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音樂家介紹] Aaron Copland, 1900 ~ 1990

cc.chrischris 2008-6-5 03:09

[size=4][color=royalblue]Aaron Copland, 1900 ~ 1990[/color][/size]


[IMG]http://i307.photobucket.com/albums/nn300/discuss_com_hk_cccc/copland.jpg[/IMG]


美國作曲家。1900年11月14日出生於紐約州布魯克林,父母是立陶宛猶太移民。13歲從姐姐學習鋼琴,15歲立志成為作曲家。17歲從戈德馬克(Goldmark)學習對位、和聲。1921年至法國的楓丹白露美國音樂學院,從納迪婭·布朗熱學習作曲。1924年回紐約。1925年,他的第一部作品《管風琴交響曲》(第一交響曲)公演,自首演後,科普蘭被貶為不協和音的信徒,指揮家達姆羅什當時曾說:“才23歲就寫出這種東西,再過5年會殺人。” 從1935年起,他寫下了一系列以民間素材為基礎的音樂作品,因而成為美國民族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美國,他積極從事音樂活動,為報刊雜志撰文,1937-1945年之間擔任美國作曲家聯盟(American Composition Alliance)執行書記。1935-1944年受聘於哈佛大學教授音樂。1940-1965年在伯克希爾音樂中心的暑期學校任教,1957年起兼任該校負責人。1970年後,中止創作,但1980年代中期還時時講課和指揮。1990年12月2日逝世於紐約塔裡敦的一家醫院。
  
科普蘭是美國國作曲家成就很高的一位。甚至被認為是第一位聞名於世的美國作曲家、美國音樂新風格的拓荒者。他的成長反映了那一時代典型的美國作曲家歷程。他的成名之作是1936年他根據墨西哥流行曲調而創作的管弦樂幻想曲《墨西哥沙龍》。1926年創作了帶有爵士風格的《鋼琴協奏曲》,1930年的《鋼琴變奏曲》則受到斯特拉溫斯基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的深刻影響。1936年又改變風格,朝著簡明的方向發展,認為這樣可以更接近愛樂大眾。他這一時期的音樂,包括1938年的《小伙子比利》(Billy the Kid)、1942年的《牧區競技》(Rodeo),以及一些電影音樂,大多採用了美國民謠的風格。而在他的晚期創作中,又表現出12音體系的興趣。其代表作還有管弦樂《林肯肖像》(1942)、舞劇《阿帕拉契亞的春天》(1943~1944)、《鋼琴協奏曲》(1926)、兩幕歌劇《溫柔鄉》(1954)等。
  
科普蘭獲得過許多榮譽,諸如普利策獎、紐約評論獎、奧斯卡金像獎等,並且是多所大學的榮譽博士,包括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布蘭代斯大學(Brandeis)等。
  
除了從事作曲外,科普蘭也從事音樂教育、音樂書籍的寫作以及各種音樂社團活動的組織工作,對普及音樂教育、發展美國現代音樂事業作出了貢獻。如《在音樂中聆聽什麼》(1939)、《我們的新音樂》(1941)、《音樂與想像》(1952)、《音樂的樂趣》(1959)、《科普蘭論音樂》(1963)等。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6 12:21 A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5 03:09

[size=3][color=purple]一、諧謔幽默曲 “貓和老鼠”[/color][/size]


《諧謔幽默曲 “貓和老鼠”》The Cat and The Mouse - Scherzo Humoristique是科普蘭於1920年二十歲時創作的一首鋼琴小品。樂曲自始自終貫穿雙手快速交替、上下行移位、帶裝飾音音型誇張的強弱對比和自上而下的滑奏手法,生動地表現了貓和老鼠的音樂形像。這是一首既展示技巧而又詼諧有趣的鋼琴作品,演奏時應遵照作曲家提示的要求。


[size=3][color=purple]琴譜:
[url=http://www.badongo.com/file/9744372]discuss.com.hk香港討論區...請點擊[/url]
[/color][/size]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6 12:22 A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5 03:10

[size=3][color=purple]二、鋼琴奏鳴曲[/color][/size]


科普蘭的《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創作於1939~1941年間。是在成功地創作,演出兩部舞劇《小伙子比利》和《寂靜的城市》的兩年後而寫的,並於1941年由作曲家親自在Buenos Aires首演。該曲無疑是20世紀中一部重要的鋼琴獨奏作品。全曲分為三個樂章,運用慢-快-慢這種典型的20世紀奏鳴曲的形式。

第一樂章,甚中板,以兩個具有強烈的格言的意思開始,以開始的動機作為主題旋律線,另一個基本形像是建立在奏鳴曲式的形式上。

第二樂章,活潑地,這是一個帶有爵士樂風格的詼諧曲。它的靈感來自於作曲家早年對某些東西敏感的想法。

第三樂章,持續的行板,節奏與和聲如同第一樂章的延伸。不過在速度上比一樂章更慢。


[size=3][color=#800080]琴譜:
[url=http://www.badongo.com/file/9744375]discuss.com.hk香港討論區...請點擊[/url][/color][/size]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6 12:23 A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5 03:10

[size=3][color=purple]三、4首布魯斯[/color][/size]


科普蘭的鋼琴作品《四首布魯斯》Four Piano Blues,是由四首含爵士及布魯斯元素的短小作品組成的,作於1926-1948年間。

1. 自由,富於詩意地 Freely Poetic,6/8拍。作於1947年。

2. 輕柔,無精打采地 Soft and Languid,4/4拍,作於1934年。

3. 柔和,撩動感官地 Muted and sensuous,4/4拍,作於1948年。

4. 有彈性地 With bounce,3/4拍,作於1926年。


[size=3][color=#800080]琴譜:
[url=http://www.badongo.com/file/9744379]discuss.com.hk香港討論區...請點擊[/url][/color][/size]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6 12:23 A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5 03:11

[size=3][color=purple]四、鋼琴幻想曲 Piano Fantasy[/color][/size]


《鋼琴幻想曲》Piano Fantasy,作於1957年。這是科普蘭的一部嚴謹的作品,復合節拍。


[size=3][color=#800080]琴譜:
[url=http://www.badongo.com/file/9744386]discuss.com.hk香港討論區...請點擊[/url][/color][/size]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6 12:24 A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5 03:11

[size=3][color=purple]五、3首心情 Three Moods[/color][/size]


《三首心情》Three Moods,作於1921年,題獻給裡奧·斯密特(Leo Smit)。由作曲家本人於同年9月21日在楓丹白露首演。這三首小曲分別是:

1. 痛苦的 Embittered

2. 渴望的 Wistful

3. 色彩繽紛的 Jazzy


[size=3][color=#800080]琴譜:
[url=http://www.badongo.com/file/9744388]discuss.com.hk香港討論區...請點擊[/url][/color][/size]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6 12:24 AM 編輯 [/i]]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音樂家介紹] Aaron Copland, 1900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