五部竝立紛然競起各以自義為是時阿育王言我今何以測其是非於是問僧佛法斷事云何皆言法應從多王言若爾者當行籌知何眾多於是行籌取本眾籌者甚多以眾多故名摩訶僧祇摩訶僧祇者大眾也此以根本僧祇對前四部而為五也若準大集經說更 ... [/quote]
嚴格上説,文中的上座部,並不是現今自稱的上座部;文中的大衆部,也不是大天或今人所説的大衆部。這些方面,學術界早已釐清。上座部的傳人,早已經沒有了(更早於公元一世紀)。
無僧妙花 2023-12-26 23:49
佛與阿羅漢的功德,有同有異。同的地方,是阿羅漢所証的空性,與佛相同。但阿羅漢住在空性,只見不異,而不見異(詳見《法華》)。而《異部宗輪論》,該羅了所有部派的結論,皆知阿羅漢的功德,並不同佛,故不受佛所有的十個名號。
大乘佛法,不只是完整佛法,而且是成佛法門、真正完全符合三法印的正法。
在大乘而言,緣覺、辟支佛的羅漢,才能進入大乘,修菩薩道去成佛,聲聞尚且還是外道。何以故?墮斷常見,壞三法印中之諸行無常印故。
[[i] 本帖最後由 無僧妙花 於 2023-12-27 00:07 編輯 [/i]]
無僧妙花 2023-12-26 23:55
葛印卡教門徒的理解能力如此不堪,又何談學佛?更枉論他宗。
無僧妙花 2023-12-27 00:00
葛印卡教的理論如此敷淺,連神學都尚且遠不及。還談什麼超越婆羅門教的佛教?
[[i] 本帖最後由 無僧妙花 於 2023-12-27 00:01 編輯 [/i]]
無僧妙花 2023-12-27 13:50
[quote]原帖由 [i]無僧妙花[/i] 於 2023-12-26 23:16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3579593&ptid=31414742][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菩薩是趣佛果的修行人,菩薩的果位只有一個,是成佛。而菩薩的修行只有階位、位次。
言「菩薩果位」者,不只不懂佛教,也不懂中文。這類人,不只連所追捧的巴利三藏也不讀,中文都學不懂,更何談讀翻譯的那麼差的中文版巴利三藏?由英譯日本,甚至巴利文原本都不可能學得好。 [/quote]
觀法的基礎,在因果。所以基本的邏輯、理解力,及名相的正確概念,是基本的要求。漢傳佛教已經把各種的止觀修行揉合在其中,初習者日用而不知而已。
無僧妙花 2023-12-27 15:23
[quote]原帖由 [i]無僧妙花[/i] 於 2023-12-26 23:37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3579917&ptid=31414742][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嚴格上説,文中的上座部,並不是現今自稱的上座部;文中的大衆部,也不是大天或今人所説的大衆部。這些方面,學術界早已釐清。上座部的傳人,早已經沒有了(更早於公元一世紀)。 [/quote]
若果上座系的晚期部派可以稱之為上座部的話,那麼比南傳一系更早的經部就更可以叫上座部了。經部的傳承現在在哪?藏傳格魯派。
[[i] 本帖最後由 無僧妙花 於 2023-12-27 15:25 編輯 [/i]]
無僧妙花 2023-12-27 15:33
三十七道品中有擇法覺支,衆多部派用不同的教法、角度去演説佛法,真去搞懂的話,矛盾之處並不太大。若是以立場論事,早已經不是佛法。更何況無據推定,連基本的五戒都守不住。
無僧妙花 2023-12-27 16:03
日常生活中,總是會碰上一些Sales。你要問他「你們的品牌跟某某品牌比有什麼優勢?」「你們品牌的主張是什麼?」,很多低級的銷售都只是會很感性地跟你説「不一樣的,我們的是最好的。」「別人的是不正宗的」。。。這種回答,叫無效知識。若是任何宗教、教派的銷售員跟你這樣推銷產品,基本上可以轉身就走。這是人類文明倒退五千年的原始人,嗯,原始。
無僧妙花 2023-12-27 16:04
[quote]原帖由 [i]無僧妙花[/i] 於 2023-12-27 16:03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3591044&ptid=31414742][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日常生活中,總是會碰上一些Sales。你要問他「你們的品牌跟某某品牌比有什麼優勢?」「你們品牌的主張是什麼?」,很多低級的銷售都只是會很感性地跟你説「不一樣的,我們的是最好的。」「別人的是不正宗的」。。。這種回答,叫無效知識。若是任何宗教、教派的銷售員跟你這樣推銷產品,基本上可以轉身就走。這是人類文明倒退五千年的原始人,嗯,原始。 [/quote]
尤其與主張理性批判的佛教而言,不會有這樣的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