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什麼是: 依了義經, 不依不了義經 ?

ycjen 2023-12-31 16:05

什麼是: 依了義經, 不依不了義經 ? 
是經的分類嗎 ?  若是, 那一本經是"不了義經", 有例子嗎 ? 是指偽經 ?
是否如南傳所指 : 所有大乘佛經也是不了義經 ?
 
大家心中有那些是了義經 ?  那些是不了義經 ?
又或是 "依了義經, 不依不了義經" 是另有所指 ?

無僧妙花 2023-12-31 19:45

通常只會説「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但就您所論的「了義經」的問題,除了阿含部,華嚴、方等、般若、法華涅槃部的經,都有了義説。整部經都只談了義的,就法華涅槃部的經典。

[[i] 本帖最後由 無僧妙花 於 2024-1-1 09:58 編輯 [/i]]

ycjen 2023-12-31 22:35

[quote]原帖由 [i]無僧妙花[/i] 於 2023-12-31 19:45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3674727&ptid=3142011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通常只會説「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但就您所論的「了義經」的問題,除了阿含部,華嚴、方廣、般若、法華涅槃部的經,都有了義説。整部經都只談了義的,就法華涅槃部的經典。 [/quote]
經有說「了義」!有誰明白?那一部經是「不了義經」,問了一百個人九十九個人都不答不出那部經:smile_27:

到底有沒有人明白?

無僧妙花 2023-12-31 22:50

[quote]原帖由 [i]ycjen[/i] 於 2023-12-31 22:35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3677987&ptid=3142011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經有說「了義」!有誰明白?那一部經是「不了義經」,問了一百個人九十九個人都不答不出那部經:smile_27:

到底有沒有人明白? [/quote]
祖師大德早已做了很多論疏談及如何讀解,例如部類的分配安排、每部經的章節舖排,又有依各別的經去循序漸進推論出了義的知見。總括來説,全完符合三法印+實相印+四悉檀的説法,叫了義。漢傳佛教對印度各部派的義理、辯論記錄最詳,本土也辯了幾百年然後確立了成立了義的理據。相信的話,可從祖師的論入手(如《中論》+《大論》等),可從各部派的阿毗達磨的異同對三藏十二部的讀解建大模型去了解,可以從宗派論説入手,可以從祖師大德對方等、般若類的講經開示入手。沒有坊間所傳的容易,也沒有想象中的困難。

[[i] 本帖最後由 無僧妙花 於 2024-1-1 09:58 編輯 [/i]]

無僧妙花 2023-12-31 23:04

譬如有人,摘錄諸經對「如來」的解説文句。這是小學生的語文閲讀理解方式,並不能分別該辭的了、不了義解。這是胡來的學習方式。錯的因不可能會有對的果,對經、論的閲讀的質和量及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薰、捂出當中的知見及複雜邏輯。

ycjen 2023-12-31 23:10

[quote]原帖由 [i]無僧妙花[/i] 於 2023-12-31 22:50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3678319&ptid=3142011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祖師大德早已做了很多論疏談及如何讀解,例如部類的分配安排、每部經的章節舖排,又有依各別的經去循序漸進推論出了義的知見。總括來説,全完符合三法印+實相印+四悉檀的説法,叫了義。漢傳佛教對印度各部派的義理、辯論記錄最詳,本土也辯了幾百年然後確立了成立了義的理據。相信的話,可從祖師的論入手(如《中論》+《大論》等),可從各部派的阿毗達磨的異同對三藏十二部的讀解建大模型去了解,可以從宗派論説入手,可以從 ... [/quote]
到底那一部經是「不了義經」?你轉來轉去也答不出。

無僧妙花 2023-12-31 23:12

[quote]原帖由 [i]ycjen[/i] 於 2023-12-31 23:10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3678710&ptid=3142011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到底那一部經是「不了義經」?你轉來轉去也答不出。 [/quote]
上面不是説了嗎?阿含部的所有經論,都沒有了義説。

ycjen 2023-12-31 23:18

[quote]原帖由 [i]無僧妙花[/i] 於 2023-12-31 23:12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3678740&ptid=3142011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上面不是説了嗎?阿含部的所有經論,都沒有了義説。 [/quote]
吓!阿含經是「不了義經」:smile_27:

咁「不依不了義經」咪叫人不去依「阿含經」。暈了。

ycjen 2023-12-31 23:21

依了義(nītārtha)經,不依不了義(neyārtha)經:依從已清楚闡明其義的了義經句,不依仍有餘義未了,有待解釋闡明的不了義經句。

無僧妙花 2023-12-31 23:25

[quote]原帖由 [i]ycjen[/i] 於 2023-12-31 23:18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3678839&ptid=3142011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吓!阿含經是「不了義經」:smile_27:

咁「不依不了義經」咪叫人不去依「阿含經」。暈了。 [/quote]
不依不了義的意思,並不是叫人不讀、學、捨棄,而是「並未是究竟説」「方便説」的意思。例如牛頓力學、Maxwell的電磁學,並非力學、物理學的究竟説。明白了謎底,所有如何出、立的謎題,才都能是解謎的指向;不明白謎底,謎題始終還沒有答案。

無僧妙花 2023-12-31 23:29

[quote]原帖由 [i]ycjen[/i] 於 2023-12-31 23:21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3678932&ptid=3142011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依了義(nītārtha)經,不依不了義(neyārtha)經:依從已清楚闡明其義的了義經句,不依仍有餘義未了,有待解釋闡明的不了義經句。 [/quote]
上面已説,沒有「不依不了義經」一説。只有「依了義而不依不了義」一説,是説在理解法義時,若不符合三法印+實相印的條件下的説法,只是供參考,並不是最究竟之説。例如讀《時間簡史》,只是方便説,並非物理學上真正的意義。

無僧妙花 2023-12-31 23:38

也就是説,讀阿含經時,若能同時準三法印+實相印去理解的話,也是可以理解出了義説的。但我個人並不相信有人能憑個人之力做到,除非有高人解説如何去正確讀解,那才是真正的傳承,但三藏教中的這些口傳早已無據可考(我早就説過,各傳的教法不同)。

[[i] 本帖最後由 無僧妙花 於 2024-1-1 09:32 編輯 [/i]]

無僧妙花 2023-12-31 23:48

那怕是藏傳格魯派,開密之後,依論典而教,尚且還是菩薩法。最終還是要依法及依師。若所依之師不得究竟的知見,也只能靠自己及經論去解悟。文以載道的終極知見,只在漢傳,文是有,不過對閱讀理解能力不是超人級別的人而言,入門還是要依師。

[[i] 本帖最後由 無僧妙花 於 2023-12-31 23:51 編輯 [/i]]

無僧妙花 2023-12-31 23:56

[quote]原帖由 [i]無僧妙花[/i] 於 2023-12-31 23:38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3679258&ptid=3142011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也就是説,讀阿含經時,若能同時準三法印+實相印去理解的話,也是可以理解出了義説的。但我個人並不相信有人能憑個人之力做到,除非有高人解説如何去正確讀解,那才是真正的傳承,但三藏教中的這些口傳早已。。。(我早就説過,各傳的教法不同)。 [/quote]
其實,南傳的師傳,也用上很多和漢傳禪宗類似的方法。阿姜查就很多時用著來領衆。

[[i] 本帖最後由 無僧妙花 於 2024-1-1 00:32 編輯 [/i]]

無僧妙花 2024-1-1 09:05

[quote]原帖由 [i]無僧妙花[/i] 於 2023-12-31 23:29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3679083&ptid=3142011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上面已説,沒有「不依不了義經」一説。只有「依了義而不依不了義」一説,是説在理解法義時,若不符合三法印+實相印的條件下的説法,只是供參考,並不是最究竟之説。例如讀《時間簡史》,只是方便説,並非物理學上真正的意義。 [/quote]
非常抱歉,double check了一下,四依法的而且確是如您所説的「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是我記錯了,僅此致歉。但意思是若經與經若有矛盾之處時,應依了義經而不依不了義經。

另,我前述的意見也沒有問題,因「經」字,乃契理之意,也可作「依了義不依不了義」解,尋文可見:
[url]http://cbeta.buddhism.org.hk/search?content=%E4%BE%9D%E4%BA%86%E7%BE%A9%E7%B6%93%E4%B8%8D%E4%BE%9D%E4%B8%8D%E4%BA%86%E7%BE%A9%E7%B6%93&q=content[/url]

但無論如何,前説「沒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一説」此話是我的疏忽,年底犯了個大錯誤也,懺悔!

[[i] 本帖最後由 無僧妙花 於 2024-1-1 09:55 編輯 [/i]]

無僧妙花 2024-1-1 09:21

大安法師的開示:

[url]http://m.fodizi.tw/qt/daanfashi/22464.html[/url]

quote:

**這裡談的「了義經」,就是一乘圓頓的經典,要依這個。

「不了義經」就是藏教、通教、別教,是由一乘的實教開顯出的三乘權教。權教就是「不了義經」,是應機而說。**

除了阿含部是純藏教經典,及法華涅槃部是圓教經典,其餘華嚴、方等、般若部沒有純通教、別教的經典,故知大安法師也是以經字作契理解,而並不是單純作「書」「典」解。

[[i] 本帖最後由 無僧妙花 於 2024-1-1 09:56 編輯 [/i]]

無僧妙花 2024-1-1 09:38

[quote]原帖由 [i]無僧妙花[/i] 於 2024-1-1 09:21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3682964&ptid=3142011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大安法師的開示:

http://m.fodizi.tw/qt/daanfashi/22464.html

quote:

**這裡談的「了義經」,就是一乘圓頓的經典,要依這個。

「不了義經」就是藏教、通教、別教,是由一乘的實教開顯出的三乘權教。權教就是「不了義經」,是應機而說。**

除了阿含部是純藏教經典,及法華涅槃部是圓教經典,其餘華嚴、方廣部沒有純通教、別教的經典,故知大安法師也是以經字 ... [/quote]
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兼但對帶

天台宗五時判教中,前四時之名目。第一華嚴時,圓教兼別教而說,故謂「兼」。第二阿含時,但說藏教,故謂「但」。第三方等時,藏、通、別、圓四教相對而說,故謂「對」。第四般若時,圓教挾帶藏、通、別之三者而說,故謂「帶」。法華玄義卷一上(大三三‧六八二中):「當知華嚴兼,三藏但,方等對,般若帶。此經無復兼但對帶,專是正直無上之道,故稱為妙法也。」 p4053

Rocochan 2024-1-1 09:50

引經供大家參閱

[b]《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云何不了義經?謂所說文,如其所說廣大了知,此說是為不了義經。云何了義經?謂所說義,如其所說廣大通達,此說是為了義經。又說隨順補特伽羅無能出離,是不了義。如所說法即能出離,是為了義。如是菩薩摩訶薩於勝慧波羅蜜多之行得隨順善巧。
「云何菩薩文句善巧?謂諸菩薩於此二法,善能修行勝慧波羅蜜多。云何二法?一者善識,二者善智。何者為識?依四種住。何等為四?一者識依色住,二者識依受住,三者識依想住,四者識依行住,此說為識。何者為智?謂若了知所取五蘊,此說為智。又若了知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此說為識。若復安住四種法界,於其法界善能分別,此說為智。舍利子!復說於識,謂眼觀色為表,耳聞聲為表,鼻嗅香為表,舌了味為表,身覺觸為表,意知法為表,此說為識。若復內身寂靜外無遍行,智能隨順法無所取,此說為智。又若發起遍計執取,此說為識。無執無取及表無瞋,此說為智。又復了知識住生滅有為行法,此說為識。無為無有識遍行故,又智無為不住生滅,此說為智。
「云何了義不了義經?謂若所說引趣於道,是不了義。引趣於果,是為了義。說世俗行,是不了義。宣說勝義,是為了義。引趣業行,是不了義。盡業煩惱,是為了義。又復染分,是不了義。若說淨分,是為了義。於彼輪回而作厭離,是不了義。於輪回涅盤悟不二法,是為了義。善巧文句,是不了義。甚深難解,是為了義。於諸文句心喜樂欲,是不了義。於少文句而生決定,是為了義。又復我人士夫命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種種語言,或有主宰及無主宰,是不了義。於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不起我人士夫乃至補特伽羅,是為了義。云何補特伽羅及法?謂若於所有法安住補特伽羅見,由起彼見而復安住法智法界,此說是為補特伽羅及法。又復補特伽羅者,謂異生補特伽羅、善異生補特伽羅、順信補特伽羅、順法補特伽羅、八輩補特伽羅、入流補特伽羅、一來補特伽羅、不還補特伽羅、應供補特伽羅、緣覺補特伽羅、菩薩補特伽羅。若一補特伽羅出現世間,猶能引生多種妙樂,於彼世間天人眾會極深憐慜作諸善利。何況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安住世俗,為一切補特伽羅,令諸有情依如來所說音聲入解義利。佛言此說是為於法,各各隨順,樂欲引趣有情於義安住。云何名法?所謂無作無不作、無住無不住,於一切處本自平等悉同依止。又諸法相自性本空,無有平等及不平等,離諸分別無所攀緣,而皆出離。此說於其法性能隨順行得無退轉,是故於此正理法門而得入解一切法性。此說是為菩薩摩訶薩於勝慧波羅蜜多而得成就四種隨順善巧。」]][/b]

MICMIC_2ND 2024-1-1 10:43

[quote]原帖由 [i]ycjen[/i] 於 2023-12-31 16:05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3670967&ptid=3142011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什麼是: 依了義經, 不依不了義經 ? 
是經的分類嗎 ?  若是, 那一本經是"不了義經", 有例子嗎 ? 是指偽經 ?
是否如南傳所指 : 所有大乘佛經也是不了義經 ?
 
大家心中有那些是了義經 ?  那些是不了義經 ?
又或是 "依了義經, 不依不了義經" 是另有所指 ? [/quote]
能使人了解佛法意義,導向真正解脫的兩篇經典。


Sadhu sadhu sadhu


大念處經
[url=https://m.discuss.com.hk/index.php?action=thread&tid=30785834]https://m.discuss.com.hk/index.php?action=thread&tid=30785834[/url]


身㾗唸經
[url=https://m.discuss.com.hk/index.php?action=thread&tid=30770691]https://m.discuss.com.hk/index.php?action=thread&tid=30770691[/url]

海島橙色的樹根 2024-1-1 16:09

[quote]原帖由 [i]ycjen[/i] 於 2023-12-31 16:05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3670967&ptid=3142011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什麼是: 依了義經, 不依不了義經 ? 
是經的分類嗎 ?  若是, 那一本經是"不了義經", 有例子嗎 ? 是指偽經 ?
是否如南傳所指 : 所有大乘佛經也是不了義經 ?
 
大家心中有那些是了義經 ?  那些是不了義經 ?
又或是 "依了義經, 不依不了義經" 是另有所指 ? [/quote]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本不一樣的經
什麼是了義,什麼是不了義,這個問題要每個人自己來回答
但判斷的準則只有一個:[b]修學以後能不能產生真實的利益——斷除煩惱[/b]
 
[url=http://www.buddhism.org.hk/study/Article.aspx?id=2332]什麼是四依法 (buddhism.org.hk)[/url]
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佛經的義理,有些是隨順真理法相而說,有些是曲就眾生的根器而說,所以對於是勝義說或世俗說,如果不分別清楚,而以佛隨機的方便法作為思考的依據,修行就難免多走冤枉路了。
 
那什麼是了義呢?
如果這個法是正確的修行方法,[u]修學以後能斷除煩惱、能真實的利益眾生[/u],這就是[b]了義[/b];
反之,這方法[u]修學以後,不能斷除煩惱、真實的利益眾生,又增長貪瞋癡[/u],就是[b]不了義[/b]。

ycjen 2024-1-1 19:22

[quote]原帖由 [i]海島橙色的樹根[/i] 於 2024-1-1 16:09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3691850&ptid=3142011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本不一樣的經
什麼是了義,什麼是不了義,這個問題要每個人自己來回答
但判斷的準則只有一個:修學以後能不能產生真實的利益——斷除煩惱
 
什麼是四依法 (buddhism.org.hk)
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佛經的義理,有些是隨順真理法相而說,有些是曲就眾生的根器而說,所以對於是勝義說或世俗說,如果不分別清楚,而以佛隨機的方便法作為思考的依據,修行就難免多走冤枉路了 ... [/quote]
是的,每個人心中也有自己的了義經!

當人能明白徹底了解(了義)一本經書究義,便可依止。

相反,不不管別人怎樣介紹哪一本經好,若是自己不甚了解,有很多餘義不清不楚,自己不明白的(不了義)便不可依止!

無僧妙花 2024-1-2 11:07

[quote]原帖由 [i]海島橙色的樹根[/i] 於 2024-1-1 16:09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3691850&ptid=3142011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本不一樣的經
什麼是了義,什麼是不了義,這個問題要每個人自己來回答
但判斷的準則只有一個:修學以後能不能產生真實的利益——斷除煩惱
 
什麼是四依法 (buddhism.org.hk)
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佛經的義理,有些是隨順真理法相而說,有些是曲就眾生的根器而說,所以對於是勝義說或世俗說,如果不分別清楚,而以佛隨機的方便法作為思考的依據,修行就難免多走冤枉路了 ... [/quote]
「曲就衆生的根器。。。」阿含完全可以這麼説,但法華的垂蹟顯本及涅槃的扶律談常、四教並談呢?就不符合此條邏輯了。


「如果這個法是正確的修行方法,修學以後能斷除煩惱、能真實的利益眾生,這就是了義;」如此則無以談「解如來真實義」了,善星比丘尚且以為自己已解脫、成佛,其實不過只是四禪,連初果都未到,更謗佛而墮地獄。

無僧妙花 2024-1-2 12:05

[quote]原帖由 [i]無僧妙花[/i] 於 2024-1-2 11:07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3708283&ptid=3142011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曲就衆生的根器。。。」阿含完全可以這麼説,但法華的垂蹟顯本及涅槃的扶律談常、四教並談呢?就不符合此條邏輯了。


「如果這個法是正確的修行方法,修學以後能斷除煩惱、能真實的利益眾生,這就是了義;」如此則無以談「解如來真實義」了,善星比丘尚且以為自己已解脫、成佛,其實不過只是四禪,連初果都未到,更謗佛而墮地獄。 [/quote]
大般涅槃經 北涼 曇無讖譯

「善男子!善星比丘雖復讀誦十二部經,獲得四禪,乃至不解一偈、一句、一字之義,親近惡友,退失四禪。失四禪已,生惡邪見,作如是說:『無佛、無法、無有涅槃。沙門瞿曇善知相法,是故能得知他人心。』我於爾時吿善星言:『我所說法,初、中、後善,其言巧妙,字義眞正,所說無雜,具足成就,淸淨梵行。』善星比丘復作是言:『如來雖復爲我說法,而我眞實謂無因果。』善男子!汝若不信如是事者,善星比丘今者近在尼連禪河,可共往問。」

爾時如來卽與迦葉往善星所,善星比丘遙見如來,見已卽生惡邪之心,以惡心故生身陷入墮阿鼻獄。

「善男子!善星比丘雖入佛法無量寶聚,空無所獲,乃至不得一法之利,以放逸故,惡知識故。譬如有人雖入大海,多見衆寶,而無所得,以放逸故。又如入海,雖見寶聚,自戮而死,或爲羅剎惡鬼所殺。善星比丘亦復如是,入佛法已,爲惡知識、羅剎大鬼之所殺害。善男子!是故如來以憐愍故,常說善星多諸放逸。善男子!若本貧窮,於是人所雖生憐愍,其心則薄;若本巨富後失財物,於是人所生於憐愍,其心則厚。善星比丘亦復如是,受持讀誦十二部經,獲得四禪,然後退失甚可憐愍。是故我說善星比丘多諸放逸,多放逸故斷諸善根。我諸弟子有見聞者,於是人所,無不生於重憐愍心,如初巨富,後失財者。我於多年,常與善星共相隨逐,而彼自生惡邪之心,以惡邪故不捨惡見。善男子!我從昔來,見是善星,有少善根,如毛髮許,終不記彼,斷絕善根,是一闡提,廝下之人,地獄劫住。以其宣說無因無果、無有作業,爾乃記彼永斷善根,是一闡提,廝下之人,地獄劫住。善男子!譬如有人,沒圊廁中。有善知識,以手撓之,若得首髮,便欲拔出,久求不得,爾乃息意。我亦如是,求覓善星微少善根,便欲拔濟,終日求之,乃至不得如毛髮許,是故不得拔其地獄。」

迦葉菩薩言:「世尊!如來何故記彼當墮阿鼻地獄?」

「善男子!善星比丘多有眷屬,皆謂善星是阿羅漢,是得道果,我欲壞彼惡邪心故,記彼善星以放逸故墮於地獄。善男子!汝今當知,如來所說眞實無二。何以故?若佛所記當墮地獄,若不墮者,無有是處。聲聞緣覺所記莂者,則有二種:或虛、或實。如目犍連在摩伽陀國,遍吿諸人,卻後七日天當降雨,時竟不雨;復記牸牛當生白犢,及其產時,乃產駁犢;記生男者,後乃產女。

「善男子!善星比丘常爲無量諸衆生等,宣說一切無善惡果,爾時永斷一切善根,乃至無有如毛髮許。善男子!我久知是善星比丘當斷善根,猶故共住滿二十年,畜養共行。我若遠棄,不近左右,是人當敎無量衆生造作惡業,是名如來第五解力。」

「世尊!一闡提輩,以何因緣無有善法?」

「善男子!一闡提輩,斷善根故。衆生悉有信等五根,而一闡提輩永斷滅故,以是義故,殺害蟻子猶得殺罪,殺一闡提無有殺罪。」

「世尊!一闡提者終無善法,是故名爲一闡提耶?」

佛言:「如是,如是。」

國家安全的兔子 2024-1-2 16:05

有修有證有了義,不修不證不了義
咩經都一樣

大鄉里 2024-1-2 18:21

悟後[color=#8B0000]方修[/color],大起大義,大慈[color=#48D1CC]大悲[/color],廣[size=7][color=#00FF00][b]佛無[/b][/color][/size]量。

MICMIC_2ND 2024-1-2 18:32

以偽經學法,學不到正法之餘,還自絕於正法,無疑是浪費生命,倒不如不學。


楞嚴偽謬8-8.善星比丘,墮阿鼻獄


[url]https://m.discuss.com.hk/index.php?action=thread&tid=31416168[/url]

無僧妙花 2024-1-2 18:53

《楞嚴偽經——阿含經VS偽大乘經》的作者 王志剛 很厲害的,該書連小乘三藏、巴利三藏、三法印都一起破掉,很受附佛外道的歡迎。網上一堆人早早破過,自無半分錢的哪會明白?

[[i] 本帖最後由 無僧妙花 於 2024-1-2 19:29 編輯 [/i]]

海島橙色的樹根 2024-1-3 07:24

[quote]原帖由 [i]無僧妙花[/i] 於 2024-1-2 12:05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3709311&ptid=3142011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大般涅槃經 北涼 曇無讖譯

「善男子!善星比丘雖復讀誦十二部經,獲得四禪,乃至不解一偈、一句、一字之義,親近惡友,退失四禪。失四禪已,生惡邪見,作如是說:『無佛、無法、無有涅槃。沙門瞿曇善知相法,是故能得知他人心。』我於爾時吿善星言:『我所說法,初、中、後善,其言巧妙,字義眞正,所說無雜,具足成就,淸淨梵行。』善星比丘復作是言:『如來雖復爲我說法,而我眞實謂無因果。』善男子!汝若不信如是事者, ... [/quote]
善星比丘這個例子,他充滿邪見,例如認為無因果業報,這是屬於癡方面的煩惱。這個例子指出邪見會使人投生惡趣。


我上文引用,所指的煩惱
是包括貪、瞋、癡,三種煩惱。
邪見是屬於癡的煩惱。

無僧妙花 2024-1-3 07:57

[quote]原帖由 [i]海島橙色的樹根[/i] 於 2024-1-3 07:24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3725273&ptid=3142011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善星比丘這個例子,他充滿邪見,例如認為無因果業報,這是屬於癡方面的煩惱。這個例子指出邪見會使人投生惡趣。


我上文引用,所指的煩惱
是包括貪、瞋、癡,三種煩惱。
邪見是屬於癡的煩惱。 [/quote]
「教如目,行如足」邪見是不解悟不了義所致;聲聞是聞佛所教但止於不了義;辟支佛是不聞佛所教但止於不了義。所以要成佛需要先解悟了義,為八正道中正見之極談。

[[i] 本帖最後由 無僧妙花 於 2024-1-4 01:29 編輯 [/i]]

八部眾1101870 2024-1-5 15:25

[quote]原帖由 [i]ycjen[/i] 於 2024-1-1 19:22 發表 [url=https://www.discuss.com.hk/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63696232&ptid=31420111][img]https://www.discuss.com.hk/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是的,每個人心中也有自己的了義經!

當人能明白徹底了解(了義)一本經書究義,便可依止。

相反,不不管別人怎樣介紹哪一本經好,若是自己不甚了解,有很多餘義不清不楚,自己不明白的(不了義)便不可依止! [/quote]
“每個人心中也有自己的了義經” <--------小學雞同你改番咁樣 ---------> “每個人身中也有自己的了義經”


ps. 身受心法以“身”先行。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什麼是: 依了義經, 不依不了義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