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音樂家介紹] Alexander Tcherepnin, 1899 ~ 1977*

cc.chrischris 2008-6-23 00:57

[size=4][color=royalblue]Alexander Tcherepnin, 1899 ~ 1977[/color][/size]


[IMG]http://i307.photobucket.com/albums/nn300/discuss_com_hk_cccc/alex100.jpg[/IMG]

俄國當代作曲家與鋼琴家的亞歷山大·齊爾品出生於1899年,其父尼古拉·齊爾品曾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師從裡姆斯基·柯薩科夫,母親則是華僑優秀的次女高音。齊爾品就學於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師從裡亞多夫。1921年到巴黎音樂學院習作曲。曾於靈感巔峰時期旅行日本與中國等地尋找素材,以創作俄羅斯風格兼具東方風格的音樂聞名。1934-1937年間在中國從事鋼琴演奏和創作,並應聘在1930年成立的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任教。1934年首度訪日演奏後,愛上東方風格,經常往返兩國,主動關心中日樂壇的發展,特別提攜作曲人才,鼓勵民族特色,呼籲“歐亞合壁”。1934年在上海音樂專科學校舉行了自己作品的鋼琴演奏會,隨後更出資徵求中國風格鋼琴作品的創作甄選活動,賀綠汀著名的《牧童短笛》即是當時脫穎而出的作品。這次活動對於當時處於起步階段的中國鋼琴音樂創作和後來鋼琴音樂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除此之外,老志誠,劉雪庵,江文也等人以及日本樂壇的許多人都受到他的鼓勵。他娶了中國女子李獻敏為妻,並定居紐約,入美國籍。1949-1969年在芝加哥德保羅在任鋼琴與作曲教授。1977年病逝於巴黎。

亞歷山大·齊爾品的作品含豐富的異國元素。色彩豐富,管弦配器大膽,晚年還嘗試拓展到電子音樂領域。他使用九音音階,形成復雜的和弦。著名的作品有:

1. 《第四交響曲》Op.91
2. 《俄羅斯舞曲》Op.50,《管弦樂組曲》Op.87
3. 《鋼琴協奏曲》六首以及一系列鋼琴小品
4. 《魔國》交響詩,《阿爾米德圓亭》舞劇音樂等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4 01:54 A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23 00:57

[size=3][color=purple]一、第二號托卡塔 Op.20
[/color][/size]

《第二號托卡塔》Toccata no.2 Op.20,作於1922年,題獻給瑞士鋼琴演奏家、作曲家、指揮家魯道夫·岡茨(Rudolph Ganz, 1877-1972)。作品為4/4拍,歡樂的小快板-柔板-小快板-急板,小快板部分主要由頓音和跳躍技巧構成。柔板部分是一段賦格。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4 12:34 A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23 00:58

[size=3][color=purple]二、5首中國風格音樂會練習曲 Op.52
[/color][/size]

《五首中國風格音樂會練習曲》Five Concert Etudes "Chinese" Op.52,作於1934-1936年。齊爾品在二十世紀30年代來到中國定居,並和中國鋼琴家李獻敏喜結良緣。這部作品就是為她而作的,裡面包含的技巧都是李獻敏所擅長的。作品的獨特之處及藝術性集中在使用了地道的中國風格旋律以及模仿了中國民間樂器。這五首作品分別是:

1. 皮影戲 Shadow Play,2/4拍,生動地。

2. 琵琶 The Lute,散板,模仿琵琶彈奏。

3. 向中國致敬 Homage to China,降E大調,4/4拍,快板。

4. 龐奇和朱蒂 Punch and Judy,E大調,2/4拍,小快板。英國家喻戶曉的滑稽木偶戲“Punch and Judy”(《龐奇和朱蒂》)中的主角Punch,他的造型是大大的鷹鉤鼻(Roman nose)、雞胸駝背、聲如雞叫的小醜扮相,看上去就讓人開心想笑。在這裡齊爾品描繪的是中國的木偶戲。

5. 頌歌 Cantique,升f小調,2/4拍,慢板。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4 12:34 A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23 00:58

[size=3][color=purple]三、第一號托卡塔 Op.1
[/color][/size]

《第一號托卡塔》Toccata no.1 Op.1,作於1921年,d小調,2/4拍,很快的快板。作品一開始,左手演奏低音持續的八度長音,右手則配以流暢的八分音符。接著是雙手齊奏的段落,然後回到主題上。中段是持續的多聲部音樂。回到主題上時,原先的單音八分音符已經被八度音所代替,一連串的八度齊奏、和弦、大跳等技術都是鋼琴演奏中比較常見和重要的。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4 12:35 A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23 00:58

[size=3][color=purple]四、D大調迴旋曲 Op. 87a - 為雙鋼琴而作
[/color][/size]

《D大調迴旋曲》Rondo in D Major Op. 87a,為雙鋼琴而作,作於1952年。2/4拍,中速的快板。這個作品的管弦樂版作為最後樂章被收入作曲家於1953年創作的《管弦樂組曲》Suite for Orchestra Op.87中,該組曲共四個樂章,分別是:

1. 牧歌 Idylle
2. 奏鳴 Conflicts
3. 鄉愁 Nostalgia
4. 迴旋曲 Rondo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4 12:35 AM 編輯 [/i]]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音樂家介紹] Alexander Tcherepnin, 1899 ~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