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銳評 | Meta、PICO不給力,VR出貨量跌了 [打印本頁]
作者:
日日新聞 時間: 2022-11-27 17:54
VRAR星球
2022年對於VR行業來說是一次衰退。據Wellsenn XR的數據顯示,2022年三季度全球VR頭顯出貨量為138萬臺,較去年同比下滑42%,其中Meta出貨量為96萬臺,PICO出貨量為23萬臺,Vavle Index、創維、大朋、NOLO、愛奇藝VR等第二梯隊的品牌均取得了一到三萬不等的銷量,VR出貨量已經連續三個季度下滑了。預計2022年全球VR出貨量達為953萬臺,較2021年1029萬臺下跌7%。
從Wellsenn XR的數據看,VR在今年是進入了寒冬,具體以國外的Meta與國內的PICO為代表。
漲價、裁員的Meta
據IDC的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VR頭顯市場出貨量較去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長了241.6%, Meta憑藉其Quest 2頭顯佔據了VR頭顯市場90%的份額。Meta是妥妥的全球VR市場的領頭羊,它的一舉一動都會對該市場產生重大影響,比如漲價、裁員。
首先是漲價。在今年7月26日,Meta Quest發推文稱,從8月開始,Meta Quest 2頭顯的128GB和256GB版本售價分別上調100美元至399.99美元和499.99美元。
對於Meta的Quest2漲價,在業界看來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IDC報告顯示,雖然VR市場目前由Facebook母公司Meta主導,但商業模式可能無法持久。IDC行動與消費設備研究分析師Jitesh Ubrani認為,Meta持續投入大量資金研發元宇宙相關產品,但以犧牲盈利來推廣硬件市場佔有率的策略恐怕無法太持久。
與IDC持類似觀點的還有知名分析師郭明錤,他表示Meta虧本銷售虛擬現實頭戴設備的做法是不可持續的。
STEPVR創始人兼CEO郭成表示,Meta砸錢補貼VR硬件的力度這已經超過了當年出行市場滴滴、快的爆發的補貼大戰的力度,基本上賣一臺虧一臺,是完全不理性的。
因此在Meta漲價後,郭明錤在轉發其漲價推特時指出,與競爭對手相比,更實惠的價格是Quest 2的重要競爭優勢之一。由於Meta的VR生態系統仍不足以吸引用戶,Quest的漲價可能會傷害需求及其硬件供應鏈的出貨量。
不得不承認,郭明錤說的相當正確。Wellsenn XR在談到三季度出貨量大幅下跌的主因時,就明確指出是Meta的銷量大幅下滑,Quest 2全系漲價100美元疊加歐美消費市場需求下行,造成三季度Quest 2銷量大幅低於預期。
接下來是裁員。11月9日,Meta公司CEO扎克伯格發佈公開信,宣佈Meta計劃裁員超11000人,佔其員工總數13%。他稱這是運營公司18年來做過最艱難的決定,也是“悲傷的時刻”,或許也是這家公司經歷的最嚴峻的震盪期。
雖然扎克伯格在公開信裡並沒有詳細的裁員人員組成名單,但一位接近Meta的人士表示,部分VP在數週前已經有了一些名單。並且根據前 Meta 員工們發佈的消息顯示,Meta 公司已經在美國、英國、愛爾蘭和加納等地裁減員工。被解僱的員工有產品設計師、招聘人員、工程師,以及一些在市場營銷、Meta 現實實驗室和虛擬現實設備 Quest 部門工作的人。
Meta裁員,VR部門也就是Meta 現實實驗室和虛擬現實設備 Quest 部門的員工也不能倖免於難,這就讓Meta的VR研發受到影響。
至於Meta漲價與裁員的原因,那很簡單,因為Meta的沒錢了與以VR為代表的元宇宙業務太能燒錢了。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Meta每年投入100億美元的元宇宙項目仍未實現盈利,不僅如此,自2019年以來,Meta的元宇宙和VR(虛擬現實)部門運營虧損已超過270億美元。
與此同時,Meta的營收也不給力。前陣子Meta 發佈了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收下降4%至277.14億美元。財報顯示,Meta第三季度淨利潤43.94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52%,連續四個季度下降。對此,《華爾街日報》稱,近十年以來,Meta 從未出現過連續第四個季度淨利潤下降的情況。
Meta由於漲價,直接帶崩了2022全球或者說海外VR市場,Meta的裁員則是給VR市場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滯銷、內耗的PICO
說完了國外的VR巨頭Meta,我們再來說說國內VR市場的“帶頭大哥”PICO。有機構稱PICO在國內VR市場的份額高達8成,讓其他VR品牌望其項背。即便如此,風光背後的PICO也面臨滯銷與內耗的困境。
1
滯銷
有業內人士稱,PICO在推出Pico Neo3 之後,至今預估仍積壓約40萬~50萬臺頭顯,總體近200萬的庫存積壓。
在閒魚等二手交易平臺上,目前搜索 "VR 一體機 " 時,跳出的檢索頁中,約90%以上的顯示位,均已被PICO品牌佔據,其中絕大多數是Pico Neo 3品牌,且多數標有"全新""99 新 ""幾乎打開沒怎麼玩"等字樣。
PICO舊產品滯銷,新產品的銷量也不給力。有PICO內部人士向媒體透露,目前公司對PICO 4現階段的銷售數據不滿意," 距離年底只有一個多月,但是無論從外部統計還是內部銷售數據來看,想要在今年完成100萬頭顯的銷量目標,差了很多。"
另據Sandalwood公開數據顯示,截止10月14日,PICO 4電商累計銷量4.6萬臺。值得注意的是,該數據統計距離PICO 4發佈僅半個月,且是有營銷推廣的基礎上,數據銷量實屬慘淡。
業內人士指出,PICO 4曾向供應鏈提出了250萬臺的產品備貨指標,事後將該目標調整至 180萬臺。
2
內耗
在併入字節跳動後,PICO雖然在資金、資源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支持,但由於公司規模的快速擴張,媒體稱PICO公司內部對於產品和用戶的 "敬畏之心" 正在下降。
早前就曾有媒體報道披露,“ PICO起初只有100人左右,一年間迅速擴張到2000人的規模,PICO的內部已經出現了”PICO派 "、"抖音派" 等不同人員派系,彼此之間資源搶奪和競爭嚴重,而且頗有一種各自為營的狀態。”
有業內人士這樣形容PICO:它就像一支在足球場上踢球的球隊,團隊內部是散的,大家各踢各的,沒有合力去做一件事。"
國內VR市場的領頭羊PICO都出現了產品滯銷、團隊內耗的情況,那麼其他VR廠商的狀況也就可想而知,不敢說蒸蒸日上,至少也是不容樂觀。
催熟的VR市場與沒準備好的內容
Meta與PICO兩大VR巨頭之所以在今年雙雙受挫,在我看來有兩個原因導致的:
01
催熟的VR市場
為了讓消費者購買VR,Meta與PICO們直接祭出硬件補貼的大招。有的廠商直接打出打卡返全款的口號,消費者一看四捨五入等於不用花錢,於是就買了VR頭顯。由於VR頭顯產品本身很沉,加上硬件不成熟,發熱、暈眩等情況常有發生,使得VR頭顯很快吃灰了,根據微博上媒體發起的投票,VR頭顯成為第三名最容易吃灰的電子電器產品。
02
沒準備好的內容
VR平臺的內容乏善可陳。以遊戲為例,根據媒體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中,Steam平臺應用總量為12.55萬款,其中支持VR的應用僅6820款,佔比約5.43%。
2022年9月,接受《財瞭》等媒體採訪時,PICO副總裁任利鋒表示,“目前中國市場的傳統長視頻年產量可以達到5萬個小時,但是優質VR視頻每年的新增產量還不到20個小時。”
VR廠商們虧本賣硬件,強行催熟VR市場,由於內容沒有準備好,這就讓催熟的VR市場沒有用武之地。
寫在最後
從數據與表現看,以Meta與PICO為代表的VR市場已經跌入了低谷,至於何時能夠從低谷中爬出來,筆者並不清楚,它取決於以下三個方面:
一方面是硬件的完善程度,沒有了暈眩、發熱、延遲等,VR頭顯的硬件體驗就上去了。
另一方面則是VR內容何時才能豐富起來,比如多出一些爆款應用與遊戲,用戶也會愛用VR頭顯。
第三方面,是因為全球經濟不景氣,老百姓口袋裡沒錢了,更多是把錢放在剛需上等。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援引數據稱,受局部疫情反覆的影響,家庭消費信心低迷,消費支出疲弱,社會零售額兩年平均增速由第一季度的4.7%和第二季度的4.6%下滑至第三季度的3%和第四季度的2.2%;兩年平均增速僅為4.6%,明顯低於疫情前8%~10%的增長水平。曹遠征指出2022年消費和服務業雖有望在防疫常態化的新平衡上出現改善,但當前居民收入信心和消費意願都距離疫情前有明顯差距。
大廠裁員、靈活就業人數增加、大學生找工作難、行業內卷嚴重等因素,也讓消費者捂緊自己的錢袋子,只把錢花在刀刃上,對於VR等非必需品能不買就不買。
只有三個方面的條件得到改善,那樣被催熟的VR市場才大有可為,VR才能走出寒冬,迎來春天。
文/多弗朗明哥
原文連結:https://inewsdb.com/其他/銳評-meta、pico不給力,vr出貨量跌了/
inewsdb.com 日日新聞 . 掌握每日新鮮事
Copyright © 2003-2023 香港討論區