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美醫生驚見患癌新症均45歲以下 超加工食品或是元兇

乾為天 2024-8-16 14:27

[img]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2024-08/%E8%9E%A2%E5%B9%95%E6%93%B7%E5%8F%96%E7%95%AB%E9%9D%A2%202024-08-15%20165513.png?itok=StBvbf_M[/img]
不少超加工食品的成分表,可見一大堆不知名的添加劑。

近年在英美等西方國家癌症年輕化成為廣受注意的問題,美國有腫瘤科醫生近日撰文指出,他及同事近年診治的癌症新症,均為45歲或以下人士,情況令人關注。他點出年輕癌患者的生活習慣,有一大共通點。

[b]癌症年輕化|「每個新病人」均為45歲以下[/b]

北卡羅來納州腫瘤科醫生狄維托(Nicholas DeVito)在醫療新聞網站STAT News撰文,指他留意到他近年診治的大腸癌、胃癌、胰臟癌和其他胃腸道癌新症均甚為年輕,他向同事說「我跟進的每一個新病人(every new patient)都是45歲以下」,同事表示她也差不多,「我也有3個(新症是45歲以下)……太多年輕癌患者了」。


[b]超加工食品|癌症年輕化一大元兇[/b]

狄維托根據每日所見所聞、跟病人傾談以及分析數據後,認為癌症年輕化的一個重大元兇,是「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

「超加工食品」一詞最早來自巴西聖保羅大學研究人員在2009年撰寫的一份學術研究報告,當中根據食品加工程度,把食品分類,以提升人們對食品加工及其對健康的影響的認識。


[b]超加工食品|由工業程序生產 含正常烹調不用成分[/b]

目前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刊物把食品分為四類,分別是「未加工或最低加工食品」、「烹飪成分加工食品」、「加工食品」以及「超加工食品」。當中以「超加工食品」加工程度最高,其通常透過工業生產程序製造,糖、油及脂肪和鹽常常混合在一起作為配料,並加入正常烹調時不常用的成分或各種添加劑,如增味劑、色素、乳化劑、人造甜味劑、香料及防腐劑等。


[b]超加工食品|例子包括薯片即食麵急凍薄餅[/b]

超加工食品例子包括汽水、薯片、曲奇、即食麵、急凍薄餅、部分即食餐(ready meal)、穀物早餐、粉狀的即沖湯,以及大量生產的麵包等。

[b]食品四大分類[/b]

第一類:[b]未加工或最低加工食品-[/b]這些食品處於天然狀態或經過最低限度加工,例如製乾、冷藏和真空包裝等。示例包括新鮮水果、冷藏蔬菜及奶粉。

第二類:[b]烹飪成分加工食品-[/b]這些食品是在家中或餐廳的廚房烹煮時使用的配料,在壓榨、精煉和碾磨等過程中產生。示例包括植物油、糖及鹽。

第三類:[b]加工食品-[/b]這些食品由第一和第二類合併而成。示例包括以鹽水浸製的罐頭蔬菜、以油封存的罐頭魚及添加鹽或糖的果仁和種子。

第四類:[b]超加工食品-[/b]這些食品通常在工業生產過程中製造。糖、油及脂肪和鹽常常混合在一起作為配料,用於超加工食品中。此外,具有超加工食品特點的配料為烹調時不常用的成分或各類別添加劑(如增味劑、色素及人造甜味劑)。示例包括碳酸飲品、薯片、曲奇、即食麵及冷藏薄餅。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醫生驚見患癌新症均45歲以下 超加工食品或是元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