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用戶被列入你的黑名單
公園加加速裙 | VIP
粉絲
13
粉絲
0
追蹤 最新成就
![]() 靈機一觸
![]() 風頭躉
![]() 雞精帖王
![]() 喪𥄫
![]() 狂𥄫
![]() 勁𥄫
靈機一觸
使用香討App達1小時
已達成會員: 513630人
達成日期: 2020-12-06
風頭躉
受到10位會員追蹤
已達成會員: 17650人
達成日期: 2020-09-06
雞精帖王
帖子得到10位會員訂閱
已達成會員: 20777人
達成日期: 2020-01-06
喪𥄫
瀏覽1000條帖子
已達成會員: 191098人
達成日期: 2018-09-24
狂𥄫
瀏覽500條帖子
已達成會員: 260222人
達成日期: 2018-07-14
勁𥄫
瀏覽10條帖子
已達成會員: 929277人
達成日期: 2018-05-16
基本資料
UID
6372244
帖子
4195
精華
0
積分
6652
金幣
1190
閱讀權限
60
在線時間
2659 小時
註冊日期
2018-5-16
上次訪問
2023-2-4 11:59
人間天:地藏菩薩大願十分震撼!
地藏菩薩的大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裡的方向,目標是度眾生,量是度盡。於是雖然很簡單的幾個字,已經把方向和量都完全的展開了,那麼當我們發下某一個願望的時候,我希望怎麼怎麼,我希望怎麼怎麼,這個願望發下的時候,目的已經定好了,於是下一條件就是到底到什麼時候是願力結束的時候,到底要到一個什麼程度才是願力可以結束的時候?眾生的數量真的是無量無邊,沒有邊際,我們在看《地藏經》的時候,就會發現,婆羅門女已經把母親度到了天界了,同時地獄的所有罪苦眾生也都往生到天上,得到了大福報了,那麼當婆羅門女來到業海的邊上時候,看到的還是滿滿的業海全是罪苦的眾生,無量無邊的沖向地獄。這所有的眾生,都和佛一樣來自宇宙最開始的那些原始無上的大智能,所有的生命,所有的世界,所有的物質,都和佛是來自同一的源頭。於是佛所擁有的,我們也一樣的擁有,眾生一樣擁有,乃至草木、花葉、山林、水泉都一樣的擁有了和佛和如來一樣的部分。也正是因為所有的眾生都擁有這如來本性,所以世尊在才在《法華經》中,為諸大弟子授記當得作佛,而且轉為五百比丘同時授記當得作佛,乃至在為五百比丘授記的時候,其實也已經在給所有的眾生,所有末世的眾生,授記當得作佛了,佛無虛言,為什麼會這樣?真是因為所有的眾生都和佛一樣擁有了這本然的自性,在這個點上,無差無別、大平等、大普等。於是所有的眾生都是佛,所有眾生本已成佛,所有眾生當得作佛,那麼我們思維,我要不要成佛?如果總覺得,我做的還不好,離佛還有好遠的距離,那麼什麼時候才能不遠呢?這排拒的心念一升起來,怎麼能接近呢? 只是因為眾生不願意相信這本然的真相,所以世尊才努力了四十九年,用了相當長的時間鋪墊了小乘的路子和大乘般若的路子,等到大家機緣成熟的時候,才把這個真相指了出來,就算之前做了那麼多的鋪墊,依然有五仟比丘們不能信受,退出了聽法席。 所以當世尊在《金剛經》中,回答須菩提的問題的時候,幾次的討論到,在燃燈佛所。實在是沒有一點點的法可以得啊,為什麼沒有得到,卻得到了授記?為什麼在過去的八百四千萬那由他諸佛都供養承侍了,卻沒有得到授記,而沒有什麼得到卻得到授記了呢?正是因為,本然本具, 哪有什麼得到,哪有什麼失去 ?沒有失去怎麼能說找到呢?沒有缺少,怎麼能說得到呢?都是本有的,沒有外來的任何一點點啊。所以當我們明白這一層的時候,就知道山河大地乃至六道眾生,四聖道,有什麼差別呢?本質上沒有差別啊,於是你的願望是被首先滿足的,佛的願望,菩薩的願望,依然是被首先滿足的,於是菩薩用來度眾生。而我們呢?我們怎麼用的這個願力?我們努力的用願力相自己的自私進發,而佛菩薩知道這個真相,用願力來度眾生,同樣都是願力,我們沒有用好啊 。 當我們知道我們和所有眾生都是來自同樣的源頭的時候,就要知道什麼是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了。因為佛菩薩和我們是同一體性的,所以才會感受到我們的苦,才會幫助我們離苦,幫助我們離苦就是幫助自己得樂,就是這樣的道理啊,沒有多復雜啊。於是我們要怎麼修?如果能頓悟當然很好,可惜現在能頓悟的人實在是不多了,都是根性要差些的了,善根也差些,福報差些,智慧微淺,這樣一來離頓悟已經十萬八千裡了。所以我們要借假修真啊,這是所有修行的最根本的套路,你知道這個是假的,但是要藉助這個假的來修那個真的啊。於是我們知道這個色身是假的,但是要藉助這個假的工具,去修那個真的本然啊。怎麼去做?怎麼才能脫離生死?一定要看的破,看破什麼?看我們周遭的所有的牽絆,看看哪一個是真的?所謂的愛情是真的嗎?今天來個事情,我愛你了,明天來個事情,我不愛你了,後天又出個事情,我還是愛你的,最後有出個事情,這個愛太變幻了啊,這是假的啊。 於是我們怎麼能從眾多的障礙中,繁瑣的事情裡,復雜的表象中,脫離出來?就是把自己的目光真實的投到足夠遠的地方。在國外有一個說法叫,把你的帽子丟到籬笆的那邊。說的是什麼?就是要說明要用一些手段幫助我們脫離當下的糾結,這個把帽子丟過去,於是自己為了帽子就得走過去,就翻過了自己以為不能逾越的籬笆了。願力依然是這樣的,於是我們把自己的心念,所有的注意力都投放到願力上,其中有一個目標,然後有一個長短大小強弱的量的部分,二個一結合,就會真的帶自己走出來,至於能走出多遠,這個只能看願力的大小強弱了,夠不夠堅強,夠不夠長遠,夠不夠大。所以古大德們看明白這個了,就幫助我們擬定了這四宏願,如果真的發願要度眾生了,就會真的明白,眾生不好度啊。為什麼眾生不好度,因為眾生有煩惱習氣啊,這個需要後得智去破除的,但是這個煩惱習氣是眾生有的嗎?其實自己也有啊,於是當我們真的要度眾生的時候,就要先度自己,先把自己的煩惱習氣修正了與改變了。如果有個人說度眾生,他的煩惱習氣一大把,那麼他怎麼能度眾生呢?他的煩惱比眾生的還多,他能給眾生什麼幫助?讓眾生的煩惱更多啊,這是度眾生嗎,實際是堵眾生啊。於是當真的發願要去度眾生了,就會發現煩惱習氣要去除啊,這得需要什麼來做?當然是法門了,一個法門來去除一個煩惱,一個法門來解決一個問題,於是自己的煩惱習氣八百四千萬種,怎麼樣?要學的法門就八百四千萬類啊,法門無量無邊要不要學?要學啊,因為要幫助自己斷煩惱習氣嗎,為什麼要斷煩惱習氣,因為要度眾生嗎。 所有無量無邊的法門在哪?誰擁有了無量無邊的法門?佛陀啊。於是發願要度眾生,自然會要求成佛,正是因為佛是集大成者,所有智慧 ,所有德能完全具足,所有法門,沒有缺少,那麼以這樣的狀態度眾生必然非常的高效啊。於是我們明白了這四宏願,真實的發出度眾生的心來,就會一路走到畢竟成佛的境地,這也是古大德慈悲我們,我們現在很多人不會發願啊,不懂發願,於是古大德再來人,為我們擬下了這四宏願 ,文字簡單,道理淺顯,內涵卻非常的豐富啊。 於是我們看所有的佛經,不外乎這三個字:“信、願、行”。 如果你有弘法利生的心願,那麼就要改一下,信、解、行、證。依然不外乎這信、願、行。於是在所有的佛經裡,我們看到這三個字了,我們就算看到佛經要告訴我們的是什麼了,於是地藏菩薩在彼佛前發願,這個願成就了地藏王菩薩。如果我們也能這樣做,我們也會成就為地藏王菩薩啊。這樣一來我們讀《無量壽》,明白了法藏比丘為什麼發的這個願,怎麼發的,這個願都是什麼?我們把他的願當成是自己的願,那麼我們的願和彌陀的願就合二為一了。這個願能成就當下的阿彌陀佛, 我們也發這樣的願, 我們就是未來的阿彌陀佛啊。 什麼是佛經?成佛的經過啊,成佛的路徑啊。找到了這本經就是無量七寶匯聚的大寶山啊, 找不到,這只是幾頁紙還可能被人篡改不值一讀的書啊,哪多哪少,自己思維啊。今天用了很長的時間來溝通這個願力的部分,希望大家都能明白,發願就是根本,就是基礎,就是手段,就是路徑,佛菩薩這樣做的,我也這樣做,一定沒有錯啊。如果我們能明白這裡深厚的內涵,就不枉費佛菩薩不斷的示現,不斷的為眾生作演啊,佛菩薩在演戲給我們看啊,我們能看得明白否?我只在佛經裡看明白這些,也毫無保留的把這些分享給大家,能遇到、能思維、能跟隨、能努力,這是你們自己的福報具足、智慧具足、機緣具足,如果你能在佛經裡看到更深厚的內容,也希望能和我們分享,不要吝法啊。 阿彌陀佛。 摘自人間天新浪博客。 發表於 2023-2-3 14:55
海濤法師:拼一輩子的錢,還不如你拜佛一拜的功德
所以有時候各位我這樣講,你對你母親那麼輕聲細語,那麼溫柔體貼,那麼好,她要怎樣都沒關系,你也要用這種方式去對待眾生。所以話說回來,一個不會孝順的人,沒用、沒用!一個會孝順的人,你也要會孝順眾生,你不能只孝順你父母。 就像各位叫做火山孝子,孝順孩子,你對你孩子那麼執著,結果不太理別人這樣也不行。佛教裡面最主要是平平等等、大慈大悲、四無量心、沒有分別,所以這一點,各位要抓住要點。一個人為什麼會痛苦、執著?執著的感情、執著老公、執著孩子、執著那份感情、執著那個名位,痛苦從這邊來。 所以各位:萬法皆空!一切都因緣和合,生滅變化,這是真相。你如果執著,執著就痛苦。像我們坐在這邊,這也是個暫時的因緣和合現象,等一下如果晚一點,一片鳥獸散,空無一人,一切都恢復原狀,本來就如此。但是把握當下比較重要。所以各位,有時候我跟人聊天:師父,我老了、沒辦法了!我說:你這樣講,沒在學佛。 你要說,我現在可能剩十年,我要比師父你還努力,因為你比我年輕。你要知道說人身難得,我越老越要精進才對,不要因為老而說沒用了。我沒用了,你這個悲觀的思想,自暴自棄,這樣不行。你既然會說你老了,你就不要那麼執著了,老公要找誰,老婆要去哪,孩子要做什麼,隨緣。我做功德回向給他們,我趕快吃素、念佛、拜佛,腳如果能夠走,多去參加法會,拜拜。腳如果不能走,合掌念佛,這沒有關系,但是就不要抱怨。 年輕人不知老、不知死,那才是可憐。還在那裡談戀愛、賺錢、爭權奪利,那可不可憐?那很可憐!他拼一輩子的錢,還不如你拜佛一拜的功德。 所以要常思維如何影響他們,但是這個世間顛倒了,報紙登的都是世間法,成功、賺錢、大哥大、買好車、出名、幾百億,各位你問問看,世界五百大富幾十億美金的功德,有沒有超過你參加一天法會的功德?有沒有超過?你參加一天法會的功德,絕對超過他!你持八關齋戒一天的功德,超過他百世布施的功德,所以他幾百億沒什麼好羨慕的。但是他如果能將這幾百億轉作善財,蓋老人院、幫助孤兒、放生、施食,這很會修行,福報很大,我們隨喜。 你如果沒有,那也沒辦法,你擁有更多,我們只是同情加可憐。多回向給他、多引導他。所以我在弘法院,有時候遇到很有錢的、很有錢的,電腦公司老板、上市公司老板,祖先牌位放在弘法院,如果要見我就還要打電話來:住持在不在?好像一定要乖乖在那邊等他!遇到這樣的我都不太想理他。然後他會想說:奇怪!別人如果聽到我要來,都在那裡等候多時,你們那個師父做什麼的?知客師父告訴他:我們的師父在墳墓區,你直接去找他!所以不是你有錢就什麼都可以辦到,有錢的難超度,對不對?富貴學道難!所以各位你要對治他,後來第二次、第三次,他就乖乖來找我了——降伏傲慢。 所以不能就讓他得逞,你要讓他得逞,你等於培養他壞習慣。所以你要直話直說,就算有機會見面了,他要跟你吃飯,你要跟他講:要吃素、不要亂搞男女關系。有錢,哪一天你趕快買一個塔位,我跟你說,馬上輪到你死。不小心被抓去關。我經常在監獄,沒關系,你如果被關,通知我,我來教化你。所以每一次很多有錢人,要被關之前都來找我,找我做什麼? 發表於 2023-2-2 16:08
黃智海居士:阿彌陀經白話解釋(6)
並諸菩薩摩訶薩(1):文殊師利法王子(2)、阿逸多菩薩(3)、乾陀訶提菩薩(4)、常精進菩薩(5)、與如是等諸大菩薩(6)。 (解)還有許多大菩薩,就是文殊師利法王子等各位大菩薩。(為一段是說不獨是有1250位大羅漢,並且還有許多大菩薩,其中有某某等幾位。) (釋)(1)菩薩摩訶薩:是梵語,若是完全說起來,應該說“菩提薩倕”、“摩訶菩提薩倕”。“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覺”就是不迷,“悟”就是醒悟,又有使得旁人醒悟的意思。“薩倕”是眾生的意思。“摩訶”是大的意思。“菩薩摩訶薩”五個字,並起來說:就是能夠把佛法來化導眾生,使得眾生能夠明白真實的道理,並且是大大的化導,要一切眾生都成佛。若是照字眼講起來,就是“大菩薩”三個字。 (2)文殊師利法王子:就是文殊菩薩。在許多菩薩中,智慧最高,所以把他的名字排在各位大菩薩的第一位,同把捨利弗排在許多羅漢中的第一位是一樣的意思。 發表於 2023-2-1 23:45
人間天:在苦空無常的煩惱中如何歷練真心
這個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敗壞的,我們賴以存在的佛國土也是危險脆弱的,由地水火風這四大元素和合而成為體,必然要承受這些對應的苦和空無,在色受想行識這五陰五蘊中也是實在找不到一個我。在成住壞空四大階段的輪回中,我們必然承受著由生而帶來的滅和變異的種種痛苦煩惱,在這虛妄不實的境界中,哪裡有一個真實的主體可以長住不朽呢? 這些的根源是什麼?都是因為這個心,心才是這所有惡業的根源,於是托形為用,這個有形的身是罪惡的能被觀察到的源頭, 真能這樣觀察就會漸漸遠離生死輪回了。 平時我們不容易觀察到無常的存在。《楞嚴經》中佛陀帶阿難尊者去找心,結果阿難找了七個地方,都不是,於是佛陀開始了二度征心和十番顯現,其中提到一位國王波斯匿王,佛陀問他:“你說你的身形是終究要敗壞消亡的,還是會常駐不朽呢?” 這個時候,波斯匿王回答說:“我的身形終究是要敗壞的。”佛陀問:“你的身還在,你怎麼知道會敗壞的呢?”波斯匿王說了很多,簡要說,就是他看到了別人的生死,也知道自己終究要經歷死亡,另外他的身體的變化衰老也是持續而來,不容忽視的。 過去問過一個同修這樣的問題,大家也可以思維下:當我們看自己四歲 、十歲,或者二十歲時候的照片,我們有沒有想過那個十歲的自己哪裡去了?那個五歲的自己哪裡去了?那個二十歲的自己哪裡去? 那個十歲的自己,死了嗎?如果沒死,為什麼現在沒有了?如果死了,為什麼現在你還在呢?於是那個十歲的存在是真實的存在還是虛妄的存在呢?在我們經歷的時候,或許感覺這是真實存在的,但是當時間跨過這一刻,前一瞬間也就已經消亡不見了。 用這個來思維,我們可以思維到生命的無常。對有的人來說,生命已經走過大半;對有的人來說,生命才開始旅程;對有的人來說,生命可能是風燭殘年。那麼過往的歲月算什麼?是真實的嗎?如果是真實的,就應該常住不滅,那不是真實的,為什麼我們經歷的時候卻依然切膚之痛呢?另外我們真的可以知道自己在哪一天會告別這個世間嗎? 發表於 2023-1-31 22:44
|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2003- Discuss.com.hk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