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音樂家介紹] Edward Alexander MacDowell, 1861 ~ 1908*

cc.chrischris 2008-6-25 22:49

[size=4][color=royalblue]Edward Alexander MacDowell, 1861 ~ 1908[/color][/size]


[IMG]http://i307.photobucket.com/albums/nn300/discuss_com_hk_cccc/Edward_macdowell.jpg[/IMG]

愛德華·麥克道威爾 (Edward MacDowell,1861-1908),美國著名作曲家兼鋼琴家。1861年生於紐約。最早在紐約學鋼琴,曾不定期跟特裡薩·卡雷尼奧學鋼琴。1876年入巴黎音樂院學鋼琴和理論,1881年在丹姆斯達特音樂學院教授鋼琴。1882年,由於李斯特的推薦,鋼琴曲《第一現代組曲》和第一鋼琴協奏曲得以出版。1885年蜚聲歐美樂壇。1888年在波士頓定居,並以鋼琴家身份經常參加演出,1889年第二鋼琴協奏曲在紐約首演時親自擔任鋼琴獨奏。1896年任哥倫比亞大學音樂系主任,1897年任紐約門德爾松男聲合唱團指揮。1904年因與校方意見不合而辭職。後因車禍致傷,在生命的最後三年中神志不清,1908年卒於紐約。

麥克道威爾是第一個在國外取得聲望的美國作曲家。他的音樂基本上是19世界歐洲浪漫主義風格,受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風格的影響,同時又富有個性,有他自己的抒情氣質,旋律優美動人。設在新罕布什爾彼得伯勒的“麥克道威爾紀念館”就是為紀念他而建立的,在那裡作曲家和其他藝術家可以安靜地從事創作。

主要代表作有鋼琴曲《森林素描》、《海》、《新英格蘭牧歌》、四首鋼琴奏鳴曲、交響曲《哈姆雷特與奧菲利亞》、兩套樂隊組曲和兩部鋼琴協奏曲等。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7 12:58 A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25 22:50

[size=3][color=purple]一、森林素描 Woodland Sketches Op.51
[/color][/size]

《森林素描》Woodland Sketches Op.51,這一曲集大約作於1888至1896年,是麥克道威爾的作品中最為人們所熟悉和喜愛的。當時作者旅居美國東部城市波士頓,他把美國東部地區森林地帶的景色,用美麗的詩篇形式通過鋼琴描繪了出來。曲集內共有十首小品,每首的演奏時間從一分鐘到四分鐘不等。

1. 野玫瑰
樂曲為A大調,2/4拍,原譜指定為“優美而單純地”。徐緩而略帶憂傷的旋律,富於濃厚的鄉村氣息;帶有“東方五音音階”色彩的優美旋律,似乎來源於北美洲印第安人的民謠;單純的旋律和節奏,仿佛寄語於幽靜森林中盛開著的野玫瑰。全曲始終充滿強烈的抒情性,飽含著詩情畫意。曾被改編為管弦樂曲及小合奏曲,經常在沙龍式的小型音樂會上演奏,甚至還被填上了歌詞,可見本曲極為大眾化。

2. 鬼火
升F大調,9/8拍。樂曲用輕快、幻想的主題旋律描繪了夜晚在森林中忽明忽暗的鬼火。

3. 舊游之地
樂曲採用降A大調,4/4拍。曲中略帶古典之美、富於濃郁感情的主題旋律,充滿著幽靜和夢一般的回憶。

4. 秋天裡
升f小調,6/8拍。這是一首快速明朗的樂曲。曲中輕快、活潑、洋溢著無限歡喜的主題旋律,描繪了猶如在秋高氣爽中快樂的舞蹈嬉戲似的感覺。

5. 印第安小屋
c小調,3/2拍。樂曲中有兩種不同的音樂形像,先是以強音描繪小屋的主人昔日的生活,之後轉為3/4拍,奏出寂寞的嘆息似地旋律。

6. 睡蓮
升F大調,2/2拍。平靜溫和的印第安旋律,令人聯想到森林的沼澤地中盛開著可愛的花朵,曲中有像夢中搖擺似地節奏。中間部分轉為3/2拍。

7. 黎瑪斯叔叔的故事
F大調,2/4拍。《黎瑪斯叔叔》是麥克道威爾最為喜歡的童話集。樂曲中充滿了幽默愉快地、童話似的快樂氣氛。

8. 荒蕪的莊園
升f小調,4/4拍。樂曲描寫被主人遺棄的,雜草叢生的荒蕪莊園裡寂寞的情景。主題旋律中充滿了悲傷的情感,麥克道威爾提示要:“用深厚的感情,徐緩地帶著悲傷的感情來演奏”。

9. 牧場的小河
降A大調,3/4拍、樂曲用優美、快樂的旋律描繪牧場小河明朗的景色。

10. 日暮敘語
f小調,4/4拍。這首樂曲的主題有充滿痛苦和哀傷回憶的感覺,旋律帶有傷感地,莊重而寂靜的奏出。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7 12:59 A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25 22:51

[size=3][color=purple]二、12首炫技練習曲 12 Virtuoso Studies Op.46
[/color][/size]

《十二首炫技練習曲》12 Virtuoso Studies Op.46作於1894年,是由12首宛如藝術品般的小品組成,在高深的技術下流淌出迷人的旋律線,是麥克道威爾較為著名的作品之一。

這12首作品分別是:

1. 新事曲
2. 無窮動
3. 狩獵
4. 即興曲
5. 精靈之舞
6. 憂傷的圓舞曲
7. 諷刺曲
8. 矢車菊
9. 夢幻曲
10. 風之進行曲
11. 即興曲
12. 波蘭舞曲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7 12:59 A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25 22:51

[size=3][color=purple]三、d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 Op.23
[/color][/size]

麥克道威爾是一個以寫鋼琴作品為主的作曲家,他曾說:“為管弦樂隊寫作是一回事,而讓它們獲得演出有事另一回事。一部作品在兩三年內只演奏一次,不免令人掃興。如果我為鋼琴寫大型作品,我就可以隨時隨地自己來彈奏。”

《d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Op.23是麥克道威爾致力於大型鋼琴作品創作的一部早期作品。據說在1884年的一天,麥克道威爾和他的妻子在倫敦看了莎士比亞的名劇《無事生非》,當時麥克道威爾非常激動,他決心以劇中描寫的生性狂放而富於機智的男主人公帕度亞貴族培尼迪克,和愛說俏皮話、無憂無慮的女主人公貝特麗斯為題材,創作一部交響詩。然而他未能如願,結果創作出的是這部《d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他還將未完成的交響詩中的一些素材用於協奏曲的第二樂章中。這首鋼琴協奏曲中充滿了浪漫主義激情和優美的主題素材,是麥克道威爾最常演奏的作品之一。樂曲有三個樂章組成。

第一樂章,平靜的甚緩板,6/8拍,d小調。這個樂章的音樂具有鮮明的對比性,這裡有暴風雨般的熱情,同時由於技巧高超而顯得光輝燦爛;而在由鋼琴上的3個熱情的華彩樂段隔開的一些較寧靜的段落,又充滿了陰郁的抒情性。第一主題先由加弱音器的弦樂器開始,然後由鋼琴即興展開。這是一支充滿鄉愁的旋律,它作為貫穿全曲的一個樂思,在第三樂章的引子樂段中重現。第二主題優美、明亮並且活潑流暢,與第一主題形成對比。

第二樂章,游戲似的急板,降B大調,2/4拍,迴旋曲式。麥克道威爾在這個樂章中一反傳統地以一首急板諧謔曲取代了通常的慢板樂章。在這裡鋼琴獨奏的表現更是華麗輝煌,而切分音的廣泛運用又給音樂增添了一點爵士樂的色彩。這個樂章共有3個主題,第一主題是由鋼琴呈示的輕松的主題,它那生氣勃勃的精靈般的活力,使隨後出現的兩個主題也受到感染,顯得熠熠生輝。第二主題是由4支圓號奏出的。第三主題仍由鋼琴強有力的奏出。這3個主題在樂章中交替出現。

第三樂章,以低弦樂器奏出的深沉、孤寂的引子作為開始,它帶出鋼琴上響亮有力的應答。在這樣回顧了第一樂章的樂思後,以鋼琴低音區中的一個顫音為襯托,單簧管和其他管樂器輕聲奏出歡快的主要主題。圓舞曲型的第二主題由管弦樂在b小調以光輝燦爛的全奏強奏出。最後全曲在凱歌般宏偉的氣氛中結束。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7 12:59 A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25 22:52

[size=3][color=purple]四、火爐邊的故事 Op.61
[/color][/size]

麥克道威爾的《火爐邊的故事》Fireside Tales Op.61,作於1902年,由6首小曲組成,分別是:

1. 愛的往事 An Old Love Story Op. 61, No. 1
2. 英國野兔 Of Br'er Rabbit Op. 61, No. 2
3. 來自德國森林 From A German Forest Op. 61, No. 3
4. 蠑螈 Of Salamanders Op. 61, No. 4
5. 鬼屋 A Haunted House Op. 61, No. 5
6. 炭屑燃盡 By Smouldering Embers Op. 61, No. 6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7 01:00 A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25 22:52

[size=3][color=purple]五、g小調第一號鋼琴奏鳴曲 “悲劇” Op.45
[/color][/size]

麥克道威爾的四首《鋼琴奏鳴曲》是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g小調第一號鋼琴奏鳴曲“悲劇”》Sonata Tragica Op.45,作於1893年,共有四個樂章:

1 Largo maestoso
2 Molto allegro, vivace
3 Largo con maesta
4 Allegro eroica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7 01:00 A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25 22:52

[size=3][color=purple]六、e小調第四號鋼琴奏鳴曲 "凱爾特" Op.59[/color][/size]


麥克道威爾的《e小調第四號鋼琴奏鳴曲"凱爾特"》Keltic Sonata Op.59,作於1900年,和《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一樣,都是題獻給格裡格。整部作品洋溢著英格蘭及愛爾蘭民間音樂的精神和特點。共有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高貴而有力量的 With great power and dignity,e小調,4/4拍。帶著力量和尊嚴的莊嚴的音樂。

第二樂章,天真而溫柔的 With naive tenderness,G大調,3/4拍。可以聽到愛爾蘭音樂特色的柔情。旋律優美。

第三樂章,快速而激烈的 Very swift and fierce,e小調,6/8拍,激烈的快板,非常快速和劇烈的。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7 01:00 A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25 22:53

[size=3][color=purple]七、海景 Sea Pieces Op.55
[/color][/size]

鋼琴套曲《海景》Sea Pieces Op.55,作於1898年,共由八首作品組成。具有濃烈的愛爾蘭音樂風格。

1. 海的贊歌 To The Sea,降D大調,4/4拍,高貴而寬廣的。

2. 來自漂流的冰山 From A Wandering Iceberg,E大調,4/4拍,安詳地。

3. 夕陽余暉 A. D. MDCXX,G大調,6/8拍,節奏完整地起伏。

4. 星光 Starlight,A大調,4/4拍,溫柔的。

5. 歌謠 Song,D大調,2/4拍,感情變化的。歌頌甜蜜的愛情。

6. 在深海中 From The Depths,降b小調,4/4拍。無力而橫蕩的節奏。是最常單獨彈奏的一首。

7. 鸚鵡螺 Nautilus,降A大調,6/8拍,雅致而優美的。

8. 在海中央 In Mid-Ocean,降D大調,4/4拍,深情地。回到降D大調主調上。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7 01:01 A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25 22:53

[size=3][color=purple]八、12首練習曲 Twelve Etudes Op.39
[/color][/size]

麥克道威爾的《十二首練習曲》Twelve Etudes Op.39,是一部鋼琴進階練習曲,是為中級水平的學生進一步提高演奏技術而作的作品,作於1890年。眾多鋼琴家寫的音樂會練習曲,包括麥克道威爾後來創作的《十二首炫技練習曲》Op.46,都是以炫技為主,對於中級水平的學生還是較為吃力的,這時就可以考慮先使用這部Op.39。這十二首作品分別是:

1. 狩獵歌 Jaglied,F大調,2/4拍,小快板。跳音練習曲。

2. 走近塔蘭泰拉 Alla Tarantella,c小調,6/8拍,最急板。塔蘭泰拉舞曲風格的速度練習曲。

3. 浪漫曲 Romance,D大調,4/4拍,小行板。有表情的,及斷奏練習曲。

4. 阿拉伯風格曲 Arabesque,降B大調,2/4拍,諧謔曲風的快板。節奏及力度控制練習曲。

5. 林中景色 Forest Journey,升F大調,3/4拍,稍快的小快板。跳音練習曲。中段轉降b小調。

6. 侏儒之舞 Gnomentanz,c小調,2/4拍,激烈的最急板。顫音及雙手交替練習曲。

7. 牧歌 Idylle,A大調,3/4拍,小快板。多聲部及右手靈活練習曲。

8. 影子之舞 Schattentanz,f小調,2/4拍,最快板。雙手靈活練習曲。

9. 間奏曲 Intermezzo,降D大調,3/4拍,小快板。多聲部練習曲。

10. 旋律 Melodie,降A大調,4/4拍,小行板。右手手指獨立練習曲。

11. 小諧謔曲 Scherzino,D大調,2/4拍,快板,雙音練習曲。

12. 匈牙利風格 Ungarisch,C大調,2/4拍,激烈的急板。綜合練習曲。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7 01:01 A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25 22:54

[size=3][color=purple]九、女巫之舞 Witches' Dance Op.17-2
[/color][/size]

《女巫之舞》Hexentanz (Witches' Dance) Op.17-2,是麥克道威爾的鋼琴曲集《幻想小品集》Op.17中的第二首。b小調,3/8拍,急板。作品對巫婆的描繪是得意洋洋多於邪惡。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7 01:01 AM 編輯 [/i]]

cc.chrischris 2008-6-25 22:54

十、g小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 “英雄” Op.50


《g小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英雄”》Sonata Eroica Op.50,作於1895年。共由四個樂章組成。

第一樂章,高貴而緩慢的 Slow, with nobility,g小調,6/8拍。

第二樂章,盡可能輕快地 Elf-like, as light and swift as possible,降b小調,3/4拍。

第三樂章,溫柔的,充滿激情和渴望 Tenderly, longingly, yet with passion,降E大調,2/2+6/4拍。

第四樂章,非常快速和激烈的 Fiercely, very fast,G大調,2/2拍。

cc.chrischris 2008-6-25 22:54

[size=3][color=purple]十一、新英格蘭田園詩 New England Idylls Op.62
[/color][/size]

《新英格蘭田園詩》New England Idylls Op.62,作於1902年。這是麥克道威爾最後的一部有編號的作品。麥克道威爾擅於用音樂描繪畫面,像前面介紹的《森林素描》Op.51、《海景》Op.55 等。同樣,這部鋼琴作品也是以描繪為主,只不過,每首作品前還附加了相應的詩歌,使之增添了文學的色彩。整部作品充滿了舒曼般熱情的衝動,並包含了更多沉思、內省片斷,蘊含了更深刻的內容。這在他以往的作品中是甚少見到的。整部作品共由十首小曲組成。

1. 古老的花園 An Old Garden,f小調,4/4拍,輕柔而樸素的。

2. 仲夏 Mid-summer,E大調,6/8拍,夢幻般的。

3. 仲冬 Mid-winter,d小調,3/4拍,緩慢的。

4. 熏衣草的芳香 With Sweet Lavender,F大調,2/4拍,極為精緻和輕柔的。

5. 森林深處 In Deep Woods,D大調,4/4拍,靜謐而寬廣的。

6. 印第安敘事詩 Indian Idyl,F大調,3/4拍,純樸而輕柔的。

7. 致老白杉 To an Old White Pine,b小調,4/4拍,莊嚴而尊貴的。

8. 清教徒之日 From Puritan Days,d小調,3/4拍,適當加強的。

9. 小木屋 From a Log Cabin,f小調,4/4拍+3/4拍,感情深厚的。

10. 秋之喜悅 The Joy of Autumn,E大調,3/4(9/8)拍,愉快而生機勃勃的。

[[i] 本帖最後由 cc.chrischris 於 2008-6-27 01:02 AM 編輯 [/i]]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音樂家介紹] Edward Alexander MacDowell, 1861 ~ 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