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音樂家介紹] Sergey Mikhailovich Lyapunov, 1859 ~ 1924*

cc.chrischris 2008-6-19 00:06

[size=4][color=royalblue]Sergey Mikhailovich Lyapunov, 1859 ~ 1924[/color][/size]


[IMG]http://i307.photobucket.com/albums/nn300/discuss_com_hk_cccc/lyapunov.jpg[/IMG]

裡亞普諾夫(又Liapunov, 1859-1924)生於俄羅斯亞洛斯拉夫,父親是高中校長。他從小隨母親啟蒙學鋼琴,19歲進莫斯科音樂院,曾追隨柴可夫斯基和塔涅耶夫學作曲。由於醉心國民樂派,畢業之後裡亞普諾夫成為巴拉基列夫的門生,曾與巴氏共同採集民謠。1894年他接替裡姆斯基-柯薩科夫出任帝國教堂助理總監,隨後擔任過音樂學校校長和聖彼得堡音樂院教授。此外,他也是非常優秀的展技鋼琴家。俄國大革命之後,裡亞普諾夫自我流放法國巴黎,在那裡為俄羅斯移民成立音樂學校終老。

主要作品有:

1. 交響曲《b小調第一交響曲》Op.12
2. 交響詩《大麻》Op.53、《熱利亞卓娃·沃爾亞》Op.37、
3. 為樂隊而作《莊嚴的俄羅斯主題序曲》Op.7、《波蘭舞曲》Op.16
4. 鋼琴作品《12首練習曲》Op.11、《升c小調敘事曲》Op.2、《俄羅斯主題變奏曲》Op.49以及鋼琴協奏曲等。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2 05:55 P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19 00:06

[size=3][color=purple]一、俄羅斯主題變奏曲 Op.49
[/color][/size]

《俄羅斯主題變奏曲》Variations on a Russian Theme Op.49,作於1912年,升d小調,主題極慢的慢板,5/4拍。整部作品難度較大。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2 05:55 P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19 00:06

[size=3][color=purple]二、憂郁的圓舞曲 Valse Pensive Op.20
[/color][/size]

《憂郁的圓舞曲》Valse Pensive Op.20,作於1903年,題獻給巴拉基列夫。降D大調,3/4拍,小行板。帶有沙龍音樂的氣息。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2 05:55 P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19 00:07

[size=3][color=purple]三、B大調第七號瑪祖卡 Op.31
[/color][/size]

《B大調第七號瑪祖卡》Mazurka in B Major Op.31,作於1908年。作品中出現頻繁轉調,就像七彩花束一般。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2 05:56 P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19 00:07

[size=3][color=purple]四、7首前奏曲 Seven Preludes for Piano Op.6
[/color][/size]

《七首前奏曲》Seven Preludes for Piano Op.6,作於1896年。

1. 降B大調,4/4拍,堅定的快板。以右手分解和弦為特色。

2. 降G大調,3/4拍,活潑地。以雙手齊奏相同的八分音符三連音琶音音型以及重音錯拍為特色。

3. 降e小調,4/4拍,慢板。夜曲風格。左手琶音襯托出右手高音部優美而傷感的旋律。

4. B大調,2/4拍,歡樂的快板。多聲部進行。

5. 降A大調,3/4拍,優雅的快板。流暢的高音部八分音符進行。

6. f小調,2/4拍,稍慢的小行板。以右手和弦、左手擴張為特色。

7. 降D大調,4/4拍,非常生動地。主題旋律隱藏在持續的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中。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2 05:56 P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19 00:07

[size=3][color=purple]五、夜之夢幻曲 Reverie du soir Op.3
[/color][/size]

《夜之夢幻曲》Reverie du soir Op.3,b小調,3/4拍,小行板。帶有夜曲風格的幻想小品。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2 05:56 P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19 00:08

[size=3][color=purple]六、塔蘭泰拉舞曲 Tarantelle Op.25
[/color][/size]

《塔蘭泰拉舞曲》Tarantelle Op.25,作於1906年。降b小調,6/8拍,活潑的快板。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2 05:57 P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19 00:08

[size=3][color=purple]七、C大調托卡塔與賦格 Toccata and Fugue in C[/color][/size]


《C大調托卡塔與賦格》Toccata and Fugue in C,作於1920年,無編號作品。C大調,4/4拍,中速的快板。開頭的托卡塔部分,厚重的旋律則在低音聲部進行,高音伴奏部分則是左右手同步雙五度和六度的交替進行,這對演奏者的技術要求非常高。結尾處重復了開頭段落,形成鮮明的呼應,並在震撼輝煌的C大調主和弦上結束。緊接著的賦格部分為四個聲部組成,在音色和連貫上對演奏者提出較高的要求。這首作品充分展示了裡亞普諾夫的創作風格,難度艱深,又不乏深度和可聽性。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2 05:57 PM 編輯 [/i]]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音樂家介紹] Sergey Mikhailovich Lyapunov, 1859 ~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